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曾尽赋汝

出自:元代·吴莱《问五脏》

拼音:[tiān][zēng,céng][jìn,jǐn][fù][rǔ]

平仄:平平仄仄仄

我问昔生我,系胎果何神。
上颅下负趾,五脏交错陈。
胎经已不足,乳湩复不匀。
黔䨓不我职,粉饰强为人。
自宜多灾害,无以保命真。
元气日啙败,客邪作艰屯。
彼何瓠而肥,言貌勇若震。
此何黴而瘠,肢骨弱不伸。
嗟夫赋命间,岂不汝由因。
我诚不汝慊,赢啬胡不均。
五精被我恼,诉我苍苍旻。
恍然欲我答,天道汝当遵。
粤自汝有生,躔次逆星辰。
矧从汝生后,戕贼逯汝身。
心兮本中居,与汝相主宾。
汝何不祗敬,狂役类风轮。
坎离渐违行,龙虎起战嗔。
一元竟不守,散入万微尘。
惟脾制水谷,四体氶华津。
肴胾噤汝口,酒浆绝沾唇。
司禄不上计,畀汝藜藿贫。
饥肠常九回,苦吻添荆榛。
何天不汝锡,服用无箱囷。
抑汝弗事天,寝食失鼎茵。
天本不病汝,汝实使病臻。
汝仍不耐病,虚躁复善颦。
内亏但外养,众药聚毒芬。
金石草木虫,乱投剧斧?。
五精恒不宁,乖沴积相熏。
寒增热或壮,顷刻异冰薪。
当知汝五脏,独不与汝亲。
何庸汝反诘,斗我似越秦。
吁哉一脏损,五脏遽不醇。
齿牙渐彫䘌,肤肉还削皴。
汝徒职汝职,躯壳有君臣。
天曾尽赋汝,造化匪不仁。
我闻五精言,凿凿总有伦。
曰人本之天,辟若泥在钧。
一时巧相值,万物混无垠。
圣愚且同裸,毛介与角鳞。
我惟有心肝,是号横目民。
心肝既属我,荣卫盍絪缊。
遍历燥湿滑,备尝酸咸辛。
虐汝重役汝,汝得我缁磷。
蚯蚓尚无脏,静夜解唱呻。
蝴蝶亦复然,翾飞媚阳春。
彼宁心肝具,物性各有循。
镠纳或土化,死生仅昏晨。
自今我即安,无往不宠珍。
忍令百岁后,销变为烟燐。
曲肱便莞箪,就口取膮臐。
五精速归脏,大宅集灵氛。
张毅喜奔走,热中果如焚。
单豹好容颜,饥虎特汝邻。
二者乃天道,我将何所云。
作诗示同党,聊以博笑忻。

查看原文

字义

【天】

天【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腆平聲。《說文》顚也。至高在上,从一大也。《白虎通》鎭也,居高理下,爲物鎭也。《易·說卦》乾爲天。《禮·禮運》天秉陽,垂日星。荀子曰:天無實形,地之上至虛者皆天也。邵子曰:自然之外別無天。《程子遺書》天之蒼蒼,豈是天之形。視下亦復如是。《張子正蒙》天左旋,處其中者順之,少遲則反右矣。《朱子·語類》離騷有九天之說,諸家妄解云有九天。據某觀之,只是九重。蓋天運行有許多重數,裏面重數較軟,在外則漸硬,想到第九重成硬殻相似,那裏轉得愈緊矣。○按天形如卵白。細察卵白,其中之絪縕融密處確有七重,第八重白膜稍硬,最後九重便成硬殻。可見朱子體象造化之妙。今西洋曆說,天一層緩似一層,此七政退旋,所以有遲速也。

星名。《爾雅·釋天》天,根氐也。《周語》天根見而水涸。

古帝號。葛天氏,見《疏仡紀》。

神名。《山海經》形天與帝爭神,帝斷其首,乃以乳爲目,臍爲口,操干戚以舞。形一作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或作獸名,非。

