泣泪盈盈骤飘薄

出自:宋代·戴埴《雹》

拼音:[qì][lèi][yíng][yíng][zhòu][piāo][báo,bó,bò]

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

玄黓执徐岁,月律终无射。
京师连雨雹,小者如弹,大者如拳。
林柯叶乱下,乌鸢折飞翮。
屋瓦砉划遭击扑,居人颠沛,行道错愕。
初疑巨飓掀捲冯夷宫,渊珍散堕光闪烁。
复疑清霄万里驱长蛟,泣泪盈盈骤飘薄
棱层水精碎,喷噀珠琲滑。
有识觑天巧,一何景象恶。
尝闻圣人在上冬夏无愆伏,亭毒二气不相剥。
破块封条已无异,祉羽无劳验风角。
今天子握极衡,运斗枢,景化豫顺,群慝萧灼。
精祲胡未孚,冰雨堕霄幕。
其欲霈广泽,胡不为甘霖,沾丐枯焦重甲拆。
其欲膏土脉,胡不为晞薤,厌浥瀼瀼普渐洽。
其欲表诛伐,胡不为皑?,驷见而霣,草木黄落。
其欲弭蛰虫、滋生植,胡不为嘉平之三白,驱蝗入地千百尺。
或云水气专一不解散,胡不为长河玉岸之寒冰,可纳凌室助颁刷。
或云阴气胁阳不相入,胡不为氤氲五色之卿霭,叶应丰穰昭帝德。
此雹舒不如雨露,惨不如霜雪,结不如冰澌之严冱,散不如云雾之葱郁。
天非欲示惩,讵用作戏剧。
汉儒说證应,纷纷太不一。
或贤邪易位,或赋敛苛刻,或妻妾失伦,或大臣擅法。
玄道幽且渺,牵附多穿凿。
仲尼百世师,麟经戒侵逼。
此变凡在书,公室寖衰削。
自下凌上曰僭,以柔变刚曰剥。
沸汤湛冷泉,凝寒胜燠热。
温雨受阴氛,凌冱自然结。
时当秋气杪,是理尤彰灼。
风起庚,庚作令。
日行西,西主杀。
数至九变,金乃从革。
大则为兵小刑罚,内外靡不以时决。
天地方会藏,沴候生京洛。
得非少皞执矩未洁齐,得非蓐收为正有颠错,得非箕伯吞声不扫除,青女护奸不除灭。
穹旻赫然奋严威,重阴胶固纷零落。
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用夬决,登俊良,屏邪慝。
阴尘静扫单于庭,阳和遍吹邹子律。
大明威威照九州,寒燠时序百谷熟。
天若雨珠真可噱,请以缀衮冕之十二旒,龙旂和鸾之缨络。

查看原文

注释

【泣泪】1.眼泪。 2.流泪。
【盈盈】1.仪态美好的样子:步履盈盈|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 2.水清澈的样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充满滞积的样子:腹中盈盈。 4.神情快乐的样子:笑盈盈|喜盈盈。
【飘薄】1.犹飘泊。行止不定。 2.随风消散。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泣】

泣【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去急切《集韻》《韻會》《正韻》乞及切,音湇。《說文》無聲出涕也。《徐鉉曰》泣,哭之細也。《禮·檀弓》泣血三年。

《集韻》力入切,音立。猋泣,疾貌。

與澀通。血凝不消也。《素問》寒氣容于背兪之脈,則血脈泣。

【泪】

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字彙》與淚同。(淚)《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遂切,音類。目液也。《本草》淚者,肝之液。《譚子化書珠玉篇》悲則雨淚。

《集韻》劣戌切,音律。義同。

《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疾流貌。《張衡·南都賦》漻淚淢汨。《註》引淮南子,水淚破舟。○按《淮南子·主術訓》本作戾。淚與戾古通。

《集韻》力結切,音捩。義同。

淒淚,寒涼貌。《前漢·武帝賦》秋氣憯以淒淚。亦作戾。

【盈】

盈【午集中】【皿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嬴。《說文》滿器也。《博雅》滿也,充也。《易·豐彖》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詩·齊風》雞旣鳴矣,朝旣盈矣。《左傳·莊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禮·禮運》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闕。

《祭義》樂主其盈。《註》猶溢也。

《揚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鮮冽水之閒,凡言呵叱者,謂之魏盈。

國名。《山海經》大荒南有盈民之國。

州名。《唐書·地理志》諸蠻有盈州。

姓。晉欒盈之後。

古通作嬴。《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史記·蔡澤傳》進退盈縮。《天官書》作嬴縮。《古詩》盈盈樓上女。《註》盈同嬴,容也。

叶與章切,音陽。《張籍·祭韓愈詩》新亭成未登,閉在莊西廂。書札與詩文,重疊我笥盈。《說文徐註》夃,古乎切,益多之義也。古者以買物多得爲夃,故从夃。買物多得當爲字。

【骤】

驟【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鉏祐切《集韻》《韻會》《正韻》鉏救切,音縐。《玉篇》奔也。《說文》馬疾步也。《詩·小雅》載驟駸駸。《註》小曰馳,不馳而小疾曰驟。

凡疾速曰驟。

數也。《左傳·襄十一年》晉能驟來。《註》晉以諸之師,更番而出,故能數來。

《集韻》才候切,音㔌。義同。

叶逡須切,音趨。《淮南子·原道訓》縱志舒節,以馳大區,可以步而步,可以驟而驟。

叶縱遇切,疽去聲。《桓麟七說》輪不暇轉,足不及驟。騰虛踰浮,瞥若飆霧。本作。

【飘】

飄【戌集下】【風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韻會》《正韻》遙切,音標。《玉篇》旋風也。《詩·檜風》匪風飄兮。《釋文》符遙反,又必遙反。《前漢·蒯通傳》飄至風起。《註》必遙反。謂疾風。

