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游轩冕观如堵

出自:明代·李昱《王子约双钩竹歌》

拼音:[jiāo][yóu][xuān][miǎn][guān,guàn][rú][dǔ]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

王君金华人,画竹誇当代。
此竹乃是钩勒之所为,坐上千人万人爱。
令祖蓝田王右丞,盛唐诗格称其能。
将诗变竹寄馀趣,传与衣冠不乏千载之云礽。
王君为人清拔俗,兴来踏遍筼筜谷。
笼籦桃枝纷入眼,??笆篻常经目。
往来曾见吴门道士张溪云,归晚轩中事幽独。
有时不作山水图,戏拈银毫书此竹。
王君笔法乃过之,翠筱双钩出林麓。
耳根但觉风泠泠,比似张生但神速。
王君写竹能写形,真成标格非冥冥。
翛然独立太素始,脱略粉墨辞丹青。
或如金错刀,或如铁钩锁。
或如折戟沉吴沙,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银幡宝胜之飘飖,或若金节羽衣之婀娜。
或如沧江风曳之水衣,或如黄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白凤尾,或如苍龙漦。
钱刀剪碎波心月,丹汞炼就炉中雪。
初疑荆轲图穷见匕首,又惊毛遂颖脱呈锥末。
天机逞其妙,形状何骈阗。
后生学子竞观看,但悟书法如针悬。
唐时亦有萧协律,所至清风起萧瑟。
眼昏手颤艺转工,一十五叶称绝笔。
宋时亦有文湖州,画竹人推第一流。
能令万箨起崖谷,出墙之梢为最优。
东坡作竹短而积,别试瑰奇在林僻。
玉堂多暇图一枝,复有小坡能画石。
前元作者李仲宾,琅玕卓立无纤尘。
蓟丘家世不易得,父子相传俱绝伦。
吴兴学士赵公子,飞白之石谁能比。
水晶宫中春日长,移得蓝枝落窗几。
后来又有柯丹丘,大叶长梢动冕旒。
天颜有喜频赐予,晚节衰飒江湖秋。
诸公画竹工画影,隔帘彷佛潇湘景。
风景虚无终渺茫,野迥漠漠烟光暝。
钩勒写形才逼真,宛如高阁图麒麟。
褒公鄂公毛发动,俨然生面开功臣。
我欲题诗寄淇澳,瞻彼涟漪散晴绿。
底为猗猗兴不忘,有斐君子劳心曲。
我欲鼓枻游潇湘,碧云万顷浮天光。
美人娟娟隔秋水,欲来不来空断肠。
我欲从猎誇云梦,万骑纷纭翠蕤送。
胸中八九吞不辞,文章要比相如重。
我欲富如千户侯,家居渭川之上游。
玉版邻人许同吃,始知熊掌非珍羞。
我欲乘风发长啸,扁舟直过湘妃庙。
中流鼓瑟声铿锵,和取湖南竹枝调。
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故人为我共作翠竹红梅图。
原父写梅君画竹,价重已压青珊瑚。
挂在成均之左庑,交游轩冕观如堵
须叟尽作王子猷,六月清风生肺腑。
天上归来十二年,柴扉草阁荒山田。
浮花浪蕊纷过眼,此君风节还依然。
王君王君听我语,我歌长歌君起舞。
郫筒酤酒满眼酤,与君歌尽幽篁谱。
或栽长竿横斗高,下拂东海之波涛。
巨丝一钩连六鳌,任公见之颜色劳。
或招葳蕤凤凰宿,阴阳各应雌雄六。
伶伦制律工有馀,一声吹裂昆崙玉。
或作仙人手中杖,此日携来葛陂上。
见水犹能化作龙,铮然飞入桃花浪。
或充奉使手中节,节旄落尽竿难折。
卧起操持十九年,谁谓虚心却如铁。
乡来陈者皆此君,与人一生成异勋。
杀青汗简更殊绝,蝌蚪篆籀皆人文。
此君由来材不器,用舍行藏随所至。
愿得岁寒同此心,故托霜毫写君意。
花溪水接双溪长,与君百里遥相望。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胸中一吐千亩强。
歙坑旧砚椭而苍,鹅溪素练雪色光。
风情老嫩任君写,无使古人专擅场,吁嗟无使古人专擅场。

查看原文

注释

【交游】〈书〉结交朋友:~很广。
【轩冕】1.古时大夫以上官员的车乘和冕服。 2.借指官位爵禄。 3.指国君或显贵者。 4.指为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交】

交【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䢒《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小爾雅》俱也。《廣韻》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友也。《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交交,鳥飛貌。《詩·秦風》交交黃鳥。

交加,參錯也。《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衣領也。《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同蛟。《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史記》作蛟。

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

【游】

游【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

《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

《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

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

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九游,星也。《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韻補》叶延知切,音移。《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叶衣虛切,音於。《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

