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煞桄榔船上客

出自:清代·胡延《左将军歌》

拼音:[pàn][shā,shà][guāng,guàng][láng][chuán][shàng,shǎng][kè]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

东征虎将花门种,白杆朱丝号神勇。
涅臂长悬报国心,生来惯识祁连冢。
幼抱犀渠作健儿,搴旗早结上公知。
红绡抹额黄皮绔,得意摩天苦战时。
论功首重桓虔武,凯歌自和逻沙舞。
莫作寻常蕃将看,哥舒仆固羞为伍。
闷杀新娘曹景宗,鼻端出火耳生风。
朅来收拾穿云履,也向天街蹋软红。
百战功名等一掷,呼卢未辨争先得。
狂撑大眼睨公卿,酒酣无那肝肠热。
空怜岁月去堂堂,揽镜忽惊头上霜。
携得琵琶红袖妓,夜寒如雪按伊凉。
此时鳀壑气尤恶,海壖星子纷纷落。
铁轨南通俾路芝,越裳甘弃同瓯脱。
从此将军气转豪,岛屿虽重主恩高。
不教日压秦长脚,空有天生刘大刀。
联枝跗萼称同气,斩关破贼真吾弟。
长向朝阳望捷书,可怜夜半凶书至。
春风泪洒脊令原,反斗终怀国士恩。
只有拊膺长痛哭,不辞剪纸与招魂。
忽闻传箭追穷寇,困兽淩兢殊死斗。
赤峰明月踏营归,血腥裹甲三重透。
雕戈早晚镇高州,都尉连章苦慰留。
盼煞桄榔船上客,巫闾目断白云秋。
无端骤长邯郸虱,败盟毁约思蚕食。
白旄倏遍萨摩州,红帽如闻平秀吉。
水犀十万下三韩,列幕连营袖手看。
重英不动清人轴,一箭谁登广武坛。
将军怒马奔如电,提刀愿识罗浑面。
我今一死何重轻,不畏前驱惭后殿。
鸭江流水渌汪汪,六月炎蒸鸟不翔。
汗雨白沾铜面具,火云红映绿檀枪。
酋矛散漫难成列,虎气腾腾呼杀贼。
但使连衡共捣虚,定教执燧探龙穴。
八道花旗迤逦排,红衣炮劈两山开。
孤军已被重围合,不见沈舟项羽来。
森索妖星迷赤雾,睢阳齿碎天将暮。
红灯白酒贺兰营,曲误方矜公瑾顾。
月晕重重闻楚歌,洞胸犹握鲁阳戈。
仲由缨结那惜死,国势不张将奈何。
从今狂寇逾三塞,海门不守长城坏。
蒿市终悬懦帅头,中原赢得逃兵在。
又见长编纪北盟,符离一溃误书生。
万金币去龟阴返,只恐忠魂恨不平。

查看原文

注释

【桄榔】1.亦作"桄桹"。 2.木名。俗称砂糖椰子﹑糖树。常绿乔木,羽状复叶,小叶狭而长,肉穗花序的汁可制糖,茎中的髓可制淀粉,叶柄基部的棕毛可编绳或制刷子。桄榔(guāng-) : 又称“糖树”、“砂糖椰子”。棕榈科。常绿乔木。羽状复叶丛生茎顶,小叶线形。产于中国广东、广西、云南等地,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地也有。花序产糖汁,可制砂糖。叶柄基部棕毛可编绳。
【上客】1.尊客,贵宾。 2.上等门客。 3.宋时浙东水乡对来自山区的帮工的称呼。 4.北魏对降将的一种最高恩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盼】

盼【午集中】【目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匹莧切《正韻》匹襉切,攀去聲。《玉篇》目黑白分明也。《詩·衞風》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註》盼,叶匹見反。

《佩觿集》美人動目貌。《宋玉·神女賦》目若微盼,精彩相接。

《正韻》顧也,視也。《宋書·謝晦傳》同被齒盼。《魏書·昭成子孫元暉傳》亦蒙恩盼。

木名。《山海經》浮山多盼木,枳葉而無傷,木蟲居之。

州名。《唐書·地理志》隴右道有盼頓州。

水名。《山海經》黃山,盼水出焉,西流注於赤水。

人名。《史記·楚世家》齊將田盼子。

姓。《山海經》深目民之國盼姓,食魚。《註》黃帝時姓也。

《集韻》披班切,音攀。亦美目也。

《字彙補》符分切,音汾。瞵盼,天旦欲明也。《王褒·九懷》進瞵盼兮上丘墟。○按《說文》盼、盻、眄音義各別。《韻補》盼一作眄。舉要盼亦同盻。非。

【煞】

煞【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所八切《集韻》《正韻》山戛切,音鎩。《廣韻》俗殺字。《白虎通》五祀春木主煞上,故以所勝祭之也。《又》金味所以辛何,西方煞傷成物,辛所以煞傷之也。猶五味得辛乃委煞也。

《集韻》所介切,音詳殳部殺字註。

【桄】

桄【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古曠切,光去聲。《說文》充也。《廣韻》織機桄。

《唐韻》古黃切《集韻》姑黃切,音光。桄榔,木名。亦作桄桹。

《類篇》舟前木也。《博雅》䑳謂之桄。

【榔】

榔【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㯽榔也。《本草圖經》㯽榔生南海及嶺外州郡,大如桄桹,高五七丈,正直無枝,皮似靑桐,節如桂竹,葉生木巓,似楯頭,又似芭蕉。實作房,從葉中出,一房數百,狀如雞子。

