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集众英

出自:明代·江源《海珠燕别联句并序》

拼音:[lùn,lún][wén][jí][zhòng][yīng]

平仄:平平平仄平

南粤珠江寺,吾侪此饯行。
江心片石出,地下六鳌擎。
殿爽疑清暑,宫寒讶水晶。
灵洲堪伯仲,甘露让峥嵘。
处远亭非古,涵虚阁已更。
风铃喧殿角,蛛网挂帘楹。
午砌翻红药,春缸汲碧泓。
潜龙听佛法,巢燕污禅裎。
海气连云气,潮声杂吹声。
抱旗青似染,洗米掌如平。
野树周遭绿,江流映带清。
鸟飞江浦晚,帆挂海天晴。
饥雀帘端语,残霞海角明。
惊涛那溅佛,急濑似闻筝。
双鹭芳洲立,孤舟野水横。
旌旗开毒蜃,笳鼓骇奔鲸。
岁德方临乙,炎威尚伏庚。
踝身岩石坐,露顶海风迎。
语梵都忘俗,临清且濯缨。
乘凉移竹坞,荫日爱松棚。
隔水僧呼渡,对江人卖饧。
清冰思玉井,凉露慕金茎。
天地开清泰,江山过战争。
德敷来慎肃,奎聚退搀抢。
夔契真元气,芝泉岂国祯。
直须歌既醉,何必话无生。
聚首速诸旧,论文集众英
杯兮安用覆,盖矣底须倾。
十载此佳会,三生是旧盟。
宾筵张盛馔,僧供煮香粳。
灿烂花连席,芬芳酒满觥。
击鲜聊作脍,剥芋旋为羹。
水调歌童子,回风舞从伶。
山蔬供稚笋,海错炙鲜蛏。
鹿脯厨人炮,龙团老衲烹。
我厌南海荔,不羡洞庭橙。
善谑如方朔,沉酣叹步兵。
青萍金灼灼,雄辩玉琤琤。
兴为高情发,诗多险韵成。
正须追雅颂,何事学阴铿。
笔势驱溟渤,词锋压华衡。
独嫌居易浅,欲起大苏赓。
投我唯桃李,酬君缺玖琼。
倚栏穷日力,恋阙急心旌。
衲子思留带,君门忆赐樱。
省台新政令,泉石旧膏盲。
独羡斑生棹,休誇子晋笙。
厚颜惭我辈,刮目待吾兄。
眷恋谁投牵,疏狂我负荆。
投壶更赏罚,对奕竞输赢。
叹我文为戏,看君禄代耕。
谦哉真受益,慎也可持盈。
宦况三秋迥,征涂万里亨。
欢娱方浃洽,离合又交并。
桑梓逢人问,音书寄雁征。
秋风江右路,残月庾关程。
淫溢虔州水,饥疲吉郡氓。
古人刑弼教,今日法原情。
须畜三年艾,还期百度贞。
事君须后食,布德必先茕。
当道悬清议,涂人有善评。
期君公辅上,我辈拭双睛。

查看原文

注释

【论文】1.评论文人及其文章。三国魏曹丕有《典论.论文》。亦泛指谈论文章。 2.讨论﹑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
【文集】一人或数人作品汇集编成的书。
【众英】众多的英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论】

論【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盧昆切,音崘。《說文》議也。《廣韻》說也。《周禮·春官·大司樂·賈疏》直言曰論,答難曰語。論者,語中之別,與言不同。

《論語·序解正義》論者,綸也,輪也,理也,次也,撰也。以此書可經綸世務,故曰綸,圓轉無窮故曰輪,蘊含萬理故曰理,篇章有序故曰次,羣賢集定故曰撰。《文心雕龍》昔仲尼微言,門人追述,故仰其經目,稱爲論語,蓋羣論立名,始于兹矣。

