孺子可教更可畏

出自:明代·成鹫《题东华侄诗文集》

拼音:[rú][zǐ][kě,kè][jiào,jiāo][gēng,gèng][kě,kè][wèi]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仄

生子不愿为腐儒,寻行数墨成蠹鱼。
教子莫教治生产,求田问宅徒守株。
君不见渥洼龙种千里足,高视阔步陵天衢。
安能俛首随款段,血汗伏枥悲盐车。
忆我伯兄九谷子,先世分室城东居。
一朝落地为兄弟,先后雁行如贯珠。
七岁同师授章句,八岁九岁能操觚。
十岁为文学声律,弟兄唱和无时无。
大庭广众弄柔翰,满堂宾客争称誉。
伯翁我翁莞尔笑,私心相庆阳谦虚。
我年十三举博士,自誇逸足能先驱。
须臾阳九天改步,儒冠高挂归田庐。
伯兄十五始入学,一举再举登贤书。
兄年十九我十八,从此出处天渊殊。
兄方及弟两出宰,廿年不调思归与。
我年四十入山去,终老不材如大樗。
殊涂同辙各有以,盖棺事定当何如。
伯兄不死赖有子,快哉一马生三驹。
中间神骏不可测,少不相从东郡趋。
有时绕膝闻诗礼,有时出郭随蹇驴。
有时承欢郯子国,有时定省来姑苏。
孺子可教更可畏,制义帖括宁区区。
吟诗直欲祖风雅,初盛为主中晚奴。
文章寝食饱秦汉,三唐两宋皆皮肤。
而翁所学有真诀,心传口授无精粗。
小子狂简志高远,良玉未及分瑕瑜。
秋风飒飒树不静,废书读礼日月徂。
太初堂上见手泽,白门城外闻啼乌。
故园归去问封树,总角今来成丈夫。
我时卧病一百日,朝来起坐须持扶。
归人解装席未煖,闻我老病深嗟吁。
自携诗卷过桥去,行吟直到南山隅。
吟声未歇履声近,病夫下榻开绳枢。
入门再拜谁家子,谛视方知封与胡。
去日垂垂髫夹囟,归时鬑鬑微有须。
去日斑衣事儿戏,归时博带飘长裾。
人生少壮会如此,使我日暮悲穷涂。
问子来意胡为乎,袖中有物能卷舒。
琅玕出手光照席,索我落笔为点污。
我身既隐文何有,汝言可采良不诬。
开卷一唱复三叹,掩卷大声还疾呼。
九谷子,九谷子,有子如此道不孤,有子如此道不孤。

查看原文

注释

【孺子】1.幼儿,儿童。 2.古代称天子﹑诸侯﹑世卿的继承人。 3.贵妾。 4.犹小子﹑竖子,含藐视轻蔑意。 5.东汉徐穉的字。徐穉,豫章南昌人,家贫,隐居不仕。后亦以指清贫淡泊,隐居不仕者。 6.指古之《孺子歌》。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见《孟子·离娄上》。
【可畏】1.令人畏惧。 2.令人敬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孺】

孺【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遇切,音茹。《說文》乳子也。从子需聲。一曰輸也,輸尚小也。徐引史,孺子可敎。《六書故》子幼弱也。《詩·小雅》和樂且孺。《註》親慕意,言兄弟歡洽,如小兒慕父母也。

《禮·檀弓》有子與子游立,見孺子慕者,有子曰:情在於斯,其是也夫。

《爾雅·釋言》孺,屬也。《禮·曲禮》大夫曰孺人。《註》大夫之妻曰孺,言屬於夫,不敢自專也。

《玉篇》《集韻》汝朱切。《類篇》而朱切,。

姓。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教】

敎【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較。《說文》作敎上所施,下所效也。《釋名》敎,效也,下所法效也。《廣韻》敎訓也。《玉篇》敎令也。《易·觀卦》聖人以神道設敎。《書·舜典》敬敷五敎在寬。《傳》布五常之敎。

《禮·王制》明七敎以興民德。《註》七敎,父子,兄弟,夫婦,君臣,長幼,賔客,朋友也。《周禮·地官·司徒》使帥其屬,而掌邦敎。《註》敎所以親百姓,訓五品,有虞氏五,而周十有二焉。《禮·曲禮》敎訓正俗,非禮不備。《荀子·脩身篇》以善先人謂之敎。

《蔡邕·獨斷》諸侯言曰敎。《正字通》諭告之詞,其義與令同也。

《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从攴。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畏】

畏【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尉。惡也。《廣韻》畏懼。《增韻》忌也。

心服也。怯也。《易·震卦》雖凶无咎,畏鄰戒也。《書·呂》永畏惟罰。《傳》當長畏懼,惟爲天所罰。

《集韻》於非切,音威。《書·臯陶謨》天明畏,自我民明威。《傳》天明可畏,亦用民成其威。《釋文》畏如字。徐音威。○按《古文尚書》威畏同,天威棐忱,今文作畏。《禮·表記》引書:德威惟威。註:讀作畏。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夫角之中,恆當弓之畏,畏也者必橈。杜子春云畏當作威。威謂弓淵,角之中央與淵相當。鄭謂畏讀如秦師入隈之隈。《釋文》畏,烏回反。

《集韻》鄔賄切,音猥。同嵔。嵔壘,山名。或省。

相关诗句
有子如此道不孤 有子如此道不孤 九谷子 九谷子 掩卷大声还疾呼 开卷一唱复三叹 汝言可采良不诬 我身既隐文何有 索我落笔为点污 琅玕出手光照席 袖中有物能卷舒 问子来意胡为乎 使我日暮悲穷涂 人生少壮会如此 归时博带飘长裾 去日斑衣事儿戏 归时鬑鬑微有须 去日垂垂髫夹囟 谛视方知封与胡 入门再拜谁家子 病夫下榻开绳枢 吟声未歇履声近 行吟直到南山隅 自携诗卷过桥去 闻我老病深嗟吁 归人解装席未煖 朝来起坐须持扶 我时卧病一百日 总角今来成丈夫 故园归去问封树 白门城外闻啼乌 太初堂上见手泽 废书读礼日月徂 秋风飒飒树不静 良玉未及分瑕瑜 小子狂简志高远 心传口授无精粗 而翁所学有真诀 三唐两宋皆皮肤 文章寝食饱秦汉 初盛为主中晚奴 吟诗直欲祖风雅 制义帖括宁区区 孺子可教更可畏 有时定省来姑苏 有时承欢郯子国 有时出郭随蹇驴 有时绕膝闻诗礼 少不相从东郡趋 中间神骏不可测 快哉一马生三驹 伯兄不死赖有子 盖棺事定当何如 殊涂同辙各有以 终老不材如大樗 我年四十入山去 廿年不调思归与 兄方及弟两出宰 从此出处天渊殊 兄年十九我十八 一举再举登贤书 伯兄十五始入学 儒冠高挂归田庐 须臾阳九天改步 自誇逸足能先驱 我年十三举博士 私心相庆阳谦虚 伯翁我翁莞尔笑 满堂宾客争称誉 大庭广众弄柔翰 弟兄唱和无时无 十岁为文学声律 八岁九岁能操觚 七岁同师授章句 先后雁行如贯珠 一朝落地为兄弟 先世分室城东居 忆我伯兄九谷子 血汗伏枥悲盐车 安能俛首随款段 高视阔步陵天衢 君不见渥洼龙种千里足 求田问宅徒守株 教子莫教治生产 寻行数墨成蠹鱼 生子不愿为腐儒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