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马南洋桥

出自:元代·郝经《青州山行》

拼音:[yǐn][mǎ][nán,nā][yáng][qiáo]

平仄:仄仄平平平

薄游东诸侯,致敬多拥彗。
讫无安巢木,岁晏复反鞁。
饮马南洋桥,摩玩米芾记。
蛟龙郁蟠拿,剑戟磔芒刺。
酌别表海亭,潋滟吸空翠。
霜风吹鸿鹄,草野簇车骑。
日斜过云门,凌跨方半醉。
垠崿乱叶滑,蹭蹬几欲坠。
悬岩半遏面,绝涧黑无地。
入险难遽止,眩运不敢视。
层崖宿山家,坐久犹胆悸。
居民畏马嘶,游子喜犬吠。
汲远终夜喧,月斜人未睡。
柴关见星稀,枕石馀藓腻。
酒散身逾困,饥透食有味。
忽闻炒椒巅,虎去失羸牸。
阴森木石怪,惨冽霜露气。
黎明转重崦,呀互急幽閟。
缭绕天一线,陷日孤光细。
嵌隙深且苍,白昼悲魍魅。
过午才得水,饮漱解鞍憩。
却是城西河,山间更清驶。
弯环折䲔肠,诘曲乱之字。
跋步重踆涉,深浅频揭厉。
林开见石田,数顷牛角锐。
淳俗久深居,见人但惊避。
农妇帛缠头,应门耸高髻。
破屋有村翁,无言但流涕。
举鞭为抚摩,俾说山中事。
都因七十堌,卤莽各称帝。
实户三百万,食尽犹未弃。
白骨与山齐,查牙谁与瘗。
幸得脱齿颊,疮残馀一臂。
年来立海州,遗噍更疲弊。
边郡增仇敌,深山无子弟。
闻此不忍闻,怆恍复?嚱。
海岱称东秦,山河号十二。
峡口吞穆陵,渤澥捲无棣。
初从霸国后,往往逞凶猘。
虢公死岩邑,恃制殆非计。
祗为残民区,每起奸雄志。
窟宅多龙蛇,桃源难避世。
数日出修阻,川途渐平易。
云梢见莱芜,孤城隐霾曀。
回视青万叠,乾坤屹轩轾。
穿出过徂徕,背转逾汶泗。
泰山正面看,益见崇高势。
目中好全齐,蒯生莫儿戏。
为告慕容超,勿谓燕得岁。

查看原文

注释

【饮马】1.给马喝水。 2.谓使战争临于某地;通过战争扩大疆土至某地。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北,师次于郔。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
【南洋】1.清末至民国时期,划分我国沿海地区为南北两洋区,称山东以南的江苏﹑浙江﹑福建及广东各省为南洋;江苏以北的山东﹑河北﹑辽宁各省为北洋。 2.亚洲东南部国家和地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饮】

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集韻》㱃,古作淾。註詳欠部十一畫。

【马】

馬【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洋】

洋【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似羊切《集韻》徐羊切,音詳。水名。《說文》水出齊臨朐高山,東北入鉅定。

《玉篇》水出昆侖山北。《山海經》昆侖之丘,洋水出焉。

藉水,卽洋水也。出上邽縣西北。《山海經》邽山,濛水出焉,南流注于洋水。

蜀水名。《水經》漢水東會洋水。

州名。《廣韻》本漢成固縣,秦爲漢中郡,魏置洋州。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音陽。《爾雅·釋詁》洋,多也。《詩·魯頌》萬舞洋洋。

廣也。《詩·大雅》牧野洋洋。《中庸》洋溢乎中國。

瀾也。《莊子·秋水篇》望洋向若而歎。

海名。《徐兢使高麗錄》洋中有白水洋,其源出靺鞨,故作白色。黃水洋卽沙尾也,其水渾濁且淺。

洋洋,水盛貌。《詩·衞風》河水洋洋。

與徉同。《史記·吳王濞傳》方徉天下。《註》方徉猶翺翔也。

與養同。《爾雅·釋訓》洋洋,思也。《疏》詩邶風中心養養。洋養音義同。

【桥】

橋【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巨嬌切《集韻》《韻會》渠嬌切《正韻》祁堯切,音喬。《說文》水梁也。从木喬聲。喬高而曲也。橋之爲言趫也,矯然也。《史記·秦本紀》昭王五十年,初作河橋。

