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严手指裂

出自:清代·李长霞《辛酉纪事一百韵》

拼音:[qì][yán][shǒu][zhǐ][liè,liě]

平仄:仄平仄仄仄

开春贼东窜,避乱事远出。
秋来复北行,烽火起仓卒。
呼号闻比邻,怆惶出闺闼。
女弱涕涟洏,姑老色惴慄。
大儿前挽车,小儿后提挈。
暮出东郭门,秋潦多乱辙。
月暗影昽昽,路昏行蹩蹩。
我随车徒行,十步再蹉跎。
野田忽高低,陟降弗遑歇。
前至海上村,镫火闪蓬筚。
寄迹葭莩亲,妇子共一室。
新谷荐黄粱,蕃羹杂薇蕨。
栖息虽云安,中夜常惊怵。
诘旦赴海壖,海气尚郁勃。
扬帆事遐征,天风吹萧瑟。
岛屿影浮枕,波涛声荡潏。
渺然感人生,一栗寄溟渤。
三五蟾兔盈,澄辉何皎洁。
鱼龙动混茫,星斗垂寥阔。
我本怀百忧,反因异境发。
回首望邑城,迢递火光彻。
舍宇恐摧颓,松楸或斩伐。
况闻海防军,昨日新战没。
矫矫王将军,力能贯七札。
矢绝无继兵,父子同一烈。
昂昂陈义士,十荡还十决。
战胜众人依,战死谁收骨。
贼势遂日横,所在逞豕突。
沿海事焚劫,杀戮到岩窟。
越旬闻贼行,归帆顿飘瞥。
来时之所经,廛市半丘垤。
迟迟造里闾,女仆迎门闑。
伯氏先我还,亲戚问存殁。
敝庐幸复存,敢怨多遗失。
尘釜事浣涤,敝簟重振拂。
次第理琴书,殷勤整卷帙。
人劳乐苟安,时危易为悦。
远近传虚警,消息时恍惚。
何方为乐土,欲去还中辍。
群丑复北旋,倏忽势莫遏。
扶掖入邑城,历险嗟更迭。
托迹向黉宫,广厦一毡设。
遥望见焚烧,烟焰生林末,风逐怒熛飞,霄炽秋云热。
哀哉胶东民,惨比他邑别。
刺史本神明,缙绅多贤哲。
仁厚戒征诛,守成贵密勿。
夫子事登陴,长子随行列。
潴不汲污池,湿薪斫丛樾。
永日不再炊,深秋无重褐。
阿姑时叹息,老病怀惊怛。
小女畏贼来,枕席亦杌隉。
强欢欲相慰,反使泣呜咽。
但云贼当去,贼去当全活。
蓄惊意怲怲,含忧心惙惙。
再见蟾兔盈,严霜木叶脱。
有时闻贼行,或言远搜括。
比日断烽烟,寥天气清澈。
欲出复迟疑,贼谋恐诡谲。
三旬始出城,惝恍异天日。
瓦砾塞通衢,连甍百无一。
回风吹血腥,当途馀杀越。
空巷行萧条,败壁立突兀。
残烬拥颓垣,故居认仿佛。
去去将安之,摧残到瓜葛。
幸有宗人舍,暂留仅容膝。
三秋倏以迈,天寒气栗冽。
三见蟾兔盈,时维冬十月。
昊天胡不惠,大戾弗我恤。
慈姑病缠绵,弥留竟永绝。
乱馀遘闵凶,谁云理无阙。
哀哀视君子,麻衣泪凝血。
渐止涕纵横,莫使回肠结。
阿姑暂浮厝,黄泉未定穴。
当思昔贤言,毁不使性灭。
衔恤更晨昏,荐瘥时未竭。
厄运伤不已,含戚视琐屑。
维时方荐臻,余复罹疚疾。
次染及儿女,呻吟杂喧聒。
冷灶静无烟,敝衾寒如铁。
顾瞻使心伤,涕零无复啜。
汝辈行当痊,予疾恐成诀。
嘱女莫娇痴,嘱男勿怠逸。
怠逸成荒废,娇痴遭瞋喝。
夫子相慰言,汝言何不达。
人生天所命,胡为伤情切。
先事而绸缪,为计良亦拙。
所遇在辀张,且与同饥渴。
闻此感予心,忧怀勉为豁。
时序自有常,阳和回穷节。
女病渐加餐,男愈行蹩躠。
予疾亦云疗,扶杖犹颠蹶。
隆冬肃寒威,气严手指裂
壁隙鸣风飙,窗阴积霜雪。
艰难寄居情,人事安能说。
矧乃沂水阳,游骑尚突轶。
遥闻古潍州,战士多人杰。
分抄不及境,贼气为之夺。
束装思北上,流离犹未毕。
何日息疮痍,上将临节钺。
解此下民忧,济时望稷契。

