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指见巨擘

出自:元代·凌云翰《南山纪事诗为杨复初赋》

拼音:[zhòng][zhǐ][jiàn,xiàn][jù][bò,bāi]

平仄:仄仄仄仄平

子云每好奇,招我游山泽。
偏兹会佳趣,历览尽幽僻。
维阳有崇山,日出烟雾隔。
穷探不知远,但觉多寒阨。
萦回林麓深,窈窕蹊径窄。
陟冈纵奇观,未至心已怿。
屹然峙浮图,天孤一峰碧。
百折乃肯下,磅礡势辟易。
前面苍龙首,后负灵鳌脊。
雄踞虎妥尾,雌伏乌敛翮。
地胜气所钟,土色状琥珀。
上有百岁梅,下有千岁柏。
左右脩竹林,森森列矛戟。
乃于隐约间,凝然结幽宅。
不知何人地,欲问山中客。
同游忽告予,先人此窀穸。
为言经营难,小立话畴昔。
兹山莘精蓝,蟠据无罅隙。
惜土如惜金,谁能此藏魄。
忆昔先人存,颇有风水癖。
偶读青乌经,送识来龙脉。
穷探得兹穴,屡请竟莫获。
因之号南山,以志聊自释。
神游心不忘,遗命在易箦。
再请拒益坚,衷情从内迫。
负愆背若芒,失措手犹螫。
三年读礼经,方寸恒戚戚。
昨承郡国荐,专教上海席。
世变之京师,所历备艰厄。
亲骨未入土,此实入子责。
匪惟热中肠,亦复泚其额。
还家踰一纪,终请始不惜。
方将议封树,讵意远行役。
及归岁云暮,故地启新辟。
俄于畚锸下,石露见刻画。
三复穆陵诗,摩挲出圭璧。
若曰风雨寒,草草奚所适。
重约舞凤笙,迟归在朝夕。
昔藏事已非,今获语可绎。
百年如合符,此理疑感格。
愿徵先生言,庶为生者益。
我观孝子志,百顺无一逆。
临事苟获为,努力甘毁瘠。
于心或有慊,神明谅能谪。
如子克奉襄,众指见巨擘
古来卜吉事,往往著简册。
致鸟表清忠,眠牛发陈迹。
佳哉滕公城,欲堕王果石。
子也慎其终,今闻永无斁。
勿谓经营难,馀庆善所积。

查看原文

注释

【巨擘】〈书〉大拇指,比喻在某一方面居于首位的人物:医界~。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众】

众【補遺·子集】【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魚琴切,音吟。衆立也。與乑異。俗書爲衆字。非。(眾)〔古文〕之仲切,終去聲。《說文》多也。《徐曰》國語三人爲眾。數成於三也。《易·說卦》坤爲眾。《疏》取其地載物非一也。《書·湯誓》格爾眾庶。《詩·周頌》命我眾人。《黌山子損益篇》寡者,爲人上者也。眾者,爲人下者也。

眾雨。《禮·月令·淫雨蚤降註》雨三日以上爲霖,今月令曰眾雨。

星名。《史記·天官書》婁爲聚眾。

縣名。《前漢·地理志》安眾縣,秦置,屬南陽郡。

《唐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義同。

草名。《爾雅·釋草疏》眾,一名秫。稷之黏者也。

濼,一名貫眾,藥草也。

姓。《左傳》有眾仲,眾父,以字爲氏。

叶諸良切,音章。《道藏歌》攜袂明眞館,仰期無上皇。北鈞唱羽人,玉女粲賢眾。

叶諸仍切,音蒸。《揚子·太經》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減黃貞臣道丁也。

叶才淫切,音琴。《揚子·太經》減其儀欲自禁也,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正字通》从橫目,从㐺,人數多也。目,數也。字彙作衆,列血部,非。

【指】

指【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旨。《說文》手指也。《易·說卦》艮爲指。《疏》取其執止物也。《左傳·宣四年》子公之食指動。《疏》一巨指,二食指,三將指,四無名指,五小指。

