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初共鉴燧

出自:元代·周伯琦《郊祀庆成纪事三十韵》

拼音:[fǎn][chū][gòng,gōng][jiàn][suì]

平仄:仄平平仄仄

圣皇严报本,盛典谨升烟。
练吉三冬首,凝衷半载前。
治仪遵简质,变食致清蠲。
玉路依辰出,帷宫宿次迁。
六龙扶日御,八骏转星躔。
周陛觚符偶,穹坛象体圜。
反初共鉴燧,视涤庀牲牷。
碧汉银河丽,清霄璧月妍。
大裘华衮袭,端冕藻旒延。
济济簪缨从,将将佩绶联。
虎贲环卫复,驹首荐坛先。
稿秸重蒲越,陶匏间豆笾。
崇牙钟在簴,列玺案张毡。
高燎馨香彻,全烝体物虔。
邸圭明缫藉,雅奏动宫悬。
爵献牺先湩,尊澄酒尚玄。
英茎歌沨沨,干羽舞跹跹。
六变灵歆矣,三登礼肃然。
升中诚意格,昭配孝思宣。
祝史恭承俎,神人俨自天。
祥光通夕烛,熙事告晨竣。
汉畤真巫俗,周官最史编。
天移金阙近,云拥翠华旋。
筦籥晴雷殷,旂常采凤骞。
千官班拱北,兆姓颂尊乾。
敛福敷同宇,流恩荡八埏。
明堂朝正盛,宝鼎笑方绵。
天保赓新雅,思文咏旧篇。
灵祗诃社稷,符瑞效山川。
景命齐天运,垂休亿万年。

查看原文

注释

【反初】还俗。
【鉴燧】1.亦作"鉴燧"。 2.方诸和阳燧。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阳燧﹐向日取火的凹镜。 3.偏指方诸。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反】

反【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返。《說文》覆也。从又,厂。《詩·周頌》福祿來反。《註》言福祿之來,反覆不厭也。

《前漢·勝傳》使者五反。《註》師古曰:反,謂回還也。

《唐韻》《集韻》《韻會》孚袁切《正韻》孚艱切,音幡。《廣韻》斷獄平反。《韻會》錄囚平反之,謂舉活罪人也。《增韻》理正幽枉也。《前漢·食貨志》杜周治之,獄少反者。《註》反,音幡。

通作翻。《前漢·張安世傳》反水漿。

《集韻》《韻會》部版切,翻上聲。《集韻》難也。《詩·小雅》威儀反反。沈重讀。

《集韻》方願切,音販。難也。《詩·小雅》威儀反反。毛萇說。一曰順習貌。

《正韻》販亦作反。《荀子·儒效篇》積反貨而爲商賈。

《集韻》孚萬切,音娩。覆也。

【初】

初【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䥚《唐韻》《集韻》楚居切《正韻》楚徂切,楚平聲。《說文》始也。从刀衣,裁衣之始也。《徐曰》禮之初,施衣以蔽形。《書·禹謨》率百官若帝之初。《蔡仲》愼厥初。

《禮·檀弓》夫魯有初。《註》初謂故事。

《列子·天瑞篇》太初者,氣之始也。《韓愈詩》賢愚同一初。《韻會》又姓。

【共】

共【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渠用切,蛩去聲。《說文》同也。从廿卄。《徐曰》廿音入,二十共也,會意。《玉篇》同也,衆也。《廣韻》皆也。《增韻》合也,公也。《禮·王制》爵人于朝,與士共之。《史記·張釋之傳》法者,所與天下共也。

《唐韻》九容切《集韻》《韻會》居容切,音恭。《前漢·王褒傳》共惟秋法,五始之要。《註》服虔曰:共,敬也。師古曰:共,讀曰恭。

姓。《氏族略》以國爲氏。

地名。《詩·大雅》侵阮徂共。《韻會》阮國之地,在河內共城。

《集韻》古勇切《正韻》居竦切,恭上聲。《前漢·百官公卿表》垂作共工,利器用。《註》應劭曰:垂,臣名也。爲共工,理百工之事。共讀曰龔。

向也。《論語》居其所而衆星共之。

姓。《前漢·匈奴傳》太守共友。《註》師古曰:共友,太守姓名也。共讀曰龔。

《集韻》《正韻》居用切,恭去聲。《左傳·僖四年》敢不共給。《前漢·成帝紀》無共張繇役之勞。《註》師古曰:共音居用反,謂共具張設。

《律歷志》共養三德爲善。◎按,共給,共養,有平、去二音,音別義同,故《正韻》東、送二韻共供兩存之。

《正韻》忌遇切,音具。《周禮·天官·內饔》掌共羞修膴胖骨鱐,以待共膳。《註》掌共,共當爲具。

《集韻》胡公切,音洪。共池,地名。《字彙》本作卄,象兩手合持之形。今作共。

【鉴】

鑒【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同鑑。

【燧】

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徐醉切,音遂。《玉篇》以取火於日。《禮·內則》左佩金燧,右佩木燧。《註》金燧取火於日。木燧鑽火也。《左傳·文十年》命夙駕載燧。

《定二年》鍼尹固與王同舟,王使執燧象,以奔吳師。《註》燒火燧繫象尾。

《周禮·冬官考工記》金有六齊,金錫半,謂之鑒燧之齊。《註》鑒燧取水火於日月之器也。

《史記·三皇紀》自人皇巳後,有五龍氏。燧人氏。

作遂。《周禮·秋官·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註》夫遂,陽遂也。《疏》取火於日,故名陽遂。猶取火於木,爲木遂也。

《史記·韓安國傳》攻烽燧,互詳烽字註。《玉篇》同㸂。亦作鐆。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