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老嫩任君写

出自:明代·李昱《王子约双钩竹歌》

拼音:[fēng,fěng][qíng][lǎo][nèn][rèn,rén][jūn][xiě]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王君金华人,画竹誇当代。
此竹乃是钩勒之所为,坐上千人万人爱。
令祖蓝田王右丞,盛唐诗格称其能。
将诗变竹寄馀趣,传与衣冠不乏千载之云礽。
王君为人清拔俗,兴来踏遍筼筜谷。
笼籦桃枝纷入眼,??笆篻常经目。
往来曾见吴门道士张溪云,归晚轩中事幽独。
有时不作山水图,戏拈银毫书此竹。
王君笔法乃过之,翠筱双钩出林麓。
耳根但觉风泠泠,比似张生但神速。
王君写竹能写形,真成标格非冥冥。
翛然独立太素始,脱略粉墨辞丹青。
或如金错刀,或如铁钩锁。
或如折戟沉吴沙,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银幡宝胜之飘飖,或若金节羽衣之婀娜。
或如沧江风曳之水衣,或如黄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白凤尾,或如苍龙漦。
钱刀剪碎波心月,丹汞炼就炉中雪。
初疑荆轲图穷见匕首,又惊毛遂颖脱呈锥末。
天机逞其妙,形状何骈阗。
后生学子竞观看,但悟书法如针悬。
唐时亦有萧协律,所至清风起萧瑟。
眼昏手颤艺转工,一十五叶称绝笔。
宋时亦有文湖州,画竹人推第一流。
能令万箨起崖谷,出墙之梢为最优。
东坡作竹短而积,别试瑰奇在林僻。
玉堂多暇图一枝,复有小坡能画石。
前元作者李仲宾,琅玕卓立无纤尘。
蓟丘家世不易得,父子相传俱绝伦。
吴兴学士赵公子,飞白之石谁能比。
水晶宫中春日长,移得蓝枝落窗几。
后来又有柯丹丘,大叶长梢动冕旒。
天颜有喜频赐予,晚节衰飒江湖秋。
诸公画竹工画影,隔帘彷佛潇湘景。
风景虚无终渺茫,野迥漠漠烟光暝。
钩勒写形才逼真,宛如高阁图麒麟。
褒公鄂公毛发动,俨然生面开功臣。
我欲题诗寄淇澳,瞻彼涟漪散晴绿。
底为猗猗兴不忘,有斐君子劳心曲。
我欲鼓枻游潇湘,碧云万顷浮天光。
美人娟娟隔秋水,欲来不来空断肠。
我欲从猎誇云梦,万骑纷纭翠蕤送。
胸中八九吞不辞,文章要比相如重。
我欲富如千户侯,家居渭川之上游。
玉版邻人许同吃,始知熊掌非珍羞。
我欲乘风发长啸,扁舟直过湘妃庙。
中流鼓瑟声铿锵,和取湖南竹枝调。
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故人为我共作翠竹红梅图。
原父写梅君画竹,价重已压青珊瑚。
挂在成均之左庑,交游轩冕观如堵。
须叟尽作王子猷,六月清风生肺腑。
天上归来十二年,柴扉草阁荒山田。
浮花浪蕊纷过眼,此君风节还依然。
王君王君听我语,我歌长歌君起舞。
郫筒酤酒满眼酤,与君歌尽幽篁谱。
或栽长竿横斗高,下拂东海之波涛。
巨丝一钩连六鳌,任公见之颜色劳。
或招葳蕤凤凰宿,阴阳各应雌雄六。
伶伦制律工有馀,一声吹裂昆崙玉。
或作仙人手中杖,此日携来葛陂上。
见水犹能化作龙,铮然飞入桃花浪。
或充奉使手中节,节旄落尽竿难折。
卧起操持十九年,谁谓虚心却如铁。
乡来陈者皆此君,与人一生成异勋。
杀青汗简更殊绝,蝌蚪篆籀皆人文。
此君由来材不器,用舍行藏随所至。
愿得岁寒同此心,故托霜毫写君意。
花溪水接双溪长,与君百里遥相望。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胸中一吐千亩强。
歙坑旧砚椭而苍,鹅溪素练雪色光。
风情老嫩任君写,无使古人专擅场,吁嗟无使古人专擅场。

查看原文

注释

【风情】1.关于风向、风力的情况。 2.〈书〉人的仪表举止。 3.〈书〉情怀;意趣:别有一番~。 4.流露出来的男女相爱的感情(常含贬义):卖弄~。 5.指风土人情:南国~。
【任君】南朝梁时,士大夫对任昉的敬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风】

