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使儿身当

出自:清代·张印《赠荃女》

拼音:[nǎi][shǐ][ér][shēn][dāng,dà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昔贤故有言,四海皆弟兄。
矧我与尔母,俨如娥与英。
尔更育于我,宁无骨肉情。
今尔年既长,加姘礼告成。
相从逾十载,念此摧人肠。
忆我初嫁时,尔年尚孩婴。
发燥两肩披,身高才几平。
祖母仅有尔,视同掌珠擎。
乡音异南北,语意苦不明。
我身方京尔,尔乃避道行。
我手方招尔,尔乃秋波横。
我心时寒栗,恨难达我诚。
幸尔日长大,视我如故常。
晨知就我栉,夜知就我床,饥知就我食,寒知就我裳。
有时我入厨,未解作南烹。
尔乃私谓我,斫鱼当为羹。
亦或逢节庆,未办效闽妆。
尔复私谓我,红绳缠髻梁。
中间生尔妹,未克尔扶将。
祖母唤尔去,依依仍我傍。
妹啼尔抱持,妹饥尔料量。
须臾不舍我,谁谓非我生。
祖母与我家,同出南轩张。
虽则闽与秦,谱牒渺难详。
祖母恒顾我,无视我姑嫜。
我生未有女,不如呼我娘。
祖母诚爱我,亦由尔回翔。
有时我外家,迎迓我归宁。
携尔与尔妹,偕行登我堂。
我母恒谓我,此女何娉婷。
我兄亦爱尔,每来辄叮咛。
谓当善抚此,此真为我甥。
尔貌实静好,尔性实端贞。
舅时课尔字,笔画晰以清。
亦或教尔读,上口声琅琅。
尔父曩客陕,尽室胥留京。
我时方小极,茶炉伴药囊。
尔能解我意,凡事为摒挡。
去岁父书来,属我即首程。
祖母既老迈,我复体羸尪。
沿途端赖尔,使我忘长征。
尔父尝谓我,择婿当择良。
苟中乘龙选,何必拘故乡。
我本远嫁女,感此增徬徨。
忍以己不欲,乃使儿身当
昨父告我婿,安定安吴杭。
祖为大中丞,父亦京曹郎。
婿年方及冠,头角颇峥嵘。
近在国子监,读书行成名。
我愿业已足,何事复泪滂。
昨闻有书来,纳采今秋凉。
百年难共守,去去时吞声。
虽然我闻之,舅姑今在堂。
随时进甘旨,亲手调羹汤。
蘋蘩乃妇职,春秋妥烝尝。
下有二伯姊,贞明称里坊。
亦有弱弟一,风雨恒对床。
宜念秭归义,勿使荆树戕。
伉俪必以敬,乃觉恩爱长。
有无俱黾勉,学业毋嬉荒。
即或忤我意,举案当益庄。
间有小不适,亦当身退藏。
人道贵谦抑,天道忌盛盈。
毋自恃门第,毋自亏簪缨。
勉矣曹大家,女诫实堤防。
早晚为人妇,从此去家庭。
毋为娇憨态,亦毋心悲伤。
祖母今老矣,尔母身早亡。
惟我与尔父,年亦非壮强。
尤悔尔知免,诰诫我当详。
晶晶秋菊芳,馥馥丹桂香。
朴质为此语,且置尔巾箱。
一字算一泪,点点生珠光。

