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毫染素笺

出自:明代·李昱《题蜀山图五十四韵》

拼音:[huī][háo][rǎn][sù][jiān]

平仄:平平仄仄平

蚕丛开迹处,追旧已茫然。
霸业依天险,王图度地偏。
蜀乡繁景物,秦塞迥人烟。
邛笮名非一,褒斜路几千。
尧封终未遍,禹贡岂应全。
不尽山环绕,无穷水接连。
岷峨相互属,沱汉共洄沿。
飞鹤犹难过,哀猿尚可缘。
扪参还历井,入地忽登天。
峻坂青泥滑,嵌岩碧树圆。
一吟三叹息,十步九欹颠。
行路难如此,伤时益勉旃。
良工曾夙契,绘事至今传。
路始蚕崖入,人於鸟道旋。
锦江元自阔,玉垒为谁坚。
迤?瞻眉曲,苍茫忆磬川。
犍为藏小县,宣化瞰层巅。
僧寺随高下,商帆或后先。
盘涡宜鹭浴,枉渚称鸥眠。
锁水通旁港,泸州带野壖。
涪翁亭共仰,堡子塞堪怜。
南定楼云矗,嘉陵石黛妍。
平林方蓊郁,远嶂复联翩。
黔水明沙溆,酆山夹市廛。
载经夔子国,多羡武侯贤。
八阵躬耕后,三分未出前。
北来愁魏武,东下骇孙权。
猿鸟今萧瑟,风云亦渺悬。
空馀滩漠漠,惟有月娟娟。
工部人千古,成都屋数椽。
云安尝伏枕,涪万不闻鹃。
屡过瞿唐峡,须乘滟滪船。
垂堂能弗戒,上濑却劳牵。
捩柂凭三老,摊钱问长年。
壮游虽去邑,故隐必归田。
步履西郊外,移家二崦边。
白盐疑雪积,赤甲与霞褰。
所值干戈地,皆成锦绣篇。
江花供句好,汀草映袍鲜。
一老俱云已,群公抑有焉。
凝神搜僻壤,游思究残编。
高祖炎基肇,文翁美化专。
喧腾长卿檄,寂寞子云玄。
跃马城难恃,鸣蛙井易穿。
赤符重烜赫,白帝谩迁延。
莫哂姜维阁,休誇邓艾毡。
英雄基始创,庸闇祚难绵。
中土名犹正,边夷僣罔悛。
晋唐初改辙,李孟又摩肩。
守固宁修德,乘危乃慕膻。
浮云驰往誉,流水逐前愆。
草阁秋风老,花溪夜雨悬。
纷纷看崒嵂,历历数潺湲。
咫尺登临罢,挥毫染素笺

查看原文

注释

【挥毫】〈书〉指用毛笔写字或画画儿:~泼墨 ㄧ对客~。
【染素】指着过色的生绢。
【素笺】见"素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挥】

揮【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輝。《說文》奮也。《廣韻》振也,動也,灑也。《爾雅·釋詁》竭也。《註》揮振,去水也。《禮·曲禮》飲玉爵者弗揮。《註》振去餘酒曰揮。《左傳·僖二十三年》懷嬴奉匜沃盥,旣而揮之。《註》揮,湔也。

散也,揮霍也。《易·乾·文言》六爻發揮,旁通情也。《疏》六爻發越揮散,旁通萬物之情也。

指揮也。《宋三朝政錄》乘快指揮一事誤失,史官必書。

《集韻》吁運切,音訓。亦奮也。

胡昆切,音魂。揮掄,全而不破也。

叶于倫切,音筠。《王桀詩》荆軻爲燕使,送者盈水濵。縞素易水上,涕泣不可揮。◎按《音學五書》引《詩》云:揮古本音熏。《集韻》或作㩣。《正字通》與麾撝通。《說文》分撝揮爲二。

【毫】

毫【辰集下】【毛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胡刀切,音豪。長銳毛也。《老子·道德經》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前漢·鮑宣傳》有益毫毛。

言物細曰秋毫,言毫至秋極纖細也。《孟子》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莊子·知北遊》秋毫爲小,待之成體。《前漢·高帝紀》沛公入關,秋毫無犯。

《謝察微·算經》十絲曰毫,十毫曰釐。《禮·經解》差若毫釐,謬以千里。《晉書·虞預傳》毫釐之失。

筆謂之毫。《陸機·文賦》或含毫而邈然。《唐書·劉知幾傳》每記事載言,則閣筆相視,含毫不斷。

蘸筆曰濡毫,落筆曰揮毫。

姓。漢毫康,封安陽侯。

修毫,狗名。《西京雜記》李亨好馳駿狗,有修毫、釐睫、白望、靑曹之名。《說文》作豪。籀文作毫。《正字通》毫、豪雖通,然《山海經》豪豬可借毫,孟子《豪傑》之士,《淮南子》智過百人謂之豪,當用豪,俗溷爲一,非。