懸繩以度曰絚橋。《水經注》罽賔之境,絚橋相引。

器之有橫樑者曰橋。《儀禮·士昏禮》笲加于橋。《註》橋以庋笲。

桔橰上衡也。《淮南子·主術訓》橋直植立而不動,俯仰取制焉。

橋泄,嫚也。《荀子·榮辱篇》橋泄者,人之殃也。

戾也。《呂覽·離謂篇》聽言而不可知,其與橋言無擇。

木名。《尚書大傳》橋木高而仰,梓木晉而俯,以喩父子。

陽橋。《春秋》魯地。

姓。《統譜》黃帝葬橋山,子孫守塚,因爲氏。《史記·貨殖傳》橋姚致馬千匹,牛倍之。

《集韻》丘妖切,音蹺。《史記·河渠書》山行乗橋。《註》橋,一作,直轅車也。

《集韻》居勞切,音高。勁疾貌。《莊子·則陽篇》欲惡去就,於是橋起。

《韻會》渠廟切,音嶠。《禮·曲禮》奉席如橋衡。《疏》左低右昂,如橋之衡。

屈橋,壯健貌。《揚雄·河東賦》千乗霆亂,萬騎屈橋。嘻嘻旭旭,天地稠㟼。

《正韻》古弔切,音叫。義同。

《正韻》吉了切,音皎。《荀子·儒効篇》橋飾其情性。《前漢·武帝紀》陳湯橋發兵斬郅支。

《集韻》居夭切,音矯。人名。秦有盛橋。

相关诗句
勿谓燕得岁 为告慕容超 蒯生莫儿戏 目中好全齐 益见崇高势 泰山正面看 背转逾汶泗 穿出过徂徕 乾坤屹轩轾 回视青万叠 孤城隐霾曀 云梢见莱芜 川途渐平易 数日出修阻 桃源难避世 窟宅多龙蛇 每起奸雄志 祗为残民区 恃制殆非计 虢公死岩邑 往往逞凶猘 初从霸国后 渤澥捲无棣 峡口吞穆陵 山河号十二 海岱称东秦 怆恍复?嚱 闻此不忍闻 深山无子弟 边郡增仇敌 遗噍更疲弊 年来立海州 疮残馀一臂 幸得脱齿颊 查牙谁与瘗 白骨与山齐 食尽犹未弃 实户三百万 卤莽各称帝 都因七十堌 俾说山中事 举鞭为抚摩 无言但流涕 破屋有村翁 应门耸高髻 农妇帛缠头 见人但惊避 淳俗久深居 数顷牛角锐 林开见石田 深浅频揭厉 跋步重踆涉 诘曲乱之字 弯环折䲔肠 山间更清驶 却是城西河 饮漱解鞍憩 过午才得水 白昼悲魍魅 嵌隙深且苍 陷日孤光细 缭绕天一线 呀互急幽閟 黎明转重崦 惨冽霜露气 阴森木石怪 虎去失羸牸 忽闻炒椒巅 饥透食有味 酒散身逾困 枕石馀藓腻 柴关见星稀 月斜人未睡 汲远终夜喧 游子喜犬吠 居民畏马嘶 坐久犹胆悸 层崖宿山家 眩运不敢视 入险难遽止 绝涧黑无地 悬岩半遏面 蹭蹬几欲坠 垠崿乱叶滑 凌跨方半醉 日斜过云门 草野簇车骑 霜风吹鸿鹄 潋滟吸空翠 酌别表海亭 剑戟磔芒刺 蛟龙郁蟠拿 摩玩米芾记 饮马南洋桥 岁晏复反鞁 讫无安巢木 致敬多拥彗 薄游东诸侯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