【轩】

軒【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虛言切,音掀。《說文》曲輈轓車也。《徐曰》載物則直輈。軒,大夫以上車。轓,兩旁壁也。《左傳·閔二年》鶴有乘軒者。《註》軒,大夫車。《又》歸夫人魚軒。《註》魚軒,夫人車。

《定九年》與之犀軒。《註》犀軒,卿車。夫人車以魚爲飾,卿車以犀皮爲飾也。

車前高曰軒,前下曰輊。《詩·小雅》戎車旣安,如輊如軒。《註》輊,車覆而前也。軒,車却而後也。《後漢·馬援傳》居前不能令人輊,居後不能令人軒。《註》言爲人無所輕重也。

檐宇之末曰軒。《左思·魏都賦》周軒中天。《註》周軒,長廊有窗而周迴者。

殿堂前檐特起曲椽無中梁者亦曰軒。天子不御正座而御平臺,曰臨軒。《前漢·史丹傳》天子自臨軒檻。《註》軒檻,欄版也。

軒縣,樂縣也。《周禮·春官·小胥》諸侯軒縣。《註》軒縣三面,其形曲,故又謂之曲縣。

笑貌。《後漢·方技傳》軒渠笑自若。《天祿外史》韓王軒然仰笑。

舞貌。《淮南子·道應訓》軒軒然迎風而舞。

自得之貌。《唐書·孔戣傳》軒軒自得。

與憲通。《禮·樂記》致右憲左。《註》憲讀爲軒,足仰也。

黎軒,國名。《史記·大宛傳》北有奄蔡、黎軒。《註》國在西海之西。

姓。黃帝號軒轅,後因爲氏。

軒丘,複姓。梁相軒丘豹。

《集韻》《韻會》許建切,音憲。《禮·內則》麋鹿田豕,麕皆有軒。《註》切肉大如藿葉也。

《集韻》居言切,音鞬。人名。《前漢·功臣表》衆利侯伊卽軒。

《集韻》許偃切,音幰。車軾。

《篇海》呼旱切。與䍐通。人名。鄭有軒虎。

叶許斤切,音欣。《陸雲·夏府君誄》丘園靡滯,鸞驥憑軒。豈方伊類,捉髮躬勤。

【冕】

冕【子集下】【冂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亡辨切《集韻》《韻會》《正韻》美辨切,音免。《說文》大夫以上冠也。邃延垂瑬纊紞。从冃,免聲。古黃帝初作冕。《徐曰》冕,上加之也。長六寸,前狹圓,上廣方,朱綠塗之,前後邃延。斿,其前垂珠也,俯仰逶迤,如水之流。纊紞,黃色也,以黃綿綴冕兩旁,下繫玉瑱,又謂之珥,細長而銳若筆頭,以屬耳中,無作聰明,虛己以待人之意。冕之言俛也,後仰前俯,主於恭也。《禮·玉藻》諸侯裨冕以朝。《禮器》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此以文爲貴也。

《韻會》或作絻。《荀子·禮論篇》郊之麻絻。《集韻》亦作㡈。

《正韻》禮記,士玄端,諸侯玄端以祭,天子玄端而朝日於東門之外。端皆作冕。

《集韻》武遠切,音晚。冠有延,前俯也。

【观】

觀【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古玩切,官去聲。《說文》諦視也。《韻會》所觀也,示也。《易·觀卦》大觀在上,順而巽,中正以觀天下。《朱註》觀者,有以中正示人而爲人所仰也。《書·益稷》予欲觀古人之象。《傳》欲觀示法象之服制。觀,舊音官,陸音工喚切。《周禮·冬官考工記》㮚氏爲量。嘉量旣成,以觀四國。《註》以觀示四方,使放象之。《前漢·宣帝紀》觀以珍寶。《師古曰》觀,示也。

容觀,容貌儀觀也。《禮·玉藻》旣服習容觀玉聲乃出。

《爾雅·釋詁》多也。《詩·周頌》奄觀銍艾。《箋》奄,久。觀,多也。一音官。

《爾雅·釋宮》觀謂之闕。《註》宮門雙闕。《疏》雉門之旁名觀。

名闕。《白虎通》上懸法象,其狀巍巍然高大,謂之象魏。使人觀之,謂之觀也。《三輔黃圖》周置兩觀,以表宮門。登之可以遠觀,故謂之觀。《左傳·僖五年》公旣視朔,遂登觀臺,以望而書,禮也。《註》臺上構屋,可以遠觀者也。

