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挲色丝碑

出自:元代·丁复《赠送择中记室东游》

拼音:[mó,mā][suō,shā][sè][sī][bēi]

平仄:平平仄平平

东道佳胜方蓬莱,不独四明与天台。
一从钱塘判吴越,好山无数东南来。
政如飙风作海气,水涌巨涛黏风高作堆。
鳌掀鳄举聚鳞甲,龙君拥节驱群能。
众子各各起头角,振迅爪鬣争从陪。
老蜃长嘘作宫宇,自献所宝刳其胎。
鳅鲵戏斗触乃怒,健撞劲额破厥□。
虾蟹不得宁须臾,□?竞奔推。
天公不复令水处,置诸平陆居乎哉。
所以岩峦洞穴互参错,从以培塿尊崔嵬。
锐者若剑戟,峻者为楼台。
方布即平嶂,员断乃珠瑰。
邃成永巷入,划作天门开。
缺月连象曜,崇云裔崩雷。
华盖覆玄极,臣垣播周回。
文昌序六阶,外屏环杓魁。
诸侯匝藩卫,四夷乃宾徕。
仙佛虽殊流,圣贤兹乃胚。
请从会稽镇,五云郁徘徊。
好在若耶师,还应具尊罍。
明日曹娥渡,平潮浮小杯。
摩挲色丝碑,殆恐生莓苔。
梁州榜平曲,姚江舟下堆。
颇闻蔡邕墓,绿草生荒培。
何妨片时驻,为致千载哀。
鄞江州所治,城郭拟双隈。
过桥访程叔,草径岂无媒。
治术竟萧瑟,此心无乃灰。
丹丘我乡里,白发身未回。
灵溪寻药草,自可细沿洄。
应逢石桥瓜,露熟含丹腮。
稽首别尊者,遥瞻雪毰毸。
传语诺讵罗,独宿胡彼敦。
因之游雁宕,海舶帆高桅。
崎岖水帘谷,舆笋劳山抬。
玉女婉相待,窅若闻微咍。
忽忆金华人,乳慕啼初孩。
应将仰北斗,慎勿问南陔。
初平牧羊处,白石卧霜荄。
临高发清哦,宁知念虺尵。
兰溪柁伊轧,严濑水喧豗。
羊裘傲万乘,鸿名腾九垓。
摄衣愿为作合掌,坐笑轩冕空尘埃。
䲭夷浮江怒行汐,寒音吼雪牙欸欸。
归来一笑凤凰下,孤山正发林逋梅。
先驰一枝寄河上,幽窗远答然龙媒。
香闻似非自然者,不语各以手承颏。
西邻短褐将两肘,桧下恰灌乾?栽。
相期更复藉落叶,是去是住忘疑猜。

查看原文

注释

【摩挲】也作“摩娑”、“摩莎”。1.抚摩;抚弄:摩挲铜人|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它。 2.摸索:幸月色昏黄,门户可辨,摩娑数进,始抵后楼。
【色丝】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絶;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絶妙好辞也。""后因以"色丝"指绝妙好辞,犹言妙文。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摩】

摩【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磨。《說文》研也。《廣韻》迫也。《增韻》揩也。《易·繫辭》剛柔相摩。《註》相切摩也。《禮·學記》相觀而善之謂摩。《註》相切磋也。

《樂記》陰陽相摩。《註》猶迫也。《戰國策》於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註》摩言切近過之。

揣摩也。《鬼谷子》摩之符也內,內符者,揣之主也。抱薪趨火,燥者先然。平地注水,濕者先濡。

《揚子·方言》滅也。之東鄙曰摩。《史記·平準書》姦或盜摩錢裏取鎔。

消摩。《曹毗杜蘭香傳》消摩自可愈疾,香以藥爲消摩。

《唐韻》《集韻》莫臥切,磨去聲。按摩也。《孟子·爲長者折枝註》折枝案摩,折手節解罷枝也。

《集韻》忙皮切,音糜。漢有施摩神,荆巫所祠。或作攠。

古與靡磨通。

【挲】

挲【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同挱。

【色】

色【未集下】【色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嗇。《說文》顏氣也。人之憂喜,皆著於顏,故謂色爲顏氣。《禮·玉藻》色容莊。《汲冢周書》喜色油然以出,怒色厲然以侮,欲色嫗然以愉,懼色薄然以下,憂悲之色瞿然以靜。《後漢·嚴光傳》帝思其賢,乃令以物色訪之。《註》以形貌求之也。

