是以未得称其全

出自:元代·独乐园主《咏史》

拼音:[shì][yǐ][wèi][dé,děi,de][chēng,chèn,chèng][qí,jī][quán]

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

三皇之前不可传,尧舜垂衣化自然。
夏衰商败兵革起,征讨有罪非传贤。
苍姬种德极深厚,历载八百何绵绵。
孔丘孟轲不得位,唯有文字登书编;春秋笔削严一字,诛恶褒善持大权;丘明作传详本末,下迨战国何茫然。
秦皇并吞六王毕,始废封建迷井田;功高自谓传万世,仁义不施徒托仙;东游弗返祖龙死,赤灵火德明中天。
汉朝文景称至治,刑措可比成康前;无端杂用黄老术,是以未得称其全
王莽贼臣篡汉祚,赖有光武如周宣;云台名将应列宿,婉婉良策扶戎轩;绝胜高祖醢彭越,可比周召终天年。
崇儒往谒曲阜庙,典章灿灿罗星躔;后人不省创业苦,宠任阉宦皆貂蝉;西园粥爵诚可耻,党锢忠士灾何延。
一朝曹氏帝称魏,铜驼荆棘生荒烟;关张早死后主弱,典午自帝开坤埏。
五胡云扰乱中国,五马南渡何翩翩。
六朝兴废有得失,岂知合并归杨坚;琼花城里建宫阙,汴河春水浮龙船。
乱离思治否复泰,唐室高祖催飞骞;秦王神武不可及,遂承天祚传高玄。
大纲不正有惭色,我尝抚卷思其渊。
纷纷女祸握神器,扰扰藩镇横戈鋋;乘舆避乱数奔窜,翠华几度游西川。
黄巢残贼不忍说,白骨山积血成泉;侵凌渐使唐祚绝,江海虽大犹涓涓。
朱温降将乃一贼,僭号暂时得复失。
后唐石晋暨知远,但以功利不尚德。
周家亦僭登天基,独有世宗明治术。
我朝列圣皆深仁,天下苍生得苏息。
史书浩浩充屋栋,人主欲观宁遍及。
小臣纂集作通鉴,治乱兴亡明似日。
愿言乙夜细垂观,比美成王戒无逸。

查看原文

注释

【是以】连词。因此;所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是】

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韻補》叶市之切。《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未】

未【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無沸切,音味。《說文》未,味也。六月,百果滋味已具,五行木老於未,象木重枝葉之形。《爾雅·釋天》太歲在未曰協洽。《禮·月令註》季夏者,斗建未之辰也。

《前漢·律歷志》昧薆於未。《釋名》未,昧也。日中則昃,向幽昧也。

《玉篇》未猶不也,未有不,卽有也。

未央,複姓。見《李淳風·乙巳占》。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称】

稱【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處陵切,音爯。知輕重也。《說文》銓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當一分,十分爲寸,其重以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銖。故諸程品皆从禾。《禮·月令》蠶事旣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

揚也,謂也。《禮·表記》君子稱人之善則爵之。《前漢·賈誼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

言也。《禮·檀弓》言在不稱徵。《射義》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

舉也。《書·牧誓》稱爾戈。《疏》戈短,人執以舉之,故言稱。

名號謂之稱。《孟子·題詞》子者,男子之通稱。

姓。《前漢·功臣表》新山侯稱忠。

《廣韻》昌證切《集韻》《韻會》昌孕切,音秤。權衡正斤兩者。俗作秤。見前。

度也,量也。《易·謙卦》君子以稱物平施。

適物之宜也。《易·繫辭》巽稱而隱。《禮·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蓋言稱也。

愜意。《爾雅·釋詁》稱,好也。《註》物稱人意亦爲好。

相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註》稱,猶等也。

衣單複具曰稱。《禮·喪大記》袍必有表,不襌。衣必有裳,謂之一稱。《註》袍,褻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稱也。

副也。《前漢·孔光傳》無以報稱。

舉也。《前漢·食貨志》當其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註》稱,舉也。今俗謂之舉錢。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全】

全【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泉。《說文》完也。《玉篇》具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玉人之事,天子用全。《註》純用玉也。

姓。《韻會》吳有大司馬全琮。

《韻會》州名。漢零陵郡,晉置全州。

相关诗句
比美成王戒无逸 愿言乙夜细垂观 治乱兴亡明似日 小臣纂集作通鉴 人主欲观宁遍及 史书浩浩充屋栋 天下苍生得苏息 我朝列圣皆深仁 独有世宗明治术 周家亦僭登天基 但以功利不尚德 后唐石晋暨知远 僭号暂时得复失 朱温降将乃一贼 江海虽大犹涓涓 白骨山积血成泉;侵凌渐使唐祚绝 黄巢残贼不忍说 翠华几度游西川 扰扰藩镇横戈鋋;乘舆避乱数奔窜 纷纷女祸握神器 我尝抚卷思其渊 大纲不正有惭色 遂承天祚传高玄 唐室高祖催飞骞;秦王神武不可及 乱离思治否复泰 汴河春水浮龙船 岂知合并归杨坚;琼花城里建宫阙 六朝兴废有得失 五马南渡何翩翩 五胡云扰乱中国 典午自帝开坤埏 铜驼荆棘生荒烟;关张早死后主弱 一朝曹氏帝称魏 党锢忠士灾何延 宠任阉宦皆貂蝉;西园粥爵诚可耻 典章灿灿罗星躔;后人不省创业苦 崇儒往谒曲阜庙 可比周召终天年 婉婉良策扶戎轩;绝胜高祖醢彭越 赖有光武如周宣;云台名将应列宿 王莽贼臣篡汉祚 是以未得称其全 刑措可比成康前;无端杂用黄老术 汉朝文景称至治 赤灵火德明中天 仁义不施徒托仙;东游弗返祖龙死 始废封建迷井田;功高自谓传万世 秦皇并吞六王毕 下迨战国何茫然 诛恶褒善持大权;丘明作传详本末 唯有文字登书编;春秋笔削严一字 孔丘孟轲不得位 历载八百何绵绵 苍姬种德极深厚 征讨有罪非传贤 夏衰商败兵革起 尧舜垂衣化自然 三皇之前不可传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