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梢见莱芜

出自:元代·郝经《青州山行》

拼音:[yún][shāo,sào][jiàn,xiàn][lái][wú]

平仄:平平仄平平

薄游东诸侯,致敬多拥彗。
讫无安巢木,岁晏复反鞁。
饮马南洋桥,摩玩米芾记。
蛟龙郁蟠拿,剑戟磔芒刺。
酌别表海亭,潋滟吸空翠。
霜风吹鸿鹄,草野簇车骑。
日斜过云门,凌跨方半醉。
垠崿乱叶滑,蹭蹬几欲坠。
悬岩半遏面,绝涧黑无地。
入险难遽止,眩运不敢视。
层崖宿山家,坐久犹胆悸。
居民畏马嘶,游子喜犬吠。
汲远终夜喧,月斜人未睡。
柴关见星稀,枕石馀藓腻。
酒散身逾困,饥透食有味。
忽闻炒椒巅,虎去失羸牸。
阴森木石怪,惨冽霜露气。
黎明转重崦,呀互急幽閟。
缭绕天一线,陷日孤光细。
嵌隙深且苍,白昼悲魍魅。
过午才得水,饮漱解鞍憩。
却是城西河,山间更清驶。
弯环折䲔肠,诘曲乱之字。
跋步重踆涉,深浅频揭厉。
林开见石田,数顷牛角锐。
淳俗久深居,见人但惊避。
农妇帛缠头,应门耸高髻。
破屋有村翁,无言但流涕。
举鞭为抚摩,俾说山中事。
都因七十堌,卤莽各称帝。
实户三百万,食尽犹未弃。
白骨与山齐,查牙谁与瘗。
幸得脱齿颊,疮残馀一臂。
年来立海州,遗噍更疲弊。
边郡增仇敌,深山无子弟。
闻此不忍闻,怆恍复?嚱。
海岱称东秦,山河号十二。
峡口吞穆陵,渤澥捲无棣。
初从霸国后,往往逞凶猘。
虢公死岩邑,恃制殆非计。
祗为残民区,每起奸雄志。
窟宅多龙蛇,桃源难避世。
数日出修阻,川途渐平易。
云梢见莱芜,孤城隐霾曀。
回视青万叠,乾坤屹轩轾。
穿出过徂徕,背转逾汶泗。
泰山正面看,益见崇高势。
目中好全齐,蒯生莫儿戏。
为告慕容超,勿谓燕得岁。

查看原文

注释

【云梢】见"云旓"。
【莱芜】荒芜。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云】

云【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王分切《韻會》《正韻》于分切,音雲。《說文》山川氣也。象回轉形。後人加雨作雲,而以云爲云曰之云。《正字通》與曰音別義同。凡經史,曰通作云。

運也。《管子·戒篇》天不動,四時云下,而萬物化。《註》云:運動貌。

狎昵往復也。《詩·小雅》昏姻孔云。《朱傳》云:旋也。《左傳·襄二十九年》晉不鄰矣,其誰云之。《註》云:猶旋。旋歸之也。

語助。《詩·小雅》伊誰云憎。《史記·封禪書》秦文公獲若石云于倉北坂。

陸佃曰:云者,有應之言也。《左傳·襄二十六年》子朱曰:朱也當御。三云:叔向不應。

云云:衆語也。《前漢·汲黯傳》上曰,吾欲云云。《註》猶言如此如此也。

云云:山名。《前漢·郊祀志》封大山禪云云:《註》云云:太山下小山。

云爲。《易·繫辭》變化云爲。

姓。漢云敞。

與芸同。《莊子·在宥篇》萬物云云。《註》盛貌。老子作芸芸。

紛云:興作貌。《呂覽·圜道篇》雲氣西行云云然。《前漢·司馬相如傳》威武紛云。俗作紜。

《韻補》叶于先切,言也。《韓愈·剝啄行》我謝再拜,汝無復云。往追不及,來可待焉。

【梢】

梢【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正韻》所交切《集韻》師交切,音弰。《說文》木也。《爾雅·釋木》梢,梢櫂。《郭註》木無枝柯,梢櫂長而殺者。

