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望秦馀杭

出自:明代·沈周《大石状》

拼音:[wàng][wàng][qín][yú][háng]

平仄:仄仄平平平

望望秦馀杭,首尾行不了。
大石突其居,翘然一拳挢。
山体厚藏骨,吐秀此特表。
正类抱中婴,头顶露于褓。
形大气则散,趣足在于小。
其深虽未即,远观已自好。
顷来莫能穷,继至敢草草。
循墙道林麓,记曲乃遗杳。
登登觉向峻,渐渐驾木杪。
猊峰据门左,呵禁口欲咬。
有磴沿百级,有殿嵌山造。
并殿跨偃石,悬身龙袅矫。
行人自其下,恍惚怖四爪。
转高蹐其背,股慄身亦掉。
镇脑结佛亭,所仗力可扰。
四壁满题句,贵贱成杂扫。
同游惩涉险,旋踵促及早。
次寻岩间寮,蜂房互窈窕。
缘势尽西向,局地窄接缭。
云栈中贯穿,所历平地少。
山静日自长,石瘠人亦槁。
坐僻觊居安,传奇被游搅。
阳厓诧唇掀,阴窦疑目窅。
虚含风飂飂,湿映云稍稍。
众绉不可熨,乱舋龟拆兆。
层叠百宝合,正绀或厕缥。
亘此金刚座,千古不可剿。
危椒压屋脊,雷雨常怯倒。
草木亦作怪,牢络万藤茑。
苍松长深根,本矮枝节老。
斜见山桃花,微红映丛筱。
草异传多药,采掇未谙晓。
欲宿偿三过,衾裯悔忘抱。
既夕气更佳,延月象倍皎。
尚欠一踏雪,意先有璚岛。
情状要细述,言语未获巧。
不期诸?嵬,拄腹早韫藁。
宛然紫芙蓉,为我一手拗。
东坡昔袖去,援例我非狡。
山僧苦著相,便觉生烦恼。

查看原文

注释

【望望】1.瞻望貌;依恋貌。 2.失望貌;扫兴貌。 3.急切盼望貌。 4.犹看看。 5.指探望。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望】

望【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說文》出亡在外,望其還也。从亡,朢省聲。《釋名》望,惘也,視遠惘惘也。《詩·邶風》瞻望弗及。

《詩·大雅》令聞令望。《疏》爲人所觀望。

《孟子》望望然去之。《趙岐註》慚愧之貌也。《朱傳》去而不顧之貌。

《博雅》覗也。《韻會》爲人所仰曰望。

責望。

怨望。

祭名。《書·舜典》望于山川。《傳》皆一時望祭之。《公羊傳·僖三十一年》望者何,望祭也。

《廣韻》《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義同。《詩·小雅》萬夫所望。《釋文》協韻音亡。

《釋名》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在望也。《易·小畜》月幾望。《左傳·桓三年疏》月體無光,待日照而光生,半照卽爲弦,全照乃成望。《韻會》从壬,譌从王。《說文》日月之望作朢,瞻望之望作望。今通作望,而古文制字之義遂亡。

【秦】

秦【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螓。國名。《說文》伯益之後所封國。地宜禾。《詩·秦風·車鄰註》秦,隴西谷名。在雍州鳥鼠山之東北。《疏》今秦亭,秦谷也。《韻會》春秋秦國,漢置天水郡,後魏改秦州。《釋名》秦,津也。其地沃衍有津潤也。

三秦。《史記·項羽紀》三分關中,王秦降將,章邯雍王,司馬欣塞王,董翳翟王,爲三秦。

大秦國。《後漢·西域傳》大秦在海西,亦云海西國。其人民長大平正,有類中國,故謂之大秦。

姓。秦自顓頊後,子嬰旣滅,支庶以爲秦氏。

《說文》一曰秦,禾名。

叶慈良切,音牆。《易林》玉璧琮璋,執贄是王。百里寧越,應聘齊秦。

【馀】

余【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居切,音餘。《說文》語之舒也。《爾雅·釋詁》我也。

四月爲余月。

接余,荇菜也。

《前漢·匈奴傳》單于衣繡,褡綺錦袷被各一,比余。《註》比余,髮之飾也。

姓。由余之後。

《集韻》詳於切,音徐。余吾,水名。在朔方。

《集韻》同都切,音徒。史記檮余,匈奴山名。

于遮切,音邪。褒余,蜀地名。一作褒斜。《漢陽厥》褒斜作褒余。

叶演女切,音與。《楚辭·九思》鷃雀列兮讙譁,雊鳴兮聒余。抱昭華兮寶車,欲衒鬻兮莫取。

與餘同。《周禮·地官》委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註》余同餘。

【杭】

杭【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寒剛切《韻會》《正韻》胡剛切,音航。《玉篇》州名,《禹貢》揚州之域。宋鼂無咎曰:左浙江,右具區,北大海,南天目。

《唐韻》與航同。《說文》方舟也。《詩·衞風》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天杭,天漢也。《揚雄·太經》漢水羣飛,蔽於天杭。

姓。《姓苑》望出丹陽,漢有長沙太守杭徐。

《韻會》居郞切,音剛。《禮記·註引·士喪禮·下篇》陳器曰杭木。葬者,杭木在上,茵在下。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