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贸诩器利

出自:清代·林旭《洪泽湖遇风》

拼音:[qiān][mào][xǔ][qì][lì]

平仄:平仄仄仄仄

清晨过龟山,水势凌日盛。
突兀淮渎祠,空影浮相映。
我思无支祈,何得窃权柄。
古后逭其诛,后世及以政。
夏鼎民可知,鲁囚吾不敬。
廿里老子山,私念未及竟。
大风翻然起,天水势一迸。
长桅势忽倾,连舫声相并。
有力皆上掀,无雷欲下轰。
南辕折不回,退鹢旋复迎。
众喊张臂持,万沤陷胸迸。
竭力乃抛锚,遇浪如碰钉。
鼓轮就浅濑,牵绳依幽屏。
船身顿而蹶,蟆腹号以膨。
激石居未安,得雨势益横。
家人吐狼藉,水鸟飞觇矎。
我心知其故,且卧待起定。
召寇固有因,论理亦太横。
欹枕久不宁,搴帷若有侦。
何物类狝猴,跳踉赤臂胫。
大笑至口耳,其语乃可听。
轻薄神所羞,冯暴尔何轻。
但遣稽程期,未至忧性命。
寓老启方幼,威福惟予正。
庚辰与童律,不用且久病。
世人不悟此,辄思与我竞。
大鹏犯天盖,长鲸搅海镜。
以予较之彼,犹自羞陷阱。
迁贸诩器利,矜盈谓气劲。
一败遂为羞,大福至不更。
无乃过棼云,制身宜自订。
言毕忽无睹,风息梦亦醒。

查看原文

注释

【迁贸】变迁;变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迁】

迁【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俗遷字。(遷)〔古文〕音韆。《說文》登也。《廣韻》去下之高也。《詩·小雅》遷于喬木。

遷徙也。《易·益卦》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攺。《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註》懋,勉其民,徙有於無,交易變化,其所居積之貨也。

移物曰遷。《禮·曲禮》先生書策琴瑟在前,坐而遷之。《註》諸物當前,跪而遷移之。

變易也。《左傳·昭五年》吾子爲國政,未攺禮,而又遷之。

徙國曰遷。《周禮·秋官·小司》二曰詢國遷。《註》謂徙都攺邑。

徙官曰遷。《前漢·賈誼傳》誼超遷,歲中至大中大夫。

貶秩曰左遷。《史記·韓王信傳》項王王諸將近地,而王獨遠居,是左遷也。

《張蒼傳》吾極知其左遷。《註》是時尊右左,故謂貶秩爲左遷。

《正韻》謫也,放逐也。《臯陶謨》何遷乎有苗。

君遷,木名。《左思·吳都賦》平仲君遷。

姓。

西烟切,音仙。《前漢·王莽傳》立安爲新遷王。《註》服䖍曰:遷,音仙。師古曰:遷,猶仙耳。不勞假借。

叶七情切,音淸。《琳·大暑賦》樂以忘憂,氣變志遷。爰速嘉賔,式燕且殷。《李翺·祭韓愈文》疏奏輒斥,去而復遷,升黜不攺,正言時聞。(遷)

【贸】

貿【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經典相承,隷省作貿。《爾雅·釋言》貿,市也。

買也。《詩·衞風》抱布貿絲。

《禮·檀弓》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註》貿貿,目不明之貌。《釋文》貿,一音牟。

《廣雅》貿,敭也。

姓。《廣韻》出《姓苑》,東莞人氏。

通茅。《公羊傳·成元年》敗績于貿戎。《釋文》貿,一音茅。《左氏傳》作茅戎。

【诩】

詡【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况羽切《集韻》《韻會》火羽切,訏上聲。《說文》大言也。《玉篇》人語也。《廣韻》和也,普也,遍也,大也。《禮·禮器》德發揚,詡萬物。《疏》言王者撫有四海,宜發揚其德,普遍萬物也。《前漢·揚雄傳》尚泰奢,麗誇詡。《註》詡,大也。

《廣韻》敏而有勇也。《禮·少儀》會同主詡。《註》詡,謂敏而有勇。

辭氣明盛貌。

人名。《前漢·平帝紀》沛郡太守石詡。《說文》本作。

【器】

器【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去聲。《說文》衆器之口,犬所以守之。《廣韻》器皿。《易·繫辭》形乃謂之器。《註》成形曰器。《書·舜典》如五器。《註》器謂圭璧。

《禮·王制》瘖聾、跛躃、斷者、侏儒、百工,各以其器食之。《註》器,能也。《論語》及其使人也,器之。《疏》度人才器而官之。

《論語》管仲之器小哉。《註》言其度量小也。

姓。見《姓苑》。

叶欺迄切,音乞。《曹植·黃帝三鼎贊》鼎質文精,古之神器。黃帝是鑄,以像太乙。《集韻》或作。《玉篇》俗作噐。

【利】

利【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詈。《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

《廣韻》吉也,宜也。《易·賁卦》利有攸往。

私利也。《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

《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註》利猶貪也。

《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註》利,滑密也。

州名。《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

姓。《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

《韻補》叶音棃。《古樂府》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