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厨荐蔬茹

出自:清代·何栻《九月十二日,赵次侯见招,及钱仲谦吴冠英李申兰汪友梅吴肖陶同游虞山。晚归饮仲谦墨园,赋次以记》

拼音:[háng,xíng][chú][jiàn][shū][rú]

平仄:平平仄平平

一峰迎我来,一峰招我去。
白云扶我行,屐齿留不住。
初游破山寺,心證唐贤句。
通幽开曲径,花木纷遮护。
迤逦入三峰,深秀渐披露。
既作山中游,欲尽山中趣。
万绿莽如海,中有蛛丝路。
竹泉清可濯,苔石滑难步。
直立千岁藤,横卧六朝树。
松杉间枫楠,坚老不受蠹。
大才多沈沦,长身极骄倨。
树争滕薛长,花挟邢尹妒。
芙蓉媚新客,嫣红烂无数。
小憩息腰脚,愧我济胜具。
豪哉赵公子,人得江山助。
为山作主人,约客忘世故。
肉食厌腥膻,行厨荐蔬茹
相当好天日,无风复无雾。
登楼纵遐瞩,指点互告语。
巫相及齐女,约略有遗墓。
山川不能言,何暇事考据?屯兵矗石垒,传是张王戌。
僭窃安足道,无使吾耳污。
灵境无尽藏,一一要目遇。
失奇防后悔,买勇竞前赴。
同行六七人,筋骨各坚固。
赴山如赴敌,一往气犹怒。
崭石辟剑门,万劫僵不仆。
闯如奇鬼阚,缈若飞仙驻。
踞虎欲跳荡,蟠虬俨回互。
玲珑片片碎,臃肿涂涂附。
将斧凿劖岩,盘古手自厝。
徘徊倚剑立,兹山最奇处。
相去无百里,此来方一顾。
落日赭湖水,惜哉天易暮。
篮舆颇轻健,截竹仿筚簬。
舆人量肥瘠,只愁坐者错。
山行更水行,扁舟问归渡。
今宵当痛饮,馀兴尽倾吐。
入门酒正沸,班席镫已炷。
主客谈杭州,湖山起人慕。
行将道浙江,蜡屐吾其庶。
名山无大小,曲折名乃著。
扪萝从此始,啖蔗安能遽。
正如学佛人,由渐而入悟。
吾身犹病梨,况抱烟霞痼。
异日挂冠回,邻山足园圃。
无嫌俗更俗,将卜寓公寓。
佳处留茅庵,山灵不吾拒。

查看原文

注释

【行厨】见"行厨"。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厨】

廚【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直株切《集韻》《韻會》重株切,音躕。《說文》庖屋也。《孟子》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玉篇》主也。《後漢·黨錮傳》度尚,張邈,王考,劉儒,胡毋班,秦周,蕃嚮,王章,爲八廚。廚者,言能以財救人也。

櫝也。《晉書·顧愷之傳》愷之嘗以一廚畫寄桓。《南史·齊陸澄傳》王儉戲之曰:陸公書廚也。

馗廚,菌也。《爾雅·釋草》中馗菌。《註》地蕈也。今江東人名爲土菌。亦曰馗廚。

木名。《集韻》斯條國有廚木,汁肥,可用之煑餅。《廣韻》俗作厨。

【荐】

荐【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正韻》在甸切《集韻》《韻會》才甸切,音洊。《爾雅·釋言》荐、原,再也。

《國語註》荐,聚也。

《小爾雅》重也。《廣韻》仍也。《左傳·僖十三年》晉荐饑。《爾雅·釋天》仍饑爲荐。

《左傳·襄四年》戎狄荐居。《註》荐,草也,言狄人逐水草而居,徙無常處。

與薦通。《詩·大雅》饑饉薦臻。《說文》荐,薦席也。《六書正譌》俗作洊,非。

【蔬】

蔬【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所葅切《韻會》山於切,音疏。《說文》菜也。《爾雅註》凡草菜可食者,通名爲蔬。《禮·曲禮》稻曰嘉蔬。《註》稻,菰蔬之屬也。

《爾雅·釋草》蘧蔬。《註》似土菌,生菰草中。

通疏。《周禮·天官》臣妾聚斂疏材。

通疎。《荀子·富國篇》葷菜百疎。

《集韻》爽舉切,音所。粒也。《莊子·天道篇》䑕壤有餘蔬。《註》蔬讀若糈,粒也。

【茹】

茹【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人諸切,音如。《集韻》《韻會》忍與切,音汝。《正韻》而遇切,音孺。《易·泰卦》拔茅連茹。《王註》根相牽引貌。《程傳》根之相連者。

