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化豫顺

出自:宋代·戴埴《雹》

拼音:[jǐng,yǐng][huà,huā][yù][shùn]

平仄:仄平仄仄

玄黓执徐岁,月律终无射。
京师连雨雹,小者如弹,大者如拳。
林柯叶乱下,乌鸢折飞翮。
屋瓦砉划遭击扑,居人颠沛,行道错愕。
初疑巨飓掀捲冯夷宫,渊珍散堕光闪烁。
复疑清霄万里驱长蛟,泣泪盈盈骤飘薄。
棱层水精碎,喷噀珠琲滑。
有识觑天巧,一何景象恶。
尝闻圣人在上冬夏无愆伏,亭毒二气不相剥。
破块封条已无异,祉羽无劳验风角。
今天子握极衡,运斗枢,景化豫顺,群慝萧灼。
精祲胡未孚,冰雨堕霄幕。
其欲霈广泽,胡不为甘霖,沾丐枯焦重甲拆。
其欲膏土脉,胡不为晞薤,厌浥瀼瀼普渐洽。
其欲表诛伐,胡不为皑?,驷见而霣,草木黄落。
其欲弭蛰虫、滋生植,胡不为嘉平之三白,驱蝗入地千百尺。
或云水气专一不解散,胡不为长河玉岸之寒冰,可纳凌室助颁刷。
或云阴气胁阳不相入,胡不为氤氲五色之卿霭,叶应丰穰昭帝德。
此雹舒不如雨露,惨不如霜雪,结不如冰澌之严冱,散不如云雾之葱郁。
天非欲示惩,讵用作戏剧。
汉儒说證应,纷纷太不一。
或贤邪易位,或赋敛苛刻,或妻妾失伦,或大臣擅法。
玄道幽且渺,牵附多穿凿。
仲尼百世师,麟经戒侵逼。
此变凡在书,公室寖衰削。
自下凌上曰僭,以柔变刚曰剥。
沸汤湛冷泉,凝寒胜燠热。
温雨受阴氛,凌冱自然结。
时当秋气杪,是理尤彰灼。
风起庚,庚作令。
日行西,西主杀。
数至九变,金乃从革。
大则为兵小刑罚,内外靡不以时决。
天地方会藏,沴候生京洛。
得非少皞执矩未洁齐,得非蓐收为正有颠错,得非箕伯吞声不扫除,青女护奸不除灭。
穹旻赫然奋严威,重阴胶固纷零落。
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用夬决,登俊良,屏邪慝。
阴尘静扫单于庭,阳和遍吹邹子律。
大明威威照九州,寒燠时序百谷熟。
天若雨珠真可噱,请以缀衮冕之十二旒,龙旂和鸾之缨络。

查看原文

注释

【景化】犹敬仰。
【豫顺】犹言安乐和顺。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景】

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居影切《集韻》《韻會》舉影切,音警。《說文》光也。《釋文》景,境也。明所照處有境限也。

《爾雅·釋詁》景,大也。《詩·小雅》以介景福。《箋》受大福也。

《詩·小雅》景行行止。《箋》景,明也。

《詩·小雅》景行。《朱傳》大道也。

《博雅》景景,白也。《篇海》韶也。

像也,慕也,仰也。

《詩·鄘風》景山與京。《傳》景山,大山。

山名。《詩·商頌》景員維河。《朱傳》景,山名,商所都也。

衣也。《儀禮·士昏禮》婦乗以几,姆加景。《註》景之制如明衣,加之以爲行道禦塵,令衣鮮明也。景亦明也。

星名。《史記·天官書》天晴而見景星。景星者,德星也。

風名。《史記·律書》景風居南方。景者,言陽氣道竟。

姓。景差,見《史記·屈原傳》。

《廣韻》《正韻》於丙切《集韻》於境切,音影。物之隂影也。《詩·邶風》汎汎其景。《疏》汎汎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辨。《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灋測土深,正日景。《釋文》景本或作影。《佩觽》形景爲影,本乎稚川。