地名。《蜀地志》蜀卭僰山後四野,無晴日,曰漏天。《杜甫詩》地近漏天終歲雨。

山名。《九州要記》凉州古武城有天山,黃帝受金液神丹于此。一曰在伊州。《註》天山,卽祁連山。

天,樂名。鈞天廣樂,見《史記·趙世家》。

署名。《唐六典》內閣惟祕書閣,宏壯曰木天。今翰林院稱木天署。

景天,草名。《陶弘景曰》以盆盛,置屋上,辟火灾。

髡》其人天且劓。

姓。漢長社令天高。見《姓苑》。○按先韻,古與眞文通,故天字皆从鐵因反。考之經史皆然,惟《易》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與庚靑通耳。《正字通》謂,至尊莫如天,天以下又莫如君父,字音必不可僭易攺叶,所論頗正大。,武后所造天字,似篆文天。

【曾】

曾【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昨稜切《集韻》《韻會》徂稜切,,古文窻字。下从曰,上从八,象氣之分散也。經典相承,隷省作曾。《詩·大雅》曾莫惠我師。《論語》曾是以爲孝乎。《孟子》爾何曾比予於是。

《廣韻》經也。《增韻》嘗也。《韻會》乃也,則也。

與層通。《後漢·張衡傳》登閬風之曾城兮。《文選》作層城。

《廣韻》作滕切《集韻》《韻會》咨騰切,音增。《書·武成》惟有道曾孫周王發。《爾雅·釋親》王父之考爲曾祖,孫之子爲曾孫。《註》曾,猶重也。

《左傳·襄十八年》曾臣彪將率諸侯以討焉。《註》曾臣,猶末臣。《疏》曾祖曾孫者,曾爲重義。諸侯之於天子,無所可重。曾臣猶末臣,謙之意耳。

《楚辭·九歌》翾飛兮翠曾。《註》曾,舉也。

與橧同。《禮·禮運》夏則居橧巢。《釋文》橧,本又作曾。

與增同。《孟子》曾益其所不能。《孫奭·音義》曾當讀作增。

姓。《姓氏急就篇》曾氏出於鄫,姒姓,莒滅鄫,子孫在魯者別爲曾氏。《孫奕·示兒編》曾字除人姓及曾孫外,今學者皆作層字音讀。然經史無音,止當音增。《韻會》今詳曾字有音者,合從本音。餘無音者從層音,亦通。

【尽】

尽【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正字通》俗盡字,詳皿部盡字註。(盡)《唐韻》《正韻》慈忍切《集韻》《韻會》在忍切,秦上聲。《說文》器中空也。《小爾雅》止也。《玉篇》終也。《廣韻》竭也。《集韻》悉也。《易·繫辭》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左傳·哀元年》去惡莫如盡。《穀梁傳·定十年》孔子歷階而上,不盡一等。《禮·曲禮》君子不盡人之歡。《中庸》天地之道,可一言而盡也。《史記·禮書》明者,禮之盡也。《荀子·正名篇》欲雖不可盡,可以近盡也。《註》適可而止也。

《韓鄂歲華紀麗》大酺小盡。《註》月三十日爲大盡,二十九日爲小盡。

姓。見《萬姓統譜》。

《唐韻》《正韻》卽忍切《集韻》《韻會》子忍切,盡矣。

《韻會》皆也。《左傳·昭二年》韓宣子曰:周禮盡在魯矣。

《類篇》任也。《增韻》縱令也。《左傳·文十四年》公子商人,盡其家貸於公。《禮·曲禮》虛坐盡後,食坐盡前。俗作儘。

盡盡,極視盡物之貌。《荀子·非十二子篇》學者之嵬盡盡然,盱盱然。

《韻會》徐刃切《正韻》齊進切,秦去聲。亦竭也。《周語》齊國佐其語盡。《註》盡其心意,善惡褒貶,無所諱也。《世說新語》可以累心處都盡。《註》盡,猶空也。

【赋】

賦【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法志》畿方千里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註》賦,謂發賦斂財也。

