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初盖以铜易革

出自:清代·翁方刚《铜鼓歌题曲阜颜氏拓本》

拼音:[jué][chū][gài,gě,hé][yǐ][tóng][yì][gé]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桂君昔拓颜氏鼓,宋生今示秋谷诗。
秋谷诗盖观鼓作,我赋拓本嗟已迟。
手量面径一尺四,雕纹十匝缭绕之。
䨓回络索乳交晕,庚庚细理砂画锥。
一十二辰作阳识,俨如汉鉴神卫施。
或云伏波或诸葛,前后皆说东京遗。
传闻伏波定交趾,骆越声震西南夷。
厥初盖以铜易革,调和燥湿均参差。
缀以蛙形面八角,逮乎诸葛西蜀为。
渡泸而后制滋广,三川百粤沿其规。
诸獠诸峒以次铸,度以大小随高卑。
张庭置酒集子女,金钗扣应都老期。
宫商呼吸和子母,丹黄药淬分雄雌。
含风吟啸出蜗篆,午阴风雨来渺瀰。
昔我十登南海庙,殿庭縆索东西垂。
东者最大西次小,郑絪献自春州驰。
铜鼓滩边出者一,鹧鸪斑象义爻蓍。
仲春之祀侑神乐,百灵秘怪环委蛇。
声闻江口二十里,扶骨黄木天风吹。
高凉神祠亦有此,溪水夜半云雷随。
壶芦笙与竹笛和,节歌洗庙东坡词。
往还经过屡稽考,手扪星宿森离离。
竹垞朱老昔缩图,四金六鼓辨礼仪。
又闻渔洋有手记,相传款识如鼎彝。
文曰伏波将军铸,马援时字焉得窥。
踟蹰廊下每忘去,何暇细绘虾蟆皮。
假如腹镌果堪拓,吾定凹凸穷毫釐。
以冠粤东金石籍,视此奚啻千倍蓰。
异哉渔洋竟沿误,暑月累我汗濯澌。
十夫揩视无一字,图经好事乃我欺。
徒然寸尺志面腹,并未摹拓来装治。
十年箧中审古器,磊磊大小千百奇。
两汉之文考所释,洪娄欧赵皆吾师。
独无鼓铭著于录,曲阜尺但摹虑虒。
乐圃此鼓获何岁,想近孔壁锵金丝。
诸老同时定详说,鲁薛弟子辞何疑。
我题欲作科斗篆,配尔古绿苔花奇。
茫然发我南岭梦,海潮声定推篷时。
空窗月堕大圆镜,波文海藻穿涟漪。
作诗以寄颜与桂,那敢秋谷相攀追。

查看原文

注释

【易革】改革,变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厥】

厥【子集下】【厂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氒〈氏下可〉居月切,音蕨。《說文》發石也。从厂,欮聲。《玉篇》短也。《爾雅·釋言》其也。《周禮·地官·鄕大夫之職》厥明。《註》其也。

《前漢·諸侯王表》漢諸侯王厥角稽首。《註》應劭曰:厥者,頓也。角者,頟角也。

姓。《韻會》京兆人,漢賜衡山王妾厥氏。

《韻會》九勿切,音。突厥世居金山,工於鐵作,金山狀如兜鍪。俗呼兜鍪爲突厥,因爲國號。

【初】

初【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盖】

盖【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蓋字。(蓋)〔古文〕音匄。苫也。《左傳·襄十四年》乃祖吾離被苫蓋。《註》白茅,苫也,今江東呼爲蓋。

掩也。《書·蔡仲之命》爾尚蓋前人之愆。

覆也。《關尹子·八籌篇》其高無蓋。

車蓋。《周禮·冬官考工記》輸人爲蓋以象天,崇十尺。

語辭。《詩·小雅》謂天蓋高,謂地蓋厚。

《廣韻》胡切,音盍。亦苫蓋也。《集韻》靑齊人謂蒲席曰蒲蓋。

通盍,何不也。《禮·檀弓》子蓋言子之志于公乎。

《正韻》古沓切。地名。《孟子》王使蓋,大夫王驩爲輔行。《註》蓋,齊下邑也。《前漢·地理志》泰山郡蓋。

姓。《前漢·曹參傳》聞膠西有蓋公,善治黃老言。

蓋寬饒,字次公,魏郡人。

《韻補》居氣切,叶音旣。《宋玉·高唐賦》蜺爲旌,翠爲蓋,風起而止,千里而逝。

【以】

以【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㠯《韻會》《正韻》養里切,怡上聲。爲也。《論語》視其所以。

