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碑竞拓硬黄纸

出自:清代·许传霈《棣笙学博赋五言五十韵见赠次韵成七言答之》

拼音:[cáng,zàng][bēi][jìng][tuò,tà,zhí][yìng][huáng][zhǐ]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仄

频年学钓烟波里,苕霅交流清顾视。
浮家何幸遇志和,必恭敬之桑与梓。
梓乡人乐聚他乡,十载光阴铎秉此。
高才陋封管城侯,棘闱抛却毛锥子。
风拂词曹皋座春,人从雪夜程门侍。
讲道常欣堂开鳣,寄书时得河烹鲤。
雅怀乍发志为舒,硕德自崇义日徙。
有时下笔思涌泉,卓识自然成信史。
有时酌酒朋盍簪,倾瓶快不占羸耻。
桃李花开年复年,种下门前无数士。
况有哲嗣继家声,过庭趋对惜分晷。
积学得悟言屡中,循分安居心无悝。
冢君筮仕江之南,喜闻几折谢屐齿。
良吏行当眼转青,儒生不惯官佩紫。
何以昊天不永龄,泰运方长忽遭否。
君当归棹西子湖,死别生离悲论理。
四方吊者靡不嗟,渴决此疑圣人俟。
明珠岂随燕石遗,衰草竟与瑶芝委。
客言彭殇本不齐,继而起者在群季。
鸾旗鲁宫奏少年,骏足长坂期千里。
端由大椿茂本根,散为金枝与玉蕊。
不然蔗境怡老颜,克树阴德长鸣耳。
君之孝友早知名,垂白思慕赤子比。
痛定风木泪不乾,要识源头思饮水。
天性还同金石贞,藏碑竞拓硬黄纸
辨别真赝理析毫,指画同异刀异剞。
不才稍得识鱼虫,望洋叹惭效臂使。
读钳口舌石鼓文,书测山渊古周脾。
博物考时力之馀,本末轻重类堪纪。
二铭堂前心独铭,行文忠信四具美。
豹窥一斑踪未精,较诸肉食尚非鄙。
吴兴我已三度来,漫道从游今晚矣。
慨陈谠论沙披金,宝卫微言米扬秕。
时乱难藏射雕弓,年荒欲展屠龙技。
策杖峰头秋气高,载月湖心乐事记。
能以吾学辅此游,知白守黑不中止。
曷为许我大器成,不患身世隐朝市。
又尝期我蓬山登,奋发韶华励壮思。
燕赵悲歌非吾曹,谁呼屠狗出而仕。
殷勤慰诲五百言,此道此情不逾咫。
勉诵佳章浣露薇,配以澧兰并沅芷。
会须心性拨泥灰,古井秋风波竞起。
戴笠观天敝大空,披荆陟壑险攀跂。
恍若暗室明一灯,悄然危惧翻然喜。
明朝当卸钓鱼蓑,钓尽名誉破波靡。
崎岖总得达康庄,大道原来平如砥。
热肠仍须问冷官,外此知者有谁是。
姚江老友施与杨,世交公子赋麟趾。

查看原文

注释

【硬黄】纸名。以黄檗和蜡涂染,质坚韧而莹彻透明,便于法帖墨迹的响拓双钩。又因色黄利于久藏而多用以抄写佛经。
【黄纸】1.指古代铨选﹑考绩官吏,登记姓名,上报朝廷使用的黄色纸张。 2.写在黄麻纸上的诏书。 3.指赦免的文告。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藏】

藏【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匨《唐韻》昨郞切《正韻》徂郞切,音鑶。《說文》匿也。《易·乾·文言》潛龍勿用,陽氣潛藏。

蓄也。《易·繫辭》君子藏器于身,待時而動。

兹郞切,音臧。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其埤濕,則生藏莨、蒹葭。《註》藏莨,草中牛馬芻。

才浪切,音臓。《禮·月令》謹蓋藏。《晉語》文公之出也,豎頭須,守藏者也,不從。

與臓通。《周禮·天官·疾醫》參之以九藏之動。《註》正藏五,又有胃、膀胱、大腸、小腸。《疏》正藏五者,謂心、肝、脾、肺、腎,氣之所藏。《白虎通》人有五藏六府,何法,法五行六合也。《說文》《漢書》通用臧。

