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歌濯沧浪

出自:元代·丁复《扶桑行送铦仲刚东归》

拼音:[hào][gē][zhuó,zhào][cāng][làng]

平仄:仄平平平仄

日出扶桑根,日上扶桑顶。
海色秋茫茫,天光何万顷。
扶桑日东出,若木日西落。
日出天始明,扶桑人不恶。
扶桑有国自鸿荒,有国有人天性良。
亦复有君臣,栋宇垂衣裳。
自古国有主,不知何姓氏,闻自周中王,世嗣相传宗揖让。
至今惟一姓,不识有兴亡。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至道之纲,何弛何张。
且吾闻之扶桑之国人,宁杀不受辱,岂不谓死亦何短,生亦何长。
身在义所耻,身死义不忘。
皇元发仁被六合,海服远来贡,大泊凌广洋。
陈辞极恳款,器物尽精致,黄金铸甲白日光。
大珠径寸夜发芒,利刀截铁断两旁。
水玉拾海底,湛澈团天浆。
奇才妙识不及数,一一具献无诡藏。
上者国有使,下者通贩商。
年年以为常,奈何汉中叶,独用桑弘羊。
内府无钱愧张武,大官小吏贪如狼。
怀金辱明主,秽德腥外邦。
彼岂侮大国,顾敢为猖狂。
夜半海水赤,南风无回樯。
十年不遣使东天,遂裂长鲸奋怒火炽扬。
波涛汹生,海中不宁,上人何年来,瞳人正碧发未苍。
词句所发,如众妙香,自言读书在扶桑。
慕法五天竺,十七来钱唐。
十八姑苏住,浩歌濯沧浪
问剑虎丘石,挂席枫桥霜。
古台吟凤去,新寺访龙翔。
振衣香炉颠,洗钵三石梁。
天上归来虞阁老,留之廿日扫室置禅床。
笑谓门生及儿子,海国有此圭与璋。
一一作歌送,彷佛扶桑之故乡。
珊瑚树底龙所宫,照之五色云锦章。
龙儿护惜不得睡,中天夜掉紫玉幢,意用慰此遥相望。
往年上人去,我在霅上不得见,前年上人归,我方僦宅园中央。
日夕还往双桧下,列榻坐受南薰凉。
写诗不记首,把酒无数觞。
苧袍浮霜踏月色,夜未及鼓犹携将。
双桧先生不及仕,抱瓮灌园而已矣。
有家何曾隔海水,有路未即还乡里。
园芎二亩差可拟,菜本作羹播其子。
日日月月逝莫止,朝朝暮暮聊尔耳。
此非天运固知此,扶桑之国邈东溟。
子其怀归子所应,天之所在子无能。
方今天子圣且明,子能有道玉帛徵。
林泉之家从所营,子子孙孙无尽灯。
子国君臣家父兄,一日闻之千载名。
子毋扶桑归,听我歌此扶桑行。

查看原文

注释

【浩歌】放声高歌,大声歌唱。
【沧浪】青色的波浪:狂风暴起,湖水沧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浩】

浩【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戸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晧。大水貌。《書·堯典》浩浩滔天。

饒也。《禮·王制》用有餘曰浩。

《集韻》古老切,音杲。以水泲酒曰浩。

姓。漢靑州刺史浩賞。

居號切,音誥。水名。

《廣韻》古沓切《集韻》葛合切,音閤。浩亹,漢縣名,屬金城郡。《前漢·地理志》浩亹水,在西塞外,東至允吾,入湟水。《註》浩亹,音合門。

【歌】

歌【辰集下】【欠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可哥《唐韻》古俄切《集韻》《韻會》《正韻》居何切,音柯。《說文》詠也。《徐曰》長引其聲以詠也。《釋名》人聲曰歌。歌者,柯也。以聲吟詠上下,如草木有柯葉也。《揚子·方言》兗冀言歌,聲如柯。《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正義曰》直言不足以申意,故令歌詠其詩之義以長其言。《禮·樂記》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又》歌之爲言也,長言之也。言之不足,故長言之。

曲合樂也。《詩·魏風》我歌且謠。《傳》曲合樂曰歌,徒歌曰謠。《疏》正義曰:謠旣徒歌,則歌不徒矣,故曰曲合樂曰歌。歌謠對文如此,散則歌爲總名,未必合樂也。

《韓詩·章句》有章曲曰歌,無曰謠。

《古樂府註》齊歌曰謳,吳歌曰歈,楚歌曰豔。奏樂曰登歌,曰升歌。

鐘名。《左傳·襄十一年》鄭人賂晉侯歌鐘二肆,晉侯以樂之半賜魏絳。

山名。《廣輿記》歌山,在廣西平樂府富川縣。

朝歌,地名,紂所都也。漢爲縣,屬河內郡。見《前漢·地理志》。

叶古賀切,音過。《左貴·晉元后誄》內敷隂敎,外毗陽化。綢繆庶政,密勿夙夜。恩從風翔,澤隨雨播。中外禔福,遐邇詠歌。說見《顏氏·刊謬正俗》。

叶居之切,音姬。《屈原·遠遊》張樂咸池奏承雲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靈鼓瑟兮,令海若舞馮夷。

叶斤於切,音居。《柳宗元·饒娥。

【濯】

濯【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也。《詩·大雅》可以濯罍。《傳》濯,滌也。《儀禮·特牲饋食禮》反告濯具。《註》濯,漑也。

