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庵微径转愈上

出自:清代·丘逢甲《莲花山吟》

拼音:[rào][ān][wēi][jìng][zhuǎn,zhuàn,zhuǎi][yù][shàng,shǎng]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

须弥山势趋中华,南来到海奇而葩。
不知何年碧海上,变现出此青莲花。
罡风吹花忽山立,山灵直取花为家。
群山万叶护花起,濛濛海气生青霞。
玲珑藕孔达海眼,中辟洞穴藏龙蛇。
偶传花妖骇世耳,时见仙药胎灵芽。
筠篮采药有山客,洞天琪草寻三桠。
山深往往遇灵境,异果或得安期瓜。
仙翁在山工造梦,纷纷鼠穴行牛车。
峰头布席作重九,幕天夜转星河斜。
人间万梦一夕聚,蝶愁蚁喜争相哗。
山灵醒眼观幻相,岁岁见惯宁嗟呀。
空青终古此山色,众星遍阅恒河沙。
或云文山昔登此,帝舟南望天之涯。
花中世界忽破碎,胡尘满眼空咨嗟。
力图南徼存帝统,荒山走处人争誇。
千年来者少此客,薜萝山鬼应相揶。
我归于潮已四载,看山未得探幽遐。
近游偶泛北溪棹,海风淅淅吹蒹葭。
苍山忽现菡萏色,直倚天半云难遮。
青鞋布袜意先往,泊舟径欲穷嵢岈。
千村万落出山下,山光青尽连桑麻。
一庵傍麓佛貌古,老僧云气生袈裟。
香厨石泉沁寒碧,松枝閒拾烹山茶。
绕庵微径转愈上,山农冬暖方烧畬。
岩苔半脱过虎迹,林香未散喧蜂衙。
于时身入莲花里,眼中山势尤盘拿。
天空海阔见真面,独立万古何槎枒!登山未半全势出,祗觉雄秀无能加。
天池玉井俨在目,奇石离立如辟邪。
慨将灵秘贶我觌,此意既拜山灵嘉。
竟让文山凌绝顶,山灵亦恐吾疵瑕。
林间选石久坐眺,苍然暮色催栖鸦。
下山回望留后约,山月送客明归槎。
梦神趾离夕引我,洞天仙乐陈皇娲。
须臾緤马碧云顶,山河历历隆而洼。
云中缥缈瞰人世,目厌战气腾蛮蜗。
愿化莲花作台坐,海上与佛同结跏。

查看原文

注释

【微径】小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绕】

繞【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而沼切《集韻》《韻會》《正韻》爾紹切,音擾。《說文》纏也。《干祿字書》遶,通繞。

姓。《左傳·文十三年》繞朝贈之策。《註》繞朝,秦大夫。

《集韻》人要切,音蟯。撓,或作繞。

【庵】

庵【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也。《廣韻》小草舍也。《集韻》圜屋爲庵。

《集韻》或作菴。《後漢·皇甫規傳》親入菴廬巡視。《通典》周武帝攻高齊,兵去之後,齊人謂栢菴爲帳幙,不疑兵退,是則結草木爲廬,皆曰菴。

《廣韻》烏合切《集韻》遏合切,諳入聲。《廣韻》低也。

《集韻》豕屋。

【微】

微【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

《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微,匿也。

《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註》微,蔽也。

殺也。《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伺察也。《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註》微,伺問之也。

《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瘍,瘡也。《詩·小雅》旣微且尰。

《韻會》非也。《詩·邶風》微我無酒。

《韻會》無也。《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註》微,猶無也。

國名。《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紫微,太微,少微,星名。《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三微。《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姓。《左傳·哀八年》微虎。《註》魯大夫。

微生,複姓。《論語》微生高。

【径】

徑【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集韻》古定切《韻會》《正韻》吉定切,音徑。《說文》步道也。《徐鍇曰》道不容車,故曰步道。《玉篇》小路也。《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徑路。《疏》徯徑,細小狹路。《周禮·地官·遂人》夫閒有遂,遂上有徑。《註》徑容牛馬。《疏》徑不容車軌,而容牛馬及人之步徑。《禮·月令》審端徑術。《三輔決錄》蔣詡舍中三徑,唯羊仲求仲從之游。

