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带骈憩鞅

出自:元代·郑元祐《同郑基本初访吴庠郑元祐明德教授、俞鼎叔铉学正,教授留饮斋中。是夕雪,因相与联句以纪一时会盍》

拼音:[guān,guàn][dài][pián][qì][yāng,yàng]

平仄:平仄平仄平

中吴泮宫古,广文官舍敞。
佩衿方休诵,冠带骈憩鞅
岁晏云四合,雪暮霰交响。
飞帘势簸扬,滕六影下上。
污邪毕洁净,坱轧周涤荡。
若将混端倪,无复别封壤。
飒沓竹末俯,碎兀木本强。
漏壶咽铜龙,城柝卧素蟒。
冰澌静胶研,颢气深刺幌。
香乾芸散帙,味永齑冻盎。
拥褐肩独耸,击钵技自痒。
诗盟得寒郊,茗饮失粗党。
路迷梁园邈,地失程门丈。
殊怜局驴背,颇快衣鹤氅。
沈廖度郢曲,浩溔泛剡桨。
流风注存心,叔世入纡想。
戍遥皲瘃苦,野旷爪牙攘。
好音怀鸱枭,怪物绝魍魉。
愿追文正躅,不辞庆历党。
层甍庋诸经,直道扩群枉。
新知春兰蔼,旧游曙星朗。
谦虚侧皋比,欲寡贱熊掌。
张灯初筵秩,举爵朋酒飨。
黄羞登俎柑,白荐作羹鲞。
叙齿先一饭,探钱罄馀帑。
清宜禅僧分,瑞许贤守赏。
螟蝝殄无类,来牟熟有象。
阴褰天光发,阳复履道长。
高视吞八九,独立配参两。
幸敦君子交,再极尼丘仰。

查看原文

注释

【冠带】1.帽子与腰带。 2.戴帽子束腰带。 3.指装束,打扮。 4.本指服制,引申为礼仪﹑教化。 5.谓使习礼仪。 6.比喻封爵,官职。 7.指官吏﹑士绅。 8.指男子。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冠】

冠【子集下】【冖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古丸切《正韻》沽歡切,胡,遂制冠冕纓緌。

姓。《風俗通》古者鶡冠子之後。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官去聲。《禮·曲禮》二十曰弱冠。《冠儀》冠者,禮之始也。故聖王重冠。《白虎通》男子幼,娶必冠。《韻會》男子二十加冠曰冠。

爲衆之首曰冠。《前漢·魏相丙吉傳贊》高祖開基,蕭曹爲冠。《史記·灌夫傳》夫名冠三軍。

姓。《韻會》列仙傳有仙人冠先。

叶俱倫切,音麇。《張紘枕箴》瓌材允麗,惟淑惟珍。安安文枕,式彼弁冠。

《韻補》叶居員切,眷平聲。《劉歆·孟母贊》子學不進,斷機示焉。子遂成德,爲當世冠。

叶扃縣切,音睊。《蘇轍·燕山詩》丹子號無策,亦數游俠冠。玉帛非足云:女子罹蹈踐。

【带】

帶【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當蓋切,音㯂。《說文》紳也。男子搫帶,婦人帶絲,象繫佩之形。佩必有巾,故帶从巾。《徐鉉曰》卌,其帶上連屬固結處。《釋名》帶,蔕也。著於衣,如物之繫蔕也。《易·訟卦》或錫之鞶帶。《疏》鞶帶大帶也。《禮·玉藻》凡帶有率,無箴功。《疏》謂其帶旣襌,亦以箴緶緝其側,但繂襵之,無別裨飾之箴功。

《揚子·方言》厲謂之帶。《註》小爾雅,帶之垂者曰厲。《詩·小雅》垂帶而厲。

佩也。《禮·月令》帶以弓䪅。

《揚子·方言》行也。《註》隨人行也。

蟲名。《莊子·齊物論》螂蛆甘帶。

書帶,草名。《三齊記》鄭康成山下生草,大如䪥,葉長一尺餘,土人名康成書帶草。

姓。《賈誼·過秦論》帶佗。

叶音蒂。《楚辭·九歌》荷衣兮蕙帶,儵而來兮忽而逝。夕宿兮帝鄉,誰須兮雲之際。

【骈】

駢【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騈字。

【憩】

憩【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集韻》本作愒,或作憇,亦書作。《詩·召南》召伯所憩。

【鞅】

鞅【戌集中】【革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於兩切《集韻》《韻會》《正韻》倚兩切,音怏。《說文》頸組也。《廣韻》牛羈也。《左傳·襄十八年》抽劒斷鞅。《釋名》鞅,嬰也。喉下稱嬰,言纓絡之也。其下飾樊纓,其形樊樊而上屬纓也。

《詩·小雅》或王事鞅掌。《傳》鞅掌,失容也。《箋》鞅,猶何也。掌,謂捧之也。負何捧持以趨走,言促遽也。《疏》傳以鞅掌爲煩勞之狀,故云失容,言事煩鞅掌然,不暇爲容儀也。今俗語以職煩爲鞅掌,其言出於此。鄭以鞅掌爲事煩之實,故言鞅猶荷也。鞅讀如馬鞅之鞅,以負荷物則須鞅持之,故以鞅表負荷也。

人名。《左傳》晉有士鞅。

《揚子·方言》强也,懟也。《史記·韓信傳》居常鞅鞅。通作怏。

《集韻》於良切,音央。馬頸革。

於郞切,音鴦。《博雅》鞅㒺,無賴也。

於亮切,音怏。馬駕之具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