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月望还弦

出自:明代·成鹫《贫儿诗》

拼音:[shān][yuè][wàng][huán,hái][xián]

平仄:平仄仄平平

微生返自然,从不慕肥鲜。
怀古发长啸,师心空复怜。
五金曾跃冶,百炼始成绵。
故旧休通款,交游耻胁肩。
回车遵道路,绝粒事神仙。
俛首甘人后,翻身走马前。
清臞形似鹤,皎洁净于莲。
管带蒲团话,忘炊曲突烟。
流尘生破甑,飞辔跃征鞭。
短景催年老,斋居免业牵。
卑栖宜矮屋,高咏薄贪泉。
孤竹常枵腹,长江懒索钱。
缊衣云片片,缀钵日悬悬。
草屩将身去,香珠信手揎。
野榸随地斸,苦茗带渣煎。
忽讶隙风冷,宁知土壁穿。
竹疏成鼓吹,松老落钗钿。
菌枕纹依榻,莎茵绿胜毡。
菜根邀上客,粪芋享时贤。
捲幔山光满,窥池日晕圆。
虚空高放眼,浓厚息垂涎。
雅俗随丰俭,人天任促延。
二时行处办,十万梦中缠。
香国原无饭,陶琴岂有弦。
衣珠藏自富,竿影正还偏。
审能甘澹薄,何用更雕镌。
寄语诸方道,来参一味禅。
寒温三事衲,风雨七条椽。
虚室空诸有,全身剩一拳。
步行骑水牯,袖手看鞦韆。
野老焚刍狗,村童放纸鸢。
人由人去就,我与我周旋。
衣褐休怀璧,书空代写笺。
海潮消复长,山月望还弦
物理应如此,吾宗妙不传。
休粮修白业,因地种黄连。
苦趣成真乐,灵根秀识田。
无心乘化往,何事抱愁思。
道在箪瓢外,閒非水石边。
形骸同土木,蓑笠亦貂蝉。
真见须离见,生缘讵有缘。
本来无欠剩,谁复较偏全。
细入微尘界,高登自在天。
瓶盘终有漏,溪壑不须填。
幻寄随漂梗,浮生等逝川。
光阴销艳骨,风烛散歌筵。
好去参云水,归来磨■砖。
腰间舂米石,江上钓鱼船。
珍重惟今日,蹉跎又一年。
漫将儿女见,逐物起狂颠。

查看原文

注释

【月望】望月﹐满月。月满之时﹐通常在月半﹐故亦用以指旧历每月十五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望】

望【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責望。

怨望。

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还】

还【備考·酉集】【辵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音浮。

音否。俗作還字,非。(還)《唐韻》戸關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關切,音環。《說文》復也。《玉篇》反也。《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註》反也。

《正韻》退也,歸也。《儀禮·鄕飮酒禮》主人答拜還,賔拜辱。《註》還,猶退也。《前漢·高帝紀》還守豐。

《灌嬰傳》還定三秦。

顧也。《左傳·昭二十年》無所還忌。《註》還,猶顧也。

償也。《老子·道德經》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還。

大還、小還,日至之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鳥次,是謂小還。至于女紀,是謂大還。

與環同。《前漢·食貨志》還廬樹桑。

《廣韻》似宣切《集韻》《韻會》旬宣切,音旋。與旋同。《禮·禮運》五行、四時、十二月,還相爲本也。《註》迭相終而還相始,如環無端也。

《正韻》轉也。《禮·玉藻》周還中規,折還中矩。《註》周旋圓轉,折旋方轉也。

便捷貌。《詩·齊風》子之還兮。

速也,卽也。《前漢·董仲舒傳》此皆可使還至而立效者也。

《集韻》《韻會》《正韻》胡慣切,音患。遶也,圍也。《儀禮·旣夕》祖還車不易位。《司馬相如·子虛賦》旋還乎後宮。

【弦】

弦【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正韻》戸田切《集韻》《韻會》戸千切,音賢。《說文》弓弦也。从弓,象絲軫之形也。《儀禮·鄕射禮》有司左執弣,右執弦而授弓。

半月曰弦。《釋名》弦,半月之名也。其形一旁曲,一旁直,若張弓施弦也。《前漢·律歷志》淳于陵渠復覆太初歷,晦朔弦望皆最密。

國名。《春秋·僖五年》楚人滅弦,弦子奔黃。《註》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

姓。《廣韻》風俗通云:弦子後。《左傳·僖二十三年》鄭商人弦高。《哀四年》齊乞弦施救范氏。《哀十一年》使問弦多以琴。

脈數曰弦。《史記·倉公傳》脈長而弦。

弦蒲,弦中,皆地名。《前漢·地理志》正西曰雍州,藪曰弦蒲。《註》在汧縣,又雍州山北有蒲谷鄕弦中谷。

與絃通。《禮·文王世子》春誦夏弦。《樂記》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風。

相关诗句
逐物起狂颠 漫将儿女见 蹉跎又一年 珍重惟今日 江上钓鱼船 腰间舂米石 归来磨■砖 好去参云水 风烛散歌筵 光阴销艳骨 浮生等逝川 幻寄随漂梗 溪壑不须填 瓶盘终有漏 高登自在天 细入微尘界 谁复较偏全 本来无欠剩 生缘讵有缘 真见须离见 蓑笠亦貂蝉 形骸同土木 閒非水石边 道在箪瓢外 何事抱愁思 无心乘化往 灵根秀识田 苦趣成真乐 因地种黄连 休粮修白业 吾宗妙不传 物理应如此 山月望还弦 海潮消复长 书空代写笺 衣褐休怀璧 我与我周旋 人由人去就 村童放纸鸢 野老焚刍狗 袖手看鞦韆 步行骑水牯 全身剩一拳 虚室空诸有 风雨七条椽 寒温三事衲 来参一味禅 寄语诸方道 何用更雕镌 审能甘澹薄 竿影正还偏 衣珠藏自富 陶琴岂有弦 香国原无饭 十万梦中缠 二时行处办 人天任促延 雅俗随丰俭 浓厚息垂涎 虚空高放眼 窥池日晕圆 捲幔山光满 粪芋享时贤 菜根邀上客 莎茵绿胜毡 菌枕纹依榻 松老落钗钿 竹疏成鼓吹 宁知土壁穿 忽讶隙风冷 苦茗带渣煎 野榸随地斸 香珠信手揎 草屩将身去 缀钵日悬悬 缊衣云片片 长江懒索钱 孤竹常枵腹 高咏薄贪泉 卑栖宜矮屋 斋居免业牵 短景催年老 飞辔跃征鞭 流尘生破甑 忘炊曲突烟 管带蒲团话 皎洁净于莲 清臞形似鹤 翻身走马前 俛首甘人后 绝粒事神仙 回车遵道路 交游耻胁肩 故旧休通款 百炼始成绵 五金曾跃冶 师心空复怜 怀古发长啸 从不慕肥鲜 微生返自然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