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别世常有

出自:明代·祁顺《送陈继先南还一百二韵》

拼音:[lí][bié,biè][shì][cháng][yǒu,yòu]

平仄:平平仄平仄

我本南海人,家住南海隅。
早年事脩饬,好读人间书。
学成思用世,不善藏名誉。
战文预乡选,挟策游皇都。
彤墀奉大对,玉陛听传胪。
地曹试初政,夏署膺新除。
金炉袖烟满,玉佩朝班趍。
一朝荷宠命,山海来星车。
雄关张节旆,公馆分兵符。
路当往来地,人秉中外枢。
安边慕韩范,制略谈孙吴。
圣朝治隆盛,疆境绝忧虞。
微才祇自效,禆补知有无。
客思易岑寂,远怀多郁纡。
举头望家乡,迢递万里馀。
老母在北堂,五旬将白颅。
长年旷定省,何由助欢娱。
一弟入庠序,亦作章句儒。
因循成壮大,白屋尚穷居。
宗族纷长幼,平安近何如。
亲朋久契阔,尊酒共谁俱。
中肠徒眷恋,音问总荒疏。
异乡知遇少,仕路人情殊。
谁能一相顾,使我怀抱舒。
惟君敦道义,义重胆气粗。
戒装自南行,不惮来程迂。
匹马经庾岭,扁舟渡鄱湖。
徘徊淮泗路,历涉齐鲁墟。
金台暂信宿,东蓟还驰驱。
朅来到关城,正值西风初。
逢迎相慰问,貌喜心怡愉。
淹留岁过半,谈论日无虚。
宵吟或至旦,午会恒达晡。
对床听夜雨,添炭拥寒炉。
疏食炊廪米,淡羹撷园蔬。
汲泉自烹茗,觅酒时投壶。
提携类手足,爱戴比蛩驉。
吾志慕清白,囊中无贮储。
君谓吾当然,勿为尘利污。
吾心喜公勤,未尝怠斯须。
君言勤王事,斯乃贤大夫。
气味夙有合,恩情久愈孚。
金兰差可拟,胶漆岂能踰。
观海惊浩渺,游山蹑崎岖。
缄书遥托雁,弹铗不因鱼。
吾方固留君,君亦忍别吾。
柰兹念高堂,惆怅寻归途。
春光斗明媚,生意才纷敷。
绿抽原上草,青结水面蒲。
和风动祖帐,好日明衣裾。
归欤偏自适,去意那能拘。
乡关过五岭,山色连番禺。
有湾号黄木,有渡名扶胥。
君家瞰江浒,夏屋应渠渠。
平田渺烟水,乔木荫枌榆。
眷言到何日,其在早秋乎。
入门拜二亲,戏舞莱子乌。
下堂叙亲识,嬉笑谈樵渔。
螯持毕卓蟹,鲙切张翰鲈。
果园新可赏,醪瓮正堪酺。
吾家相密迩,过访只须臾。
便思谒吾母,鄙意劳吹嘘。
不寄田子金,未导崔玢舆。
三春育寸草,曷以酬恩劬。
愿膺绵延福,永保康宁躯。
离别世常有,功名乃良图。
承颜谅有日,莫费频倚闾。
更烦语吾弟,先业须力扶。
奉母供子职,爱兄存友于。
读书未成业,能不惜居诸。
譬如旧耕野,慎勿令荒芜。
又如骅骝足,焉可混蟾蜍。
青云望踪迹,未许淹泥涂。
吾宗本诗礼,光禄旧规模。
传家积书籍,负郭遗膏腴。
书堪资讲读,田足供耕锄。
治生贵勤俭,赋税宜早输。
为言各自重,无习骄与谀。
亲友乐嘉遁,不肯干时需。
邓林富桐梓,荆璞藏瑾瑜。
昔时共乡邑,此别如秦胡。
寸心耿千里,一日三秋徂。
烦君相见顷,咸为道区区。
吾生本迂钝,材质犹散樗。
遭逢唐虞世,滥预南郭竽。
明堂蓄梁栋,搜取及欂栌。
廊庙用圭璋,亦不遗珣玗。
兹焉宣使事,坐守东城株。
来春觐丹阙,雨露当沾濡。
敢忘千载遇,思罄一得愚。
平生慕刚直,羞彼言嗫嚅。
由来守贞介,肯忍行趑趄。
方寸素自定,始终期不渝。
丁宁为君语,知君能亮予。
古道折杨柳,仆夫驾骊驹。
分襟异南北,握手成欷歔。
迁莺恋上苑,栖凤依高梧。
心驰越天远,目极飞云孤。
新吟束秋卷,旧剑汶湛卢。
送行愧无赆,村酒聊为沽。
更歌白雪词,比赠明月珠。
后会坚晚节,临风勿踟蹰。

