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石山前春酒醲

出自:清代·林占梅《寄怀周子玉部郎》

拼音:[wū][shí,dàn][shān][qián][chūn][jiǔ][nóng]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西泠名士周公瑾,书船画舫终难隐。
乍观才略著遐荒,草有声华传禁近。
崇山大老最怜才,名流物色从尘埃。
裴相新道崔湜坐,狐公东阁玉溪陪。
羡君才气本横逸,纵论雄谈常扪虱。
撑肠富有五车书,运腕力扶一枝笔。
是时我师正朝天,携往长安看画日。
典册曾希司马工,驰书更羡枚皋疾。
驱车复出皇都门,馀子纷纷安足论。
克日笋舆指闽峤,绿榕阴接荔阴繁。
繁阴中有越王宅,诸侯幕内为宾客。
乌石山前春酒醲,江瑶、荔子日三百。
剑池玉尺瓣香亭,昌谷囊中多古迹。
终朝据案惜分阴,论衡拟就平南策。
是时海外屡徵兵,台疆鼠子犹纵横。
如君韬略本兼著,壮怀正合请长缨。
乘风一夕破鲸雾,瞬息三山渺回顾。
半肩行李竹城来,相携一笑浑如故。
臭味芝兰意气投,当筵借箸为筹布。
述安廉访我召公,谓予一臂堪相助。
君也赏识□倍拳,有心携我上凌烟。
平生气概重然诺,请君且著祖生鞭。
椎牛誓众向南发,马蹄风疾无留连。
一旦闻予到尺咫,联营将弁皆欢喜。
已教大师待留餐,更贺监军迎倒屣。
谋定同君虎穴探,执殳竟向前矛徙。
葭投一战逆魂飞,当道老熊立披靡。
积年天堑一宵平,奔鼠么魔若狼豕。
彰邑城头羽扉挥,东北西南尽解围。
连镳固欲台南去,转饷无方乃告归。
归时日日思良友,琢句论文数欧九。
君虽隔地自同情,说项推袁不离口。
频闻画策中机宜,歼厥巨魁灭群丑。
迩日欣看入告章,颜色腰间悬紫绶。
何时返旆竹城来,蓬门端得为君开。
杨柳画桥并钓艇,梅花书屋啸吟台。
吟台幽处琴樽设,十日平原肠更热。
长啸高歌召鬼神,案上铜壶扣欲缺。
眼前世事任况净,何暇与人争论列。
我有心愿人不知,所愿无妨为君说。
随君一棹入榕城,陪向程门同立雪。

查看原文

注释

【石山】1.岩石积成的山。 2.传说中的山名。 3.状如山石的花纹。
【春酒】1.冬酿春熟之酒;亦称春酿秋冬始熟之酒。 2.指春节期间的饮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乌】

烏【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污。《說文》孝鳥也。象形。《埤雅》林罕以爲全象鳥形,但不注其目睛。烏體全黑,遠而不分別其睛也。《詩·邶風》莫黑匪烏。《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前漢·眭弘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下集其旁。

《爾雅·釋鳥》燕白脰烏。《註》小爾雅云: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又》鸀山烏。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註》烏謂居,鵲之屬。

《小爾雅》去隂就陽者,謂之陽烏,鴻雁是也。

《韻會》日中有三足烏。

《說文》孔子曰: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註》徐鉉曰:俗作嗚,非是。《埤雅》烏又爲歎詞者,烏見異則噪,故以爲烏霍。烏霍,歎所異也。

《玉篇》語辭也。

《廣韻》安也。《正韻》何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註》徐廣曰:烏,一作惡。

《史記·天官書》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註》索隱曰:蔚然,漢書作哀烏,星之狀貌。《正字通》星經作依烏,後人因謂郞官爲依烏府。

《韻會》黑色曰烏。《史記·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五代史·梁符彥卿傳》太祖賜以所乗愛馬一丈烏。

《前漢·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註》師古曰:烏烏秦聲。關中舊有此曲,亦作嗚。《史記·李斯傳》歌呼嗚嗚。

縣名。烏氏,因水而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烏氏。《註》烏水出西北入河。氏音支。

烏程,烏傷,屬會稽郡。

烏孫,烏桓,皆西域國名。

《廣韻》姓也。齊大夫烏枚鳴。見《左傳》。

赤烏,殿名。《左思·吳都賦》飾赤烏之暐曄。

《集韻》《類篇》於加切,音鴉。《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師古曰:烏,一加反。秅,直加反。

