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德绳艺

出自:明代·霍韬《感忠雅九章》

拼音:[wāng][dé][shéng][yì]

平仄:平平平仄

兀兀者木,胡然再华。
彼木则华,岂伊瑞邦家。
邦家孕贤,节脩且姱。
忠贤脩姱,明运亨嘉。
忠贤降灵,有占斯石。
忠贤之心,匪也斯席。
忠贤之心,遑遑皇国。
朝昏翼翼,衷冲翼翼。
忠贤之心,如柏斯茜。
彼柏之茜,固趾石贞。
匪霜雨变,忠贤之心。
如柏之贞,匪霜雨变。
粤昔婺源,有石其翳。
石如镜如,霞霾其蔽。
粤闻自昔,隋唐之际。
有汪先公,保邦之勚。
世德绳艺,汪德绳艺,是石之异。
忠贤之衷,与天地通。
木枯而华,气天地通。
石翳而晶,气天地通。
天地感通,贤之衷忠。
忠衷之积,应运而亨。
运也匪值,蕴也山灵。
应运时乘,风声楞楞。
风声楞楞,天下和平。
楞楞风声,九天其迈。
如彼鸿毛,翳天之外。
如彼先公,曾唐之赉。
唐室之赉,天地交泰。
忠贤之心,绳绳匪懈,绳德匪懈。
受福是介,受福之介,孙子是赖。
岂曰誉沽,旁訾以韰。
亦有流言,式予德戒。
予德衷式,徵之于情。
于情之忒,于德之徵。
如石衷润,其光斯澄。
如木衷和,其华斯嵘。
显允君子,忠贤是绳。
汪之先公,唐室令名。
显允君子,令名是绳,孙子是贞。
忠衷,同治本作“衷忠”。

查看原文

字义

【汪】

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光切,音尫。《說文》深廣也。《淮南子·俶眞訓》汪然平靜,寂然淸澄。《後漢·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波。

池也。《通俗文》停水曰汪,池之汙濁者。《揚子·方言》楚謂之汪,閩謂之洋。《左傳·桓十五年》祭仲殺雍糾,尸諸周氏之汪。

大貌。《晉語》汪是土也。

《楊萬里·擬楚辭》誕寘之祝融之汪。《註》謂南海也。

水名。《水經注》潢水一名汪水,與洈水合,至沛入泗。

姓。《廣韻》汪芒氏之後。《姓苑》新安人。

《廣韻》紆往切《集韻》嫗枉切,。

《廣韻》烏浪切《集韻》烏曠切,音䤑。停水臭也。或从廣作瀇,从枉作㳹。

《集韻》烏宏切。與泓同。水貌。《說文》作。

【德】

德【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多則切《集韻》《韻會》的則切,而廉,剛而塞,彊而義。

《洪範》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周禮·地官》六德:知、仁、聖、義、中、和。

《玉篇》德,惠也。《書·盤庚》施實德于民。《詩·小雅》旣飽以德。

善敎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命相布德,和令,行慶,施惠。《註》德謂善敎。

感恩曰德。《左傳·成三年》王曰:然則德我乎。《疏》德加於彼,彼荷其恩,故謂荷恩爲德。《後漢·樊曄傳》光武微時,曄餽餌一笥,帝德之不忘。

《韻會》四時旺氣也。《禮·月令》某日立春,盛德在木。

《諡法》綏柔士民,諫爭不威,執義揚善,曰德。

《說文》升也。

《玉篇》福也。

星名。《前漢·郊祀志》望氣王朔言,後獨見塡星出如瓜。有司皆曰:陛下建漢家封禪,天其報德星云。《註》德星,旣填星也。

《韻會》亦作悳。《前漢·賈誼傳》悳至渥也。

州名。《廣韻》秦爲齊郡地,漢爲平原郡。武德初爲德州,因德安縣以名之。

叶都木切,音篤。《謝惠連·雪賦》曹風以麻衣比色,楚謠以幽蘭儷曲。盈尺則呈瑞於豐年,袤丈則表沴於隂德。

叶得各切,當入聲。《易林》酒爲歡伯,除憂來樂,福善入門,與君相索,使我有德。

【绳】

繩【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食陵切《集韻》《韻會》《正韻》神陵切,音乗。《說文》索也。《急就篇註》繩謂紨兩股以上。總而合之者也。一曰麻絲曰繩,草謂之索。《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書·說命》惟木從繩則正。《禮·經解》繩墨之於曲直。《前漢·律歷志》規圓生矩,矩方生繩,繩直生準。

《書·囧命》繩愆糾謬。《疏》木不正者,以繩正之。繩謂彈正。

《詩·周南》宜爾子孫繩繩兮。《傳》繩繩,戒愼也。《朱傳》不絕貌。

《大雅》繩其祖武。《傳》繩,戒也。《朱傳》繩,繼也。

《禮·樂記》省其文采,以繩德厚。《註》繩,猶度也。《史記·樂書註》王肅曰:繩,法也。

《禮·深衣》負繩及踝以應直。《註》繩謂裻,與後幅相當之縫也。

《左傳·莊十四年》蔡侯繩息嬀,以語楚子。《註》繩,譽也。《小爾雅》繩之,譽之也。

《集韻》以證切,音孕。《周禮·秋官·薙氏》秋繩而芟之。《註》含實曰繩。

《集韻》弭盡切,音泯。繩繩,無涯際貌。一曰運動不絕意。

《集韻》石證切,音乗。也。

《韻補》叶乗融切。《琳武庫賦》陵九城而上躋,起齊軌兮玉繩。車軒轔於雷室,騎浮厲乎雲宮。《廣韻》俗作繩。

【艺】

藝【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秇《唐韻》魚祭切《韻會》倪祭切,音蓺。才能也。《禮·禮運》月以爲量,故功有藝也。《註》藝猶才也。

《周禮·天官·宮正》會其什伍,而敎之道藝。《註》藝謂禮、樂、射、御、書、數。

《書·舜典》歸,格于藝祖。《傳》告至文祖之廟。藝,文也。

《王延壽·魯靈光殿賦》觀藝於魯。《註》六經也。

《左傳·文六年》陳之藝極。《註》藝,準也。《司馬相如·上林賦》藝殪仆。《註》所射準的爲藝。

《家語》合諸侯而藝貢事禮也。《註》藝,分別貢獻之事也。

《晉語》貪欲無藝。《註》藝,極也。

姓。《通志·氏族略》有藝氏。

與蓺通。《韻會》種也。《書·禹貢》蒙羽其藝。《傳》兩山巳可種藝。《孟子》樹藝五穀。

《韻補》五結切,叶音臬。《丘遲·思賢賦》備百行之高致,談九流之洪藝。諒可雜而非染,跡每同而常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