采色。《書·臯陶謨》以五采彰施于五色。《註》五色,靑黃赤白黑也。《左傳·桓二年》五色比象,昭其物也。

色慾。《書·五子之歌》內作色荒。《傳》色,女色。《禮·坊記》諸侯不下漁色,故君子遠色,以爲民紀。

物景亦曰色。《莊子·盜跖篇》車馬有行色。《潘岳·關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註》載色,猶言有生氣起色也。

《公羊傳·哀六年》色然而駭。《註》驚貌。

《詩·魯頌》載色載笑。《傳》色,溫潤也。

《戰國策》怒於室者色於市。《註》色,作色也。

祕色。《高齋漫錄》世言祕色,磁器。錢氏有國時,越州燒進爲供奉之物,臣庶不得用,故云祕色。

《博雅》色,縫也。

【丝】

絲【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婦化治絲枲。

《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碑】

碑【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彼爲切《集韻》《韻會》班麋切《正韻》逋眉切,於碑外。燕禮聘禮皆云:賔自碑內聽命。

士昏禮,賔入廟門鄕飲酒,賔入庠門鄕射,賔入序門,皆有當碑揖,則諸侯大夫士之宮皆有碑。鄭氏曰:宮必有碑,所以識日影,引隂陽。凡碑引物者,宗廟則麗牲焉,以取毛血。其材,宮廟以石,窆用木。

《檀弓》公室視豐碑。《註》豐碑,斲大木爲之,形如石碑,於椁前後四角樹之,穿中於閒爲鹿盧,下棺以繂繞。

《釋名》碑,被也。本王莽時所設也,施其轆轤,以繩被其上,以引棺也。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書其上,後人因焉,無故建於道陌之頭,顯見之處,名其文就謂之碑也。

《徐鉉曰》古宗廟立碑,以繫牲耳。後人因於其上紀功德。

劉熙言,葬時所設者,蓋今神道碑也。

《初學記》碑,以悲往事也。今宮室廟屋墓隧之碣,鐫文於石皆曰碑。

相关诗句
是去是住忘疑猜 相期更复藉落叶 桧下恰灌乾?栽 西邻短褐将两肘 不语各以手承颏 香闻似非自然者 幽窗远答然龙媒 先驰一枝寄河上 孤山正发林逋梅 归来一笑凤凰下 寒音吼雪牙欸欸 䲭夷浮江怒行汐 坐笑轩冕空尘埃 摄衣愿为作合掌 鸿名腾九垓 羊裘傲万乘 严濑水喧豗 兰溪柁伊轧 宁知念虺尵 临高发清哦 白石卧霜荄 初平牧羊处 慎勿问南陔 应将仰北斗 乳慕啼初孩 忽忆金华人 窅若闻微咍 玉女婉相待 舆笋劳山抬 崎岖水帘谷 海舶帆高桅 因之游雁宕 独宿胡彼敦 传语诺讵罗 遥瞻雪毰毸 稽首别尊者 露熟含丹腮 应逢石桥瓜 自可细沿洄 灵溪寻药草 白发身未回 丹丘我乡里 此心无乃灰 治术竟萧瑟 草径岂无媒 过桥访程叔 城郭拟双隈 鄞江州所治 为致千载哀 何妨片时驻 绿草生荒培 颇闻蔡邕墓 姚江舟下堆 梁州榜平曲 殆恐生莓苔 摩挲色丝碑 平潮浮小杯 明日曹娥渡 还应具尊罍 好在若耶师 五云郁徘徊 请从会稽镇 圣贤兹乃胚 仙佛虽殊流 四夷乃宾徕 诸侯匝藩卫 外屏环杓魁 文昌序六阶 臣垣播周回 华盖覆玄极 崇云裔崩雷 缺月连象曜 划作天门开 邃成永巷入 员断乃珠瑰 方布即平嶂 峻者为楼台 锐者若剑戟 从以培塿尊崔嵬 所以岩峦洞穴互参错 置诸平陆居乎哉 天公不复令水处 □?竞奔推 虾蟹不得宁须臾 健撞劲额破厥□ 鳅鲵戏斗触乃怒 自献所宝刳其胎 老蜃长嘘作宫宇 振迅爪鬣争从陪 众子各各起头角 龙君拥节驱群能 鳌掀鳄举聚鳞甲 水涌巨涛黏风高作堆 政如飙风作海气 好山无数东南来 一从钱塘判吴越 不独四明与天台 东道佳胜方蓬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