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万落出山下

出自:清代·丘逢甲《莲花山吟》

拼音:[qiān][cūn][wàn,mò][là,luò,lào][chū][shān][xià]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须弥山势趋中华,南来到海奇而葩。
不知何年碧海上,变现出此青莲花。
罡风吹花忽山立,山灵直取花为家。
群山万叶护花起,濛濛海气生青霞。
玲珑藕孔达海眼,中辟洞穴藏龙蛇。
偶传花妖骇世耳,时见仙药胎灵芽。
筠篮采药有山客,洞天琪草寻三桠。
山深往往遇灵境,异果或得安期瓜。
仙翁在山工造梦,纷纷鼠穴行牛车。
峰头布席作重九,幕天夜转星河斜。
人间万梦一夕聚,蝶愁蚁喜争相哗。
山灵醒眼观幻相,岁岁见惯宁嗟呀。
空青终古此山色,众星遍阅恒河沙。
或云文山昔登此,帝舟南望天之涯。
花中世界忽破碎,胡尘满眼空咨嗟。
力图南徼存帝统,荒山走处人争誇。
千年来者少此客,薜萝山鬼应相揶。
我归于潮已四载,看山未得探幽遐。
近游偶泛北溪棹,海风淅淅吹蒹葭。
苍山忽现菡萏色,直倚天半云难遮。
青鞋布袜意先往,泊舟径欲穷嵢岈。
千村万落出山下,山光青尽连桑麻。
一庵傍麓佛貌古,老僧云气生袈裟。
香厨石泉沁寒碧,松枝閒拾烹山茶。
绕庵微径转愈上,山农冬暖方烧畬。
岩苔半脱过虎迹,林香未散喧蜂衙。
于时身入莲花里,眼中山势尤盘拿。
天空海阔见真面,独立万古何槎枒!登山未半全势出,祗觉雄秀无能加。
天池玉井俨在目,奇石离立如辟邪。
慨将灵秘贶我觌,此意既拜山灵嘉。
竟让文山凌绝顶,山灵亦恐吾疵瑕。
林间选石久坐眺,苍然暮色催栖鸦。
下山回望留后约,山月送客明归槎。
梦神趾离夕引我,洞天仙乐陈皇娲。
须臾緤马碧云顶,山河历历隆而洼。
云中缥缈瞰人世,目厌战气腾蛮蜗。
愿化莲花作台坐,海上与佛同结跏。

查看原文

注释

【出山】原指隐士离开居处出任官职,后也泛指出仕: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千】

千【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蒼先切《集韻》《韻會》《正韻》倉先切,音阡。《說文》十百也。

《廣韻》漢複姓。

《韻補》叶雌人切,請平聲。《劉劭趙都賦》宮妾盈兮數百,食客過兮三千。越信孟之體,慕姬旦之懿仁。

【村】

村【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此尊切《集韻》麤尊切《正韻》倉尊切,寸平聲。《廣韻》墅也。《增韻》聚落也。字从邑从屯。經史無村字,俗通用。《晉·陶潛·歸田園詩》曖曖遠人村。《桃花源記》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万】

万【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同萬。

三字姓。西魏有柱國万紐于謹。

《廣韻》莫北切《集韻》密北切。万俟,複姓。俟音其,今讀木其。北齊特進万俟普。(萬)〔古文〕㸘《唐韻》無販切,音蔓。《說文》蟲也。《埤雅》蜂一名萬。蓋蜂類衆多,動以萬計。

數名。《易·乾象》萬國咸寧。《前漢·律歷志》紀于一,協于十,長于百,大于千,衍于萬。

舞名。《詩·邶風》方將萬舞。《疏》萬者,舞之總名。《大戴禮·夏小正》萬也者,干戚舞也。《韻會》湯武以萬人得天下,故干舞稱萬舞。

州名。《寰宇記》漢巴東郡,後唐貞觀曰萬州。

姓。《通志·氏族略》萬氏,孟子門人萬章。

《韻補》入銑韻。《白居易·寄元九詩》憐君爲謫吏,窮薄家貧褊。三寄衣食資,數盈二十萬。《六書正譌》或省作万,非。

【落】

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

《爾雅·釋詁》落,始也。

《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

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

《博雅》居也。《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

《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

蕃籬曰虎落。《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

廢也。《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

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

牢落。《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陸落。《論衡》見文吏便而儒生陸落,則詆訾儒生,以爲淺短,稱譽文吏,謂之深長。

