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负灵鳌脊

出自:元代·凌云翰《南山纪事诗为杨复初赋》

拼音:[hòu][fù][líng][áo][j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子云每好奇,招我游山泽。
偏兹会佳趣,历览尽幽僻。
维阳有崇山,日出烟雾隔。
穷探不知远,但觉多寒阨。
萦回林麓深,窈窕蹊径窄。
陟冈纵奇观,未至心已怿。
屹然峙浮图,天孤一峰碧。
百折乃肯下,磅礡势辟易。
前面苍龙首,后负灵鳌脊
雄踞虎妥尾,雌伏乌敛翮。
地胜气所钟,土色状琥珀。
上有百岁梅,下有千岁柏。
左右脩竹林,森森列矛戟。
乃于隐约间,凝然结幽宅。
不知何人地,欲问山中客。
同游忽告予,先人此窀穸。
为言经营难,小立话畴昔。
兹山莘精蓝,蟠据无罅隙。
惜土如惜金,谁能此藏魄。
忆昔先人存,颇有风水癖。
偶读青乌经,送识来龙脉。
穷探得兹穴,屡请竟莫获。
因之号南山,以志聊自释。
神游心不忘,遗命在易箦。
再请拒益坚,衷情从内迫。
负愆背若芒,失措手犹螫。
三年读礼经,方寸恒戚戚。
昨承郡国荐,专教上海席。
世变之京师,所历备艰厄。
亲骨未入土,此实入子责。
匪惟热中肠,亦复泚其额。
还家踰一纪,终请始不惜。
方将议封树,讵意远行役。
及归岁云暮,故地启新辟。
俄于畚锸下,石露见刻画。
三复穆陵诗,摩挲出圭璧。
若曰风雨寒,草草奚所适。
重约舞凤笙,迟归在朝夕。
昔藏事已非,今获语可绎。
百年如合符,此理疑感格。
愿徵先生言,庶为生者益。
我观孝子志,百顺无一逆。
临事苟获为,努力甘毁瘠。
于心或有慊,神明谅能谪。
如子克奉襄,众指见巨擘。
古来卜吉事,往往著简册。
致鸟表清忠,眠牛发陈迹。
佳哉滕公城,欲堕王果石。
子也慎其终,今闻永无斁。
勿谓经营难,馀庆善所积。

查看原文

注释

【灵鳌】神话传说中的巨龟。语出《楚辞.天问》﹕"鳌戴山抃﹐何以安之?"王逸注引《列仙传》﹕"有巨灵之鳌﹐背负蓬莱之山而抃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后】

后【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正韻》胡口切《韻會》很口切,音後。《說文》繼體君也,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發號者,君后也。《書·仲虺之誥》徯我后。《易·泰卦》后以財成天地之道。《禮·檀弓》夏后氏堲周。《疏》夏言后者,白虎通云以揖讓受于君,故稱后。

《禮·曲禮》天子有后。《疏》后,後也。言其後于天子,亦以廣後胤也。《白虎通》商以前皆曰妃,周始立后。正嫡曰王后,秦漢曰皇后,漢祖母稱太皇太后,母稱皇太后。

諸侯亦稱后。《書·舜典》班瑞于羣后。

古者君稱臣亦曰后。《書·舜典》汝后稷,播時百穀。《疏》國語云:稷爲天官,單名爲稷,尊而君之,稱爲后稷。

《畢命》三后協心。《註》謂周公君畢公也。

《書·武成》告于皇天后土。《傳》后土,社也。《左傳·昭二十九年》土正曰后土。《註》土爲羣物主,故稱后也。其祀句龍焉,在家則祀中霤,在野則爲社。《正韻》后土,亦取厚載之義。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后處字子里。《前漢·儒林傳》后倉字近君。

與後通。《禮·曲禮》再拜稽首,而后對。

《廣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韻會》《正韻》胡茂切,。義同。

叶後五切,音戸。《蔡邕·胡黃二公頌》允兹漢室,誕育二后。曰胡曰黃,方軌齊武。《陸雲·漢高盛德頌》咸陽克殄,旣係秦后。峩峩阿房,乃淸帝宇。○按詩本音云:《周頌》宣哲維人,文武維后,燕及皇天,克昌厥後。后後俱音戸,後人誤入四十五厚韻,故於《唐韻》正中歷引經集証之。然自《玉篇》以後,后在厚韻相沿已久,不得不以後五切爲叶音矣。

【负】

負【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說文》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

《說文》一曰受貸不償。《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

《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擔也。或作偩。《廣韻》荷也。《易·解卦》負且乗,致至。《詩·大雅》是任是負。《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

背也。《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註》負之言背也。

依也。《孟子》虎負嵎。《趙岐註》虎依嵎而怒。

失也。《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强齊戰。《註》負,猶失也。

老母之稱。《史記·高祖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漢書註》如淳曰:俗謂老大母爲阿負。師古曰:《列女傳》云魏曲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古語謂老母爲負耳。

敗也。《史記·丞相世家》無益於勝負之數。《孫子·攻謀篇》一勝一負。

憂也。《後漢·章帝紀》刺史二千石不爲負。《註》負,猶憂也。

愧也。《後漢·張步傳》負負無可言。《註》負,愧也。

《廣韻》背恩忘德曰負。《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類篇》違也。《史記·信陵君傳》以負於魏。《註》索隱曰:負音佩。

《唐韻正》叶房以切。《詩·小雅》螟蛉有子,果蠃負之。敎誨爾子,式穀似之。

叶房遇切。《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矯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按負字,古音房以反。自《魯靈光殿賦》始讀爲房遇反。

