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芡自浮沉

出自:明代·成鹫《夏日陈牧止孝廉招游南园舟中与庞若云张直咨诸子同赋》

拼音:[líng][qiàn][zì][fú][chén]

平仄:平仄仄平平

山居寡所欢,终年破茅屋。
何物撄我情,鸣禽朝出谷。
昨夜梦殊佳,晨兴理盥沃。
故人书适至,开缄再三读。
曰有南园翁,瓜蔬招近局。
高兴发无端,客来应不速。
驾言遵枉渚,微风饱船腹。
笑语忘主宾,形骸混僧俗。
十里稻花香,山川悦心目。
人境渐以遐,仙源互开阖。
野犬吠一声,豁然见松竹。
维舟就广荫,引客登崇陆。
黑壤错丹葩,文材杂散木。
曲折避榛芜,俛仰随朴樕。
乱后旧亭榭,犹存数丛菊。
下临放生池,出入饶水族。
菱芡自浮沉,海潮遂停畜。
坐来风雨过,轻寒袭巾服。
静对溪云生,细数凫鹥浴。
不觉远烟暝,山厨具蔬簌。
雕胡盈瓦盘,藜羹胜粱肉。
茗苦井泉甘,何事醽与醁。
野人有真性,大道无可欲。
灵蛇尝欲饥,偃鼠易知足。
但愿澹无营,枯肠称饘粥。
洗钵临清流,黑甜眠曲录。
与世任平怀,无门亦无毒。
提起竹篦子,何尝有背触。
多谢贤主人,兹恐游不数。
安得半把茅,溪边深结筑。
当年折脚铛,誓愿追芳躅。

查看原文

注释

【菱芡】菱角和芡实。
【浮沉】在水中忽上忽下◇与世~(比喻跟着世俗走,随波逐流)ㄧ宦海~(旧时比喻官职升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菱】

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同蔆。

【芡】

芡【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具險切,音儉。《說文》雞頭也。《揚子·方言》䓈、芡,北燕謂之䓈,靑、徐、淮、泗之閒謂之芡,或謂之雞頭,或謂之鴈頭,或謂之烏頭。《古今註》葉似荷而大,葉上蹙縐如沸,實有芒刺,其中如米,可以度飢,卽今蔿子也。《周禮·天官·籩人》加籩之實:蔆、芡、㮚、脯。《韓愈詩》平池散芡盤。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浮】

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縛牟切《集韻》《韻會》房尤切《正韻》房鳩切,音罘。《說文》氾也。《論語》乗桴浮於海。

順流曰浮。《書·禹貢》浮于濟漯。

濟涉腰瓠曰浮。《淮南子·釋山訓》百人抗浮。《註》浮,瓠也。

溢也,過也。《禮·坊記》君子與其使食浮于人也,寧使人浮于食。

先時曰浮。《書·盤庚》鮮以不浮于天時。

輕也。《楚語》疏其穢而鎭其浮。

浮浮,氣烝貌。《詩·大雅》烝之浮浮。

雨雪盛貌。《詩·小雅》雨雪浮浮。

衆彊貌《詩·大雅》江漢浮浮。

浮沉,無定之意。《詩·小雅》載沉載浮。

《小爾雅》浮,罰也。謂罰爵也。《禮·投壷》無偝立,無踰言,若是者浮。

水名。《水經注》靑河東北,浮水故瀆出焉。

山名。《山海經》竹山西百二十里曰浮山。

《廣輿記》廣東高州府城東有浮山。

羅浮,二山名。《羅浮山記》在增城,博羅二縣境。

竹名。《戴凱之·竹譜》浮竹亞節,虛軟厚肉。

石名。《左思·吳都賦》浮石若桴。

天浮,星名。《甘氏星經》天浮四星,在左旗南北列。主漏刻。

《莊綽鷄肋編》釣竿之半,繫以荻梗,謂之浮子。

《甄權脈經》浮爲風爲虛。

《集韻》普溝切,音桴。漂也。

《韻補》叶符非切,音肥。《楚辭·遠遊》指炎神而直馳兮,吾將往乎南疑。覽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

【沉】

沉【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沈。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