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籧篨戚施

出自:清代·郑珍《已丑正月陪黎雪楼恂舅游碧霄洞》

拼音:[xié][qú][chú][qī][shī]

平仄:平平平平平

黄螾翻劫波,误落荒服外。
睚眦恚五岳,中原各尊大。
胸蓄不分涎,要唾尽始快。
日月不照灼,深閟神鬼怪。
吐泄夺造化,捖鍊鼓橐鞴。
天动九地裂,顿辟一世界。
雷电下搥撼,没楔却奔溃。
面帝弹不法,情天转嫪受。
顾留与遐土,广彼耳目隘。
不计数万载,莫能启鐍秘。
始见此谁子,魇死者应再。
十年诧灵境,寤寐骋神轪。
宿粮得阿舅,携小妹共载。
谽谺见巨口,俯瞟嚇焉退。
定魂下窞?,䆗窱半明晦。
一声欬啸呼,响砰磅磞磕。
非雷而非霆,隐隐谼谼会。
举蕴照崆峒,广容数万辈。
耽耽深厦中,具千百状态。
大孔雀迦陵,宝璎珞幢盖。
钟鼓干羽帗,又杵臼磨铠。
虎狮并犀象,舞盾剑旌旆。
础楹棼藻井,釜登豆鼒鼐。
更龟鳖蛙蟾,及擂炮鍪铠。
厥仙佛菩萨,拱立坐跪拜。
携籧篨戚施,与?瞽兀癞。
倒茄垂瓜卢,悬人头肝肺。
盘杅间橙榻,可以卧与靧。
人世尽织末,悉备谾壑内。
黠哉山之灵,乃逞兹狡狯。
残窦与剩穴,得一即胜槩。
视区区诸洞,实不直蒂芥。
如何老穷僻,似为地所画。
元柳目未经,陶谢屐不逮。
焉能驱夸娥,徙安行窝背。
持壶走大暑,壑谷指公在。
移山空浩然,发我惜奇嘅。
试假生铁笔,为尔破荒昧。
后来应有人,咄唶同感喟。

查看原文

注释

【籧篨】1.粗竹席。 2.亦作"籧蒢"。有丑疾不能俯身的人。
【戚施】1.蟾蜍的别名。 2.驼背。以蟾蜍四足据地,无颈。不能仰视,故喻。 3.比喻谄谀献媚的人。 4.俳优。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携】

携【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俗攜字。(攜)《唐韻》戸圭切《集韻》懸圭切,音畦。《說文》提也。《六書故》縣持也。《書·立政》左右攜僕。《註》攜持僕御之人。《詩·大雅》如取如攜。《疏》物在地上,手舉攜之。《禮·曲禮》長者與之提攜,則兩手奉長者之手。《註》提攜,謂牽將行。

離也。《左傳·僖七年》招攜以禮。《周語》節度不攜。

連也。《前漢·天文志》杓攜龍角。《註》杓,斗柄也。

姓。見《姓苑》。或省作㩦。俗作携㩗擕,非。

【籧】

籧【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强魚切《集韻》《韻會》《正韻》求於切,音渠。《說文》籧篨,麤竹席也。《揚子·方言》簟,麤者謂之籧篨,或謂之籧筁。

醜疾名。《晉語》籧篨不可使俯。蓋編席爲囷,如人之擁腫而不能俯,故以名之。

《正韻》居許切,音舉。《禮·月令》季春之月,具曲植籧筐。《註》亦作筥,養蠶器也。

【篨】

篨【未集上】【竹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集韻》《韻會》陳如切,音除。籧篨,竹席。《廣韻》籧篨,蘆䕠也。《揚子·方言》簟,或謂之籧篨。

簟麤者謂之籧篨。

醜疾名。《詩·邶風》籧篨不鮮。《晉語》籧篨不能使俯。《篇海》編籧篨爲囷,如人之擁腫而不能俯,故以名醜疾也。

【戚】

戚【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倉歷切,音磩。《正字通》戉類。《六書精薀》戉之白者,爲之錫劑,以文之不專用武也。《司馬法》殷執白戚。《詩·大雅》干戈戚揚。《註》戚,斧也。《釋名》戚,慼也。斧以斬斷,見者慼懼也。

親也。《詩·大雅》戚戚兄弟。《傳》戚戚,內相親也。正義曰:戚戚,猶親親也。

哀也。《論語》喪與其易也寧戚。《註》哀戚也。

憂也。《論語》小人長戚戚。《註》戚戚,憂貌。

惱也。《書·金滕》未可以戚我先王。《蔡註》戚,憂惱之意。

憤也。《禮·檀弓》慍斯戚。《註》戚,憤恚也。

醜疾人曰戚施。《詩·邶風》得此戚施。《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不能仰者也。

《小爾雅》戚,近也。

地名。《春秋·文元年》公孫敖會晉侯于戚。《註》戚,衞邑。

姓。漢有臨轅侯戚緦。

《集韻》《韻會》趨玉切。同促。《周禮·冬官考工記》不微至,無以爲戚速也。

《集韻》《韻會》昨木切,音族。縣名。在東海。

《韻補》叶子六切,音蹙。《詩·小雅》歲聿云暮,采蕭穫菽。心之憂矣,自貽伊戚。

【施】

施【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詩。《說文》旗貌。齊樂施字子旗,知施者旗也。《註》徐鍇曰:旗之逶迤。一曰設也。《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

《詩·邶風》得此戚施《傳》戚施,不能仰者。《箋》戚施,面柔下人以色,故不能仰也。

《詩·王風》將其來施施。《傳》施施,難進之意。《箋》施施,舒行伺閒,獨來見已之貌。《釋文》施如字。《孟子》施施從外來。《趙岐註》施施,猶扁扁,喜悅之貌。《音義》丁如字,張音怡。

《周禮·天官·內宰》施其功事。《註》施,猶賦也。

《禮·祭統》施于蒸彝鼎。《註》施,猶著也。

《晉語》秦人殺冀芮而施之。《註》施,其尸也。

《玉篇》張也。《增韻》用也,加也。

姓。《左傳·桓九年》施父。《註》魯大夫。《禮·雜記》孔子曰:吾食於少施氏而飽。《註》少施氏,魯惠公子,施父之後。

《廣韻》《集韻》《韻會》平去通押。

《集韻》《韻會》以豉切,音易。《詩·周南》葛之覃兮,施于中谷。《傳》施,移也。

《詩·大雅》施于孫子。《箋》施,猶易也,延也。

《儀禮·喪服》絕族無施服。《註》在旁而及曰施。

《集韻》《韻會》屯北邊。《註》施,讀曰弛。弛,解也。

《集韻》余支切,音移。㢮或作施。《史記·衞綰傳》劒人之所施易。《註》施,讀曰移。

《史記·賈生傳》庚子日施兮。《註》施,矢遺反。索隱曰:施,猶西斜也。

《韻補》叶詩戈切。《漢·高祖戚夫人歌》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矰繳,尚安所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