因也。《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左傳·昭十三年》我之不共,魯故之以。《註》以魯故也。《列子·周穆王篇》宋人執而問其以。

用也。《論語》不使大臣怨乎不以。

《左傳·僖二十六年》凡師能左右之曰以。《易·師卦》能以衆正。

《詩·周頌》侯彊侯以。《註》彊民有餘力來助者,以閒民轉移執事者。

同已。《孟子》無以,則王乎。

古以與聲相通。《禮·燕禮》君曰:以我安。《註》猶與也。《魏書·李順傳》此年行師,當克以不。《韓愈·剝啄行》凡今之人,急名以官。《註》韓文與多作以。

《集韻》與似同。《易·明夷》箕子以之。鄭氏,荀氏皆作似。

【铜】

銅【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徒紅切《集韻》《韻會》徒東切,音同。《說文》赤金也。《本草集解》銅有赤白靑三種。赤銅出川廣雲貴等處,山中土人穴山采礦,鍊取之。白銅出雲南,靑銅出南番。《廣韻》金之一品。《前漢·律歷志》凡律度量用銅者,取爲物至精,不爲燥濕寒暑變節,不爲霜露風雨攺形也。

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銅靑。《本草集解》銅之精華,卽空綠,以次空靑也。《抱朴子·金丹卷》銅靑塗脚,入水不腐。

地名。《左傳·成九年》執諸銅鞮。《註》銅鞮,晉別縣,在上黨。《前漢·地理志》益州郡銅瀨縣。

山名。《前漢·吳王濞傳》吳有豫章郡銅山。

官名。《前漢·百官公卿表》水衡都尉屬官有辨銅令丞。《註》辨銅,主分別銅之種類也。

宮名。《左傳·襄三十一年》銅鞮之宮數里。《註》銅鞮,晉離宮。

人名。《前漢·古今人表》銅鞮伯華。

《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于函德殿銅池中。《註》銅池,承霤也。以銅爲之。

《古今注》秦始皇有名馬曰銅爵。

《史記·孝文本紀》初與郡國守相爲銅虎符。

與洞通。《山海經》洞庭之山。《註》洞,或作銅。

【易】

易【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羊益切《集韻》《韻會》《正韻》夷益切,音亦。《說文》蜥易,蝘蜓,守宮也。象形。祕書說:日月爲易,象隂陽也。《易·繫辭》《易》者,象也。《疏》《易》卦者,爲萬物之形象。《又》生生之謂易。《註》隂陽轉易,以成化生。《疏》隂陽變轉。《周禮·春官·大卜》掌三《易》之灋: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註》易者,揲蓍變易之數,可占者也。《孔穎達·周易正義》夫易者,變化之總名,改換之殊稱。《朱子·周易本義》《易》,書名也。其卦本伏羲所畫,有交易、變易之義,故謂之《易》。

《易·乾卦》不易乎世。《註》不爲世所移易也。

《易·繫辭》日中爲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交易而退。《公羊傳·宣十二年》交易爲言。《註》交易,猶往來也。

