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慄身亦掉

出自:明代·沈周《大石状》

拼音:[gǔ][lì][shēn][yì][diào]

平仄:仄仄平仄仄

望望秦馀杭,首尾行不了。
大石突其居,翘然一拳挢。
山体厚藏骨,吐秀此特表。
正类抱中婴,头顶露于褓。
形大气则散,趣足在于小。
其深虽未即,远观已自好。
顷来莫能穷,继至敢草草。
循墙道林麓,记曲乃遗杳。
登登觉向峻,渐渐驾木杪。
猊峰据门左,呵禁口欲咬。
有磴沿百级,有殿嵌山造。
并殿跨偃石,悬身龙袅矫。
行人自其下,恍惚怖四爪。
转高蹐其背,股慄身亦掉
镇脑结佛亭,所仗力可扰。
四壁满题句,贵贱成杂扫。
同游惩涉险,旋踵促及早。
次寻岩间寮,蜂房互窈窕。
缘势尽西向,局地窄接缭。
云栈中贯穿,所历平地少。
山静日自长,石瘠人亦槁。
坐僻觊居安,传奇被游搅。
阳厓诧唇掀,阴窦疑目窅。
虚含风飂飂,湿映云稍稍。
众绉不可熨,乱舋龟拆兆。
层叠百宝合,正绀或厕缥。
亘此金刚座,千古不可剿。
危椒压屋脊,雷雨常怯倒。
草木亦作怪,牢络万藤茑。
苍松长深根,本矮枝节老。
斜见山桃花,微红映丛筱。
草异传多药,采掇未谙晓。
欲宿偿三过,衾裯悔忘抱。
既夕气更佳,延月象倍皎。
尚欠一踏雪,意先有璚岛。
情状要细述,言语未获巧。
不期诸?嵬,拄腹早韫藁。
宛然紫芙蓉,为我一手拗。
东坡昔袖去,援例我非狡。
山僧苦著相,便觉生烦恼。

查看原文

字义

【股】

股【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公戸切《韻會》果五切,音古。《說文》髀也。《韻會》脛本曰股,輔下體者。《易·說卦》巽爲股。《疏》股隨於足,則巽順之謂,故爲股也。《詩·小雅》赤芾在股。《傳》脛本曰股。《前漢·高五王傳》因退立,股戰而栗。《註》股,脚也。戰者,懼之甚也。

《釋名》股,固也,爲强固也。

車上近轂者亦名股。《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參分其股圍。《註》股,謂近轂者也。方言,股以喻其豐。

磬上亦有股。《周禮·冬官考工記》磬氏爲磬,其博爲一,股爲二,鼓爲三。《註》股,磬之上大者也。

國名。《山海經》長股之國,在雄常北。《集韻》或作。亦作骰。

【慄】

慄【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力質切,音栗。《爾雅·釋詁》懼也。《增韻》竦縮也。《書·大禹謨》夔夔齊慄。《太公·金匱》禹居人上,慄慄如不滿日。

憭慄,懰慄,悽愴貌。《楚辭·九辯》憭慄兮若在遠行,登山臨水送將歸。《漢武帝·李夫人賦》懰慄不言。通作栗。

叶力結切,音烈。《古詩》孟冬寒氣至,北風何慘慄。愁多知夜長,仰觀衆星列。

【身】

身【酉集中】【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失人切《集韻》《韻會》《正韻》升人切,音申。《說文》躬也,象人之身。《爾雅·釋詁》我也。《疏》身,自謂也。《釋名》身,伸也。可屈伸也。《廣韻》親也。《九經韻覽》軀也。總括百骸曰身。《易·艮卦》艮其身。

《繫辭》近取諸身。《書·伊訓》檢身若不及。《孝經·開宗明義章》身體髮膚,受之父母。

《詩·大雅》大任有身。《傳》身,重也。《箋》重爲懷孕也。《疏》以身中復有一身,故言重。

告身。《唐書·選舉志》擬奏受皆給以符,謂之告身。

《史記·西南夷傳》身毒國。《註》索隱曰:身音捐。

《韻補》叶尸連切。《楊方·合歡詩》我情與子合,亦如影追身。寢共織成被,絮用同功綿。

【亦】

亦【子集上】【亠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睪。總也,又也。

傍及之詞。

姓。宋開禧進士亦尚節,明參將亦孔昭。

同奕。《詩·周頌》亦服爾耕。《箋》亦,大也。《正義》亦奕義通。亦本作與掖同。《詩·衡門序》誘掖其君。《釋文》《石經》作亦。亦,古掖字也,左右肘脅之閒曰掖。後从肉作腋。

【掉】

掉【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吊切《正韻》杜弔切,調去聲。《說文》搖也。《廣韻》振也。《左傳·昭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楚語》大能掉小,故變而不勤。《註》掉,作也。《史記·孟嘗君傳》過市朝者,掉臂而不顧。《前漢·蒯通傳》酈生一士,伏軾掉三寸舌。

正也。《左傳·宣十二年》御下兩馬,掉鞅而還。《註》飾馬正鞅,以示閒暇。

掉磬。《禮·內則註》雖有勤勞,不敢掉磬。《疏》崔氏云:北海人謂相激事爲掉磬。隱義云:齊人謂相絞訐爲掉磬。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了切,音窕。亦搖動也。《增韻》顫也。

《唐韻》女角切《集韻》《韻會》尼角切,音搦。義同。

持也。

《集韻》女敎切,音鬧。聲甄動也。《周禮·春官·典同》薄聲甄。《註》甄猶掉也。鍾微薄則聲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