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者往往惊神工

出自:清代·洪繻《留声器》

拼音:[wén][zhě][wǎng][wǎng][jīng][shén][gōng]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

万籁寂静虚堂风,长腔、短腔出郫筒。
一鼓促拍「河满子」,再鼓摊破风入松。
云璈水调殊玲珑,摄以电气贮以筒。
芥拾音响归冥濛,橐籥枢纽相磨砻。
放之满堂为逢逢,倾耳曲折无不通。
偷声共诧「声声慢」,动色四顾色色空。
初如湘灵鼓瑟湘江上,旋如洛神通辞洛水中。
一弹再叹有馀韵,一望无人无丝桐。
传递语音亦曲肖,又如楚巫翻译出喉咙,石言鬼语非谣童。
购得人人矜奇器,闻者往往惊神工
我谓此事何足异,在昔偃师称小技。
革人歌舞能目招,驱使草木供游戏。
顺帝灵巧亦可言,铜人报时按节至。
国初博物有江永,邮筒传声千里致。
锼?浑沌机窍开,不须乞灵天地气。
木鸡、木狗并有声,变幻五行易位置。
奇巧即在耳目间,未用远徵输巧事。
西洋此器未十年,末巧由来吾吐弃。
是器传语况区区,何似传递今古有吾儒!道德事功留纸上,但凭寸管非机枢。
有时馀事弄狡狯,咤叱笑骂杂噫吁,传之千载声声俱。
不第绘声且绘色,活留?咳并眉须。
西人亦有文字鄙且拙,廿六字母徒翻切。
拗断嗓子语言粗,虽有精意无由设。
时移地易音即差,兜禽僸佅难分别。
得其官骸遗精神,留声机械何须说!炮火有声声震天,西洋制作年复年。
一震不留犹慑敌,兵家阴机能研坚。
中华此事诚缺憾,铁马屯军噤不前。
我思此事由人废,群才一出将渊渊。
吁嗟乎,留声器,我闻汝声泪为涟。
此间时事不堪述,妇孺啜泣难下咽。
劳者莫歌穷莫达,万户吞声何处宣!愿借汝机托汝械,为记愁苦与颠连。
记事比珠哀比弦,传诸大帝钧天广乐边,叩天问帝夫何言!

查看原文

注释

【往往】1.常常。 2.处处。
【惊神】谓内心震动不安静。
【神工】1.神奇的造诣;非凡的才能。 2.指能工巧匠。 3.犹神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闻】

聞【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無分切,音文。《說文》知聞也。《書·堯典》帝曰:兪,予聞如何。《禮·少儀》聞始見君子者。《疏》謂作記之人,不敢自專制其儀,而傳聞舊說,故云。

《禮·玉藻》凡於尊者,有獻而弗敢以聞。《前漢·武帝紀》舉吏民能假貸貧民者以聞。

姓。《正字通》宋咸平進士聞見。明尚書聞淵。

聞人,複姓。《後漢·靈帝紀》太僕沛國聞人襲爲太尉。《註》姓聞人,名襲,風俗通曰:少正卯,魯之聞人,其後氏焉。

獸名。《山海經》杳山有獸焉,其狀如彘,黃身白頭白尾,名曰聞,見則天下大風。

《廣韻》亡運切《集韻》《韻會》《正韻》文運切,發聞惟腥。《釋文》聞,音問,又如字。

《廣韻》名達。《書·微子之命》爾惟踐修厥猷,舊有令聞。《詩·大雅》令聞令望。《朱註》令聞,善譽也。

通作問。《前漢·匡衡傳》淑問揚乎疆外。

《韻補》叶無沿切,音近眠。《楚辭·九章》孤臣唫而抆淚兮,放子出而不還。孰能思而不隱兮,昭彭咸之所聞。還音旋。

【者】

者【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章也切《集韻》《韻會》《正韻》止野切,,古文旅字。《韻會》今作者。《玉篇》語助也。《增韻》又卽物之辭,如彼者,如此者。《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增韻》又此也。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今俗多用這字,這乃魚戰切,迎也。

《韻補》叶掌與切。《史記·秦始皇紀》人迹所至,無不臣者。《註》索隱曰:者,協音渚。《楚辭·九歌》搴芳洲兮杜若,將以遺乎遠者。時不可以驟得,聊逍遙兮容與。《韻會》者,古文渚字,故从旅聲。後人以者添水作渚,以別者也之者,故者但爲語助。

叶阻可切。《繆襲·挽歌》形容稍銷歇,齒髮行當墮。自古皆有然,誰能離此者。

叶之戈切。《韓愈·盧氏墓銘》命不侔身,兹其奈何。刻名墓石,以告觀者。

《韻會》說文从白,當作者,今作者。◎按說文在白部,今从正字通倂入。者或从白聲。,古文困字。

【往】

往【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王上聲。《說文》之也。《玉篇》行也,去也。《易·履卦》素履往無咎。《書·舜典》帝曰:兪,汝往哉。《禮·曲禮》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玉篇》古往也。《廣韻》往,昔也。《易·繫辭》夫易彰往而察來。《前漢·武帝紀》稽諸往古,制宜於今。