《定十四年》以戈擊闔廬傷將指。《註》足,大指也。言其將領諸指。足之用力,大指居多。手之取物,中指爲長。故足以大指爲將,手以中指爲將。

《廣韻》斥也。《易·繫辭》辭也者,各指其所之。《疏》各斥其爻卦之所適也。

示也。《禮·玉藻》凡有指畫於君前用笏。《前漢·蕭何傳》發蹤指示獸處者,人也。《註》指示者,以手指示之。

《增韻》指麾也。《禮·曲禮》六十曰耆指使。《註》指事使人也。《前漢·賈誼傳》頤指如意。《註》但動頤指麾,則所欲皆如意。

直指,官名。《前漢·武帝紀》遣直指使者暴勝之等,衣繡衣,杖斧,分部,逐捕羣盜。

與旨恉通。意向也。《書·盤庚》王播告之修,不匿厥指。《前漢·孔光傳》不希指苟合。《註》希望天子之旨意也。

歸趣也。《孟子》言近而指遠者,善言也。《前漢·河閒獻王傳》文約指明。《註》指,謂義之所趨,若人以手指物也。

美也。《荀子·大略篇》不時宜,不敬交,不驩欣,雖指非禮也。《集韻》或从月作脂。

【见】

見【酉集上】【見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姓。出《姓苑》。

《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巨】

巨【寅集中】【工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渠上聲。《說文》䂓巨也。从工,象手持之。

《玉篇》大也。《孟子》爲巨室。

巨萬,數也。《史記·平準書》京師之錢累巨萬。《註》巨萬,今萬萬。

姓。《何氏姓苑》巨氏出南昌。《廣韻》漢有巨武,爲荆州刺史。

巨毋,複姓。《前漢·王莽傳》有奇士,長丈,大十圍,自謂巨毋霸。莽更其姓,曰巨母氏。謂因文母而霸王符也。《後漢·光武紀》作巨無霸。

《韻會》通作鉅。《前漢·食貨志》庶人之富者累鉅萬。《李賀·高軒過詩》文章鉅工。

與詎同。《前漢·高帝紀》公巨能入乎。《師古曰》巨讀曰詎,猶豈也。

《類篇》求於切,音蕖。未央也。《韻會》亦作渠。詩小雅庭燎註,夜未渠央。義與遽同,言未便至夜也。

【擘】

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博厄切,音蘗。《說文》撝也。《廣韻》分擘也。《禮·內則》塗皆乾擘之。《疏》擘,去。乾,塗也。《李白詩》巨靈擘太華。

《說文》大指也。《孟子》吾必以仲子爲巨擘焉。

挽擘也。弓弩手張曰擘,足踏曰蹶。

《揚子·方言》擘,楚謂之紉。

《集韻》蒲歷切,音甓。亦大指也。

《韻會》《正韻》毗亦切。與擗同。《六書故》借用捭。

相关诗句
馀庆善所积 勿谓经营难 今闻永无斁 子也慎其终 欲堕王果石 佳哉滕公城 眠牛发陈迹 致鸟表清忠 往往著简册 古来卜吉事 众指见巨擘 如子克奉襄 神明谅能谪 于心或有慊 努力甘毁瘠 临事苟获为 百顺无一逆 我观孝子志 庶为生者益 愿徵先生言 此理疑感格 百年如合符 今获语可绎 昔藏事已非 迟归在朝夕 重约舞凤笙 草草奚所适 若曰风雨寒 摩挲出圭璧 三复穆陵诗 石露见刻画 俄于畚锸下 故地启新辟 及归岁云暮 讵意远行役 方将议封树 终请始不惜 还家踰一纪 亦复泚其额 匪惟热中肠 此实入子责 亲骨未入土 所历备艰厄 世变之京师 专教上海席 昨承郡国荐 方寸恒戚戚 三年读礼经 失措手犹螫 负愆背若芒 衷情从内迫 再请拒益坚 遗命在易箦 神游心不忘 以志聊自释 因之号南山 屡请竟莫获 穷探得兹穴 送识来龙脉 偶读青乌经 颇有风水癖 忆昔先人存 谁能此藏魄 惜土如惜金 蟠据无罅隙 兹山莘精蓝 小立话畴昔 为言经营难 先人此窀穸 同游忽告予 欲问山中客 不知何人地 凝然结幽宅 乃于隐约间 森森列矛戟 左右脩竹林 下有千岁柏 上有百岁梅 土色状琥珀 地胜气所钟 雌伏乌敛翮 雄踞虎妥尾 后负灵鳌脊 前面苍龙首 磅礡势辟易 百折乃肯下 天孤一峰碧 屹然峙浮图 未至心已怿 陟冈纵奇观 窈窕蹊径窄 萦回林麓深 但觉多寒阨 穷探不知远 日出烟雾隔 维阳有崇山 历览尽幽僻 偏兹会佳趣 招我游山泽 子云每好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