《廣韻》樓觀。《韻會》道宮謂之觀。《史記·封禪書》仙人好樓居,上令長安作蜚廉桂觀,甘泉作益延壽觀。

太子宮有甲觀。《前漢·成帝紀》元帝在太子宮,生甲觀畫堂。

東觀,漢祕書監。《後漢·安帝紀》詔五經博士,校定東觀五經傳記。《註》洛陽南宮有東觀。一名蓬觀。

京觀,積尸封土其上也。《左傳·宣十二年》潘黨曰:君盍築武軍而收晉尸,以爲京觀。

《韻會》壯觀,奇觀,謂景趣壯麗,事端奇偉有可觀者。

《字彙補》爲觀。

人名,國名。《竹書紀年》帝啓十年,放季子武觀于西河。《註》武觀,卽楚語五觀也。觀國,今頓丘衞縣。

縣名,水名。《前漢·地理志》東郡有畔觀縣,膠東國有觀陽縣。《應劭曰》在觀水之陽。

姓。《楚語》楚之所寶者,曰觀射父。

通作館。《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靈圉燕於閒館。《又》虛宮館而勿仞。《史記》《漢書》俱作觀。

與鸛通。《莊子·寓言篇》如觀雀、蚊虻相過乎前也。

《廣韻》《集韻》古丸切《韻會》《正韻》沽歡切,音官。《博雅》視也。《正字通》遠視、上視曰觀,近視、下視曰臨。《易·觀卦》初六童觀。《朱子曰》卦以觀示爲義,爻以觀瞻爲義。《書·盤庚》予若觀火。《傳》我視汝情,如視火。鄭康成讀去聲。《穀梁傳·隱五年》公觀魚于棠。《傳》常事曰視,非常曰觀。《關尹子·二柱篇》愛者我之精,觀者我之神。愛爲水,觀爲火。愛執而觀,因之爲木。觀存而愛,攝之爲金。

遊也。《孟子》吾何修而可以比於先王觀也。

占也。《史記·天官書》觀成潢。《晉灼曰》觀,占也,潢,五帝車舍。

猶顯也。《前漢·嚴安傳》以觀欲天下。《師古曰》顯示之,使其慕欲也。

《韻會小補》區願切,音勸。《禮·緇衣》在昔上帝,周田觀文王之德。《註》周田觀,古文爲割申勸。《陸德明·釋文》觀。依註讀爲勸。

叶古黃切,音光。《汲冢周書》師曠歌無射曰:國誠寧矣,遠人來觀。修義經矣,好樂無荒。

叶規倫切,音均。《前漢·高彪詩》枉道依合,復無所觀。先公高節,越可永遵。

叶居員切,音涓。《傅毅·七激》推深窮類,靡不博觀。光潤嘉美,世宗其言。

叶扃縣切,涓去聲。《揚雄·甘泉賦》大厦雲譎波詭,摧嗺而成觀。仰橋首以高視兮,目冥眴而無見。

《詩·小雅》維魴及鱮薄言觀者。《箋》觀,多也。《韓詩》作覩。

【如】

如【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諸切《集韻》《韻會》《正韻》人余切,音鴽。《說文》从隨也。一曰若也,同也。《書·舜典》如五器,如岱禮,如初,又然也。《易·離卦》突如其來如。《前漢·揚雄傳》雄家產不過十金,晏如也。

往也,至也。公如棠,如齊。見《左傳》。《劉伶·酒德頌》幕天席地,縱意所如。

月名。《爾雅·釋歲》二月爲如。

語助辭。《論語》恂恂如也。《孟子》驩虞如也,皥皥如也。

凉如。縣名。《前漢·郊祀志》上遂北巡朔方,還釋兵凉如。

肥如,古國名,在遼西郡。《應劭曰》肥子奔燕,燕封于此。

姓。如羅氏,攺爲如氏,見《統譜》。

本覺爲如,今覺爲來,見《道院集》。

眞如,有變易性相,如如常住不遷,見《禪燈錄》。

見《山海經》。

通作而。《前漢·五行志》引左傳,星隕如雨。《註》如,而也,星隕而且雨。

《廣韻》人恕切《集韻》《韻會》如倨切,音茹。《東方朔·七諫》忽容容其安之兮,超荒忽其焉如。苦衆人之難信兮,願離情而遠舉。《註》舉去聲。

《集韻》《類篇》乃箇切,音那。亦若也。

【堵】

堵【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當古切《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賭。《說文》垣也。一丈爲板,五板爲堵。《詩·小雅》百堵皆作《韓詩外傳》原憲居環堵之室,茨以蓬蒿。