查看原文

字义

【乃】

乃【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柰上聲。語辭。《莊子·逍遙遊》而後乃今培風。

承上起下之辭。《爾雅·序疏》若乃者,因上起下語。

繼事之辭。《書·堯典》乃命羲和。

辭之難也。《公羊傳·宣八年》而者何,難也。乃者何,難也。曷爲或言而,或言乃,乃難乎而也。

辭之緩也。《周禮·秋官·小司》乃致事。《註》乃,緩辭。

語已辭。《韓愈·鬭雞聮句》一噴一醒然,再接再礪乃。《註》用費誓礪乃鋒刃語也。

《王禕詩》兹焉舍我去,契闊將無乃。

爾汝之稱。《書·大禹謨》惟乃之休。《註》乃,猶汝也。

某也。《禮·雜記》祝稱卜葬虞子孫曰哀,夫曰乃。《註》乃某卜葬其妻某氏。

彼也。《莊子·大宗師》孟孫氏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

《唐書·南蠻傳》昔有人見二羊海岸,彊者則見,弱者入山,時人謂之來乃。來乃者,勝勢也。

地名。《元史·地理志》新添葛蠻安撫司,都鎮馬乃等處。

果名。《桂海虞衡志》特乃子,狀似榧,而圓長端正。

《玉篇》或作廼。《詩·大雅》廼慰廼止,廼左廼右。《前漢·項籍傳》必欲烹廼公。

《正韻》依亥切,哀上聲。《字彙》款乃,棹船相應聲。黃山谷曰:款乃,湖中節歌聲。《正字通》款乃,本作欸乃。今行船搖櫓,戛軋聲似之。《柳宗元詩》欸乃一聲山水綠。《元結·湖南欸乃曲》讀如矮靄是也。《劉蛻·湖中歌》靄廼。《劉言史·瀟湘詩》曖廼皆欸乃之譌。◎按欸,亞改切,應也。後人因柳集註有云:一本作襖靄。遂直音欸爲襖,乃爲靄,不知彼註自謂別本作襖靄,非謂欸乃當音襖靄也。《正韻》上聲解韻乃音靄,引柳詩:欸乃讀如襖靄。而上聲巧韻襖部不收款。去聲泰韻,乃音愛,亦引柳詩:欸乃讀如懊愛。而去聲效韻奧部不收款。至若旱韻,收款音窾,絕不註明有襖懊二音,此可證款不音襖懊,而欸之譌作款明矣。

乃有靄音,無愛音。《正韻》增音愛,非。

《字彙》《正字通》旣明辨款不音襖,欸譌作款,而《字彙》欠部款音襖,棹船相應聲。《正字通》櫓聲,自相矛盾,尤非。

【使】

使【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史。令也,役也。《豳風》序:說以使民。《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管子·樞言篇》天以時使,地以材使,人以德使,鬼神以祥使,禽獸以力使。

《集韻》疏吏切《正韻》式至切,。遣人聘問曰使。《前漢·韓信傳》發一乗之使,下咫尺之書。

《鬼谷子抵巇篇》聖人者,天地之使也。《淮南子·天文訓》四時者,天之吏也。日月者,天之使也。

《諡法》治民克盡嚴篤無私曰使。本作。《六書統》从人从事。令人治事也。

【儿】

儿【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当】

當【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都郞切,黨平聲。《說文》田相値也。从田,尚聲。

《玉篇》任也。《論語》當仁不讓於師。《晉語》夫幸,非福非德不當雍。《註》當,猶任也。

《廣韻》敵也。《禮·王制》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史記·廉頗藺相如傳》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

直也。《禮·內則》妻不在,妾御莫敢當夕。

遇也。《左傳·昭七年》聖人有明德者,若不當世,其後必有達人。《禮·曲禮》當食不歎。

適可也。《易·履卦》夬履貞厲,位正當也。《左傳·哀元年》逢滑當公而進。《註》當公,不左不右。《禮·學記》當其可之謂時。《史記·禮書》好惡以節,喜怒以當。

主也。《左傳·襄二十七年》慶封當國。《註》當國,秉政。《儀禮·喪服》童子唯當室緦。《註》當室者爲父,後承家事者爲家主。

偶也。《前漢·司馬相如傳》及飮,卓氏弄琴文君,竊從戸窺,心說而好之,恐不得當也。《註》師古曰:當謂對偶也。

抵也。《史記·屈賈傳》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

《增韻》蔽也。《左傳·昭二十年》使祝鼃寘戈於車薪以當門。《李白·蜀道難》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斷罪曰當,言使罪法相當也。《史記·張釋之傳》廷尉奏當,一人犯蹕當罰。《註》當謂處其罪也。《路溫舒緩書》奏當之成。

《正韻》猶合也。理合如是也。《儀禮·特牲饋食禮》佐食當事,則戸外南面。《註》當事,將有事而未至。《史記·萬石君傳》內史慶醉歸,入外門不下車,萬石君讓曰:內史貴人入閭里,里中長老皆走匿,而內史坐車中,自如固當。《註》固當者,反言之,以見其不當如是,責讓之甚也。