《釋名》倫也,有倫理也。《玉篇》思理也。《詩·大雅》於論鼓鐘。《傳》思也。《鄭箋》論之言倫也。《朱傳》言得其倫理也。

《增韻》紬繹討論也。《孔安國·尚書序》討論典墳。

《正韻》決罪曰論。

官名。《金史·百官志》其官長皆稱曰勃極烈,次曰國論、忽魯、勃極烈。國論,言貴。忽魯,猶總帥也。

諸羌州名。《唐書·地理志》劒南道有論川州,開元後置。

姓。《唐書》論弓仁,本吐蕃族也。

三字姓。《金史·國語解·姓氏》烏古論曰商。

《廣韻》力迍切《集韻》《韻會》《正韻》龍春切,音倫。言有理也。

《禮·王制》凡制五,必卽天論。《註》天論,天理也。與倫同。

《玉篇》力困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盧困切,崘去聲。義同。

《正韻》辨論也。《書·周官》論道經邦。《傳》論者,講明之謂。《禮·王制》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註》謂考評其行藝之詳也。《史記·蕭相國世家》論功行封。

叶盧健切,音練。《前漢·敘傳》兵家之策,惟在不戰。營平皤皤,立功立論。

叶聖閏切,音舜。《馮衍·顯志賦》澄德化之陵遲兮,烈罰之峭峻。燔商鞅之法術兮,燒韓非之說論。

叶閭員切,音攣。《曹植·文帝誄》考諸先紀,尋之哲言。生若浮寄,惟德可論。《字彙補》譌作,非。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集】

集【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雦《唐韻》《廣韻》《韻會》《正韻》秦入切《集韻》《類篇》籍入切,音箿。《說文》本作雧。羣鳥在木上也。《詩·周南》集于灌木。

《廣韻》就也,成也。《書·武成》大統未集。《傳》大業未就。《詩·小雅》我行旣集。《箋》集,猶成也。

《韻會》雜也。《孟子》是集義所生者。《註》集,雜也。

《廣韻》衆也。

《廣韻》安也。《史記·曹參世家》問所以安集百姓。

《玉篇》合也。《廣韻》聚也,會也,同也。《史記·秦始皇紀》天下雲集響應。《前漢·鼂錯傳》動靜不集。《註》師古曰:集,齊也。《史記·司馬相如傳》鱗集仰流。

《左傳·昭二十三年》險其走集。《註》走集,邊境之壘辟也。

《前漢·藝文志》劉歆總羣書,而奏其七略,故有輯略。《註》師古曰:輯與集同。謂諸書之總要。《韻會》文集,文所聚也。唐有子史經集四庫。

州名。《廣韻》漢宕渠縣,梁恭帝爲集州。

《廣韻》姓也。漢有集壹。

《韻補》叶疾救切,音就。《詩·小雅》我龜旣厭,不我告猶。謀夫孔多,是用不集。猶,于救切。

叶昨合切,音雜。《詩·大雅》天監在下,有命旣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

【众】

众【補遺·子集】【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魚琴切,音吟。衆立也。與乑異。俗書爲衆字。非。(眾)〔古文〕之仲切,終去聲。《說文》多也。《徐曰》國語三人爲眾。數成於三也。《易·說卦》坤爲眾。《疏》取其地載物非一也。《書·湯誓》格爾眾庶。《詩·周頌》命我眾人。《黌山子損益篇》寡者,爲人上者也。眾者,爲人下者也。

眾雨。《禮·月令·淫雨蚤降註》雨三日以上爲霖,今月令曰眾雨。

星名。《史記·天官書》婁爲聚眾。

縣名。《前漢·地理志》安眾縣,秦置,屬南陽郡。

《唐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義同。

草名。《爾雅·釋草疏》眾,一名秫。稷之黏者也。

濼,一名貫眾,藥草也。

姓。《左傳》有眾仲,眾父,以字爲氏。

叶諸良切,音章。《道藏歌》攜袂明眞館,仰期無上皇。北鈞唱羽人,玉女粲賢眾。

叶諸仍切,音蒸。《揚子·太經》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減黃貞臣道丁也。

叶才淫切,音琴。《揚子·太經》減其儀欲自禁也,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正字通》从橫目,从㐺,人數多也。目,數也。字彙作衆,列血部,非。

【英】

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驚切,音瑛。《爾雅·釋木》華而不實者謂之英。《詩·鄭風》有女同車,顏如舜英。《註》英,猶華也。

木名。《爾雅·釋木》權,黃英。

葉亦謂之英。《屈原·離騷》夕餐秋菊之落英。《西溪叢語》《宋書·符瑞志》沈約云:英,葉也。《離騷》餐落英,言食秋菊之葉也。據《玉函方》甘菊三月上寅採葉,名曰玉英,是英亦謂之葉也。