懸鐘磬之名。《周禮·春官》小胥半爲堵,全爲肆。《註》凡編鐘編磬,各十六枚,半懸之在一虡,謂之堵,全之在一虡,謂之肆。

相安曰安堵。《史記·高帝記》上入關,約法三章,吏民皆安堵如故。

畜積之象。《莊子·盗跖篇》欲富就利,故滿若堵。

方語,若箇,這箇,兀的,曰阿堵。《晉書·王衍傳》衍口未嘗言錢字,婦令婢以錢繞牀下,不得行,衍晨起呼婢曰:舉却阿堵中物。

姓。《左傳》鄭有堵叔。

《廣韻》章也切《集韻》止野切,音者。縣名。《史記·張釋之傳》釋之,堵縣人。亦姓。《左傳》鄭堵女父,堵狗。

山名。《山海經》苦山東曰堵山,神天愚居之。

水名。《水經注》堵水,出堵陽北山南,源逕小堵鄕。《後漢·光武紀》岑彭爲征南大將軍,討鄧奉于堵鄕。

《集韻》東徒切。同闍。城門臺也。

時遮切,音蛇。《爾雅·釋宮》闍謂之臺。闍,或从土。

相关诗句
吁嗟无使古人专擅场 无使古人专擅场 风情老嫩任君写 鹅溪素练雪色光 歙坑旧砚椭而苍 胸中一吐千亩强 不如坐君西郊之草堂 与君百里遥相望 花溪水接双溪长 故托霜毫写君意 愿得岁寒同此心 用舍行藏随所至 此君由来材不器 蝌蚪篆籀皆人文 杀青汗简更殊绝 与人一生成异勋 乡来陈者皆此君 谁谓虚心却如铁 卧起操持十九年 节旄落尽竿难折 或充奉使手中节 铮然飞入桃花浪 见水犹能化作龙 此日携来葛陂上 或作仙人手中杖 一声吹裂昆崙玉 伶伦制律工有馀 阴阳各应雌雄六 或招葳蕤凤凰宿 任公见之颜色劳 巨丝一钩连六鳌 下拂东海之波涛 或栽长竿横斗高 与君歌尽幽篁谱 郫筒酤酒满眼酤 我歌长歌君起舞 王君王君听我语 此君风节还依然 浮花浪蕊纷过眼 柴扉草阁荒山田 天上归来十二年 六月清风生肺腑 须叟尽作王子猷 交游轩冕观如堵 挂在成均之左庑 价重已压青珊瑚 原父写梅君画竹 故人为我共作翠竹红梅图 何如曩昔行李游京都 和取湖南竹枝调 中流鼓瑟声铿锵 扁舟直过湘妃庙 我欲乘风发长啸 始知熊掌非珍羞 玉版邻人许同吃 家居渭川之上游 我欲富如千户侯 文章要比相如重 胸中八九吞不辞 万骑纷纭翠蕤送 我欲从猎誇云梦 欲来不来空断肠 美人娟娟隔秋水 碧云万顷浮天光 我欲鼓枻游潇湘 有斐君子劳心曲 底为猗猗兴不忘 瞻彼涟漪散晴绿 我欲题诗寄淇澳 俨然生面开功臣 褒公鄂公毛发动 宛如高阁图麒麟 钩勒写形才逼真 野迥漠漠烟光暝 风景虚无终渺茫 隔帘彷佛潇湘景 诸公画竹工画影 晚节衰飒江湖秋 天颜有喜频赐予 大叶长梢动冕旒 后来又有柯丹丘 移得蓝枝落窗几 水晶宫中春日长 飞白之石谁能比 吴兴学士赵公子 父子相传俱绝伦 蓟丘家世不易得 琅玕卓立无纤尘 前元作者李仲宾 复有小坡能画石 玉堂多暇图一枝 别试瑰奇在林僻 东坡作竹短而积 出墙之梢为最优 能令万箨起崖谷 画竹人推第一流 宋时亦有文湖州 一十五叶称绝笔 眼昏手颤艺转工 所至清风起萧瑟 唐时亦有萧协律 但悟书法如针悬 后生学子竞观看 形状何骈阗 天机逞其妙 又惊毛遂颖脱呈锥末 初疑荆轲图穷见匕首 丹汞炼就炉中雪 钱刀剪碎波心月 或如苍龙漦 或如白凤尾 或如黄河半解不解之冰澌 或如沧江风曳之水衣 或若金节羽衣之婀娜 或如银幡宝胜之飘飖 或如碎璧逃秦火 或如折戟沉吴沙 或如铁钩锁 或如金错刀 脱略粉墨辞丹青 翛然独立太素始 真成标格非冥冥 王君写竹能写形 比似张生但神速 耳根但觉风泠泠 翠筱双钩出林麓 王君笔法乃过之 戏拈银毫书此竹 有时不作山水图 归晚轩中事幽独 往来曾见吴门道士张溪云 ??笆篻常经目 笼籦桃枝纷入眼 兴来踏遍筼筜谷 王君为人清拔俗 传与衣冠不乏千载之云礽 将诗变竹寄馀趣 盛唐诗格称其能 令祖蓝田王右丞 坐上千人万人爱 此竹乃是钩勒之所为 画竹誇当代 王君金华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