《書·堯典》平在朔易。《傳》謂歲改易。

《禮·祭義》易抱龜南面。《疏》占易之官也。

《史記·項羽紀》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里。《註》正義曰:開張易舊處。

姓。《姓氏急就篇》易氏,易牙之後。

水名。《水經》易水出涿郡故安縣閻鄕西山。

州名。《廣韻》趙分晉得中山,秦爲上谷郡,漢置涿郡,隋爲易州,因水名之。

《廣韻》《集韻》《韻會》以豉切《正韻》以智切,音異。《易·繫辭》乾以易知。《疏》《易》謂《易略》。

《易·繫辭》辭有險易。《註》之泰則其辭易,之否則其辭險。《疏》易,說易也。

《禮·檀弓》易墓非古也。《註》易謂芟治草木。《孟子》易其田疇。《註》易,治也。

《禮·祭義》外貌斯須不莊不敬,而慢易之心入之矣。

《公羊傳·文十二年》俾君子易怠。《註》易怠,猶輕惰也。

《公羊傳·宣六年》是子之易也。《註》易,猶省也。

《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何晏註》和易也。《朱傳》易,治也。

《爾雅·釋詁》平、均、夷、弟,易也。《註》皆謂易直。《疏》易者,不難也。

《莊子·刻意篇》聖人休休焉,則平易矣。

《史記·禮書》能慮勿易。《註》易,謂輕易也。

《韻補》叶余支切。《詩·小雅》爾還而入,我心易也。還而不入,否難知也。

【革】

革【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隔。《說文》獸皮治去其毛。革更之。《註》徐鍇曰:皮去其毛,染而瑩之曰革。《韻會》皮熟曰韋,生曰革。呂氏曰:革者,去毛而未爲韋者也。《書·禹貢》齒革羽毛。《傳》犀皮。《詩·召南》羔羊之革。《傳》革,猶皮也。《疏》獸皮治去其毛曰革。對文言之異,散文則皮革通。《周禮·天官》掌皮掌秋斂皮,冬斂革。《疏》革須治用功深,故冬斂之。

《正字通》人與獸皆曰革。《禮·禮運》膚革充盈。《註》革,卽膚內厚皮也。

《禮·明堂位》革車千乗。《註》革車,兵車也。《周禮·夏官·司弓矢》王弓弧弓,以授射甲革椹質者。《註》革,革甲也。

《玉篇》攺也。《易·革卦》天地革而四時成。《書·堯典》鳥獸希革。《傳》革,攺也。《疏》毛羽希少攺易。《洪範》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管子·山權數》丁氏歸革築室。《註》革,更也。

《爾雅·釋器》轡首謂之革。《詩·小雅》鞗革冲冲。《傳》鞗,轡也。革,轡首也。《疏》馬轡所靶之外,有餘而垂者,謂之革。

《詩·小雅》如鳥斯革。《傳》革,翼也。《箋》如鳥夏暑希革張其翼時。《釋文》革,如字。韓詩作勒,云翅也。

軍禮曰兵革。《禮·中庸》袵金革。《註》革,甲冑之屬。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革,鼓鼗也。

《揚子·方言》革,老也。南楚江湘之閒代語也。

姓。《廣韻》漢功臣表有煑棗侯革朱。

《集韻》訖力切,音殛。本作䩯。急也。《禮·檀弓》夫子之病革矣。《註》革,急也。《釋文》紀力切。

《集韻》竭億切。音極。義同。《禮·檀弓·釋文》又音極。《集韻》或作亟。

相关诗句
那敢秋谷相攀追 作诗以寄颜与桂 波文海藻穿涟漪 空窗月堕大圆镜 海潮声定推篷时 茫然发我南岭梦 配尔古绿苔花奇 我题欲作科斗篆 鲁薛弟子辞何疑 诸老同时定详说 想近孔壁锵金丝 乐圃此鼓获何岁 曲阜尺但摹虑虒 独无鼓铭著于录 洪娄欧赵皆吾师 两汉之文考所释 磊磊大小千百奇 十年箧中审古器 并未摹拓来装治 徒然寸尺志面腹 图经好事乃我欺 十夫揩视无一字 暑月累我汗濯澌 异哉渔洋竟沿误 视此奚啻千倍蓰 以冠粤东金石籍 吾定凹凸穷毫釐 假如腹镌果堪拓 何暇细绘虾蟆皮 踟蹰廊下每忘去 马援时字焉得窥 文曰伏波将军铸 相传款识如鼎彝 又闻渔洋有手记 四金六鼓辨礼仪 竹垞朱老昔缩图 手扪星宿森离离 往还经过屡稽考 节歌洗庙东坡词 壶芦笙与竹笛和 溪水夜半云雷随 高凉神祠亦有此 扶骨黄木天风吹 声闻江口二十里 百灵秘怪环委蛇 仲春之祀侑神乐 鹧鸪斑象义爻蓍 铜鼓滩边出者一 郑絪献自春州驰 东者最大西次小 殿庭縆索东西垂 昔我十登南海庙 午阴风雨来渺瀰 含风吟啸出蜗篆 丹黄药淬分雄雌 宫商呼吸和子母 金钗扣应都老期 张庭置酒集子女 度以大小随高卑 诸獠诸峒以次铸 三川百粤沿其规 渡泸而后制滋广 逮乎诸葛西蜀为 缀以蛙形面八角 调和燥湿均参差 厥初盖以铜易革 骆越声震西南夷 传闻伏波定交趾 前后皆说东京遗 或云伏波或诸葛 俨如汉鉴神卫施 一十二辰作阳识 庚庚细理砂画锥 䨓回络索乳交晕 雕纹十匝缭绕之 手量面径一尺四 我赋拓本嗟已迟 秋谷诗盖观鼓作 宋生今示秋谷诗 桂君昔拓颜氏鼓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