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门忆赐樱

出自:明代·江源《海珠燕别联句并序》

拼音:[jūn][mén][yì][cì][yīng]

平仄:平平仄仄平

南粤珠江寺,吾侪此饯行。
江心片石出,地下六鳌擎。
殿爽疑清暑,宫寒讶水晶。
灵洲堪伯仲,甘露让峥嵘。
处远亭非古,涵虚阁已更。
风铃喧殿角,蛛网挂帘楹。
午砌翻红药,春缸汲碧泓。
潜龙听佛法,巢燕污禅裎。
海气连云气,潮声杂吹声。
抱旗青似染,洗米掌如平。
野树周遭绿,江流映带清。
鸟飞江浦晚,帆挂海天晴。
饥雀帘端语,残霞海角明。
惊涛那溅佛,急濑似闻筝。
双鹭芳洲立,孤舟野水横。
旌旗开毒蜃,笳鼓骇奔鲸。
岁德方临乙,炎威尚伏庚。
踝身岩石坐,露顶海风迎。
语梵都忘俗,临清且濯缨。
乘凉移竹坞,荫日爱松棚。
隔水僧呼渡,对江人卖饧。
清冰思玉井,凉露慕金茎。
天地开清泰,江山过战争。
德敷来慎肃,奎聚退搀抢。
夔契真元气,芝泉岂国祯。
直须歌既醉,何必话无生。
聚首速诸旧,论文集众英。
杯兮安用覆,盖矣底须倾。
十载此佳会,三生是旧盟。
宾筵张盛馔,僧供煮香粳。
灿烂花连席,芬芳酒满觥。
击鲜聊作脍,剥芋旋为羹。
水调歌童子,回风舞从伶。
山蔬供稚笋,海错炙鲜蛏。
鹿脯厨人炮,龙团老衲烹。
我厌南海荔,不羡洞庭橙。
善谑如方朔,沉酣叹步兵。
青萍金灼灼,雄辩玉琤琤。
兴为高情发,诗多险韵成。
正须追雅颂,何事学阴铿。
笔势驱溟渤,词锋压华衡。
独嫌居易浅,欲起大苏赓。
投我唯桃李,酬君缺玖琼。
倚栏穷日力,恋阙急心旌。
衲子思留带,君门忆赐樱
省台新政令,泉石旧膏盲。
独羡斑生棹,休誇子晋笙。
厚颜惭我辈,刮目待吾兄。
眷恋谁投牵,疏狂我负荆。
投壶更赏罚,对奕竞输赢。
叹我文为戏,看君禄代耕。
谦哉真受益,慎也可持盈。
宦况三秋迥,征涂万里亨。
欢娱方浃洽,离合又交并。
桑梓逢人问,音书寄雁征。
秋风江右路,残月庾关程。
淫溢虔州水,饥疲吉郡氓。
古人刑弼教,今日法原情。
须畜三年艾,还期百度贞。
事君须后食,布德必先茕。
当道悬清议,涂人有善评。
期君公辅上,我辈拭双睛。

查看原文

注释

【君门】犹宫门。亦指京城。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门】

門【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莫奔切《集韻》《正韻》謨奔切《韻會》謨昆切,。《傳》四門,四方之門。《禮·月令》孟秋之月,其祀門。《周禮·天官·掌舍》爲帷宮,設旌門。《註》王行止食息,張帷爲宮,樹旌以表門。《又》設車宮轅門。《註》王止宿險阻之處,車以爲藩,則仰車以其轅表門。今慕府亦稱轅門,牙門。《楚辭·九辯》君之門以九重。《註》天子九門:關門、遠郊門、近郊門、城門、臯門、雉門、應門、路門、寢門,亦曰庫門。

譙門,城上爲高樓以望者。《前漢·勝傳》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橋門,國學門也。《後漢·儒林傳》圜橋門而觀聽者,蓋億萬計。

師門。《後漢·桓榮傳》上則通達經旨,下則去家慕鄕,求謝師門。

《通鑑》唐狄人傑,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或謂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

《正字通》世族盛著曰門望。韓顯宗疏,言門望者祖父之遺烈。

凡物關鍵處,皆謂之門。《易·繫辭》道義之門。《疏》物之得宜,從此易而來,故云道義之門,謂與道義爲門戸也。

《老子·道德經》衆妙之門。

期門,勇士也。《後漢·譙傳》帝始作期門,數爲微行。《註》前書,武帝微行,常與侍中常侍武騎,及待詔,北地良家子能騎射者,期諸殿門,故有期門之號,自此始也。成帝微行亦然,故言始也。《班固·西部賦》期門佽飛,列刃攢鍭。

官名。《周禮·地官》司門,祭祀之牛牲繫焉,監門養之。《後漢·百官志》黃門侍郞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又》門大夫六百石。《註》漢官曰:門大夫二人,選四府掾屬。

《周禮·春官·小宗伯》其正室,皆謂之門子。《註》將代父當門者也。《左傳·襄十一年》大夫諸司門子勿順。

地名。《左傳·襄二十七年》託於木門。《註》木門,晉地《史記·項羽紀》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孟康註》在新豐東十七里。

