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乎诸葛西蜀为

出自:清代·翁方刚《铜鼓歌题曲阜颜氏拓本》

拼音:[dài,dǎi][hū][zhū][gé,gě][xī][shǔ][wéi,wèi]

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桂君昔拓颜氏鼓,宋生今示秋谷诗。
秋谷诗盖观鼓作,我赋拓本嗟已迟。
手量面径一尺四,雕纹十匝缭绕之。
䨓回络索乳交晕,庚庚细理砂画锥。
一十二辰作阳识,俨如汉鉴神卫施。
或云伏波或诸葛,前后皆说东京遗。
传闻伏波定交趾,骆越声震西南夷。
厥初盖以铜易革,调和燥湿均参差。
缀以蛙形面八角,逮乎诸葛西蜀为
渡泸而后制滋广,三川百粤沿其规。
诸獠诸峒以次铸,度以大小随高卑。
张庭置酒集子女,金钗扣应都老期。
宫商呼吸和子母,丹黄药淬分雄雌。
含风吟啸出蜗篆,午阴风雨来渺瀰。
昔我十登南海庙,殿庭縆索东西垂。
东者最大西次小,郑絪献自春州驰。
铜鼓滩边出者一,鹧鸪斑象义爻蓍。
仲春之祀侑神乐,百灵秘怪环委蛇。
声闻江口二十里,扶骨黄木天风吹。
高凉神祠亦有此,溪水夜半云雷随。
壶芦笙与竹笛和,节歌洗庙东坡词。
往还经过屡稽考,手扪星宿森离离。
竹垞朱老昔缩图,四金六鼓辨礼仪。
又闻渔洋有手记,相传款识如鼎彝。
文曰伏波将军铸,马援时字焉得窥。
踟蹰廊下每忘去,何暇细绘虾蟆皮。
假如腹镌果堪拓,吾定凹凸穷毫釐。
以冠粤东金石籍,视此奚啻千倍蓰。
异哉渔洋竟沿误,暑月累我汗濯澌。
十夫揩视无一字,图经好事乃我欺。
徒然寸尺志面腹,并未摹拓来装治。
十年箧中审古器,磊磊大小千百奇。
两汉之文考所释,洪娄欧赵皆吾师。
独无鼓铭著于录,曲阜尺但摹虑虒。
乐圃此鼓获何岁,想近孔壁锵金丝。
诸老同时定详说,鲁薛弟子辞何疑。
我题欲作科斗篆,配尔古绿苔花奇。
茫然发我南岭梦,海潮声定推篷时。
空窗月堕大圆镜,波文海藻穿涟漪。
作诗以寄颜与桂,那敢秋谷相攀追。

查看原文

注释

【诸葛】1.复姓。三国吴有诸葛瑾。见《世说新语.品藻》"诸葛瑾"刘孝标注引三国吴韦昭《吴书》。 2.诸葛亮的省称。
【西蜀】今四川省。古为蜀地﹐因在西方﹐故称"西蜀"。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逮】

逮【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逯《廣韻》《集韻》《韻會》徒戴切《正韻》度耐切,音代。《說文》及也。《易·繫辭》水火相逮。《註》水火不相入而相逮及。《書·周官》夙夜不逮。

《正韻》追也。《前漢·法志》逮繫。《註》辭之所及,則追捕之,故謂之逮。

《集韻》《韻會》《正韻》蕩亥切,音迨。與迨同。

《廣韻》特計切《集韻》《韻會》大計切,音第。逮逮,安和貌。《禮·孔子閒居》威儀逮逮。

叶吐內切,音退。《前漢·郊祀歌》靑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幷愛,跂行畢逮。

【乎】

乎【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虖《廣韻》戸吳切《集韻》《韻會》《正韻》洪孤切,音湖。《說文》兮語之餘也。从兮,象聲上越揚之形。《徐曰》凡名兮皆上句之餘聲。《廣韻》極也。

