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我识涂马

出自:清代·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齐话别图》

拼音:[wèi][wǒ][shí,zhì][tú][mǎ]

平仄:仄仄平平仄

四海复四海,九州更九州。
既逾海西极,尚非天尽头。
今之墨利坚,佛说牛贺洲。
通商五十载,聚众千百俦。
金椎南北道,铁耜东西畴。
世族庾氏庾,专门辀人辀。
吉莫制革履,蒙戎缝旃裘。
下至洒削技,亦挟瓦墁售。
人人辇金归,金山高瓯窭。
初辟合众国,布告东诸侯。
红黄黑白种,万族咸井收。
无端画禹迹,不使隙地留。
争食哄鸡虫,别味殊薰莸。
横下逐客令,相率合力勠。
丸泥封函关,划道分鸿沟。
欲使越地舟,同歌箜国篌。
公时秉英簜,御侮持干掫。
逆阪善转丸,密室工藏彄。
谓有百金产,当免南冠囚。
凿山通蚕丛,筑台高环榴。
拔帜已归汉,右袒翻为刘。
岂图五丁力,竟招众楚咻。
华言造蜚语,越调腾怨讴。
我时居京都,逢人说因由。
恨不后车从,参预前箸筹。
逮公唱刀环,我复随轩輶。
契阔六七载,烟波杳悠悠。
忽然地轴翻,东海嗟横流。
黄尘滚滚来,蔽天森戈矛。
辽东十万家,血染红髑髅。
何物掉尾鲸,公然与龙仇。
中有枳首蛇,飞飞从鸧鹙。
盲云杂怪雨,波寒风飕飕。
鲂鱮戒出入,蛟螭互蟠蟉。
公复探虎穴,径驱车前驺。
丝辔闇无华,云旌惨垂旒。
谓我识涂马,召我来咨诹。
檄我千里船,揖我百尺楼。
战旗卷风急,腊鼓催年遒。
竦立诵玺书,未语鲠在喉。
皇帝问东皇,两国非寇雠。
元元一家子,所愿兵革休。
侧闻哀痛诏,泪珠荧双眸。
何期尺一书,按剑明珠投。
和戎盟已定,辟港事方稠。
我奉大府檄,寻约毋效尤。
夜郎挟天骄,自比黑面猴。
鸮音不革响,马逸难维娄。
定议法六条,未审然与不。
喜公告典属,语妙言无邮。
公亦定载书,气夺藩之酋。
颇如云从龙,上下相应求。
平生蹑公后,学步随沈浮。
超擢出骖乘,误犯凌斗牛。
凡公所亲历,我亦穷追搜。
古称绝域使,例比谭天邹。
献环诩《盖地》,折棰夸防秋。
《王会》徵《职贡》,使父亲怀柔。
今日渡西海,受节先包羞。
紫凤短褐倒,黄龙清酒酬。
与公共此役,积岁丛百尤。
艰难比天险,嗟怨惟鬼谋。
一灯话畴昔,累夕言咿嚘。
宪也初识公,同客齐之罘。
哦诗商旧学,漉酒酣新篘。
抵掌当世务,时时摩蒯缑。
尔时会秦赵,重狱穷共兜。
吁嗟海大鱼,已如鱼中钩。
尚能跋巨浪,展翼摩天游。
指东覆蟠木,图南包小球。
环顾四海波,依然完金瓯。
即当绘图时,今亦一星周。
二老话升平,一室何清幽。
入门竹数竿,翠覆云油油。
登盘献橙橘,绕屋围松楸。
茫茫大瀛海,寸地才一沤。
门前水只尺,便通浮海舟。
海水绿摇天,中函今古愁。
公自翔丹凤,我行从白鸥。
再阅二十年,重对话绸缪。

查看原文

字义

【谓】

謂【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集韻》《韻會》于貴切,音胃。《說文》報也。《徐曰》謂之是報之也。《廣雅》說也。《廣韻》告也,言也。《增韻》與之言也。《易·乾卦》何謂也。《疏》假設問辭,故言何謂。《詩·召南》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傳》但相告語而約可定矣。《左傳·昭八年》子盍謂之。

《韻會》事有可稱曰有謂,失於事宜不可名言曰無謂。《莊子·齊物論》今我則有謂矣,而未知吾所謂之,其果有謂乎,其果無謂乎。《前漢·景帝紀》姦法與盜,盜甚無謂也。

《正韻》非與之言而稱其人亦曰謂,《論語》子謂子賤,子謂子產,是也。指事而言亦曰謂。《詩·召南》謂行多露,《小雅》謂天蓋高之類,是也。稱其言,亦曰謂。《論語》此之謂也,其斯之謂與,是也。

《正字通》援古釋義而言亦曰謂。《易·臨卦》大君之宜,行中之謂也。《禮·樂記》明聖者述作之謂也。

《爾雅·釋詁》勤也。《詩·小雅》心乎愛矣,遐不謂矣。《箋》謂,勤也。勤思君子也。

《廣雅》使也。《玉篇》信也,道也。

姓。《萬姓統譜》宋有謂準,太平興國登科。《說文》本作。

【我】

我【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俄上聲。《說文》施身自謂也。《廣韻》已稱也。

稱父母國曰我,親之之詞。《春秋·隱八年》我人祊。

姓。古賢人,著書名我子。

《說文》或說我,頃頓也。○按頃頓,義與俄同。然字書從無作俄音者,存考。

《韻補》叶與之切,音台。《揚子·太經》出我入我,吉凶之魁。《註》我音如台小子之台。

叶阮古切,音五。《張衡·鮑德誄》業業學徒,童蒙求我。濟濟京河,實爲西魯。,篆文我。

【识】

識【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

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

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

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

姓。見《姓纂》。

《廣韻》《集韻》《韻會》職吏切,音志。與誌同。記也。《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書·益稷》書用識哉。《論語》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