風【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楓。風以動萬物也。《莊子·齊物論》大塊噫氣,其名爲風。《河圖》風者,天地之使。《元命包》隂陽怒而爲風。《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東風謂之谷風,北風謂之凉風,西風謂之泰風。《禮·樂記》八風從律而不姦。《疏》八方之風也。《史記·律書》東北方條風,立春至。東方明庶風,春分至。東南方淸明風,立夏至。南方景風,夏至至。西南方凉風,立秋至。西方閶闔風,秋分至。西北方不周風,立冬至。北方廣莫風,冬至至。《周禮·春官·保章氏》以十有二風,察天地之和命,乖別之妖祥。《註》十有二辰皆有風吹其律,以知和不。

《玉篇》散也。《易·繫辭》風以散之。

趨風,疾如風也。《左傳·成十六年》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冑而趨風。

《玉篇》敎也。《書·畢命》彰善癉惡,樹之風聲。

《說命》四海之內,咸仰朕德,時乃風。《註》言天下仰我德,是汝之敎也。《詩·關雎序》風之始也。《箋》風是諸侯政敎也。

風俗。《禮·樂記》移風易俗,天下皆寧。

疾名。《左傳·昭元年》風淫末疾。《註》末,四肢也。風爲緩急。

《廣韻》佚也。《書·費誓》馬牛其風。《傳》馬牛風佚。《疏》僖四年《左傳》云:惟是風馬牛不相及也。賈逵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然則馬牛風佚,因牝牡相逐而遂至放佚遠去也。

防風,國名。今湖州武康縣。

地名。寧風,齊地,見《左傳》。右扶風,見《漢書》。

官名。《前漢·地理志》武帝太初元年,更名主爵都尉爲右扶風。

鳥名。《詩·秦風》鴥彼晨風。《爾雅·釋鳥》晨風,鸇。《疏》晨風,一名鸇,摯鳥也。郭云:鷂屬。

《晉書·輿服志》相風中道。《正字通》晉制,車駕出,相風居前。刻烏於竿上,名相風。

《述征記》長安南有臺,高十仞,立相風銅烏,遇風輒動。

草名。《西京雜記》懷風,苜蓿別名。一名光風。

姓。黃帝臣風后。

風胡,見《越絕書》。

《神異經》西方有披髮東走,一名狂,一名顚,一名狷,一名風。

《廣韻》方鳳切,音諷。《詩·關雎序》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主文而譎諫,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戒,故曰風。《箋》風化。風刺,皆謂譬諭,不直言也。《釋文》下以風之。風,福鳳反。《註》風刺同。

叶分房切,音方。《楚辭·惜誓》涉丹水而馳騁兮,右大夏之遺風。黃鵠之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睹天地之圜方。

叶甫煩切,音蕃。《王粲詩》烈烈冬日,肅肅淒風。潛鱗在淵,歸鴈載軒。

叶閭承切。《後漢·馮衍顯志賦》摛道德之光輝兮,匡衰世之渺風。褒宋襄于泓谷兮,表季札于延陵。

叶孚金切,音分。《詩·邶風》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大雅》吉甫作頌,穆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楚辭·九章》乗鄂渚而反顧兮,欸秋冬之緒風。步余馬兮山臯,邸余車兮方林。《釋名》兗豫幷冀,橫口含脣言之,讀若分。靑徐,踧口開脣推氣言之,讀若方。風,放也,氣放散也。《第·毛詩古音考》風古與心林音淫爲韻,孚金切。或曰今太行之西,汾晉之閒讀風如分,猶存古音。《正韻》一東收風,十二侵闕,蓋未詳風古有分音也。《說文》風動蟲生,故蟲八日而化。从虫凡聲。《趙古則曰》凡物露風則生蟲,故風从虫,凡諧聲。

【情】

情【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晴。性之動也。从心靑聲。《董仲舒曰》人欲之謂情。《詩序》六情靜于中,百物盪于外。《白虎通》喜,怒,哀,樂,愛,惡,謂六情。《禮·禮運》何謂人情。喜,怒,哀,懼,愛,惡,欲。七者弗學而能。

情,實也。《論語》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叶慈良切,音牆。《韓愈·贈張籍詩》閉門讀書史,淸風戸凉。日念子來游,子豈知我情。《朱子曰》古人制字,先制得心字,性與情皆从心。性卽心之理,情卽心之用。

【老】

老【未集中】【老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栳。《說文》考也。七十曰老。从人毛匕,言須髮變白也。《禮·曲禮》七十曰老而傳。《公羊傳·宣十一年》使帥一二耋老而綏焉。《註》六十稱耋,七十稱老。