洗心亦曰洒濯。《左傳·襄二十一年》洒濯其心。

《爾雅·釋詁》濯,大也。《詩·大雅》王公伊濯。

光明也。《詩·大雅》鉤膺濯濯。

《博雅》濯濯,肥也。一曰娛遊也。《詩·大雅》麀鹿濯濯。

山無草木之貌。《孟子》是以若彼濯濯也。

飮也。《禮·少儀疏》將飮之,而跪之,曰賜濯。濯,猶飮也。

湖名。《廣輿記》濯湖,在江西瑞州府新昌縣。

《集韻》式灼切,音爍。水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直敎切,音棹。《博雅》潲濯,滫也。一曰浣衣。

同櫂。《前漢·元后傳》輯濯越歌。《註》濯,與櫂同。

《韻補》叶㕑玉切,音逐。《陶潛詩》洋洋平津,乃漱乃濯。邈邈遐景,載欣載矚。

【沧】

滄【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音倉。水名。《書·禹貢》嶓冢導漾,東流爲漢。

東爲滄浪之水。

河名。《水經注》濕水左會淸夷水,亦謂之滄河。

湖名。《廣輿記》在韶州府樂昌縣。

州名。《廣韻》後魏所置,蓋取滄海爲名。

《說文》寒也。《逸周書》天地之道有滄熱。亦作倉。《揚雄·甘泉賦》東燭倉海。

《集韻》楚亮切,音創。與凔同。

【浪】

浪【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魯當切《集韻》《韻會》盧當切《正韻》魯堂切,音郞。滄浪,水名。《水經注》水出荆山,東西流爲滄浪之水。

康浪,水名。《廣輿記》在靑州臨湽。

浪浪,流貌。《屈原·離騷》霑余襟之浪浪。

聊浪,放蕩貌。《揚雄·羽獵賦》聊浪乎宇內。

浶浪,驚擾貌。《張衡·西京賦》樛蓼浶浪。

博浪,地名。《前漢·地理志》河南陽武縣有博浪沙。

樂浪,漢郡名,卽古朝鮮國。

莊浪,縣名,屬平凉府。

《唐韻》來宕切《集韻》《韻會》《正韻》郞宕切,音閬。波也。水激石遇風則浪。

鼓也。《孔稚圭北山移文》浪栧上京。

謔浪,不敬也。《詩·邶風》謔浪笑傲。《註》浪,意萌也。

井名。《張僧鑒潯陽記》湓城有浪井。

姓。晉浪逢。

《集韻》里黨切,音朖。孟浪,猶較略也。一曰不精要之貌。《莊子·齊物論》夫子以爲孟浪之言。徐邈讀莽朗,向秀讀漫瀾。

相关诗句
听我歌此扶桑行 子毋扶桑归 一日闻之千载名 子国君臣家父兄 子子孙孙无尽灯 林泉之家从所营 子能有道玉帛徵 方今天子圣且明 天之所在子无能 子其怀归子所应 扶桑之国邈东溟 此非天运固知此 朝朝暮暮聊尔耳 日日月月逝莫止 菜本作羹播其子 园芎二亩差可拟 有路未即还乡里 有家何曾隔海水 抱瓮灌园而已矣 双桧先生不及仕 夜未及鼓犹携将 苧袍浮霜踏月色 把酒无数觞 写诗不记首 列榻坐受南薰凉 日夕还往双桧下 我方僦宅园中央 前年上人归 我在霅上不得见 往年上人去 意用慰此遥相望 中天夜掉紫玉幢 龙儿护惜不得睡 照之五色云锦章 珊瑚树底龙所宫 彷佛扶桑之故乡 一一作歌送 海国有此圭与璋 笑谓门生及儿子 留之廿日扫室置禅床 天上归来虞阁老 洗钵三石梁 振衣香炉颠 新寺访龙翔 古台吟凤去 挂席枫桥霜 问剑虎丘石 浩歌濯沧浪 十八姑苏住 十七来钱唐 慕法五天竺 自言读书在扶桑 如众妙香 词句所发 瞳人正碧发未苍 上人何年来 海中不宁 波涛汹生 遂裂长鲸奋怒火炽扬 十年不遣使东天 南风无回樯 夜半海水赤 顾敢为猖狂 彼岂侮大国 秽德腥外邦 怀金辱明主 大官小吏贪如狼 内府无钱愧张武 独用桑弘羊 奈何汉中叶 年年以为常 下者通贩商 上者国有使 一一具献无诡藏 奇才妙识不及数 湛澈团天浆 水玉拾海底 利刀截铁断两旁 大珠径寸夜发芒 黄金铸甲白日光 器物尽精致 陈辞极恳款 大泊凌广洋 海服远来贡 皇元发仁被六合 身死义不忘 身在义所耻 生亦何长 岂不谓死亦何短 宁杀不受辱 且吾闻之扶桑之国人 何弛何张 至道之纲 父父子子 君君臣臣 不识有兴亡 至今惟一姓 世嗣相传宗揖让 闻自周中王 不知何姓氏 自古国有主 栋宇垂衣裳 亦复有君臣 有国有人天性良 扶桑有国自鸿荒 扶桑人不恶 日出天始明 若木日西落 扶桑日东出 天光何万顷 海色秋茫茫 日上扶桑顶 日出扶桑根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