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同鼓箧

出自:宋代·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拼音:[shǎo,shào][xiǎo][tóng,tòng][gǔ][qiè]

平仄:仄仄平仄仄

定林瞰土山,近乃在眉睫。
谁谓秦淮广,正可藏一艓。
朝予欲独往,扶惫强登涉。
蔡侯闻之喜,喜色见两颊。
呼鞍追我马,亦以两黥挟。
敛书付衣囊,裹饭随药笈。
翛翛阿兰若,土木老山胁。
鼓锺卧空旷,簨簴雕捷业。
升堂廓无主,考击谁敢辄。
坡陀谢公家,藏椁久穿劫。
百金买酒地,野老今行饁。
缅怀起东山,胜践比稠叠。
於时国累卵,楚夏血常喋。
外实备艰梗,中仍费调燮。
公能觉如梦,自喻一蝴蝶。
桓温适自弊,苻坚方天厌。
且可缓九锡,宁当快一捷。
彼哉斗筲人,得丧易矜怯。
妄言屐齿折,吾欲刊史牒。
伤心新城埭,归意终难惬。
漂摇五城舟,尚想浮河檝。
千秋陇东月,长照西州堞。
岂无华屋处,亦捉蒲葵箑。
碎金谅可惜,零落随秋叶。
好事所传玩,空残法书帖。
清谈眇不嗣,陈迹怳如接。
东阳故侯孙,少小同鼓箧
一官初岭海,仰视飞鸢跕。
穷归放款段,高卧停远蹀。
牵襟肘即见,著帽耳才菟。
数椽危败屋,为我炊陈浥。
虽无膏污鼎,尚有羹濡筴。
纵言及平生,相视开笑靥。
邯郸枕上事,且饮且田猎。
或昏眠委翳,或妄走超躐。
或叫号而寝,或哭泣而魇。
幸哉同圣时,田里老安帖。
易牛以宝剑,击壤胜弹铗。
追怜衰晋末,此土方岌业。
强偷须臾乐,抚事终愁惵。
予虽天戮民,有械无接摺。
翁今贫而静,内热非复叶。
予衰极今岁,傥与鸡梦协。
委蜕亦何恨,吾儿已长鬣。
翁虽齿长我,未见白可镊。
祝翁尚难老,生理归善摄。
久留畏年少,讥我两呫嗫。
束火扶路还,宵明狐兔慑。
蔡侯雄俊士,心憭形亦谍。
异时能飞鞚,快若五陵侠。
胡为阡陌间,踠足仅相蹑。
谅欲交辔语,呿予不能嗋。

查看原文

注释

【少小】1.年幼;年幼者。 2.指儿科。
【鼓箧】1.谓击鼓开箧,古时入学的一种仪式。 2.借指负箧求学。 3.借指经业﹑学术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少】

少【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書沼切《韻會》始紹切,燒上聲。《說文》不多也。从小丿聲。《徐曰》丿音夭。《禮·禮器》禮有以少爲貴者,謂天子一食,諸侯再,大夫士三,食力無數是也。食力,庶人也。

少頃,有閒也。《孟子》少則洋洋焉。

短也。訾人曰少之,猶稱人曰多之也。《史記·蘇秦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

《廣韻》式照切《韻會》《正韻》失照切,燒去聲。《玉篇》幼也。《增韻》老之對也。《易·本義》兩儀者始,爲一畫,以分隂陽。四象者次,爲二畫,以分太少。

少儀。《禮記》篇名。少室,山名。

副貳也。《前漢·賈誼傳》於是爲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師。《註》副三公者。

姓。漢下邽令少年唯。

叶書久切,音守。《歐陽修·杜祁公墓銘》君子豈弟,民之父母。公雖百齡,人以爲少。母音畝。

《正字通》入宥韻。《歐陽修·蔡君山墓銘》父不哭子,老不哭少。嗟夫君山,而不得壽。◎按今文少作幼。《正字通》古小少同。加丿,轉注。

【小】

小【寅集上】【小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私兆切《正韻》先了切,蕭上聲。《說文》物之微也。从八从亅。見而分之。《徐曰》亅,始見也。八,分也。始可分別也。《玉篇》細也。《易·繫辭》其稱名也小,其取類也大。《左傳·襄三十一年》君子務知大者遠者,小人務知小者近者。

《周禮·天官》有小卿,副貳,大卿,卽小宰等也。

狹隘也。《書·仲虺之誥》好問則裕,自用則小。

輕之也。《左傳·桓十三年》莫敖狃於蒲騷之役,將自用也,必小羅。

《詩·邶風》慍于羣小。《註》小,衆妾也。

《韻輯》白小,魚名。

叶蘇計切,音細。《白居易·懺悔偈》無始劫來,所造諸罪。若輕若重,無大無小。了不可得,是名懺悔。

【同】

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桐。《說文》合會也。《玉篇》共也。《廣韻》①也。《易·同人》天與火同人,君子以類族辨物。《書·益稷》敷同日奏罔功。