【碑】

碑【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

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釋名》碑,被也。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

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竞】

競【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渠敬切《集韻》《韻會》渠映切《正韻》具映切,音傹。彊也。《書·立政》乃有室大競。《爾雅·釋詁》競,彊也。《左傳·僖七年》心則不競,何憚于病。

爭也,逐也,高也,遽也。《詩·商頌》不競不絿。《註》競,逐也。《左傳·襄十年》鄭其有災乎,師競已甚。《註》爭競也。《哀二十三年》:敝邑有社稷之事,使肥與有職競焉。《註》競,遽也。

《增韻》盛也。《左傳·昭三年》二惠競爽。

《集韻》或作。亦作傹。《周禮·春官·鐘師註》繁遏執傹也。《韻會補》又作倞。《開元五經文字》毛詩:秉心無倞。

借作境。《秦詛楚文》奮兵盛師,以偪邊競。

叶居良切。《黃庭經》魂魄內守不爭競,神生腹中銜玉鐺。

叶其兩切。《詩·大雅》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君子實維,秉心無競。俗作。

【拓】

拓【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摕《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宋語。或作摭。

《後漢·張衡思賦》拓若華而躊躇。《註》拓猶折也。楚辭曰:折若木以拂日。

《集韻》施隻切,音釋。亦拾也。

《唐韻》《正韻》他各切《集韻》《韻會》闥各切,。

《增韻》斥開也。《揚雄·甘泉賦》拓迹開統。《註》拓,廣也。

拓落,猶蹭蹬也。《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註》拓落,不耦也。

複姓。後魏始爲拓跋氏。北方謂土爲拓,謂后曰跋。孝文改爲元氏。《集韻》或作,又作托。

【硬】

硬【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五更切《集韻》《正韻》魚孟切,額去聲。堅牢也,强也。《杜甫詩》書貴瘦硬方通神。

硬黃,唐紙名。《蘇軾詩》硬黃小字臨黃庭。《集韻》亦作鞕。

【黄】

黃【亥集下】【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皇。《說文》地之色也。《玉篇》中央色也。《易·坤卦》黃裳元吉。象曰:黃裳元吉,文在中也。《文言》君子黃中通理。

《史記·天官書》日月五星所行之道曰黃道。

山名。《前漢·東方朔傳》北至池陽,西至黃山。

黃河。《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虛,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

地名。《春秋·哀十四年》公會晉侯及吳子于黃池。《註》陳留封丘縣南有黃亭。

國名。《左傳·桓八年》楚子合諸侯于沈鹿,黃隨不會。《註》黃國,今弋陽縣。

州名。古邾國,漢西陵縣,隋黃州。

縣名。《前漢·地理志》黃縣屬東萊郡,內黃屬魏郡,外黃屬留郡。《註》縣有黃溝澤,故名。師古曰:惠公敗宋師于黃,杜預以爲外黃縣東有黃城,卽此地。

中黃,天子內藏。《後漢·桓帝紀》建和元年,芝生於黃藏府。

官名。《杜氏通典》乗黃令,晉官,主乗輿金根車。《又》晉以后,給事黃門侍郞,散騎常侍,俱屬門下省,稱曰黃散。

老人曰黃髮。《禮·曲禮》君子式黃髮。《疏》人初老則髮白,太老則髮黃。《爾雅·釋詁》黃髮齯齒鮐背耈老,壽也。《疏》壽考之通稱。

小兒曰黃口。《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高誘註》黃口,幼也。《唐開元志》凡男女始生爲黃,四歲爲小,十六爲丁,六十爲老。每歲一造計帖,三年一造戸籍,卽今之黃冊也。