《廣韻》符霄切《集韻》毗霄切,音瓢。義同。《爾雅·釋天》回風爲飄。《釋文》飄,音瓢。《詩·小雅》飄風發發。《釋文》飄,避遙反。

《唐韻》撫招切《集韻》紕招切,音嫖。飄颻。《史記·司馬相如傳》天子大說,飄飄有凌雲之氣。

《韻會》吹也。《曹植詩》驚風飄白日。《陶潛·歸去來辭》風飄飄而吹衣。

落也。《莊子·達生篇》雖有忮心者,不怨飄瓦。《註》落也。《韻義》飄,匹遙反。

《韻會》通作漂。《前漢·楊惲傳》漂然皆有節槩,知去就之分。

通作縹。《前漢·揚雄傳》縹縹有凌雲之志。

《集韻》匹妙切,音剽。《曹植·感節賦》折若華之翳曰:庶朱光之長照。願寄軀于飛蓬,乗陽風而遠飄。《說文》作。

【薄】

薄【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傍各切,音泊。林薄也。《楚辭註》林草不交錯曰薄。《揚雄·甘泉賦》列新雉于林薄。《註》草叢生曰薄。

簾也。《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史記·周勃世家》勃以織薄曲爲生。《索隱曰》織蠶薄也。

厚薄。

少也。《詩·周南》薄澣我衣。

聊也。《詩·周南》薄言采之。

輕也。《前漢·董仲舒傳》愍世俗之靡薄。

嫌也。《前漢·張安世傳》薄朕忘故。

《揚子·方言》勉也。秦晉曰釗,或曰薄。故其鄙語曰薄努,猶勉努也。

《博雅》薉也。

集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奄薄水渚。

《史記·蘇秦傳》心搖搖如懸旌,而無所終薄。

被也。《書·益稷》外薄四海。

水名。《山海經》蟲尾之山,薄水出焉。

姓。《史記·外戚世家》薄太后父,吳人,姓薄氏。

亭名。《後漢·郡國志》滎陽有薄亭。

草名。薄荷,見荷字註。

通亳。《禮·郊特牲》薄社北牖。《註》殷社。《荀子·議兵篇》湯以薄,武以鎬。

迫各切,音博。廹也。《易·說卦傳》雷風相薄。《左傳·僖二十四年》薄而觀之。

迫晚曰薄暮。

侵也。《荀子·天論篇》寒暑未薄而疾。

匹各切,音粕。《詩·齊風》載驅薄薄。《傳》疾驅聲也。

薄革切,同欂。壁柱也。《爾雅·釋宮》屋上薄謂之筄。

《唐韻古音》讀蒲。《書》序:成王旣踐奄,將遷其君於蒲姑。《左傳》《史記》作薄姑。

相关诗句
龙旂和鸾之缨络 请以缀衮冕之十二旒 天若雨珠真可噱 寒燠时序百谷熟 大明威威照九州 阳和遍吹邹子律 阴尘静扫单于庭 屏邪慝 登俊良 用夬决 我愿圣王睹此揽乾纲 重阴胶固纷零落 穹旻赫然奋严威 青女护奸不除灭 得非箕伯吞声不扫除 得非蓐收为正有颠错 得非少皞执矩未洁齐 沴候生京洛 天地方会藏 内外靡不以时决 大则为兵小刑罚 金乃从革 数至九变 西主杀 日行西 庚作令 风起庚 是理尤彰灼 时当秋气杪 凌冱自然结 温雨受阴氛 凝寒胜燠热 沸汤湛冷泉 以柔变刚曰剥 自下凌上曰僭 公室寖衰削 此变凡在书 麟经戒侵逼 仲尼百世师 牵附多穿凿 玄道幽且渺 或大臣擅法 或妻妾失伦 或赋敛苛刻 或贤邪易位 纷纷太不一 汉儒说證应 讵用作戏剧 天非欲示惩 散不如云雾之葱郁 结不如冰澌之严冱 惨不如霜雪 此雹舒不如雨露 叶应丰穰昭帝德 胡不为氤氲五色之卿霭 或云阴气胁阳不相入 可纳凌室助颁刷 胡不为长河玉岸之寒冰 或云水气专一不解散 驱蝗入地千百尺 胡不为嘉平之三白 其欲弭蛰虫、滋生植 草木黄落 驷见而霣 胡不为皑? 其欲表诛伐 厌浥瀼瀼普渐洽 胡不为晞薤 其欲膏土脉 沾丐枯焦重甲拆 胡不为甘霖 其欲霈广泽 冰雨堕霄幕 精祲胡未孚 群慝萧灼 景化豫顺 运斗枢 今天子握极衡 祉羽无劳验风角 破块封条已无异 亭毒二气不相剥 尝闻圣人在上冬夏无愆伏 一何景象恶 有识觑天巧 喷噀珠琲滑 棱层水精碎 泣泪盈盈骤飘薄 复疑清霄万里驱长蛟 渊珍散堕光闪烁 初疑巨飓掀捲冯夷宫 行道错愕 居人颠沛 屋瓦砉划遭击扑 乌鸢折飞翮 林柯叶乱下 大者如拳 小者如弹 京师连雨雹 月律终无射 玄黓执徐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