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载八百何绵绵

出自:元代·独乐园主《咏史》

拼音:[lì][zǎi,zài][bā][bǎi][hé,hē,hè][mián][mián]

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

三皇之前不可传,尧舜垂衣化自然。
夏衰商败兵革起,征讨有罪非传贤。
苍姬种德极深厚,历载八百何绵绵
孔丘孟轲不得位,唯有文字登书编;春秋笔削严一字,诛恶褒善持大权;丘明作传详本末,下迨战国何茫然。
秦皇并吞六王毕,始废封建迷井田;功高自谓传万世,仁义不施徒托仙;东游弗返祖龙死,赤灵火德明中天。
汉朝文景称至治,刑措可比成康前;无端杂用黄老术,是以未得称其全。
王莽贼臣篡汉祚,赖有光武如周宣;云台名将应列宿,婉婉良策扶戎轩;绝胜高祖醢彭越,可比周召终天年。
崇儒往谒曲阜庙,典章灿灿罗星躔;后人不省创业苦,宠任阉宦皆貂蝉;西园粥爵诚可耻,党锢忠士灾何延。
一朝曹氏帝称魏,铜驼荆棘生荒烟;关张早死后主弱,典午自帝开坤埏。
五胡云扰乱中国,五马南渡何翩翩。
六朝兴废有得失,岂知合并归杨坚;琼花城里建宫阙,汴河春水浮龙船。
乱离思治否复泰,唐室高祖催飞骞;秦王神武不可及,遂承天祚传高玄。
大纲不正有惭色,我尝抚卷思其渊。
纷纷女祸握神器,扰扰藩镇横戈鋋;乘舆避乱数奔窜,翠华几度游西川。
黄巢残贼不忍说,白骨山积血成泉;侵凌渐使唐祚绝,江海虽大犹涓涓。
朱温降将乃一贼,僭号暂时得复失。
后唐石晋暨知远,但以功利不尚德。
周家亦僭登天基,独有世宗明治术。
我朝列圣皆深仁,天下苍生得苏息。
史书浩浩充屋栋,人主欲观宁遍及。
小臣纂集作通鉴,治乱兴亡明似日。
愿言乙夜细垂观,比美成王戒无逸。

查看原文

注释

【历载】1.经历多年。 2.经历的年代。
【绵绵】延续不绝的样子:秋雨绵绵|绵绵阴雨惹人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历】

歷【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靂。《說文》過也。一曰經歷。《書·梓材》殺人歷人。《註》歷人者,罪人所過。《前漢·天文志》合散犯守,陵歷鬭食。《韋昭註》自下往觸之曰犯,居其宿曰守,經之爲歷,突掩爲陵,星相擊爲鬭。

次也。《禮·月令》季冬,命宰歷卿大夫至於庶民。《註》歷,猶次也。

盡也。謂徧及之也。《書·盤庚》歷告爾百姓于朕志。《前漢·劉向傳》歷周唐之所進以爲法。《師古註》歷謂歷觀之。

踰也,越也。《孟子》不歷位而相與言。《大戴記》竊盜歷法妄行。

疎也。《宋玉·登徒子好色賦》齞脣歷齒。《註》歷,猶疎也。《後漢·列女傳》蓬髮歷齒,未知禮則。

錯也。《莊子·天地篇》交臂歷指。

亂也。《大戴記》歷者,獄之所由生。《註》歷,歷亂也。《鮑照詩》黃絲歷亂不可治。

歷歷,行列貌。《古樂府》歷歷種白楡。

釜鬲謂之歷。《史記·滑稽傳》銅歷爲棺。《索隱曰》歷卽釜鬲也。

歷錄,文章之貌。見《詩疏》。

寂歷,猶寂寞也。《張說詩》空山寂歷道心生。

山名。《括地志》蒲州河東縣雷首山,一名中條,一名歷山,舜耕處。《廣輿記》蒲州今屬平陽府。

濟南有歷山,《漢志》充縣亦有歷山。

縣名。《前漢·地理志》信都國有歷縣。

歷城縣,屬濟南,卽齊州縣也。《地理通釋》田廣罷歷下兵,卽其地。後漢安帝建光三年,黃龍見歷城。

湖名。《廣輿記》歷湖,在和州城西,周七十里,爲郡之巨浸。

《爰歷》,書名。《說文序》趙高作《爰歷篇》,所謂小篆。

與曆日之曆同。《前漢·律歷志》黃帝造歷。

《世本》曰容成造歷。《尸子》曰羲和造歷。或作曆。

與霹靂之靂同。《前漢·天文志》辟歷夜明。《後漢·蔡邕傳》辟歷數發。

與馬櫪之櫪同。《前漢·梅福傳》伏歷千駟。

同壢。坑也。

【载】

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

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姓。

《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

【八】

八【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音捌。《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徐曰》數之八,兩兩相背,是別也。少隂數,木數也。《玉篇》數也。