云:尖長而有紫文者名㯽,圓而矮者名榔。㯽力小,榔力大。陶弘景云:向陽者曰㯽榔,向隂者曰大腹子。

《唐韻》盧黨切,音朗。木名。○按《左思·吳·蜀都賦》㯽榔桄榔皆作榔。《正字通》云皆从良。或單作郞。今从《廣韻》分。

【船】

船【未集下】【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食川切,音膞。《說文》舟也。《世本》共鼓貨狄作船,黃帝臣。《揚子·方言》舟,自關而西謂之船。《釋名》船,循也,循水而行也。《史記·淮隂侯傳》信乃益爲疑兵,陳船欲渡臨晉。《註》索隱曰:劉氏云:陳船,地名,在舊關之西,今之朝邑,非也。案京兆有船司空縣,不名陳船。陳船者,陳列船艘,欲渡河也。《左思·蜀都賦》戈船掩乎江湖。

《正字通》皮船,明少保戚繼光濟水法,用生牛馬皮,竹木緣之如箱形,火乾,再用竿繫助之,以浮水。一皮船可乗一人,兩皮船合縫,可乗三人。

《韻會》衣領曰船。《正字通》俗以船爲襟穿。續演繁露云:杜詩,天子呼來不上船,或言衣襟爲船,誤。按蜀人呼衣繫帶爲穿,俗因改穿作船。

姓。出《姓苑》。

天船,星名。見《丹元子·步天歌》。

《集韻》余專切,音沿。義同。俗作舡,非。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客】

客【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苦格切《集韻》《韻會》《正韻》乞格切,坑入聲。《說文》寄也。从宀各聲。

《廣韻》賔客。《周禮·秋官》大行人掌大賔之禮,及大客之儀。《註》大賔爲五等諸侯,大客卽其孤卿。

《司儀》諸公相爲賔,諸公之臣相爲國客。

主客。《禮·郊特牲》天子無客禮,莫敢爲主焉。

《左傳·僖二十四年》宋,先代之後也,於周爲客。

凡自外至者皆曰客。《易·需卦》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外亦曰客。《易·繫辭》重門擊柝,以待暴客。

姓。《正字通》漢客孫,廣德人。

叶苦各切,音恪。《詩·小雅》所謂伊人,於焉嘉客。叶上夕藿。夕音削。

《楚辭·哀郢》順風波以從流兮,焉洋洋而爲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翺翔之焉薄。

相关诗句
只恐忠魂恨不平 万金币去龟阴返 符离一溃误书生 又见长编纪北盟 中原赢得逃兵在 蒿市终悬懦帅头 海门不守长城坏 从今狂寇逾三塞 国势不张将奈何 仲由缨结那惜死 洞胸犹握鲁阳戈 月晕重重闻楚歌 曲误方矜公瑾顾 红灯白酒贺兰营 睢阳齿碎天将暮 森索妖星迷赤雾 不见沈舟项羽来 孤军已被重围合 红衣炮劈两山开 八道花旗迤逦排 定教执燧探龙穴 但使连衡共捣虚 虎气腾腾呼杀贼 酋矛散漫难成列 火云红映绿檀枪 汗雨白沾铜面具 六月炎蒸鸟不翔 鸭江流水渌汪汪 不畏前驱惭后殿 我今一死何重轻 提刀愿识罗浑面 将军怒马奔如电 一箭谁登广武坛 重英不动清人轴 列幕连营袖手看 水犀十万下三韩 红帽如闻平秀吉 白旄倏遍萨摩州 败盟毁约思蚕食 无端骤长邯郸虱 巫闾目断白云秋 盼煞桄榔船上客 都尉连章苦慰留 雕戈早晚镇高州 血腥裹甲三重透 赤峰明月踏营归 困兽淩兢殊死斗 忽闻传箭追穷寇 不辞剪纸与招魂 只有拊膺长痛哭 反斗终怀国士恩 春风泪洒脊令原 可怜夜半凶书至 长向朝阳望捷书 斩关破贼真吾弟 联枝跗萼称同气 空有天生刘大刀 不教日压秦长脚 岛屿虽重主恩高 从此将军气转豪 越裳甘弃同瓯脱 铁轨南通俾路芝 海壖星子纷纷落 此时鳀壑气尤恶 夜寒如雪按伊凉 携得琵琶红袖妓 揽镜忽惊头上霜 空怜岁月去堂堂 酒酣无那肝肠热 狂撑大眼睨公卿 呼卢未辨争先得 百战功名等一掷 也向天街蹋软红 朅来收拾穿云履 鼻端出火耳生风 闷杀新娘曹景宗 哥舒仆固羞为伍 莫作寻常蕃将看 凯歌自和逻沙舞 论功首重桓虔武 得意摩天苦战时 红绡抹额黄皮绔 搴旗早结上公知 幼抱犀渠作健儿 生来惯识祁连冢 涅臂长悬报国心 白杆朱丝号神勇 东征虎将花门种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