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尝伏枕

出自:明代·李昱《题蜀山图五十四韵》

拼音:[yún][ān][cháng][fú][zhěn]

平仄:平平平平仄

蚕丛开迹处,追旧已茫然。
霸业依天险,王图度地偏。
蜀乡繁景物,秦塞迥人烟。
邛笮名非一,褒斜路几千。
尧封终未遍,禹贡岂应全。
不尽山环绕,无穷水接连。
岷峨相互属,沱汉共洄沿。
飞鹤犹难过,哀猿尚可缘。
扪参还历井,入地忽登天。
峻坂青泥滑,嵌岩碧树圆。
一吟三叹息,十步九欹颠。
行路难如此,伤时益勉旃。
良工曾夙契,绘事至今传。
路始蚕崖入,人於鸟道旋。
锦江元自阔,玉垒为谁坚。
迤?瞻眉曲,苍茫忆磬川。
犍为藏小县,宣化瞰层巅。
僧寺随高下,商帆或后先。
盘涡宜鹭浴,枉渚称鸥眠。
锁水通旁港,泸州带野壖。
涪翁亭共仰,堡子塞堪怜。
南定楼云矗,嘉陵石黛妍。
平林方蓊郁,远嶂复联翩。
黔水明沙溆,酆山夹市廛。
载经夔子国,多羡武侯贤。
八阵躬耕后,三分未出前。
北来愁魏武,东下骇孙权。
猿鸟今萧瑟,风云亦渺悬。
空馀滩漠漠,惟有月娟娟。
工部人千古,成都屋数椽。
云安尝伏枕,涪万不闻鹃。
屡过瞿唐峡,须乘滟滪船。
垂堂能弗戒,上濑却劳牵。
捩柂凭三老,摊钱问长年。
壮游虽去邑,故隐必归田。
步履西郊外,移家二崦边。
白盐疑雪积,赤甲与霞褰。
所值干戈地,皆成锦绣篇。
江花供句好,汀草映袍鲜。
一老俱云已,群公抑有焉。
凝神搜僻壤,游思究残编。
高祖炎基肇,文翁美化专。
喧腾长卿檄,寂寞子云玄。
跃马城难恃,鸣蛙井易穿。
赤符重烜赫,白帝谩迁延。
莫哂姜维阁,休誇邓艾毡。
英雄基始创,庸闇祚难绵。
中土名犹正,边夷僣罔悛。
晋唐初改辙,李孟又摩肩。
守固宁修德,乘危乃慕膻。
浮云驰往誉,流水逐前愆。
草阁秋风老,花溪夜雨悬。
纷纷看崒嵂,历历数潺湲。
咫尺登临罢,挥毫染素笺。

查看原文

注释

【伏枕】1.伏卧在枕上。《诗.陈风.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后多指因病弱﹑年老而长久卧床。 2.指卧病在床的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安】

安【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安期,安平,俱複姓。

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尝】

嘗【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常。《說文》口味之也。从旨,尙聲。《詩·小雅》嘗其旨否。《前漢·郊祀志》百鬼迪嘗。《註》師古曰:嘗謂歆饗也。

《廣韻》試也。《戰國策》疑則少嘗之。《史記·越世家》請試嘗之。

《張耳餘傳》先嘗秦軍。

《廣韻》曾也。《論語》嘗從事於斯矣。

《玉篇》祭也。《爾雅·釋天》秋祭曰嘗。《註》嘗新穀。《詩·小雅》禴祠烝嘗。

《廣韻》姓也。《風俗通》孟嘗君之後。《玉篇》同甞。《集韻》或作。

【伏】

伏【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房六切,音服。偃也。《禮·曲禮》寢毋伏。

《廣韻》匿藏也。《書·大禹謨》嘉言罔攸伏。《詩·小雅》潛雖伏矣。《史記·樂書》羽者嫗伏,毛者孕鬻。《前漢·趙廣漢傳》發奸摘伏如神。

屈服也。《左傳·隱十一年》許旣伏其罪矣。

三伏。《史記·秦本記》秦德公二年初伏。《註》六月三伏之節。始自秦德公。周時無伏。《釋名》伏者,金氣伏藏之日也。金畏火,故三伏皆庚。四氣代謝,皆以相生。至立秋以金代火,故庚日必伏。《註》夏至後三庚爲初伏,第四庚爲中伏,立秋後初庚爲末伏。