疑辭。《詩·邶風》胡爲乎中露。《戰國策》彈鋏歸來乎。

呼聲。如魯論,參乎,使乎之類。

荒烏切。與呼同。《詩·大雅》於乎小子。《陸德明·音義》於音烏,乎音呼。《吳越春秋》越王夫人歌曰:徊復翔兮,游飇去復反兮。於乎,今經史於戲,於虖,嗚虖,嗚嘑,於乎相通,皆歎辭。

【诸】

諸【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渚平聲。《說文》辯也。《徐曰》別異之辭。《爾雅·釋訓》諸諸,便便,辯也。《註》皆言辭辯給也。

《玉篇》非一也。皆言也。《正韻》凡衆也。《書·舜典》歷試諸艱。《詩·邶風》孌彼諸姬。《史記·賈誼傳》紛亂諸事。

《廣雅》之也,於也。《穀梁傳·莊二十四年》迎者行見諸,舍見諸。《註》諸,之也。《禮·射義》射求正諸己。《註》諸,猶於也。

《韻會》語助辭。《詩·邶風》日居月諸。《疏》居,諸,語助也。《公羊傳·桓六年》其諸以病桓與。《註》其諸,辭也。

《韻會》有諸,疑辭。《孟子》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諸。

于諸,寘也。《公羊傳·哀六年》乞使人迎陽生,于諸其家。《註》齊人語也。

諸侯,國君也。《易·比卦》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官名。《周禮·夏官》諸子。《註》主公卿大夫士之子者。或曰庶子。

神名。《淮南子·地形訓》諸稽攝提條風之所生也。

諸比,凉風之所生也。《註》皆天神名。

因諸,齊獄名。《公羊傳·昭二十一年》宋南里者何若。曰:因諸者然。《註》因諸者,齊故人之地。

諸于,衣名。《前漢·元后傳》政君獨衣絳緣諸于。《師古註》諸于,大掖衣,卽袿衣之類也。

偏諸,衣緣也。《賈誼傳》爲之繡衣絲履偏諸緣。《師古註》若今織成,以爲要襻及褾領者。

《韻會》方諸,鑑名。以取明水於月。

《釋名》諸,儲也。藏以爲儲,待給冬月用之也。《禮·內則》桃諸、梅諸。《疏》王肅云:諸,菹也。謂桃菹、梅菹,卽今之藏桃、藏梅也。

《周禮·天官·六飮疏》紀莒之閒名諸爲濫。

草木名。《爾雅·釋木》諸慮,山櫐。《註》今江東呼櫐爲藤,似葛而麤大。《嵆含·南方草木狀》諸蔗一曰甘蔗,交阯所生者。

獸名。《山海經》單張山有獸,狀如豹,長尾,人首牛耳一目,名曰諸犍。

敖岸山有獸,狀如白鹿,四角,名曰夫諸。

蟲名。《爾雅·釋魚》蟾諸。《註》似蝦蟆,居陸地,淮南謂之去蚥。一作詹諸,互詳詹字註。

山水名。《山海經》諸餘之山,諸餘之水出焉。

邑名。《春秋·莊二十九年》城諸及防。《註》諸、防,皆魯邑。《前漢·地理志》琅琊郡有諸縣。《註》春秋城諸及鄆者。

澤名。《爾雅·釋地》宋有孟諸。《疏》一曰望諸。一曰孟豬。互詳豕部豬字註。

姓。《說苑》越大夫諸發。《唐書》兵部侍郞諸道。

複姓。《漢書》有諸葛豐。《三國志》有諸葛亮。

《廣韻》正奢切《集韻》之奢切,音遮。亦姓也。《風俗通》漢有洛陽令諸於。《何氏姓苑》吳人。

《南唐書·妖賊傳》諸祐,蘄州獨木人。《註》諸音查。《正字通》六麻有諸姓,音查。按本作字註。

《字彙》常如切,音稌。詹諸,蝦蟆也。《六書正譌》別作蟾蜍,非。

【葛】

葛【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正韻》居曷切,音割。《玉篇》蔓草也。《易·困卦》困于葛藟。《註》引蔓纏繞之草。《埤雅》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屬之綿遠者取譬瓜葛。《蔡邕·獨斷》凡與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會尚書官屬陛西除下。