《廣韻》齊也。《書·舜典》同律度量衡。《詩·小雅》我馬旣同。

聚也。《詩·小雅》獸之所同。《傳》同猶聚也。

和也。《禮·禮運》是謂大同。《註》猶和也,平也。

《周禮·春官·大司樂》六律六同。《註》六律合陽聲者,六同合隂聲者。

《典同》掌六律,六同之和。《註》律以竹,同以銅。言助陽宣氣,與之同也。

《周禮·春官·大宗伯》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詩·小雅》赤芾金舄,會同有繹。

《周禮·地官·小司徒·井牧其田野註》司馬法曰:十成爲終,十終爲同,同方百里。《疏》謂之爲同者,取象震雷百里所聞同,故名百里爲同也。

爵名。《書·顧命》上宗奉同瑁。《註》同,爵。瑁,圭也。

州名。《廣韻》漢馮翊地有九龍泉,泉有九源,同爲一流,因以名之。《韻會》後魏以灃水攸同名州。

《正韻》通也。《莊子·在宥篇》聞廣成子在于空同之上。《註》呂吉甫曰:空同之上,無物而大通之處也。

姓。《正字通》唐有同谷。

《盧仝詩》仝不仝,異不異,是謂大仝而小異。

通作童。《列子·黃帝篇》狀與我童者,近而愛之。狀與我異者,疏而畏之。

《釋文》徒貢切,音洞。與詷同。《禮·祭統》鋪筵設同几,爲依神也。《註》同之言詷也。《疏》同之言詷也者,若單作同字,是齊同之同,非詷共之詷。若詷共之詷,則言旁作同。漢魏之時,字義如此,今則總爲一字。

叶徒黃切,音唐。《。

【鼓】

鼓【亥集下】【鼓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古。革音之器。伊耆氏造鼓。《說文》鼓,郭也。春分之音,萬物郭皮甲而出,故謂之鼓。《徐鍇曰》郭者,覆冒之意。《玉篇》瓦爲椌,革爲面,可以擊也。樂書,鼓所以檢樂,爲羣音長。《周禮·地官·鼓人》掌敎六鼓。《註》六鼓:靁鼓八面,靈鼓六面,路鼓四面,鼖鼓,皋鼓,晉鼓,皆兩面。

夏后氏足鼓,置鼓於趺上,謂之節鼓。殷楹鼓,以柱貫中,上出而樹之也。周縣鼓,植簨虡而縣之也。

星名。《爾雅·釋天》河鼓謂之牽牛。《郭註》荆楚人呼牽牛爲擔鼓。擔者,荷也。

《前漢·五行志》天水冀南山大石鳴,曰石鼓,鳴則有兵。

國名。春秋鼓國,白狄別種。《左傳·昭二十三年》晉襲鼓,滅之。《後漢·郡國志》鉅鹿下曲陽有鼓聚,故翟鼓子國。

量名。《禮·曲禮》獻米者操量鼓。《廣雅》斛謂之鼓。《荀子·富國篇》瓜桃棗李,一本數以盆鼓。《註》鼓,量也。謂數度以盆量也。

《後漢·東夷傳》扶餘國,正月,國中連日大會飮樂,名曰迎鼓。《集韻》俗作皷,非是。

【箧】

篋【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苦協切《集韻》《韻會》詰叶切《正韻》乞協切,音蛺。《廣韻》箱篋。《禮·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註》鼓篋,擊鼓警衆,乃發篋出所治經書也。《儀禮註》隋方曰篋。《疏》隋,謂狹而長也。《左傳·昭十三年》衞人使屠伯,饋叔向羹與一篋錦。

山名。《水經注》高城東北五十里有篋山。

去急切。《張翰·豆羹賦》是刈是穫,充簞盈篋。香鑠和調,周疾赴急。

相关诗句
呿予不能嗋 谅欲交辔语 踠足仅相蹑 胡为阡陌间 快若五陵侠 异时能飞鞚 心憭形亦谍 蔡侯雄俊士 宵明狐兔慑 束火扶路还 讥我两呫嗫 久留畏年少 生理归善摄 祝翁尚难老 未见白可镊 翁虽齿长我 吾儿已长鬣 委蜕亦何恨 傥与鸡梦协 予衰极今岁 内热非复叶 翁今贫而静 有械无接摺 予虽天戮民 抚事终愁惵 强偷须臾乐 此土方岌业 追怜衰晋末 击壤胜弹铗 易牛以宝剑 田里老安帖 幸哉同圣时 或哭泣而魇 或叫号而寝 或妄走超躐 或昏眠委翳 且饮且田猎 邯郸枕上事 相视开笑靥 纵言及平生 尚有羹濡筴 虽无膏污鼎 为我炊陈浥 数椽危败屋 著帽耳才菟 牵襟肘即见 高卧停远蹀 穷归放款段 仰视飞鸢跕 一官初岭海 少小同鼓箧 东阳故侯孙 陈迹怳如接 清谈眇不嗣 空残法书帖 好事所传玩 零落随秋叶 碎金谅可惜 亦捉蒲葵箑 岂无华屋处 长照西州堞 千秋陇东月 尚想浮河檝 漂摇五城舟 归意终难惬 伤心新城埭 吾欲刊史牒 妄言屐齿折 得丧易矜怯 彼哉斗筲人 宁当快一捷 且可缓九锡 苻坚方天厌 桓温适自弊 自喻一蝴蝶 公能觉如梦 中仍费调燮 外实备艰梗 楚夏血常喋 於时国累卵 胜践比稠叠 缅怀起东山 野老今行饁 百金买酒地 藏椁久穿劫 坡陀谢公家 考击谁敢辄 升堂廓无主 簨簴雕捷业 鼓锺卧空旷 土木老山胁 翛翛阿兰若 裹饭随药笈 敛书付衣囊 亦以两黥挟 呼鞍追我马 喜色见两颊 蔡侯闻之喜 扶惫强登涉 朝予欲独往 正可藏一艓 谁谓秦淮广 近乃在眉睫 定林瞰土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