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言天纵子

出自:近现代·连横《遣怀》

拼音:[dà,dài,tài][yán][tiān][zòng,zǒng][zǐ]

平仄:仄平平仄仄

为儒务其全,读书求其理。
静坐斗室中,天下事尺咫。
纵横五大洲,上下廿四史。
国政纷如丝,哲学非一揆。
立宪与专制,有时相角抵。
乐天与悲世,亦复相訾毁。
甲言此方非,乙谓彼方是。
我欲提其纲,必先竟其委。
博古而昧今,顽然徒林兕。
尊今而薄古,蠢如辽东豕。
曰古有唐虞,曰今有欧美。
唐虞典籍存,国粹长不死。
欧美思想新,民权日兴起。
世界入大同,进化循其轨。
如日光中天,如泉流不止。
万派本同源,道在人驱使。
譬如用兵家,知彼又知己。
又如奏乐时,宫商兼角徵。
太上比太羹,其次得其旨;其次食其馀,其次舐其滓。
造化生斯人,博爱无彼此。
颅圆而趾方,耳目其听视。
如何贤者贤,或又鄙者鄙。
贫富若不均,贵贱竟难比。
谓同父母仁,厚薄万千里。
或地有肥硗,否则种良否。
如何虞舜德,其弟乃有庳。
又如汉惠慈,其母乃吕雉。
我心颇怀疑,天演大奇诡。
冥冥高在上,人类为儡傀。
我欲破其牢,我自鞭其捶。
我生东海东,风云处廿纪。
我年未三十,前途大莫拟。
郅治追羲皇,教化参孔李。
礼乐周姬公,文章汉太史。
既登故人堂,复入今人垒。
文明两大流,亚欧同一水。
希腊科学生,印度佛风靡。
耶稣宗教兴,一呼而百唯。
党徒爱天国,救世无远迩。
洎今有英伦,宪政尤文斐。
德法亦富强,俄民权不齿。
革命势沸腾,贵族未可恃。
哀哀古支那,汉族为奴婢。
政教久纷纭,变法长已矣。
西力日东渐,一的集万矢。
和戎涸金钱,割地踞关市。
故国大可伤,同胞亦可耻。
人生非鸟兽,胡得聊尔尔?物竞炎炎中,天择存有几。
易称穷通变,书言天顾諟。
合群力则强,尚武长其技。
横览员舆上,梦见伟人伟。
左揖马志尼,右挈葛苏士。
华那亚历山,峨峨坐一几。
岳王发冲冠,延平愤抚髀。
誓复四百州,浊世扫糠纰。
万邦登春台,昊天降福祉。
谈笑仰北斗,黄河清可俟。
赋诗问灵魂,大言天纵子

查看原文

注释

【大言】1.高声地说。 2.指谋划大事之言。 3.正大的言论。 4.夸大的言辞﹐大话。 5.杂体诗的一种。
【天纵】1.亦作"天从"。天所放任﹐意谓上天赋予。后常用以谀美帝王。 2.闰月。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言】

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廣雅》從也。

《釋名》委也。

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集韻》牛堰切,音。訟也。

《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說文》本作,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纵】

縱【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蹤去聲。《說文》緩也。一曰舍也。《博雅》置也。《玉篇》恣也,放也。《書·太甲》縱敗禮。《詩·大雅》無縱詭隨。

《詩·鄭風》抑縱送忌。《註》發矢曰縱。

《禮·仲尼燕居》縱言至于禮。《註》縱言,汎說事。

《左傳·襄二十六年》敢有二心乎。縱有,共其內,莫共其外。

《爾雅·釋詁》縱,亂也。

省作從。《論語》從之純如也。《前漢·王吉傳》放從自若。

《集韻》《韻會》祖動切《正韻》作孔切,音總。《禮·檀弓》喪事欲其縱縱爾。《註》讀如總領之總。急遽趨事貌。

《集韻》足勇切,音䙕。慫或作縱。《前漢·衡山王傳》日夜縱臾。《註》師古曰:縱臾,謂獎勸也。

《廣韻》卽容切《集韻》《韻會》《正韻》將容切,音蹤。《廣韻》縱橫也。《韻會》或作從。《詩·齊風》衡從其畝。《類篇》東西曰衡,南北曰從。《賈誼·過秦論》合從締交。《註》從,與縱同。

與蹤通。《前漢·蕭何傳》發縱指示獸處者,人也。《註》師古曰:讀者乃爲蹤蹟之蹤,非也。○按隷釋袁良:比縱豹產。皆以縱爲蹤。師古之說非是。

《集韻》徂聰切,音叢。髻高大貌。

【子】

子【寅集上】【子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㜽音梓。《說文》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入,以爲稱。《徐鍇曰》十一月夜半,陽氣所起。人承陽,故以爲稱。