查看原文

注释

【离别】比较长久地跟熟悉的人或地方分开:三天之后咱们就要~了ㄧ~母校已经两年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离】

离【午集下】【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摛。同魑。

《韻會》鄰知切。同離。明也,麗也。易卦名。

散也,違也。《晉書·宣帝紀》司馬公尸居餘氣,形神已离。亦同離。(離)《唐韻》呂支切《集韻》《韻會》鄰知切,音驪。《說文》黃倉庚也,鳴則蠶生。从隹离聲。《玉篇》亦作鸝。《廣韻》今用鸝爲鸝黃,借離爲離別。《集韻》或作鵹。

卦名。《易·離卦》彖曰:離,麗也。《玉篇》離,明也。

《玉篇》散也。《廣韻》近曰離,遠曰別。《揚子·方言》參蠡,分也。秦晉曰離。《易·乾卦》進退無恆,非離羣也。《待王風》有女仳離。

《玉篇》遇也。《揚子·方言》羅謂之離。《易·小過》飛鳥離之。《前漢·揚雄傳·反離騷註》應劭曰:離,猶遭也。

《詩·小雅》不離于裏。《疏》離,歷也。

《玉篇》兩也。《禮·曲禮》離坐離立。《註》離,兩也。兩相麗謂之離。

《玉篇》判也。《禮·學記》一年視離經辨志。《註》離經,斷絕句也。《周禮·夏官·形方氏》無有華離之地。《註》華讀爲邪離絕。

《禮·明堂位》叔之離磬。《註》離,謂次序其聲懸也。《疏》叔之所作編離之磬。

《儀禮·大射禮》中離維綱。《註》離,猶過也,獵也。

《玉篇》也。

《爾雅·釋親》男子謂妹之子爲出,謂出之子爲離孫。

《荀子·非相篇》離離然。《註》離離,不親事之貌。

《爾雅·釋詁》覭髳茀離也。《註》謂草木之蒙茸翳薈也。茀離卽彌離,彌離猶蒙茸。

《屈原·離騷》長余佩之陸離。《註》陸離,猶㠁嵯,衆貌也。許愼云:美好貌。師古云:分散也。

《前漢·郊祀歌》闢流離。《註》流離,不得其所者。

《司馬相如·大人賦》滂濞泱軋,麗以林離。《註》林離,撡攦也。《揚雄·羽獵賦》淋離廓落。

《司馬相如·大林賦》前長離而後矞皇。《註》服虔曰:皆神名也。師古曰:長離,靈鳥也。○按前漢禮樂志作長麗。註云:星名。《張衡·思賦》前長離使拂羽兮。《註》長離,南方朱雀神也。