《說文》絺綌,草也。《詩·周南》葛之覃兮。《傳》葛所以爲絺綌。《周禮·地官·掌葛掌》以時徵絺綌之材于山農。

《司馬相如·大人賦》雜遝膠葛以方馳。《註》膠葛,驅馳也。

國名。《書·仲虺之誥》乃葛伯仇餉。《春秋·桓十四年》邾人、牟人、葛人來朝。

水名。《水經注》沭水又南與葛陂相會。

山名。《越絕書》有葛山。《山海經》葛山之首無草木。

姓。《通志·氏族略》葛氏有三,嬴氏之後,以國爲氏。

諸葛,有熊氏之後爲詹葛氏,齊人語訛,以詹葛爲諸葛。

《毛詩古音攷》音結。《詩·邶風》旄丘之葛兮,何誕之節兮。《馬融·圍棋賦》乍緩乍急兮上且未別,黑白紛亂兮於約如葛。

《唐韻古音》《路史》葛天氏,葛音蓋。◎按古本葛與蓋通。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蜀】

蜀【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市玉切《集韻》殊玉切,,而愛憎異也。《詩·豳風》蜎蜎者蠋。本作蜀。詳蠋字註。

獸名。《山海經》杻陽之山有獸焉,其狀如馬,其文如虎,名曰鹿蜀。佩其皮尾,宜子孫。

《韻會》雞大者謂之蜀雞。

巴蜀,地名。秦置蜀郡,卽益州地。

《爾雅·釋山》獨者,蜀。《疏》山之孤獨者名蜀。

《字彙補》祠器也。《管子·形勢篇》抱蜀不言而廟堂旣脩。

同睽,見《歸藏易》。《楊愼曰》蠲字從蜀爲聲,音圭,則蜀固有圭音矣。

【为】

爲【巳集中】【爪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相关诗句
那敢秋谷相攀追 作诗以寄颜与桂 波文海藻穿涟漪 空窗月堕大圆镜 海潮声定推篷时 茫然发我南岭梦 配尔古绿苔花奇 我题欲作科斗篆 鲁薛弟子辞何疑 诸老同时定详说 想近孔壁锵金丝 乐圃此鼓获何岁 曲阜尺但摹虑虒 独无鼓铭著于录 洪娄欧赵皆吾师 两汉之文考所释 磊磊大小千百奇 十年箧中审古器 并未摹拓来装治 徒然寸尺志面腹 图经好事乃我欺 十夫揩视无一字 暑月累我汗濯澌 异哉渔洋竟沿误 视此奚啻千倍蓰 以冠粤东金石籍 吾定凹凸穷毫釐 假如腹镌果堪拓 何暇细绘虾蟆皮 踟蹰廊下每忘去 马援时字焉得窥 文曰伏波将军铸 相传款识如鼎彝 又闻渔洋有手记 四金六鼓辨礼仪 竹垞朱老昔缩图 手扪星宿森离离 往还经过屡稽考 节歌洗庙东坡词 壶芦笙与竹笛和 溪水夜半云雷随 高凉神祠亦有此 扶骨黄木天风吹 声闻江口二十里 百灵秘怪环委蛇 仲春之祀侑神乐 鹧鸪斑象义爻蓍 铜鼓滩边出者一 郑絪献自春州驰 东者最大西次小 殿庭縆索东西垂 昔我十登南海庙 午阴风雨来渺瀰 含风吟啸出蜗篆 丹黄药淬分雄雌 宫商呼吸和子母 金钗扣应都老期 张庭置酒集子女 度以大小随高卑 诸獠诸峒以次铸 三川百粤沿其规 渡泸而后制滋广 逮乎诸葛西蜀为 缀以蛙形面八角 调和燥湿均参差 厥初盖以铜易革 骆越声震西南夷 传闻伏波定交趾 前后皆说东京遗 或云伏波或诸葛 俨如汉鉴神卫施 一十二辰作阳识 庚庚细理砂画锥 䨓回络索乳交晕 雕纹十匝缭绕之 手量面径一尺四 我赋拓本嗟已迟 秋谷诗盖观鼓作 宋生今示秋谷诗 桂君昔拓颜氏鼓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