《禮·禮運》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註》倍曰俊,千人曰英。《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敎育之。

《博雅》美也。《晉書·荀闓傳》京師語曰:洛中英英荀道明。

《爾雅·釋山》再成,英。《疏》山形兩重者名英,今南郡英山縣,蓋取此名也。

瓊英,美石似玉者。《詩·齊風》尚之以瓊英乎而。《水經注》《孫盛·魏春秋》曰:文帝愈增崇宮殿,取白石英及紫石英。

英英,雲貌。《詩·小雅》英英白雲,露彼菅茅。

《詩·小雅》二矛重英。《註》以羽飾矛。《魯頌》朱英綠縢。《疏》蓋絲纒而朱染之。

樂名。《前漢·禮樂志》帝嚳作《五英》。英,華茂也。

國名。《史記·陳杞世家》臯陶之後,或封英、六。《楚世家註》英國在淮南,蓋蓼國也。

姓。《通志·氏族略》英氏,以國爲氏,漢有九江王英布。

於䖍切,音閼。《班固·西京賦》翡翠、火齊。流耀含英。縣黎、垂棘,夜光在焉。

《唐韻古音》于良切,讀央。《屈原·九歌》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毛詩·本音》舜英、重英、瓊英、美如英,俱叶韻讀央。《管子·地員篇》五色雜英,各有異章。《集韻》英,稻初生未移者,亦讀央。

於慶切,音映。飾也。

相关诗句
我辈拭双睛 期君公辅上 涂人有善评 当道悬清议 布德必先茕 事君须后食 还期百度贞 须畜三年艾 今日法原情 古人刑弼教 饥疲吉郡氓 淫溢虔州水 残月庾关程 秋风江右路 音书寄雁征 桑梓逢人问 离合又交并 欢娱方浃洽 征涂万里亨 宦况三秋迥 慎也可持盈 谦哉真受益 看君禄代耕 叹我文为戏 对奕竞输赢 投壶更赏罚 疏狂我负荆 眷恋谁投牵 刮目待吾兄 厚颜惭我辈 休誇子晋笙 独羡斑生棹 泉石旧膏盲 省台新政令 君门忆赐樱 衲子思留带 恋阙急心旌 倚栏穷日力 酬君缺玖琼 投我唯桃李 欲起大苏赓 独嫌居易浅 词锋压华衡 笔势驱溟渤 何事学阴铿 正须追雅颂 诗多险韵成 兴为高情发 雄辩玉琤琤 青萍金灼灼 沉酣叹步兵 善谑如方朔 不羡洞庭橙 我厌南海荔 龙团老衲烹 鹿脯厨人炮 海错炙鲜蛏 山蔬供稚笋 回风舞从伶 水调歌童子 剥芋旋为羹 击鲜聊作脍 芬芳酒满觥 灿烂花连席 僧供煮香粳 宾筵张盛馔 三生是旧盟 十载此佳会 盖矣底须倾 杯兮安用覆 论文集众英 聚首速诸旧 何必话无生 直须歌既醉 芝泉岂国祯 夔契真元气 奎聚退搀抢 德敷来慎肃 江山过战争 天地开清泰 凉露慕金茎 清冰思玉井 对江人卖饧 隔水僧呼渡 荫日爱松棚 乘凉移竹坞 临清且濯缨 语梵都忘俗 露顶海风迎 踝身岩石坐 炎威尚伏庚 岁德方临乙 笳鼓骇奔鲸 旌旗开毒蜃 孤舟野水横 双鹭芳洲立 急濑似闻筝 惊涛那溅佛 残霞海角明 饥雀帘端语 帆挂海天晴 鸟飞江浦晚 江流映带清 野树周遭绿 洗米掌如平 抱旗青似染 潮声杂吹声 海气连云气 巢燕污禅裎 潜龙听佛法 春缸汲碧泓 午砌翻红药 蛛网挂帘楹 风铃喧殿角 涵虚阁已更 处远亭非古 甘露让峥嵘 灵洲堪伯仲 宫寒讶水晶 殿爽疑清暑 地下六鳌擎 江心片石出 吾侪此饯行 南粤珠江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