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断嗓子语言粗

出自:清代·洪繻《留声器》

拼音:[ǎo,ào,niù][duàn][sǎng][zǐ][yǔ,yù][yán][cū]

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

万籁寂静虚堂风,长腔、短腔出郫筒。
一鼓促拍「河满子」,再鼓摊破风入松。
云璈水调殊玲珑,摄以电气贮以筒。
芥拾音响归冥濛,橐籥枢纽相磨砻。
放之满堂为逢逢,倾耳曲折无不通。
偷声共诧「声声慢」,动色四顾色色空。
初如湘灵鼓瑟湘江上,旋如洛神通辞洛水中。
一弹再叹有馀韵,一望无人无丝桐。
传递语音亦曲肖,又如楚巫翻译出喉咙,石言鬼语非谣童。
购得人人矜奇器,闻者往往惊神工。
我谓此事何足异,在昔偃师称小技。
革人歌舞能目招,驱使草木供游戏。
顺帝灵巧亦可言,铜人报时按节至。
国初博物有江永,邮筒传声千里致。
锼?浑沌机窍开,不须乞灵天地气。
木鸡、木狗并有声,变幻五行易位置。
奇巧即在耳目间,未用远徵输巧事。
西洋此器未十年,末巧由来吾吐弃。
是器传语况区区,何似传递今古有吾儒!道德事功留纸上,但凭寸管非机枢。
有时馀事弄狡狯,咤叱笑骂杂噫吁,传之千载声声俱。
不第绘声且绘色,活留?咳并眉须。
西人亦有文字鄙且拙,廿六字母徒翻切。
拗断嗓子语言粗,虽有精意无由设。
时移地易音即差,兜禽僸佅难分别。
得其官骸遗精神,留声机械何须说!炮火有声声震天,西洋制作年复年。
一震不留犹慑敌,兵家阴机能研坚。
中华此事诚缺憾,铁马屯军噤不前。
我思此事由人废,群才一出将渊渊。
吁嗟乎,留声器,我闻汝声泪为涟。
此间时事不堪述,妇孺啜泣难下咽。
劳者莫歌穷莫达,万户吞声何处宣!愿借汝机托汝械,为记愁苦与颠连。
记事比珠哀比弦,传诸大帝钧天广乐边,叩天问帝夫何言!

查看原文

注释

【拗断】1.亦作"抝断"。 2.折断。
【嗓子】1.喉咙。 2.嗓音。
【语言】人类特有的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由语音、词汇、语法构成一定的体系。语言有口语和书面形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拗】

拗【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於絞切《正韻》於巧切,坳上聲。《說文》手拉也。《增韻》折也。《尉繚子》拗矢折矛。《王令詩》低樹狂貌日摧拗。

《韻會》《正韻》於教切,坳去聲。拗戾,固相違也。《朱子·語類》王臨川天資亦有拗强處。《李綽秦中歲時記》初冬納文書,却謂之選門閉。四月選事畢,却謂之選門開。選人名在令史前,謂之某家百姓。狀在判後,又却須黏在判前,因名四拗。

《集韻》於交切,音坳。義同。

《集韻》《正韻》乙六切,音郁。抑也。《班固·西都賦》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註》禽獸十分殺其二三,抑士卒怒以少息焉。

《集韻》於糾切,幽上聲。義同。

【断】

断【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玉篇》同斷。俗字。(斷)〔古文〕。截也。《書·盤庚》乃斷棄汝。《傳》斷,絕也。《詩·商頌》是斷是遷。《疏》於是斬斷之。

《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絕也。《羣經音義》旣絕曰斷。《釋名》斷,段也。分爲異段也。《易·繫辭》其利斷金。《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

《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音段。義同。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決也。《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疏》決斷天下之疑。

《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疏》斷斷,守善之貌。

《周禮·地官·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

《韻補》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詩》一病經四年,親友書信斷。彼獨是何人,心如石不轉。

叶徒眷切。《鮑照·擬古》居人掩閨臥,行子中夜飯。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

【嗓】

嗓【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寫朗切《韻會》蘇朗切,音顙。《集韻》喉也。

《正字通》俗以馬病鼻流涎曰嗓。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语】

語【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言】

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廣雅》從也。

《釋名》委也。

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集韻》牛堰切,音。訟也。

《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說文》本作,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粗】

粗【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字原从米从鹿。

相关诗句
叩天问帝夫何言 传诸大帝钧天广乐边 记事比珠哀比弦 为记愁苦与颠连 愿借汝机托汝械 万户吞声何处宣 劳者莫歌穷莫达 妇孺啜泣难下咽 此间时事不堪述 我闻汝声泪为涟 留声器 吁嗟乎 群才一出将渊渊 我思此事由人废 铁马屯军噤不前 中华此事诚缺憾 兵家阴机能研坚 一震不留犹慑敌 西洋制作年复年 炮火有声声震天 留声机械何须说 得其官骸遗精神 兜禽僸佅难分别 时移地易音即差 虽有精意无由设 拗断嗓子语言粗 廿六字母徒翻切 西人亦有文字鄙且拙 活留?咳并眉须 不第绘声且绘色 传之千载声声俱 咤叱笑骂杂噫吁 有时馀事弄狡狯 但凭寸管非机枢 道德事功留纸上 何似传递今古有吾儒 是器传语况区区 末巧由来吾吐弃 西洋此器未十年 未用远徵输巧事 奇巧即在耳目间 变幻五行易位置 木鸡、木狗并有声 不须乞灵天地气 锼?浑沌机窍开 邮筒传声千里致 国初博物有江永 铜人报时按节至 顺帝灵巧亦可言 驱使草木供游戏 革人歌舞能目招 在昔偃师称小技 我谓此事何足异 闻者往往惊神工 购得人人矜奇器 石言鬼语非谣童 又如楚巫翻译出喉咙 传递语音亦曲肖 一望无人无丝桐 一弹再叹有馀韵 旋如洛神通辞洛水中 初如湘灵鼓瑟湘江上 动色四顾色色空 偷声共诧「声声慢」 倾耳曲折无不通 放之满堂为逢逢 橐籥枢纽相磨砻 芥拾音响归冥濛 摄以电气贮以筒 云璈水调殊玲珑 再鼓摊破风入松 一鼓促拍「河满子」 长腔、短腔出郫筒 万籁寂静虚堂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