《廣雅》徑,袤也。《禮·曲禮》送喪不由徑。《註》徑,邪路也。

疾也,直也。《史記·大宛傳》張騫曰:今使大夏,從羌中險,從蜀宜徑。《註》如淳曰:徑,疾也。《唐書·盧藏用傳》仕宦之捷徑。

直波也。《爾雅·釋水》直波爲徑。《註》言徑涏。

《集韻》徑,直也。《禮·檀弓》有直情而徑行者。

猶行也。《左傳·僖二十五年》晉趙衰以壺飱從徑,餒而弗食。

《集韻》堅靈切,音經。行過也。《史記·高祖紀》高祖被酒,夜徑澤中。

《韻會》通作俓。《史記·司馬相如傳》俓峻赴險。

與竟通。《史記·淳于髡傳》不過一斗,徑醉矣。

【转】

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

《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

《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

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愈】

愈【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玉篇》勝也。《廣韻》賢也。《增韻》過也。《孟子》丹之治水也,愈於禹。

進也,益也。《詩·小雅》憂心愈愈。《蘇氏曰》愈愈,益甚之意。

差也。《左傳·昭二十年》相從爲愈。《註》愈,差也。《正義》病差謂之愈。

《正韻》偶許切。義同。

《集韻》容朱切《韻會》羊朱切《正韻》雲俱切,音于。《老子·道德經》動而愈出。《音義》羊主反,又羊朱反。

通作兪。《吳語》越閒兪章。《荀子·仲尼篇》兪務而俞遠。讀作愈。《前漢·禮志》兪甚亡益。亦通作瘉。《晉語》東方之士孰爲瘉。《註》賢也。

《前漢·藝文志》不猶瘉於野乎。

與愉通。《荀子·正論篇》天子者,勢至重而形至怢,心至愈而志無所詘。《註》愈,讀爲愉。◎按廣韻,集韻,韻會,上聲俱切喩母,而正韻獨切疑母,蓋北音以疑爲喩,故又以喩爲疑也。然於平聲又切喩母,則其不安於疑母可知矣。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相关诗句
海上与佛同结跏 愿化莲花作台坐 目厌战气腾蛮蜗 云中缥缈瞰人世 山河历历隆而洼 须臾緤马碧云顶 洞天仙乐陈皇娲 梦神趾离夕引我 山月送客明归槎 下山回望留后约 苍然暮色催栖鸦 林间选石久坐眺 山灵亦恐吾疵瑕 竟让文山凌绝顶 此意既拜山灵嘉 慨将灵秘贶我觌 奇石离立如辟邪 天池玉井俨在目 祗觉雄秀无能加 登山未半全势出 独立万古何槎枒 天空海阔见真面 眼中山势尤盘拿 于时身入莲花里 林香未散喧蜂衙 岩苔半脱过虎迹 山农冬暖方烧畬 绕庵微径转愈上 松枝閒拾烹山茶 香厨石泉沁寒碧 老僧云气生袈裟 一庵傍麓佛貌古 山光青尽连桑麻 千村万落出山下 泊舟径欲穷嵢岈 青鞋布袜意先往 直倚天半云难遮 苍山忽现菡萏色 海风淅淅吹蒹葭 近游偶泛北溪棹 看山未得探幽遐 我归于潮已四载 薜萝山鬼应相揶 千年来者少此客 荒山走处人争誇 力图南徼存帝统 胡尘满眼空咨嗟 花中世界忽破碎 帝舟南望天之涯 或云文山昔登此 众星遍阅恒河沙 空青终古此山色 岁岁见惯宁嗟呀 山灵醒眼观幻相 蝶愁蚁喜争相哗 人间万梦一夕聚 幕天夜转星河斜 峰头布席作重九 纷纷鼠穴行牛车 仙翁在山工造梦 异果或得安期瓜 山深往往遇灵境 洞天琪草寻三桠 筠篮采药有山客 时见仙药胎灵芽 偶传花妖骇世耳 中辟洞穴藏龙蛇 玲珑藕孔达海眼 濛濛海气生青霞 群山万叶护花起 山灵直取花为家 罡风吹花忽山立 变现出此青莲花 不知何年碧海上 南来到海奇而葩 须弥山势趋中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