翠黃,飛黃,馬名。《淮南子·覽冥訓》靑龍進駕,飛黃伏皁。《詩·魯頌》有驪有黃。《註》黃騂曰黃。

鵹黃,鳥名。《爾雅·釋鳥倉庚註》卽鵹黃也。

黃目,卣罍類。《禮·郊特牲》黃目,鬱氣之上尊也。黃者,中也。目者,氣之淸明者也。

大黃,弩名。《太公·六韜》陷堅敗强敵,用大黃連弩。《史記·李廣傳》以大黃射其裨將。

大黃,地黃,硫黃,雄黃,雌黃,藥名。

流黃,綵也。《古詩》少婦織流黃。《廣雅》作留黃。

會稽竹簟供御,亦號流黃。《唐詩》珍簟冷流黃。

《正字通》貼黃,卽古引黃。唐制,詔勑有更改,以紙貼黃,其表章略舉事目,見於前封皮者,謂之引黃。后世卽以引黃爲貼黃,不用黃紙。

倉黃,急遽失措貌。《風土記》大雪被南越,犬皆倉黃吠噬。

《玉篇》馬病色也。《爾雅·釋詁》虺隤,黃病也。《註》皆人病之通名,而說者便以爲馬病。《詩·周南》我馬虺隤。

【纸】

紙【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正韻》諸氏切《集韻》《韻會》掌氏切,音只。《說文》絮一苫也。《韻會》古人書於帛,故裁其邊幅,如絮之一苫。《釋名》紙,砥也,平滑如砥石也。《東觀漢記》黃門蔡倫造意,用樹皮及敝布魚網作紙。《初學記》古者以縑帛依書長短隨事截之,名曰幡紙,故其字从糸。至後漢,蔡倫剉故布擣抄作紙。

其字从巾。《張揖·古今字詁》巾部云:紙今帋。則其字从巾之謂也。

姓。《魏書·官氏志》渴侯氏,後改爲紙氏。

相关诗句
世交公子赋麟趾 姚江老友施与杨 外此知者有谁是 热肠仍须问冷官 大道原来平如砥 崎岖总得达康庄 钓尽名誉破波靡 明朝当卸钓鱼蓑 悄然危惧翻然喜 恍若暗室明一灯 披荆陟壑险攀跂 戴笠观天敝大空 古井秋风波竞起 会须心性拨泥灰 配以澧兰并沅芷 勉诵佳章浣露薇 此道此情不逾咫 殷勤慰诲五百言 谁呼屠狗出而仕 燕赵悲歌非吾曹 奋发韶华励壮思 又尝期我蓬山登 不患身世隐朝市 曷为许我大器成 知白守黑不中止 能以吾学辅此游 载月湖心乐事记 策杖峰头秋气高 年荒欲展屠龙技 时乱难藏射雕弓 宝卫微言米扬秕 慨陈谠论沙披金 漫道从游今晚矣 吴兴我已三度来 较诸肉食尚非鄙 豹窥一斑踪未精 行文忠信四具美 二铭堂前心独铭 本末轻重类堪纪 博物考时力之馀 书测山渊古周脾 读钳口舌石鼓文 望洋叹惭效臂使 不才稍得识鱼虫 指画同异刀异剞 辨别真赝理析毫 藏碑竞拓硬黄纸 天性还同金石贞 要识源头思饮水 痛定风木泪不乾 垂白思慕赤子比 君之孝友早知名 克树阴德长鸣耳 不然蔗境怡老颜 散为金枝与玉蕊 端由大椿茂本根 骏足长坂期千里 鸾旗鲁宫奏少年 继而起者在群季 客言彭殇本不齐 衰草竟与瑶芝委 明珠岂随燕石遗 渴决此疑圣人俟 四方吊者靡不嗟 死别生离悲论理 君当归棹西子湖 泰运方长忽遭否 何以昊天不永龄 儒生不惯官佩紫 良吏行当眼转青 喜闻几折谢屐齿 冢君筮仕江之南 循分安居心无悝 积学得悟言屡中 过庭趋对惜分晷 况有哲嗣继家声 种下门前无数士 桃李花开年复年 倾瓶快不占羸耻 有时酌酒朋盍簪 卓识自然成信史 有时下笔思涌泉 硕德自崇义日徙 雅怀乍发志为舒 寄书时得河烹鲤 讲道常欣堂开鳣 人从雪夜程门侍 风拂词曹皋座春 棘闱抛却毛锥子 高才陋封管城侯 十载光阴铎秉此 梓乡人乐聚他乡 必恭敬之桑与梓 浮家何幸遇志和 苕霅交流清顾视 频年学钓烟波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