竿也。樂者所執。《漢·郊祀歌·天門章》飾玉梢以舞歌。

小柴也。《淮南子·兵略訓》曳梢肆柴。

《字彙》船柁尾曰梢。今人謂篙師爲梢子。或作䈾。

擊而去之曰梢。《揚雄·甘泉賦》梢夔魖而抶獝狂。

《博雅》梢梢,小也。

農器。《陸龜蒙·耒耜經》前如桯而樛者曰轅,後加柄而喬者曰梢。

梢雲,山名。《左思·吳都賦》梢雲無以踰,嶰谷弗能連。

與旓同。旌旗之旒也。《揚雄·河東賦》揚左纛,被雲梢。

《韻會》思邀切,音宵。《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梢溝三十里而廣倍。《鄭註》梢,謂水潄齧之溝。

《說文》山巧切,音㪢shǎo。木長貌。

《集韻》所敎切,音哨。剡木上殺也。

《集韻》色角切,音朔。義同《爾雅》。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莱】

萊【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洛哀切《正韻》郞才切,音來。《說文》蔓華也。《玉篇》藜草也。《詩·小雅》北山有萊。《疏》萊,草名。其葉可食。

《周禮·地官·縣師》辨其夫家人民田萊之數。《註》萊,休不耕者。郊內謂之易,郊外謂之萊。

《周禮·地官·山虞》若大田獵,則萊山田之野。《註》萊,除其草萊也。《詩·小雅》田卒汙萊。《註》萊,草穢。

地名。《書·禹貢》萊夷作牧。《齊語》通齊國之魚鹽于東萊。《註》東萊,齊東萊夷也。

山名。《山海經》萊山,其木多檀楮。

姓。《孟子》苦伊尹、萊朱。《趙岐註》萊朱,湯賢臣仲虺是也。《左傳·文二年》萊駒爲右。

《韻補》音黎。《郭璞·遊仙詩》朱門何足榮,未若託蓬萊。臨泉揖淸波,陵岡掇丹荑。

《廣韻》落代切,音賴。義同。《爾雅》作釐。

【芜】

芜【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類篇》音無。《說文》薉也。《楚辭·離騷》哀衆芳之蕪穢。

《爾雅·釋詁》蕪豐也。《註》豐盛也。

逋也。《楚辭·哀郢》孰兩東門之可蕪。

《小爾雅》草也。

地名。《鮑昭·蕪城賦註》廣陵故城也。

湖名。《前漢·地理志》丹陽郡蕪湖。

與廡通。《書·洪範》庶草蕃廡。(蕪)

相关诗句
勿谓燕得岁 为告慕容超 蒯生莫儿戏 目中好全齐 益见崇高势 泰山正面看 背转逾汶泗 穿出过徂徕 乾坤屹轩轾 回视青万叠 孤城隐霾曀 云梢见莱芜 川途渐平易 数日出修阻 桃源难避世 窟宅多龙蛇 每起奸雄志 祗为残民区 恃制殆非计 虢公死岩邑 往往逞凶猘 初从霸国后 渤澥捲无棣 峡口吞穆陵 山河号十二 海岱称东秦 怆恍复?嚱 闻此不忍闻 深山无子弟 边郡增仇敌 遗噍更疲弊 年来立海州 疮残馀一臂 幸得脱齿颊 查牙谁与瘗 白骨与山齐 食尽犹未弃 实户三百万 卤莽各称帝 都因七十堌 俾说山中事 举鞭为抚摩 无言但流涕 破屋有村翁 应门耸高髻 农妇帛缠头 见人但惊避 淳俗久深居 数顷牛角锐 林开见石田 深浅频揭厉 跋步重踆涉 诘曲乱之字 弯环折䲔肠 山间更清驶 却是城西河 饮漱解鞍憩 过午才得水 白昼悲魍魅 嵌隙深且苍 陷日孤光细 缭绕天一线 呀互急幽閟 黎明转重崦 惨冽霜露气 阴森木石怪 虎去失羸牸 忽闻炒椒巅 饥透食有味 酒散身逾困 枕石馀藓腻 柴关见星稀 月斜人未睡 汲远终夜喧 游子喜犬吠 居民畏马嘶 坐久犹胆悸 层崖宿山家 眩运不敢视 入险难遽止 绝涧黑无地 悬岩半遏面 蹭蹬几欲坠 垠崿乱叶滑 凌跨方半醉 日斜过云门 草野簇车骑 霜风吹鸿鹄 潋滟吸空翠 酌别表海亭 剑戟磔芒刺 蛟龙郁蟠拿 摩玩米芾记 饮马南洋桥 岁晏复反鞁 讫无安巢木 致敬多拥彗 薄游东诸侯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