《漢鼓吹曲》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下叶音鰕,者叶音遮。

《集韻》《類篇》於諫切,音晏。《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鄭氏曰:烏秅音鷃拏。師古曰:急言之聲,如鷃拏耳。非正音也。

《韻會》古文借作顧字。見義雲章。亦轉聲也。

【石】

石【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碩。《增韻》山骨也。《釋名》山體曰石。《易·說卦傳》艮爲山,爲小石。《楊泉物理論》土精爲石,石氣之核也。氣之生石,猶人筋絡之生爪牙也。《春秋·說題詞》石,隂中之陽,陽中之隂,隂精補陽,故山含石。

樂器,八音之一。《書·益稷》擊石拊石。《註》石,磬也。

樂聲不發揚亦曰石。《周禮·春官·典同》厚聲石。《註》鐘太厚則如石,叩之無聲。

堅也。《前漢·揚雄傳》石畫之臣。《師古註》言堅固如石。亦作碩。

星亦稱石。《左傳·僖十六年》隕石于宋五,隕星也。

量名。十斗曰石。《前漢·食貨志》夫治田百畮,歲收畮一石半,爲粟百五十石。

官祿秩數稱石。《師古曰》漢制,三公號稱萬石,以下遞減至百石。

粗布皮革之數亦稱爲石。《唐書·張弘靖傳》汝輩挽兩石弓,不如識一丁字。

水亦稱石。《水經注》河水濁,淸澄一石水六斗泥。

酒亦稱石。《史記·滑稽傳》臣飲一斗亦醉,一石亦醉。

衡名。百二十斤爲石。《書·五子之歌》關石和鈞。《註》三十斤爲鈞,四鈞爲石。《禮·月令》仲春鈞衡石。《前漢·律歷志》石者,大也,權之大者。

州名。《廣韻》秦伐趙取離石,周因邑以名州。

姓。《左傳》衞大夫石碏。

複姓。孔子弟子有石作蜀。

叶常義切,音嗜。《宋玉·高唐賦》勢薄岸而相擊兮,隘交引而却會。崪中怒而特高兮,若浮海而望碣石。

叶石若切,音杓。《楚辭·惜誓》方世俗之幽昬兮,眩白黑之美惡。放山淵之龜玉兮,相與貴夫礫石。

《招魂》長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礫石些。

叶七各切,音錯。《郭璞·爾雅贊》鰒似蛤,有鱗無殻。一面附石,細孔雜雜,或七或八。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前】

前【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歬音錢。《增韻》前,後之對。

進也。《廣韻》先也。

《禮·檀弓》我未之前聞也。《註》猶故也。

《儀禮·特牲》祝前主人降。《註》前猶導也。

《集韻》《韻會》《正韻》子淺切,湔上聲。《說文》齊斷也。俗作剪。

《正韻》淺黑色。《周禮·春官·巾車》木路前樊,鵠纓。《註》前,讀爲緇翦之翦。淺黑也。

《韻補》叶慈鄰切,淨平聲。《劉向·九歎》陸魁堆以蔽視兮,雲冥冥而暗前。山峻高以無垠兮,遂曾閎而廹身。

【春】

春【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萅蠢平聲。《爾雅·釋天》春爲靑陽。《註》氣淸而溫陽。《周禮·春官·宗伯疏》春者出生萬物。《公羊傳·隱元年》春者何,歲之始也。《註》春者,天地開闢之端,養生之首,法象所出。昏斗指東方曰春。《史記·天官書》東方木主春。《前漢·律歷志》陽氣動物,於時爲春。春,蠢也。物蠢生,廼動運。

姓。《何氏姓苑》春申君黃歇之後。

酒名。《唐國史補》酒有郢之富水春,烏程之若下春,滎陽之上窟春,富平之石東春,劒南之燒春。

花名。《花木考》鸎粟別種名麗春。

《集韻》尺尹切,音蠢。《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張皮侯而棲鵠,則春以功。《註》春讀爲蠢。蠢,作也,出也。

【酒】

酒【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子酉切,愀上聲。《說文》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惡。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釋名》酒,酉也,釀之米麴,酉澤久而味美也。亦言踧也,能否皆彊相踧持飮之也。