《集韻》補內切,音背。《趙古則六書本義》八,音背,分異也,象分開相八形,轉爲布拔切,少隂數也。

《韻補》叶筆別切,音䇷。《張衡·舞賦》聲變諧集,應激成節。度終復位,以授二八。

《韻補》叶必益切,音璧。《張衡·西京賦》叉簇之所攙捔,徒搏之所撞㧙。白日未及移,巳獮其什七八。

八八。《通雅》八八,外國語稱巴巴。《唐書·李懷光傳》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爲後。

【百】

百【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博陌切,音伯。《說文》十十也。从一白。數十十爲一百。百,白也。十百爲一貫。貫,章也。《徐曰》章,以詩言之一章也。百亦成數。會意字。《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眾多也。《易·繫辭》百官以治。《書·堯典》平章百姓。《後漢·明帝紀》百蠻貢職。

百里,劒名。百錬,刀名。見《古今注》。

百鷯。鳥名。見《大戴禮》。

百足,蟲名。《博物志》百足,一名馬蚿。

百合,草名。《譚子化書》山蚯化爲百合。

地名。隋百泉縣,唐百文縣。

國名。《北史·百濟傳》百濟國,馬韓之屬,在遼東之東。

姓。百豐,列子弟子。

複姓。《風俗通》秦百里奚之後,其先虞人,家于百里,因氏焉。

《韻會》《正韻》莫白切,音陌。勵也。《左傳·僖二十八年》距躍三百,曲踴三百。《註》言每跳皆勉力爲之。

唐謂行杖人曰五百。《後漢·曹節傳註》五百字,本爲伍佰。伍,當也。佰,道也。使之導引,當道陌中,以驅除也。《續志》五百赤幘絳褠,卽今行鞭杖者,亦作伍佰。

叶伯各切,音博。《前漢·季布傳》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諾。《易林》營城洛邑,周公所作。世建三十,歷年八百。

叶畢吉切,音必。《歐陽修·潭園詩》一華聊一醉,盡醉猶須百。而我病不㱃,對花空嘆息。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绵】

綿【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相关诗句
比美成王戒无逸 愿言乙夜细垂观 治乱兴亡明似日 小臣纂集作通鉴 人主欲观宁遍及 史书浩浩充屋栋 天下苍生得苏息 我朝列圣皆深仁 独有世宗明治术 周家亦僭登天基 但以功利不尚德 后唐石晋暨知远 僭号暂时得复失 朱温降将乃一贼 江海虽大犹涓涓 白骨山积血成泉;侵凌渐使唐祚绝 黄巢残贼不忍说 翠华几度游西川 扰扰藩镇横戈鋋;乘舆避乱数奔窜 纷纷女祸握神器 我尝抚卷思其渊 大纲不正有惭色 遂承天祚传高玄 唐室高祖催飞骞;秦王神武不可及 乱离思治否复泰 汴河春水浮龙船 岂知合并归杨坚;琼花城里建宫阙 六朝兴废有得失 五马南渡何翩翩 五胡云扰乱中国 典午自帝开坤埏 铜驼荆棘生荒烟;关张早死后主弱 一朝曹氏帝称魏 党锢忠士灾何延 宠任阉宦皆貂蝉;西园粥爵诚可耻 典章灿灿罗星躔;后人不省创业苦 崇儒往谒曲阜庙 可比周召终天年 婉婉良策扶戎轩;绝胜高祖醢彭越 赖有光武如周宣;云台名将应列宿 王莽贼臣篡汉祚 是以未得称其全 刑措可比成康前;无端杂用黄老术 汉朝文景称至治 赤灵火德明中天 仁义不施徒托仙;东游弗返祖龙死 始废封建迷井田;功高自谓传万世 秦皇并吞六王毕 下迨战国何茫然 诛恶褒善持大权;丘明作传详本末 唯有文字登书编;春秋笔削严一字 孔丘孟轲不得位 历载八百何绵绵 苍姬种德极深厚 征讨有罪非传贤 夏衰商败兵革起 尧舜垂衣化自然 三皇之前不可传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