《爾雅·釋樂》大琴謂之離。《疏》音多變,聲流離也。

《前漢·西域傳》罽賔出璧流離。《註》師古曰:魏略云:大秦國出赤、白、黑、黃、靑、綠、縹、紺、紅、紫十種流離。

馬名。《李斯·諫逐客書》乗纖離之馬。

鳥名。《詩·邶風》流離之子。《傳》流離,鳥也。○按爾雅釋鳥註,作留離。

草名。《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註》離,蘼蕪也。

《司馬相如·子虛賦》蘖離朱楊。《註》離,山梨。

《埤雅》韓詩曰:芍藥,離草也。將離,相贈以芍藥。一名可離。

木名。《史記·孔子世家註》《皇覽》曰:塋中樹,柞、枌、雒、離。

水名。《前漢·武帝紀》出零陵下離水。

地名。《左傳·成十五年》會吳于鍾離。《註》鍾離,楚邑,淮南縣。

國名。《前漢·西域傳》東離國,大國也。《拾遺記》泥離之國來朝。

《廣韻》姓也。孟子弟子離婁。

《集韻》抽知切,音痴。本作螭。詳虫部螭字註。

《集韻》輦尒切,音邐。離跂,攘臂貌。

《司馬相如·上林賦》離靡廣衍。《註》離靡,謂相連不絕也。離,音力爾反。

《廣韻》《集韻》《韻會》力智切,音荔。《廣韻》去也。《書·胤征》畔官離次。《釋文》離,如字,又力智反。《禮·曲禮》鸚鵡能言,不離飛鳥。

與荔同。《司馬相如·上林賦》答遝離支。《註》晉灼曰:離支,大如雞子,皮粗,剝去皮,肌如雞子,中黃,味甘多酢少。師古:音力智反。

《廣韻》《集韻》《韻會》,不得過差也。《釋文》離,呂計反。偶也。

叶音黎。《卓文君·白頭吟》凄凄復凄凄,嫁女不須啼。願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叶良何切,音羅。《韓愈·裴少府墓銘》支分族離,各爲大家。家,音歌。(離)

【别】

別【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鞭入聲。《說文》分解也。《玉篇》分別也。《增韻》辨也。《禮·曲禮》日月以告君,以厚其別也。《爾雅·釋山》小山別大山,鮮。《疏》謂小山與大山不相連屬者名鮮。《淮南子·齊俗訓》宰庖之切割分別也。《晉·仲長敖覈性賦》同稟氣質,無有區別。

傅別,謂券書也。《周禮·天官·小宰》八成,聽稱責以傳別。《註》鄭曰:爲大手書於一札,中字別之。

《唐韻》《集韻》《韻會》皮列切《正韻》避列切,便入聲。《玉篇》離也。《增韻》解也,訣也。《江淹·別賦》黯然銷䰟者,惟別而已矣。《宋·謝惠連·夜集歎乖詩》詩人詠踟躕,搔首歌離別。《梁荀濟贈隂梁州詩》已作金蘭契,何言雲雨別。

【世】

世【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卋《廣韻》舒制切《集韻》《韻會》《正韻》始制切,音勢。代也。《詩·大雅》本支百世。

《論語》必世而後仁。《註》三十年爲一世。《左傳·宣三年》王孫滿曰: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維摩經》大千世界。《註》世謂同居天地之閒,界謂各有彼此之別。

