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名腾九垓

出自:元代·丁复《赠送择中记室东游》

拼音:[hóng][míng][téng][jiǔ][gāi]

平仄:平平平仄平

东道佳胜方蓬莱,不独四明与天台。
一从钱塘判吴越,好山无数东南来。
政如飙风作海气,水涌巨涛黏风高作堆。
鳌掀鳄举聚鳞甲,龙君拥节驱群能。
众子各各起头角,振迅爪鬣争从陪。
老蜃长嘘作宫宇,自献所宝刳其胎。
鳅鲵戏斗触乃怒,健撞劲额破厥□。
虾蟹不得宁须臾,□?竞奔推。
天公不复令水处,置诸平陆居乎哉。
所以岩峦洞穴互参错,从以培塿尊崔嵬。
锐者若剑戟,峻者为楼台。
方布即平嶂,员断乃珠瑰。
邃成永巷入,划作天门开。
缺月连象曜,崇云裔崩雷。
华盖覆玄极,臣垣播周回。
文昌序六阶,外屏环杓魁。
诸侯匝藩卫,四夷乃宾徕。
仙佛虽殊流,圣贤兹乃胚。
请从会稽镇,五云郁徘徊。
好在若耶师,还应具尊罍。
明日曹娥渡,平潮浮小杯。
摩挲色丝碑,殆恐生莓苔。
梁州榜平曲,姚江舟下堆。
颇闻蔡邕墓,绿草生荒培。
何妨片时驻,为致千载哀。
鄞江州所治,城郭拟双隈。
过桥访程叔,草径岂无媒。
治术竟萧瑟,此心无乃灰。
丹丘我乡里,白发身未回。
灵溪寻药草,自可细沿洄。
应逢石桥瓜,露熟含丹腮。
稽首别尊者,遥瞻雪毰毸。
传语诺讵罗,独宿胡彼敦。
因之游雁宕,海舶帆高桅。
崎岖水帘谷,舆笋劳山抬。
玉女婉相待,窅若闻微咍。
忽忆金华人,乳慕啼初孩。
应将仰北斗,慎勿问南陔。
初平牧羊处,白石卧霜荄。
临高发清哦,宁知念虺尵。
兰溪柁伊轧,严濑水喧豗。
羊裘傲万乘,鸿名腾九垓
摄衣愿为作合掌,坐笑轩冕空尘埃。
䲭夷浮江怒行汐,寒音吼雪牙欸欸。
归来一笑凤凰下,孤山正发林逋梅。
先驰一枝寄河上,幽窗远答然龙媒。
香闻似非自然者,不语各以手承颏。
西邻短褐将两肘,桧下恰灌乾?栽。
相期更复藉落叶,是去是住忘疑猜。

查看原文

注释

【鸿名】大名;盛名。
【九垓】1.亦作"九畡"﹑"九陔"。中央至八极之地。 2.亦作"九阂"﹑"九陔"。九层。指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鸿】

鴻【亥集中】【鳥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䲨《唐韻》戸工切《集韻》《韻會》《正韻》胡公切,音洪。《說文》鴻,鵠也。《玉篇》鴻,鴈也。詩傳云:大曰鴻,小曰鴈。《陸璣疏》鴻羽毛光澤純白,似鶴而大,長頸,肉美如鷹。

有小鴻如鳧,色白,今人直謂之鴻。《易·漸卦》鴻漸于陸,其羽可用爲儀。

旗名。《禮·曲禮》前有車騎,則載飛鴻。《鄭註》鴻取飛有行列也。

通作洪,大也。《史記·河渠書》禹抑鴻水。《楚辭·天問》不任汨鴻,何以尙之。《註》鴻,大水也。

傭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爲筍簴,小首而長,摶身而鴻,若是者謂之鱗屬,以爲筍。《註》鴻,傭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矢人橈之,以眡其鴻殺之稱也。《疏》釋云:鴻卽上文强是也。殺,卽上文弱是也。