約舉前事曰往往。《史記·五帝紀》至長老皆各往往稱黃帝堯舜之處,風敎固殊焉。

凡以物致人曰往。《曹植·與楊修書》今往僕少小所著辭賦一通,相與刊定也。《王羲之帖》今往絲布單衣財一端,示致意。

《集韻》於放切,王去聲。歸嚮也。《史記·孔子世家贊》雖不能至,然心鄕往之。

叶尹竦切,音勇。《東方朔·七諫》叩宮而宮應兮,彈角而角動。虎嘯而谷風生兮,龍至而錦雲往。

【惊】

惊【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呂張切,音良。悲也。

《集韻》力讓切,音諒。義同。或作悢音京。《說文》馬駭也。《玉篇》駭也。《易·震卦》震驚百里。《詩·大雅》震驚徐方。《老子·道德經》得之若寵,失之若辱,是謂寵辱若驚。

叶居陽切,音姜。《張籍·祭韓愈詩》月中登高灘,星漢交垂芒。釣車擲長綫,有獲齊驩驚。

【神】

神【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晨。《說文》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徐曰》申卽引也,天主降氣,以感萬物,故言引出萬物。

《皇極經世》天之神棲乎日,人之神棲乎目。

神明。《書·大禹謨》乃聖乃神。《孔傳》聖無所不通,神妙無方。《易·繫辭》隂陽不測之謂神。《王弼云》神也者,變化之極,妙萬物而爲言,不可以形詰。《孟子》聖而不可知之謂神。

鬼神。陽魂爲神,隂魄爲鬼。氣之伸者爲神,屈者爲鬼。

諡法。《史記》民無能名曰神。

姓。漢騎都尉神矅。

升人切,音伸。《張衡·東京賦》神荼副焉。《註》海中神名。神,音伸。荼,音舒。

叶時連切,音禪。《焦仲卿詩》念與世閒辭,千萬不復全。故作不良計,勿復怨鬼神。《班固·答賓戲》言通帝王,謀合聖神,殷說夢發於傅巖,周望兆動於渭濱。《註》神,叶時連切。濱,叶,下从旦。《禮·郊特牲》所以交於旦明之義。鄭康成云:旦當爲神,篆字之譌。《莊子》有旦宅而無情死,亦讀爲神。蓋昔之傳書者遺其上半,因譌爲旦耳。此說甚是,非旦可作神也。

【工】

工【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公。《說文》巧飾也,象人有䂓榘也。《廣韻》巧也。《玉篇》善其事也。《詩·小雅》工祝致告。《傳》善其事曰工。《疏》工者巧於所能。

《玉篇》官也。《書·堯典》允釐百工。

共工,官名。《書·堯典》共工方鳩僝功。

《韻會》匠也。《禮·曲禮》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獸工,草工。《周禮·冬官考工記》審曲面埶,以飭五材,以辨民器,謂之百工。

《正韻》事任也。《書·臯陶謨》無曠庶官,天工人其代之。《集傳》庶官所治,無非天事。

射工,蟲名。《博物志》射工蟲口中有弩形,氣射人影,隨所著處發瘡。

通作功。《魏志·管輅傳註》輅弟辰曰:與輅辨人物,析臧否,說近義,彈曲直,拙而不功也。

相关诗句
叩天问帝夫何言 传诸大帝钧天广乐边 记事比珠哀比弦 为记愁苦与颠连 愿借汝机托汝械 万户吞声何处宣 劳者莫歌穷莫达 妇孺啜泣难下咽 此间时事不堪述 我闻汝声泪为涟 留声器 吁嗟乎 群才一出将渊渊 我思此事由人废 铁马屯军噤不前 中华此事诚缺憾 兵家阴机能研坚 一震不留犹慑敌 西洋制作年复年 炮火有声声震天 留声机械何须说 得其官骸遗精神 兜禽僸佅难分别 时移地易音即差 虽有精意无由设 拗断嗓子语言粗 廿六字母徒翻切 西人亦有文字鄙且拙 活留?咳并眉须 不第绘声且绘色 传之千载声声俱 咤叱笑骂杂噫吁 有时馀事弄狡狯 但凭寸管非机枢 道德事功留纸上 何似传递今古有吾儒 是器传语况区区 末巧由来吾吐弃 西洋此器未十年 未用远徵输巧事 奇巧即在耳目间 变幻五行易位置 木鸡、木狗并有声 不须乞灵天地气 锼?浑沌机窍开 邮筒传声千里致 国初博物有江永 铜人报时按节至 顺帝灵巧亦可言 驱使草木供游戏 革人歌舞能目招 在昔偃师称小技 我谓此事何足异 闻者往往惊神工 购得人人矜奇器 石言鬼语非谣童 又如楚巫翻译出喉咙 传递语音亦曲肖 一望无人无丝桐 一弹再叹有馀韵 旋如洛神通辞洛水中 初如湘灵鼓瑟湘江上 动色四顾色色空 偷声共诧「声声慢」 倾耳曲折无不通 放之满堂为逢逢 橐籥枢纽相磨砻 芥拾音响归冥濛 摄以电气贮以筒 云璈水调殊玲珑 再鼓摊破风入松 一鼓促拍「河满子」 长腔、短腔出郫筒 万籁寂静虚堂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