查看原文

注释

【手指】人手前端的五个分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气】

气【辰集下】【气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去旣切《集韻》丘旣切,音炁。《說文》雲气也。象形。一曰息也。或作氣、炁。

與人物也。今作乞。

《玉篇》去乙切《廣韻》去訖切《集韻》《類篇》欺訖切,音乞。《博雅》求也。一曰取也。或省文作乞。《徐官·古今印史》氣,小篆本作气。氣爲火所化,其出必炎上,故象炎上之形。凡求乞者必於上,因借爲求乞字。气、乞本同一字也。後世隷楷以二字易混,乃省一筆以別之。

《六書正譌》气,俗用氣,乃稟氣之氣。雲气必用气。○按天地人物之氣雖別,而气、氣字義實同,分屬則泥矣,《正譌》之說非是。(氣)〔古文〕也,息也。《文子·守弱篇》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易·乾卦》同氣相求。《繫辭》精氣爲物。《禮·月令》孟春之月,天氣下降,地氣上騰。

《祭義》氣也者,神之盛也。《註》氣謂噓吸出入者也。

天氣曰元氣。《後漢·明帝紀》升靈臺,望元氣。《註》元氣,天氣也。

陰陽曰二氣。《太極圖說》二氣交感,化生萬物。

五氣。《史記·五帝紀》炎帝修德振兵,治五氣。《註》王肅曰:五氣,五方之氣。

《書·洪範·曰雨曰暘曰燠曰寒曰風註》雨木氣,暘金氣,燠火氣,寒水氣,風土氣爲五氣。

《素問》寒熱風燥濕,五氣之聚也。寒生水,熱生火,風生木,燥生金,濕生土。

六氣。《左傳·昭元年》六氣:隂陽風雨晦明也。

《莊子·逍遙遊》乗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註》平旦爲朝霞,日中爲正陽,日入爲飛泉,夜半爲沆瀣,與天地黃之氣爲六氣。

年有二十四氣。《內經》五日謂之謂之氣。《書·正義》二十八宿,布於四方,隨天轉運,所以敘氣節也。氣節者,一歲三百六十五日有餘,分爲十二月,有二十四氣,一爲節氣,謂月初也,一爲中氣,謂月半也,以彼迭見之星,敘此月之節氣。

曆家有之。氣所動者,其灰斯散,人及風所動者,其灰聚。

有望雲氣法。《周禮·春官》保章氏以五雲之物,辨吉凶水旱之祲象。《註》視日旁雲氣之色,靑爲蟲,白爲喪,赤爲兵荒,黑爲水,黃爲豐。《史記·天官書》雲氣有獸居上者勝。《又》日旁雲氣,人主象。《又》金寶之上皆有氣,不可不察。海旁蜃氣象樓臺,廣野氣成宮闕。然雲氣各象其山川人民所聚積,精華實息者吉,虛耗者凶。《邵諤·望氣經》鬱鬱蔥蔥,隱隱隆隆,佳氣也。綿綿絞絞,條條片片,兵氣也。澤澤燄燄,女子氣也。如藤蔓挂樹者,寶氣也。紫氛如樓者,玉氣也。

