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知几族

出自:宋代·苏轼《寄周安孺茶》

拼音:[zhí][wù][zhī,zhì][jī,jǐ][zú]

平仄:平仄平平平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従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 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 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 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 有兴即挥毫,灿然存简牍。 伊予素寡爱,嗜好本不笃。 粤自少年时,低回客京毂。 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 颇见绮纨中,齿牙厌粱肉。 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 团凤与葵花,式砆杂鱼目。 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 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于兹自研讨,至味识五六。 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 闻道早春时,携籝赴初旭。 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 旋洗玉泉蒸,芳罄岂停宿。 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 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 髹筒净无染,箬笼匀且复。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闽俗竞传夸,丰腴面如粥。 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 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陆子咤中泠,次乃康王谷。 ?麻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 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姜盐拌白土,稍稍従吾蜀。 沿欲外形体,安能徇心腹。 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 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 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 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旗簇。 呼儿为佳客,采制聊亦复。 地僻谁我従,包藏置厨簏。 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 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 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 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查看原文

注释

【植物】生物的一大类。绝大多数有叶绿素,通过光合作用,用无机物制造有机养料。分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等)和高等植物(包括苔藓类、蕨类和种子植物等)。已知约四十万种。
【知几】谓有预见,看出事物发生变化的隐微征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植】

植【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常職切《集韻》《韻會》《正韻》丞職切,音殖。《說文》戸植也。《爾雅·釋宮》植謂之傳,傳謂之突。《疏》植謂戸之維持鏁者也,植木爲之。

名傳。亦名突。

《玉篇》根生之屬曰植。《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會之法,辨五地之物生。一山林,其植物宜皁物。二川澤,其植物宜膏物。三丘陵,其植物宜覈物。四墳衍,其植物宜莢物。五原隰,其植物宜叢物。《註》謂櫟、楊、柳、李、梅、王棘、萑葦之屬。

樹立也。《左傳·襄三十年》鄭子產曰:亡國也,其君弱植。《正義》草木爲植,物植爲樹,君志弱不樹立也。《周禮·地官》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植虞旗于中。

《集韻》《類篇》逐力切,音直。立也。《詩·商頌》植我鼗鼓。

《唐韻》《集韻》《韻會》直吏切,音緻。《博雅》槌也。

《韻會》種也。

懸蠶薄柱。《禮·月令》季春具曲植。

枝榦之屬曰植。《周禮·大司馬》大役與慮事,屬其植。《註》植築城楨也。

將領主帥監作者謂之植。《左傳·宣二年》宋華元爲植巡功。

倚也。《論語》植其杖而芸。

通置。《書·金縢》植璧秉珪。

《集韻》時吏切,音侍。《賈誼·弔屈原文》方正倒植。

《正韻》直意切。義同。

【物】

物【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文弗切《集韻》《韻會》《正韻》文拂切,音勿。《說文》萬物也。牛爲大物。天地之數,起於牽牛,故从牛。勿聲。《玉篇》凡生天地之閒,皆謂物也。《易·乾卦》品物流形。

《无妄》先王以茂對時,育萬物。《周禮·天官·大宰》九貢,九曰物貢。《註》物貢,雜物,魚鹽橘柚。

《玉篇》事也。《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疏》物,事也。《禮·哀公問》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註》物,猶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

《詩·小雅》比物四驪。《傳》物,毛物也。《又》三十維物,爾牲則具。《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註》謂毛色也。

《夏官·校人》凡軍事,物馬而頒之。《疏》物卽是色。《楚語》毛以示物。

《周禮·地官·卝人》若以時取之,則物其地,圖而授之。《註》物地,占其形色,知鹹淡也。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左傳·昭三十二年》物土方。《註》物,相也,相取土之方面。

《玉篇》類也。《左傳·桓六年》丁卯,子同生。公曰:是其生也,與吾同物。《註》物,類也。謂同日。

《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疏》物者,財也。以三酒所成有時,故豫給財,令作之也。

《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衣服視占不與衆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者。

《周語》神之見也,不過其物。《註》物,物數也。

《廣韻》旗名。《周禮·春官·司常》雜帛爲物。

叶去聲。《唐韻正》符沸反。《揚子·太玄經》人人物物,各由厥彙。《阮籍·東平賦》及至分之國邑,樹之表物,四時儀其象,隂陽暢其氣。

叶微律切。《班固·東都賦》指顧倏忽,獲車己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

叶微月切。《蘇軾·四達齋銘》孰如此閒,空洞無物。戸牖盍開,廓焉四達。達,陀悅切。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几】

几【子集下】【几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居履切《集韻》《韻會》舉履切《正韻》居里切,爲橐以馮之。《玉篇》案也。亦作机。《左傳·昭五年》設机而不倚。

几几,安重貌。《詩·豳風》赤舄几几。(幾)〔古文〕音機。《說文》微也。《易·繫辭》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書·臯陶謨》兢兢業業,一日二日萬幾。《傳》言當戒懼萬事之微。