拓落。《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

《韻會》錯落,閒厠貌。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星名。《史記·天官書》軍西爲壘,旁有一大星爲北落。

山名。《水經注》伊水東北過郭落山。

草名。《本草》土落,生嶺南山谷。

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獨莖。

木名。《爾雅·釋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韌,繞物不解。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落下閎。

與絡通。《莊子·秋水篇》落馬首,穿牛鼻。《前漢·李廣傳》上召禹刺虎,禹從落中斫絕纍,上壯之。《師古註》謂當時繦絡之而下也。

《唐韻古音》讀路。《晉庾闡·弔賈誼文》張高弦悲聲激柱落。叶下濩韻。

【出】

出【子集下】【凵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赤律切《集韻》《韻會》《正韻》尺律切,春入聲。《說文》進也。《廣韻》見也,遠也。《增韻》出入也,吐也,寫也。

生也。《爾雅·釋訓》男子謂姊妹之子爲出。《左傳·成十三年》康公,我之自出。《註》秦康公,晉之甥也。

《周禮·秋官·大司》其不能改而出圜土者殺。《註》出謂越獄逃亡也。

《增韻》斥也。《正韻》亦作黜絀。

《唐韻》《集韻》《韻會》尺類切《正韻》蚩瑞切,推去聲。自中而外也。

《正韻》凡物自出,則入聲。非自出而出之,則去聲。然亦有互用者。

叶尺僞切,吹去聲。《詩·小雅》匪舌是出,維躬是瘁。

叶敕律切,音黜。《馬融·圍棋賦》熒惑窘乏兮無令詐出,深念遠慮兮勝乃可必。

《韻補》叶側劣切,音茁。《曹植·卞后誄》詳惟聖善,岐嶷秀出。德配姜嫄,不忝先哲。

叶赤知切,音侈。《穆天子傳·西王母謠》白雲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閒之。

叶赤至切,音熾。《楚辭·九章》竊快在其中心兮,揚厥憑而不竢。芳與澤其雜糅兮,羌芳華自中出。《靈樞經》男內女外,堅拒勿出。謹守勿內,是謂得氣。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相关诗句
海上与佛同结跏 愿化莲花作台坐 目厌战气腾蛮蜗 云中缥缈瞰人世 山河历历隆而洼 须臾緤马碧云顶 洞天仙乐陈皇娲 梦神趾离夕引我 山月送客明归槎 下山回望留后约 苍然暮色催栖鸦 林间选石久坐眺 山灵亦恐吾疵瑕 竟让文山凌绝顶 此意既拜山灵嘉 慨将灵秘贶我觌 奇石离立如辟邪 天池玉井俨在目 祗觉雄秀无能加 登山未半全势出 独立万古何槎枒 天空海阔见真面 眼中山势尤盘拿 于时身入莲花里 林香未散喧蜂衙 岩苔半脱过虎迹 山农冬暖方烧畬 绕庵微径转愈上 松枝閒拾烹山茶 香厨石泉沁寒碧 老僧云气生袈裟 一庵傍麓佛貌古 山光青尽连桑麻 千村万落出山下 泊舟径欲穷嵢岈 青鞋布袜意先往 直倚天半云难遮 苍山忽现菡萏色 海风淅淅吹蒹葭 近游偶泛北溪棹 看山未得探幽遐 我归于潮已四载 薜萝山鬼应相揶 千年来者少此客 荒山走处人争誇 力图南徼存帝统 胡尘满眼空咨嗟 花中世界忽破碎 帝舟南望天之涯 或云文山昔登此 众星遍阅恒河沙 空青终古此山色 岁岁见惯宁嗟呀 山灵醒眼观幻相 蝶愁蚁喜争相哗 人间万梦一夕聚 幕天夜转星河斜 峰头布席作重九 纷纷鼠穴行牛车 仙翁在山工造梦 异果或得安期瓜 山深往往遇灵境 洞天琪草寻三桠 筠篮采药有山客 时见仙药胎灵芽 偶传花妖骇世耳 中辟洞穴藏龙蛇 玲珑藕孔达海眼 濛濛海气生青霞 群山万叶护花起 山灵直取花为家 罡风吹花忽山立 变现出此青莲花 不知何年碧海上 南来到海奇而葩 须弥山势趋中华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