過當。《史記·霍去病傳》斬首捕鹵過當。《註》言不啻相等。

勾當。《歐陽修·歸田錄》曹彬平江南,詣閣門求見。其榜子云:奉敕江南勾當公事回。

《職官分紀》奏舉京朝官,知縣資序二人,充本司勾當。

官名。《前漢·宣帝紀》詔單于毋謁,其左右當戸之羣皆列觀。《註》左右當戸,匈奴官名。

排當,宋宮中宴飮名。

州名。《韻會》本羌地,唐置當州,蓋取燒當羌以名之。《後漢·明帝紀》秋九月,燒當羌隴西。

縣名。《正字通》鳳州兩當縣。《後漢·郡國志》南郡有當陽。

《劉隆傳》遣隆屯田武當。《註》武當,今均州縣也。

馬當,武當,山名。

當康,獸名。《山海經》欽山有獸焉,其狀如豚而有牙,其名曰當康。《註》牙豚也。

當魱,魚名。《爾雅·釋魚》鯦當魱。《註》海魚也。

姓。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丁浪切,黨去聲。事理合宜也。《禮·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韓詩外傳》君子行不貴苟難,惟當之爲貴。

底也。《韓非子·外儲說》堂谿公見韓昭侯曰:人主漏泄羣臣語,譬猶玉巵之無當。

《正字通》凡出物質錢,俗謂之當。《後漢·劉虞傳》虞所賚賞,典當胡夷,瓚復抄奪之。《註》當,音丁浪反。

相关诗句
点点生珠光 一字算一泪 且置尔巾箱 朴质为此语 馥馥丹桂香 晶晶秋菊芳 诰诫我当详 尤悔尔知免 年亦非壮强 惟我与尔父 尔母身早亡 祖母今老矣 亦毋心悲伤 毋为娇憨态 从此去家庭 早晚为人妇 女诫实堤防 勉矣曹大家 毋自亏簪缨 毋自恃门第 天道忌盛盈 人道贵谦抑 亦当身退藏 间有小不适 举案当益庄 即或忤我意 学业毋嬉荒 有无俱黾勉 乃觉恩爱长 伉俪必以敬 勿使荆树戕 宜念秭归义 风雨恒对床 亦有弱弟一 贞明称里坊 下有二伯姊 春秋妥烝尝 蘋蘩乃妇职 亲手调羹汤 随时进甘旨 舅姑今在堂 虽然我闻之 去去时吞声 百年难共守 纳采今秋凉 昨闻有书来 何事复泪滂 我愿业已足 读书行成名 近在国子监 头角颇峥嵘 婿年方及冠 父亦京曹郎 祖为大中丞 安定安吴杭 昨父告我婿 乃使儿身当 忍以己不欲 感此增徬徨 我本远嫁女 何必拘故乡 苟中乘龙选 择婿当择良 尔父尝谓我 使我忘长征 沿途端赖尔 我复体羸尪 祖母既老迈 属我即首程 去岁父书来 凡事为摒挡 尔能解我意 茶炉伴药囊 我时方小极 尽室胥留京 尔父曩客陕 上口声琅琅 亦或教尔读 笔画晰以清 舅时课尔字 尔性实端贞 尔貌实静好 此真为我甥 谓当善抚此 每来辄叮咛 我兄亦爱尔 此女何娉婷 我母恒谓我 偕行登我堂 携尔与尔妹 迎迓我归宁 有时我外家 亦由尔回翔 祖母诚爱我 不如呼我娘 我生未有女 无视我姑嫜 祖母恒顾我 谱牒渺难详 虽则闽与秦 同出南轩张 祖母与我家 谁谓非我生 须臾不舍我 妹饥尔料量 妹啼尔抱持 依依仍我傍 祖母唤尔去 未克尔扶将 中间生尔妹 红绳缠髻梁 尔复私谓我 未办效闽妆 亦或逢节庆 斫鱼当为羹 尔乃私谓我 未解作南烹 有时我入厨 寒知就我裳 饥知就我食 夜知就我床 晨知就我栉 视我如故常 幸尔日长大 恨难达我诚 我心时寒栗 尔乃秋波横 我手方招尔 尔乃避道行 我身方京尔 语意苦不明 乡音异南北 视同掌珠擎 祖母仅有尔 身高才几平 发燥两肩披 尔年尚孩婴 忆我初嫁时 念此摧人肠 相从逾十载 加姘礼告成 今尔年既长 宁无骨肉情 尔更育于我 俨如娥与英 矧我与尔母 四海皆弟兄 昔贤故有言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