《韻補》叶舉兩切。《夏侯湛·抵疑》黎苗之樂函夏,若遊形之招惠景。叶上響。

【化】

化【子集下】【匕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花去聲。《說文》化,敎行也。《增韻》凡以道業誨人謂之敎。躬行于上,風動于下,謂之化。《老子·道德經》我無爲而民自化。

以德化民曰化。《禮·樂記》化民成俗。

《韻會》天地隂陽運行,自有而無,自無而有,萬物生息則爲化。

泛言攺易,亦曰變化。《易·繫辭》擬議以成其變化。

貨賄貿易曰化。《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革物曰化。《周禮·春官·大宗伯》合天地之化。《註》能生非類曰化。《疏》鳩化爲鷹之類。皆身在而心化。若䑕化爲鴽,雀化爲蛤蜃之等,皆據身亦化,故云能生非類。

《正韻》告誥諭使人回心曰化。《書·大誥》肆予大化,誘我友邦君。

《公羊傳·桓六年》化我也。《註》行過無禮謂之化,齊人語也。《疏》哀六年傳云:乞曰:常之母有魚菽之祭,願諸大夫之化我也。亦是行過無禮之事。

州名。《韻會》漢屬合浦郡,宋攺化州。

《正韻》呼瓜切,音花。《後漢·馮衍傳》與時變化。《章懷太子註》音花。

《韻補》叶胡隈切,音回。《三略》變動無常,因敵變化。不爲事先,動而輒隨。《漠之造化。跨三五其無偶兮,邈卓立而獨奇。

叶呼戈切,音訶。《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余旣不難夫離別兮,傷靈脩之數化。

叶許旣切,希去聲。《後漢·傅幹皇后箴》在昔明后,日新其化。匪惟訓外,亦訓于內。

叶呼臥切,呼去聲。《白虎通》火之爲言化也。陽氣用事,萬物變化也。《釋名》火,化也,消化物也。《漢書·敘傳》偪上幷下,荒殖其貨。侯服玉食,敗俗傷化。

《總要》化音吪,差錯也,謬言也。从人匕會意。小篆與匕混,故加言作訛。《史記·天官書》其人逢俉化言。

【豫】

豫【酉集中】【豕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音預。象類。《說文》象之大者,賈侍中說,不害於物。

《爾雅·釋詁》安也。《又》樂也。《玉篇》怠也,佚也。《正韻》悅也。《易·豫卦疏》謂之豫者,取逸豫之義,以和順而動,動不違衆,衆皆悅豫也。《書·太甲》無時豫怠。《詩·小雅》逸豫無期。

《增韻》遊也。《孟子》一遊一豫,爲諸侯度。《張衡·東京賦》度秋豫以收成。《註》秋行曰豫。

《爾雅·釋言》敘也。《疏》事豫備者亦有敘也。《玉篇》早也,逆備也。《易·旣濟》君子思患而豫防之。《禮·學記》禁於未發之謂豫。《中庸》凡事豫則立。《註》素定也。《玉篇》或作預。

《爾雅·釋詁》厭也。

參與也。《正韻》與與通。《後漢·東夷傳》楚靈會申,亦來豫盟。《宋書·王弘傳》以私賤無名之人,豫公家有實之任。

猶、豫,二獸名,性多疑。凡人臨事遲疑不決者,借以爲喩。《史記·呂后紀》計猶豫未有所決。《禮·曲禮》作猶與。《註》與,本亦作豫。《疏》猶,玃屬。與,象屬。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

州名。《書·禹貢》荆河惟豫州。《疏》西南至荆山,北距河水。《釋名》豫州在九州中,京師、東都所在,常安豫也。《晉書·地理志》豫,舒也,言稟中和之氣性理安舒也。舒音豫。《廣韻》秦爲三川郡。漢爲河南郡。後魏置同州,又攺爲豫州。