《詩·鄭風》與子偕老。《疏》沒身不衰也。《禮·祭義》貴老。爲其近于親也。

《周禮·地官·鄕老註》老,尊稱也。

《儀禮·聘禮》授老幣。《註》老賔之臣。《疏》大夫家臣稱老。

《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註》卿老亦卿也。

《禮·王制》天子之老。《註》老謂上公。

《禮·禮運》三老在學。《註》乞言,則受之三老。《左傳·昭三年》三老凍餒。《註》三老,謂上壽、中壽、下壽,皆八十已上。

《左傳·隱三年》桓公立,乃老。《註》老,致仕也。

《列子·天瑞篇》老,耄也。

姓。《廣韻》宋有老佐。

《韻補》叶朗口切。《釋名》老,朽也。《史記·律書》酉者,萬物之老也。

《韻補》叶滿補切,姥當以此得聲。《班固·西都賦》若臣者,徒觀迹於舊墟,聞之乎故老。十分未得其一端,故不能徧舉也。

【嫩】

嫩【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字彙》與媆同。《杜甫詩》紅入桃花嫩。《正字通》俗媆字。

【任】

任【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如林切《正韻》如深切,音壬。誠篤也。《詩·邶風》仲氏任只。《鄭箋》以恩相信曰任。

《周禮·地官》大司徒之職,以鄕三物,敎萬民而賔興之。二曰六行,孝友睦婣任恤。《註》任,信於友道。

《廣韻》堪也。《王粲·登樓賦》情眷眷而懷歸兮,孰憂思之可任。《註》言誰堪此憂思也。

當也。《左傳·僖十五年》衆怒難任。

負也,擔也。《詩·小雅》我任我輦。《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註》幷已獨任之,分析而二之。

姓。大任,文王之母。

薛國之姓。《左傳·隱十一年》不敢與諸任齒。《正義》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也。

《集韻》《韻會》《正韻》如鴆切,壬去聲。克也,用也。

所負也。《論語》仁以爲已任。

事也。《周禮·夏官》施貢分職,以任邦國。《註》事以其力之所堪。

與妊姙同。《史記·鄒陽傳註》紂刳任者,觀其胎產。

《方書》督脈屬陽,循而上,至鼻。任衇屬隂,循膈而上,至咽。女子二十,任衇通,則有子。

《書·舜典》而難任人。《註》言拒絕佞人。本作壬,與巧言孔壬之壬同。譌作任。

【君】

君【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軍。《說文》尊也。从尹,發號,故从口。《白虎通》君者,羣也,羣下歸心也。《易·師卦》大君有命。《書·大禹謨》皇天眷命,奄有四海,爲天下君。

凡有地者,皆曰君。《儀禮·子夏傳》君,至尊也。《註》天子,諸侯,及卿大夫有地者皆曰君。《晉語》三世仕家君之。

夫人亦稱君。《詩·鄘風》我以爲君。《傳》君國小君。《箋》夫人對君稱小君。《論語》邦君之妻,邦人稱之曰君夫人。稱諸異邦曰寡小君,異邦人稱之亦曰君夫人。

子稱父母曰君。《易·家人》家人有嚴君焉,父母之謂也。

子孫稱先世皆曰君。《孔安國·尚書序》先君孔子,生于周末。

兄稱弟曰君。《杜牧·爲弟墓誌》君諱顗。

妾稱夫曰君。《禮·內則》君已食徹焉。《註》此謂士大夫之妾也。《儀禮·喪服》妾謂君。《註》妾謂夫爲君者,不得體之,加尊之也,雖士亦然。《疏》以妻得體之,得名爲夫,妾雖接見於夫,不得體敵,故加尊之,而名夫爲君。

婦稱夫亦曰君。《古樂府》十七爲君婦。

夫稱婦曰細君。《前漢·東方朔傳》歸遺細君,又何仁也。

上稱下亦曰君。《史記·申屠嘉傳》上曰:君勿言吾私之。

封號曰君。《史記·商君傳》秦封之於商十五邑,號爲商君。

婦人封號亦曰君。《史記·外戚世家》尊皇太后母臧兒爲平原君。

彼此通稱亦曰君。《史記·司馬穰苴傳》百姓之命,皆懸於君。君謂莊賈也。

《張儀傳》舍人曰:臣非知君,知君乃蘇君。

隱士就聘者曰徵君。《後漢·逸民韓康傳》亭長以韓徵君當至。

持節出使者曰使君。《後漢·恂傳》非敢脅使君。

《諡法》慶賞威曰君,從之成羣曰君。

君子,成德之稱。《易·乾卦》君子,終曰乾乾。《論語》不亦君子乎。《註》君子,成德之名。

姓。《正字通》明有君助。

叶姑員切,音涓。《劉向·烈女傳》引過推讓,宣王悟焉。夙夜崇道,爲中興君。

【写】

寫【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悉也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瀉。《說文》置物也。《廣韻》除也,程也。《增韻》傾也,盡也,輸也。《詩·邶風》駕言出遊,以寫我憂。《註》寫,除也。《小雅》我心寫兮。《註》謂我心輸寫,而無留恨也。