《廣韻》息也。《增韻》嗣也。《易·序卦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白虎通》王者父天母地曰天子。天子之子曰元子。《書·顧命》用敬保元子釗。

《儀禮·喪服》諸侯之子稱公子。

凡適長子曰冢子,卽宗子也。其適夫人之次子,或衆妾之子,曰別子,亦曰支子。《禮·曲禮》支子不祭,祭必告於宗子。

男子之通稱。《顏師古曰》子者,人之嘉稱,故凡成德,謂之君子。《王肅曰》子者,有德有爵之通稱。

自世婦以下自稱曰婢子,見《禮記·曲禮》。

卿之妻曰內子。《儀禮·有司徹註》內子不薦籩。

《禮·檀弓》兄弟之子猶子也。

《前漢·嚴助傳註》令子出就婦家爲贅壻,曰贅子。

人君愛養百姓曰子。

辰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前漢·律歷志》孳萌於子。

《禮·王制》公侯伯子男,凡五等。《疏》子者,奉恩宣德。

左庶子,中庶子,官名。

國名。《括地志》子城,在渭州莘城縣。

長子,縣名。周史辛甲所封,後爲趙邑,屬上黨。

姓。《史記·殷本紀》契,母吞鳦子而生,故曰子氏。

複姓。《左傳》鄭大夫子人氏,魯大夫子服氏,子家氏。

子細,猶分別。《北史·源思禮傳》爲政當舉大綱,何必太子細也。《正字通》子讀若薺,方語別也。俗作仔細。

去聲,才四切。《中庸》子庶民也。徐邈讀。

與慈通。《禮·樂記》易直子諒之心,油然生矣。《韓詩外傳》子諒作慈良。

叶濟口切,音走。《前漢·班固敘傳》侯王之祉,祚及孫子。公族蕃衍,枝葉暢茂。茂音某。

叶子德切,音則。《詩·豳風》旣取我子,無毀我室。《楊愼·古音叢目》與朱傳同。

相关诗句
大言天纵子 赋诗问灵魂 黄河清可俟 谈笑仰北斗 昊天降福祉 万邦登春台 浊世扫糠纰 誓复四百州 延平愤抚髀 岳王发冲冠 峨峨坐一几 华那亚历山 右挈葛苏士 左揖马志尼 梦见伟人伟 横览员舆上 尚武长其技 合群力则强 书言天顾諟 易称穷通变 天择存有几 物竞炎炎中 胡得聊尔尔 人生非鸟兽 同胞亦可耻 故国大可伤 割地踞关市 和戎涸金钱 一的集万矢 西力日东渐 变法长已矣 政教久纷纭 汉族为奴婢 哀哀古支那 贵族未可恃 革命势沸腾 俄民权不齿 德法亦富强 宪政尤文斐 洎今有英伦 救世无远迩 党徒爱天国 一呼而百唯 耶稣宗教兴 印度佛风靡 希腊科学生 亚欧同一水 文明两大流 复入今人垒 既登故人堂 文章汉太史 礼乐周姬公 教化参孔李 郅治追羲皇 前途大莫拟 我年未三十 风云处廿纪 我生东海东 我自鞭其捶 我欲破其牢 人类为儡傀 冥冥高在上 天演大奇诡 我心颇怀疑 其母乃吕雉 又如汉惠慈 其弟乃有庳 如何虞舜德 否则种良否 或地有肥硗 厚薄万千里 谓同父母仁 贵贱竟难比 贫富若不均 或又鄙者鄙 如何贤者贤 耳目其听视 颅圆而趾方 博爱无彼此 造化生斯人 其次舐其滓 其次得其旨;其次食其馀 太上比太羹 宫商兼角徵 又如奏乐时 知彼又知己 譬如用兵家 道在人驱使 万派本同源 如泉流不止 如日光中天 进化循其轨 世界入大同 民权日兴起 欧美思想新 国粹长不死 唐虞典籍存 曰今有欧美 曰古有唐虞 蠢如辽东豕 尊今而薄古 顽然徒林兕 博古而昧今 必先竟其委 我欲提其纲 乙谓彼方是 甲言此方非 亦复相訾毁 乐天与悲世 有时相角抵 立宪与专制 哲学非一揆 国政纷如丝 上下廿四史 纵横五大洲 天下事尺咫 静坐斗室中 读书求其理 为儒务其全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