道家有食氣法。《參同契》食氣鳴腸胃,吐正吸外邪。

以鼻觸物亦曰氣。《禮·少儀》執食飮者勿氣。《疏》執尊長飮食,不鼻臭之也。

《唐韻》《集韻》通。《說文》饋客芻米也。引《春秋傳》齊人來氣諸侯。

叶去訖切,音乞。《成公綏·嘯賦》聲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諸身,役心御氣。

叶丘謁切,音朅。《嵆康·寒食散賦》當吐利之困患兮,守危殆而假氣。喜乳哺之遂安兮,信衆疾之日歇。

【严】

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7画

〔古文〕。敎命急也。

《爾雅·釋詁》嚴,敬也。《書·皋陶謨》日嚴祇敬六德。

《玉篇》威也。《禮·祭義》嚴威儼恪。《疏》嚴謂嚴肅。

尊也。《禮·大傳》收族故宗廟嚴。《註》嚴猶尊也。《史記·游俠傳》諸公以故嚴重之。

《廣韻》嚴,毅也。

《前漢·史丹傳》聲中嚴鼓之節。《註》李奇曰:莊嚴之鼓節也。

《韻會》戒也。昏鼓曰夜嚴。

《正字通》寒氣凜冽曰嚴。《李白詩》霜朽楚關木,始知殺氣嚴。

《正字通》敵將至,設備曰戒嚴。敵退,弛備曰解嚴。

姓。《戰國策》嚴遂政議直指舉韓傀之過。《正字通》漢明帝諱莊,攺莊助爲嚴助,莊光爲嚴光。

《史記·封禪書》諸布諸嚴諸逑之屬,百有餘祠。

嚴道,縣名。《史記·鄧通傳》啺鄧通蜀嚴道銅山。

《韻會》州名。隋睦州,宋攺嚴州。

《前漢·元帝紀》嚴篽池田。《註》晉灼曰:嚴籞,射苑也。

國名。《後漢·西域傳》嚴國在奄蔡北,屬康居。

《正字通》樹名。《一統志》瓊州有嚴樹,擣皮葉,浸水,和以釀,數日成酒,能醉人。

與莊同。《周禮·秋官·小司寇註》鍼嚴子爲坐。《釋文》嚴,劉音莊,左傳作莊。漢明帝名莊,攺爲嚴。《後漢·紀傳》不復辦嚴卽時之郡。《註》嚴讀曰裝。《風俗通》汝南應融義高,聞之驚愕,卽嚴便出。○按《詩》商頌,下民有嚴。朱子叶剡剛反,與下遑叶。古嚴與莊本同音,故漢避明帝諱,攺嚴爲莊,似不必別增叶音也。

《集韻》魚銜切。巖字省文。詳山部巖字註。

《五音集韻》五犯切。與儼同。《詩·大雅》有嚴天子。《傳》嚴然而威。《釋文》嚴,毛讀魚檢反,鄭如字。《書·無逸》嚴恭寅畏。《釋文》作儼。◎按皐陶謨《釋文》亦云又魚檢反。《荀子·儒效篇》嚴嚴兮其能敬已也。《註》嚴或作儼。

《集韻》魚窆切,音驗。酷也。

【手】

手【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首。《釋名》手須也,事業所須也。《急就篇》捲捥節爪拇指手。《師古註》及掌謂之手。《易·說卦》艮爲手。《疏》艮旣爲止,手亦能止持其物,故爲手也。《禮·玉藻》手容恭。

以手執器亦曰手。《禮·檀弓》王事也。子手弓而可。《公羊傳·莊十三年》曹子手劒而從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手熊羆。《註》言手擊之。

叶尸周切,音收。《焦氏·易林》邑姜叔子,天文在手。實沈參墟,封爲晉侯。

叶賞呂切,音黍。《郭璞·神噓贊》腳屬於頭,人面無手。厥號曰噓,重黎所處。

叶矧視切,音矢。《宋玉·笛賦》延長頸,奮玉手,摛朱脣,曜皓齒。

《說文》拳也。《正字通》握手謂之拳。非手卽拳也。

【指】

指【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旨。《說文》手指也。《易·說卦》艮爲指。《疏》取其執止物也。《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

《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

《廣韻》斥也。《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

示也。《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

《增韻》指麾也。《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前漢·賈誼傳》頤指如意。《註》但動頤指麾,則所欲皆如意。

直指,官名。《前漢·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盜。

與旨恉通。意向也。《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前漢·孔光傳》不希指苟合。《註》希望天子之旨意也。

歸趣也。《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前漢·河閒獻王傳》文約指明。《註》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美也。《荀子·大略篇》不時宜,不敬交,不驩欣,雖指非禮也。《集韻》或从月作脂。

【裂】

裂【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正韻》良辥切《集韻》力蘖切《韻會》力辥切,音列。《說文》繒餘。《徐曰》裁剪之餘也。