入口咽之,皆踧其面也。《周禮·天官·酒正》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淸酒。《註》事酒,有事而飮也。昔酒,無事而飮也。淸酒,祭祀之酒。《前漢·食貨志》酒,百藥之長。《東方朔傳》銷憂者莫若酒。《江純·酒誥》酒之所興,肇自上皇,成之帝女,一曰杜康。

酒,明水也。《禮·明堂位》夏后氏尚明水,殷尚醴,周尚酒。

天酒,甘露也。《瑞應圖》王者施德惠,則甘露降,一名天酒。

官名。《周禮·天官》酒正。《註》酒官之長。《又》女酒。《註》女奴曉酒者。

祭酒,尊稱之號。《前漢·伍被傳》號爲劉氏祭酒。《註》祭時惟尊長酹酒也。

酒旗,星名。《曹植·酒賦》仰漢旗之景曜,協嘉號於天辰。

地名。《左傳·莊二十二年》王與虢公酒泉之邑。《註》邑在河南。

《前漢·武帝紀》以其地爲武威酒泉郡。《註》酒泉,今肅州。

姓。明有酒好德。

人名。《史記·晉世家》靜公俱酒。

《韻補》叶子小切,音剿。《詩·鄭風》叔于狩,巷無飮酒。豈無飮酒,不如叔也,洵美且好。《易林》白茅醴酒,靈巫拜禱。神嘻飮食,使人壽老。

叶子與切,音苴。《張超·誚靑衣賦》東向長跪,接狎歡酒。悉請諸靈,邪僻無主。

【醲】

醲【酉集下】【酉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女容切《集韻》《韻會》尼容切,音濃。《說文》厚酒也。《廣韻》醇酒。《淮南子·主術訓》肥醲甘脃,非不美也。《張衡·七辯》蒲陶醲〈酉盧〉。

與濃同。《後漢·馬援傳》明主醲于用賞,約于用。《杜篤·祓禊賦》浮棗絳水,酹酒醲川。

《集韻》濃江切,音䁸。義同。

相关诗句
陪向程门同立雪 随君一棹入榕城 所愿无妨为君说 我有心愿人不知 何暇与人争论列 眼前世事任况净 案上铜壶扣欲缺 长啸高歌召鬼神 十日平原肠更热 吟台幽处琴樽设 梅花书屋啸吟台 杨柳画桥并钓艇 蓬门端得为君开 何时返旆竹城来 颜色腰间悬紫绶 迩日欣看入告章 歼厥巨魁灭群丑 频闻画策中机宜 说项推袁不离口 君虽隔地自同情 琢句论文数欧九 归时日日思良友 转饷无方乃告归 连镳固欲台南去 东北西南尽解围 彰邑城头羽扉挥 奔鼠么魔若狼豕 积年天堑一宵平 当道老熊立披靡 葭投一战逆魂飞 执殳竟向前矛徙 谋定同君虎穴探 更贺监军迎倒屣 已教大师待留餐 联营将弁皆欢喜 一旦闻予到尺咫 马蹄风疾无留连 椎牛誓众向南发 请君且著祖生鞭 平生气概重然诺 有心携我上凌烟 君也赏识□倍拳 谓予一臂堪相助 述安廉访我召公 当筵借箸为筹布 臭味芝兰意气投 相携一笑浑如故 半肩行李竹城来 瞬息三山渺回顾 乘风一夕破鲸雾 壮怀正合请长缨 如君韬略本兼著 台疆鼠子犹纵横 是时海外屡徵兵 论衡拟就平南策 终朝据案惜分阴 昌谷囊中多古迹 剑池玉尺瓣香亭 江瑶、荔子日三百 乌石山前春酒醲 诸侯幕内为宾客 繁阴中有越王宅 绿榕阴接荔阴繁 克日笋舆指闽峤 馀子纷纷安足论 驱车复出皇都门 驰书更羡枚皋疾 典册曾希司马工 携往长安看画日 是时我师正朝天 运腕力扶一枝笔 撑肠富有五车书 纵论雄谈常扪虱 羡君才气本横逸 狐公东阁玉溪陪 裴相新道崔湜坐 名流物色从尘埃 崇山大老最怜才 草有声华传禁近 乍观才略著遐荒 书船画舫终难隐 西泠名士周公瑾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