姓。《風俗通》秦大夫世鈞。

與生同。《列子·天瑞篇》亦如人自世之老,皮膚爪髮,隨世隨落。《註》世與生同。

《韻補》叶私列切,音薛。《詩·大雅》殷鑒不遠,在夏后之世。叶上撥。撥音撇。《晉書·樂志》匡時拯俗,休功蓋世。宇宙旣康,九有有截。《集韻》書作。

【常】

常【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廣韻》倍尋曰常。

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相关诗句
临风勿踟蹰 后会坚晚节 比赠明月珠 更歌白雪词 村酒聊为沽 送行愧无赆 旧剑汶湛卢 新吟束秋卷 目极飞云孤 心驰越天远 栖凤依高梧 迁莺恋上苑 握手成欷歔 分襟异南北 仆夫驾骊驹 古道折杨柳 知君能亮予 丁宁为君语 始终期不渝 方寸素自定 肯忍行趑趄 由来守贞介 羞彼言嗫嚅 平生慕刚直 思罄一得愚 敢忘千载遇 雨露当沾濡 来春觐丹阙 坐守东城株 兹焉宣使事 亦不遗珣玗 廊庙用圭璋 搜取及欂栌 明堂蓄梁栋 滥预南郭竽 遭逢唐虞世 材质犹散樗 吾生本迂钝 咸为道区区 烦君相见顷 一日三秋徂 寸心耿千里 此别如秦胡 昔时共乡邑 荆璞藏瑾瑜 邓林富桐梓 不肯干时需 亲友乐嘉遁 无习骄与谀 为言各自重 赋税宜早输 治生贵勤俭 田足供耕锄 书堪资讲读 负郭遗膏腴 传家积书籍 光禄旧规模 吾宗本诗礼 未许淹泥涂 青云望踪迹 焉可混蟾蜍 又如骅骝足 慎勿令荒芜 譬如旧耕野 能不惜居诸 读书未成业 爱兄存友于 奉母供子职 先业须力扶 更烦语吾弟 莫费频倚闾 承颜谅有日 功名乃良图 离别世常有 永保康宁躯 愿膺绵延福 曷以酬恩劬 三春育寸草 未导崔玢舆 不寄田子金 鄙意劳吹嘘 便思谒吾母 过访只须臾 吾家相密迩 醪瓮正堪酺 果园新可赏 鲙切张翰鲈 螯持毕卓蟹 嬉笑谈樵渔 下堂叙亲识 戏舞莱子乌 入门拜二亲 其在早秋乎 眷言到何日 乔木荫枌榆 平田渺烟水 夏屋应渠渠 君家瞰江浒 有渡名扶胥 有湾号黄木 山色连番禺 乡关过五岭 去意那能拘 归欤偏自适 好日明衣裾 和风动祖帐 青结水面蒲 绿抽原上草 生意才纷敷 春光斗明媚 惆怅寻归途 柰兹念高堂 君亦忍别吾 吾方固留君 弹铗不因鱼 缄书遥托雁 游山蹑崎岖 观海惊浩渺 胶漆岂能踰 金兰差可拟 恩情久愈孚 气味夙有合 斯乃贤大夫 君言勤王事 未尝怠斯须 吾心喜公勤 勿为尘利污 君谓吾当然 囊中无贮储 吾志慕清白 爱戴比蛩驉 提携类手足 觅酒时投壶 汲泉自烹茗 淡羹撷园蔬 疏食炊廪米 添炭拥寒炉 对床听夜雨 午会恒达晡 宵吟或至旦 谈论日无虚 淹留岁过半 貌喜心怡愉 逢迎相慰问 正值西风初 朅来到关城 东蓟还驰驱 金台暂信宿 历涉齐鲁墟 徘徊淮泗路 扁舟渡鄱湖 匹马经庾岭 不惮来程迂 戒装自南行 义重胆气粗 惟君敦道义 使我怀抱舒 谁能一相顾 仕路人情殊 异乡知遇少 音问总荒疏 中肠徒眷恋 尊酒共谁俱 亲朋久契阔 平安近何如 宗族纷长幼 白屋尚穷居 因循成壮大 亦作章句儒 一弟入庠序 何由助欢娱 长年旷定省 五旬将白颅 老母在北堂 迢递万里馀 举头望家乡 远怀多郁纡 客思易岑寂 禆补知有无 微才祇自效 疆境绝忧虞 圣朝治隆盛 制略谈孙吴 安边慕韩范 人秉中外枢 路当往来地 公馆分兵符 雄关张节旆 山海来星车 一朝荷宠命 玉佩朝班趍 金炉袖烟满 夏署膺新除 地曹试初政 玉陛听传胪 彤墀奉大对 挟策游皇都 战文预乡选 不善藏名誉 学成思用世 好读人间书 早年事脩饬 家住南海隅 我本南海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