《廣韻》襞裂,破也。《禮·內則》衣裳䘺裂,紉箴請補綴。《晏子·雜下篇》女子而男其飾者,裂其衣,斷其帶。

滅裂。《莊子·則陽篇》治民焉,勿滅裂。

《韻會》力制切,音例。與厲通。《禮·內則註》鞶,小囊,盛帨巾者,男用韋,女用繒,有緣飾之,則是鞶裂與。《疏》案傳作鞶厲,古時通爲一字。

人名。《春秋·隱二年》紀裂繻來逆女。《說文》作。

相关诗句
济时望稷契 解此下民忧 上将临节钺 何日息疮痍 流离犹未毕 束装思北上 贼气为之夺 分抄不及境 战士多人杰 遥闻古潍州 游骑尚突轶 矧乃沂水阳 人事安能说 艰难寄居情 窗阴积霜雪 壁隙鸣风飙 气严手指裂 隆冬肃寒威 扶杖犹颠蹶 予疾亦云疗 男愈行蹩躠 女病渐加餐 阳和回穷节 时序自有常 忧怀勉为豁 闻此感予心 且与同饥渴 所遇在辀张 为计良亦拙 先事而绸缪 胡为伤情切 人生天所命 汝言何不达 夫子相慰言 娇痴遭瞋喝 怠逸成荒废 嘱男勿怠逸 嘱女莫娇痴 予疾恐成诀 汝辈行当痊 涕零无复啜 顾瞻使心伤 敝衾寒如铁 冷灶静无烟 呻吟杂喧聒 次染及儿女 余复罹疚疾 维时方荐臻 含戚视琐屑 厄运伤不已 荐瘥时未竭 衔恤更晨昏 毁不使性灭 当思昔贤言 黄泉未定穴 阿姑暂浮厝 莫使回肠结 渐止涕纵横 麻衣泪凝血 哀哀视君子 谁云理无阙 乱馀遘闵凶 弥留竟永绝 慈姑病缠绵 大戾弗我恤 昊天胡不惠 时维冬十月 三见蟾兔盈 天寒气栗冽 三秋倏以迈 暂留仅容膝 幸有宗人舍 摧残到瓜葛 去去将安之 故居认仿佛 残烬拥颓垣 败壁立突兀 空巷行萧条 当途馀杀越 回风吹血腥 连甍百无一 瓦砾塞通衢 惝恍异天日 三旬始出城 贼谋恐诡谲 欲出复迟疑 寥天气清澈 比日断烽烟 或言远搜括 有时闻贼行 严霜木叶脱 再见蟾兔盈 含忧心惙惙 蓄惊意怲怲 贼去当全活 但云贼当去 反使泣呜咽 强欢欲相慰 枕席亦杌隉 小女畏贼来 老病怀惊怛 阿姑时叹息 深秋无重褐 永日不再炊 湿薪斫丛樾 潴不汲污池 长子随行列 夫子事登陴 守成贵密勿 仁厚戒征诛 缙绅多贤哲 刺史本神明 惨比他邑别 哀哉胶东民 霄炽秋云热 风逐怒熛飞 烟焰生林末 遥望见焚烧 广厦一毡设 托迹向黉宫 历险嗟更迭 扶掖入邑城 倏忽势莫遏 群丑复北旋 欲去还中辍 何方为乐土 消息时恍惚 远近传虚警 时危易为悦 人劳乐苟安 殷勤整卷帙 次第理琴书 敝簟重振拂 尘釜事浣涤 敢怨多遗失 敝庐幸复存 亲戚问存殁 伯氏先我还 女仆迎门闑 迟迟造里闾 廛市半丘垤 来时之所经 归帆顿飘瞥 越旬闻贼行 杀戮到岩窟 沿海事焚劫 所在逞豕突 贼势遂日横 战死谁收骨 战胜众人依 十荡还十决 昂昂陈义士 父子同一烈 矢绝无继兵 力能贯七札 矫矫王将军 昨日新战没 况闻海防军 松楸或斩伐 舍宇恐摧颓 迢递火光彻 回首望邑城 反因异境发 我本怀百忧 星斗垂寥阔 鱼龙动混茫 澄辉何皎洁 三五蟾兔盈 一栗寄溟渤 渺然感人生 波涛声荡潏 岛屿影浮枕 天风吹萧瑟 扬帆事遐征 海气尚郁勃 诘旦赴海壖 中夜常惊怵 栖息虽云安 蕃羹杂薇蕨 新谷荐黄粱 妇子共一室 寄迹葭莩亲 镫火闪蓬筚 前至海上村 陟降弗遑歇 野田忽高低 十步再蹉跎 我随车徒行 路昏行蹩蹩 月暗影昽昽 秋潦多乱辙 暮出东郭门 小儿后提挈 大儿前挽车 姑老色惴慄 女弱涕涟洏 怆惶出闺闼 呼号闻比邻 烽火起仓卒 秋来复北行 避乱事远出 开春贼东窜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