《姓譜》毫、豪分二姓。

【染】

染【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琰切,音冉。《說文》以繒彩爲色。从水杂聲。徐鍇引裴光遠云:从水,水者所以染。从木,木者桅茜之屬。从九,九者染之數也。《周禮·天官》染人掌染帛。《爾雅·釋器》一染謂之縓,再染謂之赬,三染謂之纁。

柔貌。《詩·小雅》荏染柔木。

《博雅》染耦,和諧也。

姓。《姓譜》晉染閔,五代染于。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豔切,冉去聲。汚也,漬也。《書·胤征》舊染汚俗,咸與維新。《韻會》《周禮》染人有上、去二音。从九會意。俗从丸,非。○按《說文》收水部,今誤入。

【素】

素【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桑故切《集韻》《韻會》《正韻》蘇故切,,取其澤也。《九經字㨾》隷省作素。《小爾雅》縞之麤者曰素。《釋名》素,朴素也。已織則供用,不復加巧飾也。《急就篇註》素謂緝之精白者。《禮·雜記》純以素。《註》素,生帛也。

《易·履卦》素履往旡咎。《疏》處履之始而用質素。

《詩·齊風》充耳以素乎而。《傳》素,象瑱。

《詩·魏風》不素餐兮。《傳》素,空也。

《禮·檀弓》有哀素之心也。《註》凡物無飾曰素。

《禮器》或素或靑。《註》素,尙白。

《左傳·僖二十八年》其衆素飽。《疏》素訓爲直。

《楚語》夫謀必素。《註》素,猶豫也。

《博雅》素,本也。

姓。《姓氏急就篇》後魏有幷州刺史素延。

《禮·中庸》素隱行怪。《註》素讀爲傃,猶鄕也。○按《朱子·中庸章句》,素,按《漢書》當作索,蓋字之誤也。

與傃通。《戰國策》竭智能,示情素。《註》素、傃通,誠也。

與嗉通。《史記·天官書》張素爲㕑,主觴客。《註》索隱曰:素,嗉也。

《韻補》叶孫租切。《古詩》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織縑日一匹,織素五丈餘。○按《說文》,同。

【笺】

箋【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正韻》則前切《集韻》《韻會》將先切,音湔。《說文》表識書也。《篇海》古者紀其事,以竹編次爲之。《廣雅》箋,云也。

書也。鄭康成衍毛氏詩,傳之未盡者曰箋。《呂忱·字林》鄭以毛學審備,遵暢厥旨,所以表明毛意,記識其事,故特稱爲箋。《博物志》聖人制作曰經,賢者著述曰傳,鄭康成註《毛詩》曰箋。或云毛公嘗爲北海郡守,鄭是此郡人,謙敬不敢言註,但表識其不明者耳。《玉篇》通作牋。

相关诗句
挥毫染素笺 咫尺登临罢 历历数潺湲 纷纷看崒嵂 花溪夜雨悬 草阁秋风老 流水逐前愆 浮云驰往誉 乘危乃慕膻 守固宁修德 李孟又摩肩 晋唐初改辙 边夷僣罔悛 中土名犹正 庸闇祚难绵 英雄基始创 休誇邓艾毡 莫哂姜维阁 白帝谩迁延 赤符重烜赫 鸣蛙井易穿 跃马城难恃 寂寞子云玄 喧腾长卿檄 文翁美化专 高祖炎基肇 游思究残编 凝神搜僻壤 群公抑有焉 一老俱云已 汀草映袍鲜 江花供句好 皆成锦绣篇 所值干戈地 赤甲与霞褰 白盐疑雪积 移家二崦边 步履西郊外 故隐必归田 壮游虽去邑 摊钱问长年 捩柂凭三老 上濑却劳牵 垂堂能弗戒 须乘滟滪船 屡过瞿唐峡 涪万不闻鹃 云安尝伏枕 成都屋数椽 工部人千古 惟有月娟娟 空馀滩漠漠 风云亦渺悬 猿鸟今萧瑟 东下骇孙权 北来愁魏武 三分未出前 八阵躬耕后 多羡武侯贤 载经夔子国 酆山夹市廛 黔水明沙溆 远嶂复联翩 平林方蓊郁 嘉陵石黛妍 南定楼云矗 堡子塞堪怜 涪翁亭共仰 泸州带野壖 锁水通旁港 枉渚称鸥眠 盘涡宜鹭浴 商帆或后先 僧寺随高下 宣化瞰层巅 犍为藏小县 苍茫忆磬川 迤?瞻眉曲 玉垒为谁坚 锦江元自阔 人於鸟道旋 路始蚕崖入 绘事至今传 良工曾夙契 伤时益勉旃 行路难如此 十步九欹颠 一吟三叹息 嵌岩碧树圆 峻坂青泥滑 入地忽登天 扪参还历井 哀猿尚可缘 飞鹤犹难过 沱汉共洄沿 岷峨相互属 无穷水接连 不尽山环绕 禹贡岂应全 尧封终未遍 褒斜路几千 邛笮名非一 秦塞迥人烟 蜀乡繁景物 王图度地偏 霸业依天险 追旧已茫然 蚕丛开迹处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