受也。《詩·大雅》柔亦不茹。

食也。《禮·禮運》茹毛飮血。《孟子》飯糗茹草。《莊子·人閒世》不飮酒不茹葷者數月矣。

食菜曰茹。《前漢·董仲舒傳》公儀子相魯,食于舍而茹葵。《主莽傳》不茹園葵。

啜也。《爾雅·釋詁》啜,茹也。

貪也,恣也。《揚子·方言》吳、越之閒凡貪飮食者謂之茹。《郭註》今俗呼能粗食者爲茹。

《說文》茹,飯牛也。《廣韻》飯馬也。

度也。《詩·邶風》不可以茹。《小雅》玁狁匪茹。《周頌》來咨來茹。

柔也。《屈原·離騷》攬茹蕙以掩涕兮。《註》茹,柔堧也。

臭敗也。《呂氏春秋》以茹魚驅蠅,蠅愈至而不能禁。

《左思·魏都賦》神蘂形茹。《註》物自死曰茹。

菜茹。《前漢·食貨志》菜茹有畦。《晉書·地理志》環廬種桑、柘、菜茹。

草名。《詩·鄭風》茹藘在阪。《傳》茅蒐也。《爾雅·釋草》茹,藘。《註》今蒨草也。

水名。《水經注》澧水,又東茹水注之。

地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茹縣。

陂名。《魏志·劉馥傳》馥爲揚州刺史,治芍陂及茹陂,以漑稻田。

姓。《晉書·五行志》茹千秋爲驃騎咨議。《通志·氏族略·茹氏註》蠕蠕入中國爲茹氏。◎按茹字有平、上、去三聲,皆于字義無係,如《易》之連茹,王肅音如。《易韻》讀孺,《詩》之匪茹、來茹,箋音汝,徐音如。《前漢·董仲舒傳》茹字音汝,《王莽傳》茹字又音如。唯茹藘茹字,《詩》箋及《爾雅》疏皆音如。茹毛、茹草、茹葷,茹字皆音人庶切,餘音或平或仄,不可泥也。《正字通》以連茹、不茹、茹毛義列于如音,以來茹、形茹等茹列于孺音,非是。

相关诗句
山灵不吾拒 佳处留茅庵 将卜寓公寓 无嫌俗更俗 邻山足园圃 异日挂冠回 况抱烟霞痼 吾身犹病梨 由渐而入悟 正如学佛人 啖蔗安能遽 扪萝从此始 曲折名乃著 名山无大小 蜡屐吾其庶 行将道浙江 湖山起人慕 主客谈杭州 班席镫已炷 入门酒正沸 馀兴尽倾吐 今宵当痛饮 扁舟问归渡 山行更水行 只愁坐者错 舆人量肥瘠 截竹仿筚簬 篮舆颇轻健 惜哉天易暮 落日赭湖水 此来方一顾 相去无百里 兹山最奇处 徘徊倚剑立 盘古手自厝 将斧凿劖岩 臃肿涂涂附 玲珑片片碎 蟠虬俨回互 踞虎欲跳荡 缈若飞仙驻 闯如奇鬼阚 万劫僵不仆 崭石辟剑门 一往气犹怒 赴山如赴敌 筋骨各坚固 同行六七人 买勇竞前赴 失奇防后悔 一一要目遇 灵境无尽藏 无使吾耳污 僭窃安足道 传是张王戌 屯兵矗石垒 何暇事考据 山川不能言 约略有遗墓 巫相及齐女 指点互告语 登楼纵遐瞩 无风复无雾 相当好天日 行厨荐蔬茹 肉食厌腥膻 约客忘世故 为山作主人 人得江山助 豪哉赵公子 愧我济胜具 小憩息腰脚 嫣红烂无数 芙蓉媚新客 花挟邢尹妒 树争滕薛长 长身极骄倨 大才多沈沦 坚老不受蠹 松杉间枫楠 横卧六朝树 直立千岁藤 苔石滑难步 竹泉清可濯 中有蛛丝路 万绿莽如海 欲尽山中趣 既作山中游 深秀渐披露 迤逦入三峰 花木纷遮护 通幽开曲径 心證唐贤句 初游破山寺 屐齿留不住 白云扶我行 一峰招我去 一峰迎我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