【灵】

灵【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郞丁切,音靈。《字類》小熱貌。

《正字通》俗靈字。(靈)〔古文〕霛郞丁切,音鈴。《玉篇》神靈也。《大戴禮》陽之精氣曰神,隂之精氣曰靈。《書·泰誓》惟人萬物之靈。《傳》靈,神也。《詩·大雅》以赫厥靈。

《大雅·靈臺傳》神之精明者稱靈。

《詩·鄘風》靈雨旣零。《箋》靈,善也。

《廣韻》福也。

《廣韻》巫也。《楚辭·九歌》思靈保兮賢姱。

靈氛,古之善占者。《屈原·離騷》欲從靈氛之吉占兮。

《周禮·地官·鼓人》以靈鼓鼓社祭。《註》靈鼓,六面鼓也。

《禮·檀弓》塗車芻靈。《註》芻靈,束茅爲人。

《左傳·定九年》載蔥靈。《註》蔥靈,輺車名。

《楚辭·天問》曜靈安臧。《註》曜靈,日也。

《揚雄·羽獵賦》上獵三靈之旒。《註》如淳曰:三靈,日月星垂象之應也。

《廣韻》寵也。

《禮·禮運》何謂四靈,麟鳳龜龍。《爾雅·釋魚》二曰靈龜。《註》卽今觜蠵龜。一名靈蠵,能鳴。《史記·龜筴傳》下有伏靈,上有兔絲。

《諡法》亂而不損曰靈,不勤成名曰靈,死而志成曰靈,死見神能曰靈,好祭鬼怪曰靈,極知鬼神曰靈。

州名。《史記·匈奴傳》丁靈。《註》魏略云:丁靈,在康居北。《後漢·西羌傳》擊零昌於靈州。《韻會》魏武置靈州,取靈武縣名。

姓。《廣韻》風俗通云:齊靈公之後。或云宋公子靈圉龜之後。

叶靈年切,音連。《道藏歌》冥化自有數,我眞法自然。妙曲發空洞,宮商結仙靈。《說文》本作。

【鳌】

鰲【亥集中】【魚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五勞切《集韻》《韻會》牛刀切,音敖。《玉篇》魚名。《正字通》俗鼇字。詳黽部鼇字註。

【脊】

脊【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韻會》《正韻》資昔切,音積。《說文》背呂也。《廣韻》背脊。《正字通》背心也。手足之所不及,故謂之脊。《釋名》積也。積續骨節,脈絡上下也。《易•艮卦註》夤,當脊之肉也。

《說卦》爲美脊。《疏》取其陽在中也。

物皆有脊。《禮•內則》狸去正脊。

《少儀夏右鰭註》鰭,脊也。

山脊。《爾雅•釋山》山脊,岡。《疏》孫炎云:長山之脊也。《書•胤征火炎崐岡傳》山脊曰岡。

喻地形。《史記•張儀傳》必折天下之脊。《註》常山於天下在北,有若人之背脊也。《戰國策》今梁者,天下之脊也。

《韻會》理也。《詩•小雅》有倫有脊。《傳》脊,理也。

與㱴通。死骨也。《周禮•秋官•蜡氏掌除骴註》故書骴作脊。鄭司農云:脊讀爲㱴,謂死人骨也。

鳥名。《詩•小雅》脊令在原。《傳》脊令,雝渠也。飛則鳴行則搖。

茅脊。《前漢•郊祀志》江淮閒,一茅三脊。《註》茅草有三脊,謂靈茅也。

相关诗句
馀庆善所积 勿谓经营难 今闻永无斁 子也慎其终 欲堕王果石 佳哉滕公城 眠牛发陈迹 致鸟表清忠 往往著简册 古来卜吉事 众指见巨擘 如子克奉襄 神明谅能谪 于心或有慊 努力甘毁瘠 临事苟获为 百顺无一逆 我观孝子志 庶为生者益 愿徵先生言 此理疑感格 百年如合符 今获语可绎 昔藏事已非 迟归在朝夕 重约舞凤笙 草草奚所适 若曰风雨寒 摩挲出圭璧 三复穆陵诗 石露见刻画 俄于畚锸下 故地启新辟 及归岁云暮 讵意远行役 方将议封树 终请始不惜 还家踰一纪 亦复泚其额 匪惟热中肠 此实入子责 亲骨未入土 所历备艰厄 世变之京师 专教上海席 昨承郡国荐 方寸恒戚戚 三年读礼经 失措手犹螫 负愆背若芒 衷情从内迫 再请拒益坚 遗命在易箦 神游心不忘 以志聊自释 因之号南山 屡请竟莫获 穷探得兹穴 送识来龙脉 偶读青乌经 颇有风水癖 忆昔先人存 谁能此藏魄 惜土如惜金 蟠据无罅隙 兹山莘精蓝 小立话畴昔 为言经营难 先人此窀穸 同游忽告予 欲问山中客 不知何人地 凝然结幽宅 乃于隐约间 森森列矛戟 左右脩竹林 下有千岁柏 上有百岁梅 土色状琥珀 地胜气所钟 雌伏乌敛翮 雄踞虎妥尾 后负灵鳌脊 前面苍龙首 磅礡势辟易 百折乃肯下 天孤一峰碧 屹然峙浮图 未至心已怿 陟冈纵奇观 窈窕蹊径窄 萦回林麓深 但觉多寒阨 穷探不知远 日出烟雾隔 维阳有崇山 历览尽幽僻 偏兹会佳趣 招我游山泽 子云每好奇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