《禮·曲禮》御食於君,君賜餘器之漑者不寫,其餘皆寫。《註》謂萑竹所織,不可洗滌,則傳寫於他器而食之,不欲口澤之凟也。

洩也。《周禮·地官》稻人掌稼下地,以澮寫水。

膽鈔也。《古諺》書三寫,魚成魯,帝成虒。

摹畫也。《史記·秦始皇紀》秦每破諸侯,寫放其宮室,作之咸陽。《註》放,效也。

鑄像曰寫。《越語》王令工以良金寫范蠡之狀,而朝禮之。《註》謂以善金鑄其形也。

《集韻》四夜切,音卸。與卸通。《石鼓文》宮車其寫,四馬其寫。《註》舍車解馬也。

叶舒呂切,音暑。《詩·小雅》旣見君子,我心寫兮。叶上湑下處。

叶蘇果切,音瑣。《謝惠連詩》有客被褐前,投心自詢寫。臧否固消滅,誰知窮薪火。

相关诗句
吁嗟无使古人专擅场 无使古人专擅场 风情老嫩任君写 鹅溪素练雪色光 歙坑旧砚椭而苍 胸中一吐千亩强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 与君百里遥相望 花溪水接双溪长 故托霜毫写君意 愿得岁寒同此心 用舍行藏随所至 此君由来材不器 蝌蚪篆籀皆人文 杀青汗简更殊绝 与人一生成异勋 乡来陈者皆此君 谁谓虚心却如铁 卧起操持十九年 节旄落尽竿难折 或充奉使手中节 铮然飞入桃花浪 见水犹能化作龙 此日携来葛陂上 或作仙人手中杖 一声吹裂昆崙玉 伶伦制律工有馀 阴阳各应雌雄六 或招葳蕤凤凰宿 任公见之颜色劳 巨丝一钩连六鳌 下拂东海之波涛 或栽长竿横斗高 与君歌尽幽篁谱 郫筒酤酒满眼酤 我歌长歌君起舞 王君王君听我语 此君风节还依然 浮花浪蕊纷过眼 柴扉草阁荒山田 天上归来十二年 六月清风生肺腑 须叟尽作王子猷 交游轩冕观如堵 挂在成均之左庑 价重已压青珊瑚 原父写梅君画竹 故人为我共作翠竹红梅图 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 和取湖南竹枝调 中流鼓瑟声铿锵 扁舟直过湘妃庙 我欲乘风发长啸 始知熊掌非珍羞 玉版邻人许同吃 家居渭川之上游 我欲富如千户侯 文章要比相如重 胸中八九吞不辞 万骑纷纭翠蕤送 我欲从猎誇云梦 欲来不来空断肠 美人娟娟隔秋水 碧云万顷浮天光 我欲鼓枻游潇湘 有斐君子劳心曲 底为猗猗兴不忘 瞻彼涟漪散晴绿 我欲题诗寄淇澳 俨然生面开功臣 褒公鄂公毛发动 宛如高阁图麒麟 钩勒写形才逼真 野迥漠漠烟光暝 风景虚无终渺茫 隔帘彷佛潇湘景 诸公画竹工画影 晚节衰飒江湖秋 天颜有喜频赐予 大叶长梢动冕旒 后来又有柯丹丘 移得蓝枝落窗几 水晶宫中春日长 飞白之石谁能比 吴兴学士赵公子 父子相传俱绝伦 蓟丘家世不易得 琅玕卓立无纤尘 前元作者李仲宾 复有小坡能画石 玉堂多暇图一枝 别试瑰奇在林僻 东坡作竹短而积 出墙之梢为最优 能令万箨起崖谷 画竹人推第一流 宋时亦有文湖州 一十五叶称绝笔 眼昏手颤艺转工 所至清风起萧瑟 唐时亦有萧协律 但悟书法如针悬 后生学子竞观看 形状何骈阗 天机逞其妙 又惊毛遂颖脱呈锥末 初疑荆轲图穷见匕首 丹汞炼就炉中雪 钱刀剪碎波心月 或如苍龙漦 或如白凤尾 或如黄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沧江风曳之水衣 或若金节羽衣之婀娜 或如银幡宝胜之飘飖 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折戟沉吴沙 或如铁钩锁 或如金错刀 脱略粉墨辞丹青 翛然独立太素始 真成标格非冥冥 王君写竹能写形 比似张生但神速 耳根但觉风泠泠 翠筱双钩出林麓 王君笔法乃过之 戏拈银毫书此竹 有时不作山水图 归晚轩中事幽独 往来曾见吴门道士张溪云 ??笆篻常经目 笼籦桃枝纷入眼 兴来踏遍筼筜谷 王君为人清拔俗 传与衣冠不乏千载之云礽 将诗变竹寄馀趣 盛唐诗格称其能 令祖蓝田王右丞 坐上千人万人爱 此竹乃是钩勒之所为 画竹誇当代 王君金华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