地名。《左傳·昭二十一年》齊師宋師敗吳師于鴻口。《註》梁國睢陽縣東有鴻口亭。

鴻溝。《史記·蘇秦傳》大王之地,南有鴻溝。《註》在滎陽。

蟲名。蜚鴻。《史記·周本紀》蜚鴻滿野。《註》蠛蠓也。

姓。衞大夫鴻騮魋,見《左傳》。鴻安丘,見《後漢書》。

人名。大鴻,堯臣名。梁鴻,漢人。

《廣韻》《韻會》胡孔切《集韻》戸孔切,音汞。與澒同。《揚雄·羽獵賦》鴻絧緁獵。《師古註》鴻絧,直馳貌。

鴻濛,元氣也。《淮南子·俶眞訓》以鴻濛爲景柱。《註》東方之野日所出。

《集韻》《類篇》虎孔切,音嗊。義同。

《集韻》胡貢切,音。鴻洞,深遠。一曰相連次貌。

《字彙》古送切,音貢。《淮南子·精神訓》澒濛鴻洞。《註》鴻,讀如子贛之贛。

叶胡光切,音黃。《呂氏春秋》彭祖以壽,三代以昌。五帝以昭,神農以鴻。

【名】

名【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武幷切《集韻》《韻會》彌幷切《正韻》眉兵切,音詺。《說文》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見,故以口自名。《玉篇》號也。《廣韻》名字也。《春秋·說題》名,成也。《左傳·桓六年》九月丁卯,子同生,公問名于申繻。對曰: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自呼名也。《禮·曲禮》父前子名,君前臣名。

呼人之名也。《禮·曲禮》國君不名卿老世婦。

名譽也。《易·乾卦》不易乎世,不成乎名。

《春秋·說題》名,大也。《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所過名山大川。《疏》山川大,乃有名,名大互言之耳。

名號也。《儀禮·士昏禮》請問名。《疏》問名,問姓氏也。名有二種,一是名字之名,一是名號之名。孔安國註尚書,以舜爲名。鄭君目錄,以曾子爲姓名,亦據子爲名,皆是名號爲名者也。今以姓氏爲名,亦名號之類。《周語》有不貢,則修名。《註》名謂尊職貢之名號。

號令也。《周語》言以信名。《註》信,審也。名,號令也。

文字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于方。《註》名書,文也,今謂之字。《疏》名者,卽今之文字也。《周禮·秋官·大行人》諭書名。《註》書名,書之字也,古曰名。

《春秋·解題》名,功也。《周語》勤百姓以爲己名。《註》功也。

《釋名》名,明也,明實事使分明也。

《爾雅·釋訓》目上爲名。《註》眉眼之閒。《說文》引《詩·齊風》作猗嗟䫤兮。

姓。《廣韻》左傳楚大夫彭名之後,唐名初撰公侯政術十卷。

與命通。《史記·天官書》免七命。《註》免星有七名。

《張耳傳》亾命遊外黃。《註》脫名逃籍也。

《集韻》忙經切,音冥。與銘同。志也。詳金部銘字註。

《集韻》彌正切,洺去聲。與詺同。目諸物也。詳言部詺字註。

叶彌延切,音綿。《道藏歌》挺自嘉會,金書東華名。賢安密所戒,相期陽洛汧。

叶莫陽切,音辭》子父易封,三王守名。延延百載,以有成王。

叶必仞切,音儐。《張華鮑元泰誄》烈考中丞,妙世顯名。峩峩先生,誕資英俊。

【腾】

騰【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登切,音滕。《玉篇》上躍也,奔也。《禮·月令》季春,合累牛騰馬,游牝于牧。《註》累、騰,皆乗匹之名。《疏》季春陽盛,物皆產乳,故合累牛騰馬,使牝就牡,欲孳生蕃也。

《說文》傳也。一曰犗馬也。

姓。

與媵通。《儀禮·公食大夫禮》衆人騰羞者盡階,不升堂,授以蓋降出。《註》騰當作媵。媵,送也。授,授先者一人。俗作驣。

【九】

九【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己有切,音久。數也。《說文》陽之變也。《易·乾·文言》乾元用九,天下治也。《列子·天瑞篇》一變而爲七,七變而爲九,九變者,究也。