姓。漢有伏勝,伏隆。《氏族博考》伏宓同出伏羲氏。漢伏生,晉書作宓生。

乞伏,外國姓。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扶富切,浮去聲。禽覆卵也。《古今注》燕伏戊己。《前漢·五行志》丞相府史家雄雞伏子。

《集韻》鼻墨切。與匐通。《史記·范雎傳》膝行蒲伏。

叶必歷切,音壁。《賈誼·鵩賦》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憂喜聚門兮。吉凶同域。

【枕】

枕【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章荏切,斟上聲。《說文》臥薦首者。《釋名》枕,檢也,所以檢項也。《詩·唐風》角枕粲兮。《禮·內則》斂枕簟。

《唐韻》之賃切《集韻》《韻會》《正韻》職任切。義同。

車後橫木也。《小爾雅》軫謂之枕。

魚腦中骨曰枕。《爾雅·釋蟲》魚枕謂之丁。

姓。《姓苑》出下邳。

《廣韻》直深切《集韻》持林切,音沈。繫牛杙也。

木名。《釋名》烏梓一名枕,一名豫。

《本草綱目》枕木卽釣樟。

叶知險切,音展。《詩·陳風》有美一人,碩大且儼。寤寐無爲,輾轉伏枕。

相关诗句
挥毫染素笺 咫尺登临罢 历历数潺湲 纷纷看崒嵂 花溪夜雨悬 草阁秋风老 流水逐前愆 浮云驰往誉 乘危乃慕膻 守固宁修德 李孟又摩肩 晋唐初改辙 边夷僣罔悛 中土名犹正 庸闇祚难绵 英雄基始创 休誇邓艾毡 莫哂姜维阁 白帝谩迁延 赤符重烜赫 鸣蛙井易穿 跃马城难恃 寂寞子云玄 喧腾长卿檄 文翁美化专 高祖炎基肇 游思究残编 凝神搜僻壤 群公抑有焉 一老俱云已 汀草映袍鲜 江花供句好 皆成锦绣篇 所值干戈地 赤甲与霞褰 白盐疑雪积 移家二崦边 步履西郊外 故隐必归田 壮游虽去邑 摊钱问长年 捩柂凭三老 上濑却劳牵 垂堂能弗戒 须乘滟滪船 屡过瞿唐峡 涪万不闻鹃 云安尝伏枕 成都屋数椽 工部人千古 惟有月娟娟 空馀滩漠漠 风云亦渺悬 猿鸟今萧瑟 东下骇孙权 北来愁魏武 三分未出前 八阵躬耕后 多羡武侯贤 载经夔子国 酆山夹市廛 黔水明沙溆 远嶂复联翩 平林方蓊郁 嘉陵石黛妍 南定楼云矗 堡子塞堪怜 涪翁亭共仰 泸州带野壖 锁水通旁港 枉渚称鸥眠 盘涡宜鹭浴 商帆或后先 僧寺随高下 宣化瞰层巅 犍为藏小县 苍茫忆磬川 迤?瞻眉曲 玉垒为谁坚 锦江元自阔 人於鸟道旋 路始蚕崖入 绘事至今传 良工曾夙契 伤时益勉旃 行路难如此 十步九欹颠 一吟三叹息 嵌岩碧树圆 峻坂青泥滑 入地忽登天 扪参还历井 哀猿尚可缘 飞鹤犹难过 沱汉共洄沿 岷峨相互属 无穷水接连 不尽山环绕 禹贡岂应全 尧封终未遍 褒斜路几千 邛笮名非一 秦塞迥人烟 蜀乡繁景物 王图度地偏 霸业依天险 追旧已茫然 蚕丛开迹处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