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忧何时辍

出自:清代·洪繻《林烈妇行》

拼音:[qiè][yōu][hé,hē,hè][shí][chuò]

平仄:仄平平平仄

明月在天中,能圆亦能缺。
清光不可磨,千古常皎洁。
烈妇在人间,慷慨立奇节。
青如涧中松,白如山中雪。
哀如夜乌啼,泣如杜鹃血。
夫婿方荡游,灯前苦陈说。
上堂拜舅姑,喜妇明且哲。
出门汲瓮提,入门芣苜襭。
劝郎攻史书,勿为纷华悦!郎出朝看花,郎归夜踏月。
倚门待郎来,低声拓门闑。
问郎何所往?春风易消歇。
问郎何所思?铜镜易华发。
郎意云如何,得毋妾言聒。
唤郎犹未醒,谁知成永诀!一病遽恹恹,中肠已惊怛。
郎魂何处招?妾忧何时辍!上天愿同行,入地愿同穴。
徬徨视女儿,「呱呱」苦难割!米炊虽云巧,丝绣亦云拙。
无以养姑嫜,辗转徒苟活。
中夜起徘徊,殉夫志已决。
唤儿与姑眠,儿饥姑餔啜。
抱女与他人,未言声呜咽。
儿嬉不恋母,女殇我心恝!茫茫天地间,此情难断绝。
妾心匪云石,妾肠匪云铁。
有如捣芝兰,成膏香不灭。
有如断莲花,成寸丝不折。
门外雨凄凄,帷边风切切。
灯光夜忽青,衣篝火不热。
一死谢所天,玉环与金玦。
园中花断肠,笼中鸟结舌。
吞药虽云亡,言之有馀烈!呜呼泉下人,尘埃不可蔑!相逢定无惭,何必臂盟齧!巍巍望青山,磷磷立石碣。
贞风在何处?高风万古埒。
坟前草青苍,坟后水凛冽。
山移石可转,斯人不可蔑!

查看原文

注释

【何时】1.什么时候。表示疑问。 2.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妾】

妾【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接切,音踥。接也。得接于君子者也。《禮·曲禮》買妾,不知其姓,則卜之。《前漢·五行志》處妾遇之而孕。《註》處妾,童女也。

國名。《山海經》雨師妾在其北。《楊愼曰》雨師妾如姮娥織女之類,非。下文元股國在雨師妾北,可證。

姓。漢妾胥,妾志,見《印藪》。《說文》从䇂从女。䇂音愆。

【忧】

忧【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尤救切,音祐。《玉篇》心動也。◎按《說文》集韻皆訓不動,惟玉篇訓心動。从心从尤。似應玉篇爲是。(憂)〔古文〕。今作憂。《說文》愁也。《爾雅·釋詁》思也。《疏》憂者。愁思也。《書·洪範》六極,三曰憂。

疾也。《禮·曲禮》某有負薪之憂。《註》憂或爲疾。

幽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謂時當幽隱也。

辱也。《易·繫辭》小人道憂也。

居喪曰憂。《書·說命》王宅憂。

孕病曰憂。《晉語》文王在母不憂。

人憂則頭低垂。《禮·曲禮》下于帶則憂。《註》憂則低也。

幽憂曰癙憂。《詩·小雅》癙憂以痒。《周禮·春官·大宗伯》以凶禮哀邦國之憂。

姓。出《姓苑》。

《韻會》烏侯切,音謳。義同。《集韻》作㥑。

《集韻》《韻會》於救切。《集韻》慮也。詩序,百姓見憂。徐邈讀。

叶於希切,音衣。《易林》不見叔姫,使伯心憂。

叶衣虛切,音於。《易林》出入休居,安止無憂。《黃庭經》三神之樂由隱居,倏忽遊遨無遺憂。

叶伊姚切,音妖。《三略》士可下而不可驕,將可樂而不可憂。

叶一笑切,音要。《詩·王風》我生之初,尚無造。我生之後,逢此百憂。

《唐風》揚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繡,從子于鵠。旣見君子,云何其憂。鵠,居號切。

叶於糾切,音黝。《晉語》商之衰也,其銘有之,曰:嗛嗛之德,不足就也。不可以矜而,祇取憂也。嗛嗛之食,不足狃也。不能爲膏而,祇離咎也。《集韻》本作,或作懮。《說文》从心从頁。頁,首也。心憂則髮白。

《字彙補》亦與,浸失六書之原矣。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辍】

輟【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啜。《說文》車小缺復合者。

《廣韻》已也。《集韻》止也。《增韻》歇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