《秦本紀》敗三晉之師於石門。《一統志》在平陽府解州東南白徑嶺,踰中條山,通陝州道,山嶺參天,左右壁立,閒不容軌,名曰石門。

鴈門,郡名。見《前漢·地理志》。

山名。《書·禹貢》浮于積石,至于龍門。《傳》龍門山在河東之西界。《後漢·逸民傳》龎公攜其妻子,登鹿門山。

《正字通》北方北極之山曰寒門。漢光武紀寒門註,師古曰:今冶谷去甘泉八十里,盛夏凜然。

星名。《史記·天官書》其南北兩大星曰南門。《註》南門二星,在庫樓南天之外門,明則氏羌貢。《天文志》大微星南四星執法,中端門,左右掖門。

姓氏也。公卿之子,敎以六藝,謂之門子。後因以爲氏,後魏門文愛。

東門、西門、雍門、木門,俱複姓。《左傳·宣十八年註》襄仲居東門,故曰東門氏。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以樂舞敎國子,舞雲門大卷、大咸、大㲈、大夏、大濩、大武。《註》此周所存六代之樂。黃帝曰雲門。

人名。《史記·秦始皇紀》使盧生求羨門高誓。《註》羨門,古仙人。《前漢·藝文志》逢門射法二篇。《註》卽逢蒙。《荀子·正論篇》羿蠭門者,天下之善射者也。

《正字通》僧曰沙門桑門。《前漢·郊祀志》沙門,漢言息心削髮,絕情欲,歸於無爲也。

《韻補》叶民堅切,音眠。《楚辭·遠遊》虛以待之兮,無爲之先。庶類有成兮,此德之門。

叶眉貧切,音珉。《詩·邶風》出自北門,憂心殷殷。叶下貧。《荀卿·雲賦》往來惽憊,通於大神。出入甚亟,莫知其門。

【忆】

憶【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正韻》伊昔切,音抑。念也,思也,記也。《古詩》下有長相憶。《增韻》古作意,誤。

【赐】

賜【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斯義切,思去聲。《說文》予也。《篇海》錫也。《禮·曲禮》三賜不及車馬。《註》三賜,三命也。《疏》受命卽受賜。

《玉藻》凡賜,君子與小人不同日。

《公羊傳·僖二年》虞郭之相救,非相爲賜。《註》賜,猶惠也。

《玉篇》賜,施也,空盡也。

姓。《玉海》齊大夫,非。

【樱】

櫻【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7画

《唐韻》烏莖切《集韻》《韻會》於驚切《正韻》於京切,音鶯。《說文》果名,櫻桃也。一名含桃。《禮·月令》仲夏之月,羞以含桃先薦寢廟。《爾雅翼》果熟最先,故云先薦。《呂覽·高誘註》以鸎所含食,故曰含桃。

名鸎桃。《王維·敕賜櫻桃詩》纔是寢園春薦後,非關御苑鳥銜殘。

《爾雅·釋木》楔,荆桃。《郭璞註》今櫻桃也。《孫炎註》最大而甘者,謂之崖蜜。《蘇軾·橄欖詩》待得餘甘回齒頰,已輸崖蜜十分甜。《本草》一名朱桃,一名麥英。深紅者爲朱櫻,黃者爲蠟櫻。

《集韻》伊盈切,音嬰。義同。

相关诗句
我辈拭双睛 期君公辅上 涂人有善评 当道悬清议 布德必先茕 事君须后食 还期百度贞 须畜三年艾 今日法原情 古人刑弼教 饥疲吉郡氓 淫溢虔州水 残月庾关程 秋风江右路 音书寄雁征 桑梓逢人问 离合又交并 欢娱方浃洽 征涂万里亨 宦况三秋迥 慎也可持盈 谦哉真受益 看君禄代耕 叹我文为戏 对奕竞输赢 投壶更赏罚 疏狂我负荆 眷恋谁投牵 刮目待吾兄 厚颜惭我辈 休誇子晋笙 独羡斑生棹 泉石旧膏盲 省台新政令 君门忆赐樱 衲子思留带 恋阙急心旌 倚栏穷日力 酬君缺玖琼 投我唯桃李 欲起大苏赓 独嫌居易浅 词锋压华衡 笔势驱溟渤 何事学阴铿 正须追雅颂 诗多险韵成 兴为高情发 雄辩玉琤琤 青萍金灼灼 沉酣叹步兵 善谑如方朔 不羡洞庭橙 我厌南海荔 龙团老衲烹 鹿脯厨人炮 海错炙鲜蛏 山蔬供稚笋 回风舞从伶 水调歌童子 剥芋旋为羹 击鲜聊作脍 芬芳酒满觥 灿烂花连席 僧供煮香粳 宾筵张盛馔 三生是旧盟 十载此佳会 盖矣底须倾 杯兮安用覆 论文集众英 聚首速诸旧 何必话无生 直须歌既醉 芝泉岂国祯 夔契真元气 奎聚退搀抢 德敷来慎肃 江山过战争 天地开清泰 凉露慕金茎 清冰思玉井 对江人卖饧 隔水僧呼渡 荫日爱松棚 乘凉移竹坞 临清且濯缨 语梵都忘俗 露顶海风迎 踝身岩石坐 炎威尚伏庚 岁德方临乙 笳鼓骇奔鲸 旌旗开毒蜃 孤舟野水横 双鹭芳洲立 急濑似闻筝 惊涛那溅佛 残霞海角明 饥雀帘端语 帆挂海天晴 鸟飞江浦晚 江流映带清 野树周遭绿 洗米掌如平 抱旗青似染 潮声杂吹声 海气连云气 巢燕污禅裎 潜龙听佛法 春缸汲碧泓 午砌翻红药 蛛网挂帘楹 风铃喧殿角 涵虚阁已更 处远亭非古 甘露让峥嵘 灵洲堪伯仲 宫寒讶水晶 殿爽疑清暑 地下六鳌擎 江心片石出 吾侪此饯行 南粤珠江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