姓。《潛夫論》豫氏,本姬姓。晉智伯臣豫讓。

《集韻》詞夜切,音謝。與榭通。《儀禮·鄕射禮》豫則鉤楹內,堂則由楹外。《註》豫,讀如成周宣榭之榭,今言豫者,謂州學也。一云與堂序之序同。

《集韻》商居切,音書。與舒同。伸也。

【顺】

順【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㥧巡食閏切,盾去聲。《說文》理也。从頁从巛,會意。川流也。《玉篇》從也。《詩·大雅》有覺德行,四國順之。《箋》有大德行,則天下順從其政。《釋名》順,循也,循其理也。

放之也。《儀禮·大射儀》大射正執弓,以袂順左右隈。《疏》以袂向下,於弓隈順放之。

山名,水名。《山海經》有順山,順水出焉。

《釋名》鳳皇五色,心文曰德,翼文曰順。

《揚子·方言》目好謂之順。《註》言流澤也。

《增韻》和也。《易·豫卦》豫順以動,故天地如之。《疏》聖人和順而動,合天地之德,故天地亦如聖人而爲之。《禮·樂記》和順積中,而英華發外。

《增韻》不逆也。《爾雅·釋詁》舒業順,敘也。《疏》順者不逆有敘也。

《諡法》慈惠徧服曰順。

《小爾雅》順,退也。

相关诗句
龙旂和鸾之缨络 请以缀衮冕之十二旒 天若雨珠真可噱 寒燠时序百谷熟 大明威威照九州 阳和遍吹邹子律 阴尘静扫单于庭 屏邪慝 登俊良 用夬决 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 重阴胶固纷零落 穹旻赫然奋严威 青女护奸不除灭 得非箕伯吞声不扫除 得非蓐收为正有颠错 得非少皞执矩未洁齐 沴候生京洛 天地方会藏 内外靡不以时决 大则为兵小刑罚 金乃从革 数至九变 西主杀 日行西 庚作令 风起庚 是理尤彰灼 时当秋气杪 凌冱自然结 温雨受阴氛 凝寒胜燠热 沸汤湛冷泉 以柔变刚曰剥 自下凌上曰僭 公室寖衰削 此变凡在书 麟经戒侵逼 仲尼百世师 牵附多穿凿 玄道幽且渺 或大臣擅法 或妻妾失伦 或赋敛苛刻 或贤邪易位 纷纷太不一 汉儒说證应 讵用作戏剧 天非欲示惩 散不如云雾之葱郁 结不如冰澌之严冱 惨不如霜雪 此雹舒不如雨露 叶应丰穰昭帝德 胡不为氤氲五色之卿霭 或云阴气胁阳不相入 可纳凌室助颁刷 胡不为长河玉岸之寒冰 或云水气专一不解散 驱蝗入地千百尺 胡不为嘉平之三白 其欲弭蛰虫、滋生植 草木黄落 驷见而霣 胡不为皑? 其欲表诛伐 厌浥瀼瀼普渐洽 胡不为晞薤 其欲膏土脉 沾丐枯焦重甲拆 胡不为甘霖 其欲霈广泽 冰雨堕霄幕 精祲胡未孚 群慝萧灼 景化豫顺 运斗枢 今天子握极衡 祉羽无劳验风角 破块封条已无异 亭毒二气不相剥 尝闻圣人在上冬夏无愆伏 一何景象恶 有识觑天巧 喷噀珠琲滑 棱层水精碎 泣泪盈盈骤飘薄 复疑清霄万里驱长蛟 渊珍散堕光闪烁 初疑巨飓掀捲冯夷宫 行道错愕 居人颠沛 屋瓦砉划遭击扑 乌鸢折飞翮 林柯叶乱下 大者如拳 小者如弹 京师连雨雹 月律终无射 玄黓执徐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