《韻會》稟受也,給與也。《禮·中庸》天命之謂性。《註》性者,人所稟受。《朱傳》氣以成形,而理亦賦焉。

布也。《詩·大雅》明命使賦。《傳》賦,布也。《箋》使羣臣施布之也。

鋪今之政敎善惡。《班固·兩都賦序》賦者古詩之流。

貢士曰賦。《前漢·鼂錯傳》乃以臣錯充賦。《註》如淳曰:猶言備數也。臣瓚曰:云如賦調也。

【汝】

汝【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與切,音茹。水名。《說文》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水經》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鄕西天息山。《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盂山黃柏谷,至原鹿縣,南入於淮,謂之汝口。側有汝口戍,淮汝之交會也。《春秋釋例》汝水至汝隂褒信縣入淮。《詩·周南》遵彼汝墳。

州名。《廣韻》春秋時爲王畿及鄭楚之地。左傳,楚襲梁,及霍,漢爲梁縣,後魏屬汝北郡,隋移于陸渾縣北,遂攺爲汝州。《廣輿記》今屬河南州,西有臨汝城古蹟。

汝寧,郡名。《廣輿記》秦屬潁川,漢曰汝南,元曰汝寧郡,有汝陽縣。

姓。《書·亡篇》有汝鳩,汝方,湯之賢臣。《左傳》有汝寬。

《韻會》通作女。《前漢·地理志》女陽,女隂,與汝同。

爾女亦作爾汝。《書·益稷》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爲。

相关诗句
聊以博笑忻 作诗示同党 我将何所云 二者乃天道 饥虎特汝邻 单豹好容颜 热中果如焚 张毅喜奔走 大宅集灵氛 五精速归脏 就口取膮臐 曲肱便莞箪 销变为烟燐 忍令百岁后 无往不宠珍 自今我即安 死生仅昏晨 镠纳或土化 物性各有循 彼宁心肝具 翾飞媚阳春 蝴蝶亦复然 静夜解唱呻 蚯蚓尚无脏 汝得我缁磷 虐汝重役汝 备尝酸咸辛 遍历燥湿滑 荣卫盍絪缊 心肝既属我 是号横目民 我惟有心肝 毛介与角鳞 圣愚且同裸 万物混无垠 一时巧相值 辟若泥在钧 曰人本之天 凿凿总有伦 我闻五精言 造化匪不仁 天曾尽赋汝 躯壳有君臣 汝徒职汝职 肤肉还削皴 齿牙渐彫䘌 五脏遽不醇 吁哉一脏损 斗我似越秦 何庸汝反诘 独不与汝亲 当知汝五脏 顷刻异冰薪 寒增热或壮 乖沴积相熏 五精恒不宁 乱投剧斧? 金石草木虫 众药聚毒芬 内亏但外养 虚躁复善颦 汝仍不耐病 汝实使病臻 天本不病汝 寝食失鼎茵 抑汝弗事天 服用无箱囷 何天不汝锡 苦吻添荆榛 饥肠常九回 畀汝藜藿贫 司禄不上计 酒浆绝沾唇 肴胾噤汝口 四体氶华津 惟脾制水谷 散入万微尘 一元竟不守 龙虎起战嗔 坎离渐违行 狂役类风轮 汝何不祗敬 与汝相主宾 心兮本中居 戕贼逯汝身 矧从汝生后 躔次逆星辰 粤自汝有生 天道汝当遵 恍然欲我答 诉我苍苍旻 五精被我恼 赢啬胡不均 我诚不汝慊 岂不汝由因 嗟夫赋命间 肢骨弱不伸 此何黴而瘠 言貌勇若震 彼何瓠而肥 客邪作艰屯 元气日啙败 无以保命真 自宜多灾害 粉饰强为人 黔䨓不我职 乳湩复不匀 胎经已不足 五脏交错陈 上颅下负趾 系胎果何神 我问昔生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