算法曰九九。《韓詩外傳》齊桓公設庭爎待人士,不至。東野有以九九見者,曰:九九薄能耳,君猶禮之,况賢於九九者乎。《註》若今九章算法。

《荆楚歲時記》俗用冬至次日,數及九九八十一日爲寒盡。

《史記·騶衍傳》中國之外,有赤縣神州者九。

九之爲言多也。《公羊傳·僖九年》葵丘之會,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國,言叛者衆,非實有九國也。宋趙鵬飛曰:會葵丘惟六國,會鹹牡丘皆七國,會淮八國,猶漢紀謂叛者九起也。

陽九,戹也。《左思·吳都賦》世際陽九。《註》陽戹五,隂戹四,合爲九。

姓。

複姓。《何氏姓苑》岱縣人,姓九百,名里。

秦穆公時九方阜,一名歅。善相馬,見《列子》。

隷書防詐譌,凡紀數,九借用玖。《絳曰》洪容齋五筆,九作久,陽數九爲老久義也。玖,黑色玉也。借作玖,非。

《韻會》渠尤切,音仇。國名。《史記·殷本紀》九侯。《註》音仇。

《集韻》《正韻》通。

【垓】

垓【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哀切《集韻》《韻會》《正韻》柯開切,音該。《說文》兼垓八極地也。引《春秋國語》:天子居九垓之田。《司馬相如·封禪書》上暢九垓。

數名。《風俗通》十億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垓。

界也,守也。《揚雄箴》重限累垓,以防暴卒。

《集韻》居諧切,音皆。級也,重也。《史記·封禪書》大乙壇三垓。《北齊大禘歌》三垓上列,四陛旁升。

地名。《史記·項羽紀》漢王圍項羽于垓下。《註》垓,堤名,在沛縣。一曰聚邑名。正義,垓是高岡,其聚邑及堤在垓之側,故曰垓。

叶居之切,音基。《郭璞·遊仙詩》嫦娥揚妙音,洪崖頷其頤。升降隨長煙,飄颻戲九垓。

相关诗句
是去是住忘疑猜 相期更复藉落叶 桧下恰灌乾?栽 西邻短褐将两肘 不语各以手承颏 香闻似非自然者 幽窗远答然龙媒 先驰一枝寄河上 孤山正发林逋梅 归来一笑凤凰下 寒音吼雪牙欸欸 䲭夷浮江怒行汐 坐笑轩冕空尘埃 摄衣愿为作合掌 鸿名腾九垓 羊裘傲万乘 严濑水喧豗 兰溪柁伊轧 宁知念虺尵 临高发清哦 白石卧霜荄 初平牧羊处 慎勿问南陔 应将仰北斗 乳慕啼初孩 忽忆金华人 窅若闻微咍 玉女婉相待 舆笋劳山抬 崎岖水帘谷 海舶帆高桅 因之游雁宕 独宿胡彼敦 传语诺讵罗 遥瞻雪毰毸 稽首别尊者 露熟含丹腮 应逢石桥瓜 自可细沿洄 灵溪寻药草 白发身未回 丹丘我乡里 此心无乃灰 治术竟萧瑟 草径岂无媒 过桥访程叔 城郭拟双隈 鄞江州所治 为致千载哀 何妨片时驻 绿草生荒培 颇闻蔡邕墓 姚江舟下堆 梁州榜平曲 殆恐生莓苔 摩挲色丝碑 平潮浮小杯 明日曹娥渡 还应具尊罍 好在若耶师 五云郁徘徊 请从会稽镇 圣贤兹乃胚 仙佛虽殊流 四夷乃宾徕 诸侯匝藩卫 外屏环杓魁 文昌序六阶 臣垣播周回 华盖覆玄极 崇云裔崩雷 缺月连象曜 划作天门开 邃成永巷入 员断乃珠瑰 方布即平嶂 峻者为楼台 锐者若剑戟 从以培塿尊崔嵬 所以岩峦洞穴互参错 置诸平陆居乎哉 天公不复令水处 □?竞奔推 虾蟹不得宁须臾 健撞劲额破厥□ 鳅鲵戏斗触乃怒 自献所宝刳其胎 老蜃长嘘作宫宇 振迅爪鬣争从陪 众子各各起头角 龙君拥节驱群能 鳌掀鳄举聚鳞甲 水涌巨涛黏风高作堆 政如飙风作海气 好山无数东南来 一从钱塘判吴越 不独四明与天台 东道佳胜方蓬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