《說文》殆也,从而兵守者危也。《爾雅·釋詁》幾,危也。《註》幾,猶殆也。《詩·大雅》天之降罔,維其幾矣。

《玉篇》期也。《詩·小雅》卜爾百福,如幾如式。《疏》所以與汝百種之福,其來早晚,如有期節矣,其福多少,如有法度矣。

《爾雅·釋詁》庶幾,尚也。《疏》尚,謂心所希望。《孟子》王庶幾改之。

察也。《禮·玉藻》御瞽幾聲之上下。《周禮·地官·司門》幾出入不物者。《註》不物,與衆不同。

《司關》無關門之征猶幾。《註》無租稅,猶苛察不得令姦人出入。

《韻會》將及也。《爾雅·釋詁》近也。《易·中孚》月幾望。《禮·樂記》知樂則幾於禮矣。《史記·留侯世家》幾敗乃公事。○按《爾雅》《釋文》音機,《史記索隱》音祈,《禮記》《釋文》音譏。

巨依反。《韻會》云:機祈二音,是也。

《廣韻》《集韻》《韻會》渠希切,音祈。《集韻》器之沂鄂也。《禮·郊特牲》丹漆雕幾之美。《註》幾,謂漆餙沂鄂也。《疏》雕,謂刻鏤。幾,謂沂鄂。言以丹漆雕餙之,以爲沂鄂。《釋文》幾,巨依反。

《廣韻》居狶切《集韻》《韻會》舉豈切,機上聲。《玉篇》幾幾,多也。《廣韻》幾,何也。《韻會》幾,數問多少之辭。《左傳·僖二十七年》靖諸內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史記·萬石君傳》少子慶爲太僕御,出,上問車中幾馬。

《韻會》未多時曰無幾。

物無多,亦曰無幾。

《廣韻》《集韻》《韻會》其旣切,祈去聲。《廣韻》幾,未已也。

《集韻》與覬通。《左傳·哀十六年》國人望君,如望歲焉,日日以幾。《註》冀君來。《史記·晉世家》無幾爲君。《註》幾,謂望也。

【族】

族【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㞺昨木切,音鑿。《說文》矢鋒也。束之族族也。《類篇》一曰从㫃,㫃所以標衆矢之所集。

聚也。《書·堯典》以親九族。《註》高祖至孫之親。《詩·周南》振振公族。《傳》公族,公同祖也。《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註》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左傳·隱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疏》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聯屬,其傍支別屬,則各自立氏。

《書·堯典》方命圯族。《傳》族,類也。

《書·泰誓》罪人以族。《傳》一人有罪,濫。

《周禮·地官·大司徒》四閭爲族。《註》閭二十五家,族百家。

《左傳·襄八年》謀之多族。《註》族,家也。

《爾雅·釋詁》木族生爲灌。《註》族,叢生。《疏》木叢生者爲灌。

《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註》交錯聚結爲族。

《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

千切,音凑。與蔟同。《前漢·律歷志》一曰黃鐘,二曰太族。《淮南子·泰族訓註》泰言古今之道,萬物之指,族於一理,明其所謂也。

《集韻》《正韻》切,音奏。樂變也。《前漢·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註》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奏,進也。

《集韻》《類篇》先奏切,音漱。嗾,或作族。使犬聲。

相关诗句
胡然枕糟曲 为问刘伯伦 我癖良可赎 昔人固多癖 头轻快如沐 意爽飘欲仙 人世真局促 乳瓯十分满 风微动窗竹 困卧北窗风 午饭饱蔬菽 幽人无一事 人间正炎毒 况此夏日长 但喜破睡速 何尝较优劣 包藏置厨簏 地僻谁我従 采制聊亦复 呼儿为佳客 蒙茸万旗簇 山圃正春风 偶上天峰麓 昨日散幽步 胡为此羁束 外慕既已矣 日饭止脱粟 由来薄滋味 安能徇心腹 沿欲外形体 稍稍従吾蜀 姜盐拌白土 谁能强追逐 美恶两俱忘 细事百不欲 如今老且懒 瓶罂走僮仆 麻培顷曾尝 次乃康王谷 陆子咤中泠 水经亦屡读 嗟我乐何深 去欲凌鸿鹄 清风击两腋 午窗春睡足 好是一杯深 颇胜中山41 自云叶家白 丰腴面如粥 闽俗竞传夸 色嫩欺秋菊 香浓夺兰露 乳泉发新馥 永日遇闲宾 石碾破轻绿 晴天敞虚府 难将微秽渎 又若廉夫心 不受纤芥触 有如刚耿性 暖须人气燠 苦畏梅润侵 箬笼匀且复 髹筒净无染 经时废藏蓄 不惮顷间劳 火候谨盈缩 须臾布轻缕 芳罄岂停宿 旋洗玉泉蒸 采采不盈掬 惊雷未破蕾 携45赴初旭 闻道早春时 探究亦颇熟 高人固多暇 寻僧访幽独 自尔入江湖 至味识五六 于兹自研讨 定知双井辱 未数日注卑 捧玩且缄椟 贵人自矜惜 式砆杂鱼目 团凤与葵花 粪土视珠玉 小龙得屡试 齿牙厌粱肉 颇见绮纨中 庇荫或华屋 虽非曳裾者 低回客京毂 粤自少年时 嗜好本不笃 伊予素寡爱 灿然存简牍 有兴即挥毫 屏迹松江曲 开园颐山下 篇章互赓续 邂逅天随翁 博览无不瞩 鹿门有佳士 兼之异邦鬻 岂但中土珍 嗜此偶于俗 遂使天下士 当年慕高躅 常李亦清流 论著始于陆 唐人未知好 厥传惟杜育 赋咏谁最先 渐播桐君录 名従姬旦始 迥超凡草木 灵品独标奇 植物知几族 大哉天宇内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