《韻會》器之款鏤爲識。《史記·孝武紀》鼎文鏤無款識。《註》韋昭曰:款,刻也。師古曰:識,記也。楊愼曰:三代鐘鼎文,隱起而凸曰款,以象陽,中陷而凹曰識,以象隂。

《韻會》通作志。《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鄭註》志,古文識字,記也。

《讀書通》通作幟。《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賊裾爲幟。《註》幟,記也。

《集韻》《韻會》式吏切,音試。義同。

《韻會》表識,謂有所標表,令異日可識知也。《左傳·宣十二年杜註》楚以茅爲旌識,謂以旌旗爲表也。《前漢·劉向傳》不可不識也。《師古註》墓須表識。俱音試。

《集韻》《類篇》昌志切,音熾。義同。

《釋名》識,幟也。有章幟可按視也。《前漢·王莽傳》旌旗表識。《師古註》識讀與幟同。

叶式列切,音刷。《崔駰·達旨》傳序歷數,三代興滅。大庭尚矣,赫胥罔識。

叶施灼切,音爍。《蘇軾·毛長官詩》宦遊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雲,蝗自識人人不識。《集韻》或書作。

【涂】

涂【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水名。《說文》水出益州牧靡南山。西北入澠。

水名。《水經注》涂水,出陽邑東北大嵰山。

溝涂也。《周禮·地官·遂人》百夫有洫,洫上有涂。《註》涂容乗車一軌。

同塗。《周禮·夏官·司險》設國之五溝五涂。《註》五涂徑畛。涂,道路也。

堂涂也。《爾雅·釋宮》堂涂謂之陳。《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堂涂十有二分。《註》謂階前。若今令甓祴也。《疏》令甓。塼也。祴,塼道也。

《玉篇》涂涂,露厚貌。

《爾雅·釋天》十二月爲涂月。

石名。《山海經》箕尾之山多涂石。

《廣韻》直魚切《集韻》陳如切,音除。水名。與滁同。《晉書·宣帝紀》王淩詐言吳人塞涂水。涂水卽滁水。

《集韻》《韻會》直加切,音秅。沮洳也。一曰飾也。

《集韻》余遮切,音耶。涿涂,山名,見《史記·匈奴傳》。

與余同。涂吾,水名。《山海經註》漢元狩二年,馬出涂吾水中。

【马】

馬【亥集上】【馬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麻上聲。《說文》怒也,武也。象馬頭髦尾四足之形。《玉篇》黃帝臣相乗馬。馬,武獸也,怒也。《正韻》乗畜。生於午,稟火氣。火不能生木,故馬有肝無膽。膽,木之精氣也。木臓不足,故食其肝者死。《易·說卦傳》乾爲馬。《疏》乾象天,天行健,故爲馬。《春秋·說題辭》地精爲馬。《春秋·考异記》地生月精爲馬。月數十二,故馬十二月而生。《周禮·夏官·馬質》掌質馬,馬量三物,一曰戎馬二曰田馬三曰駑馬,皆有物賈。

《校人》掌王馬,辨六馬之屬。凡大祭祀,朝觐,會同,毛馬而頒之。凡軍事,物馬而頒之。註:毛馬齊其色。物馬齊其力。

《趣馬》掌贊正良馬。

《巫馬》掌養疾馬而乗治之,相醫而藥攻馬疾。

《廋人》掌十二閑之政敎以阜馬。《圉人》掌芻牧以役圉師。

司馬,官名。《周禮·夏官·大司馬註》謂總武事也。

《淸夜錄》漢制,卿駟馬右騑。《前漢·東方朔傳》太守,駟馬駕車,一馬行春。《衞宏·輿服志》諸侯四馬,駙以一馬。《南史·柳元策傳》兄弟五人,爲太守。時人語曰:柳氏門庭,五馬逶迤。《正字通》故今太守稱五馬大夫。

田野浮氣曰野馬。《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日光也。一曰遊絲水氣。

陽馬。《何晏·景福殿賦》承以陽馬,接以圓方。《註》陽馬,屋四角引出承短椽者,連接或圓或方也。

投壺勝算曰馬。《禮·投壺》爲勝者立馬,一馬從二馬,三馬旣立,請慶多馬。《註》立馬者,取算以爲馬,表其勝之數也。謂算爲馬者,馬爲威武之用,投壺及射,皆以習武也。

《字彙補》打馬,彈碁類也。朱李易安有打馬圖。

地名。馬陘,齊邑。馬陵,鄭地。見《左傳》。

天馬,獸名。有翼能飛。

竈馬,蟲名。《酉陽雜俎》狀似促織,好穴竈旁。今俗呼竈雞。

馬勃,草名。《正字通》生濕地腐木上,一名馬疕。韓愈所云牛溲馬勃,兼收蓄是也。

海馬,魚名。牙骨堅瑩,文理細如絲,可制爲器。

姓。《姓苑》本伯益之後,趙奢封馬服君,遂氏焉。

司馬、巫馬、乗馬,皆複姓。《前漢·溝洫志》諫大夫乗馬延年。《孟康曰》乗馬,姓也。

《風俗通》有白馬氏。

馬流。《兪益期曰》馬援立銅柱,岸北有遺兵,居壽冷岸,南對銅柱,悉姓馬,號曰馬流。《方隅勝略》謂馬人散處南海,謂之馬流。《韓愈詩》衙時龍戸集,上日馬人來。《註》卽馬流也。一作馬留。

門名。《前漢·項籍傳註》宮垣內兵衞所在,四面皆有司馬,以主事,故總稱司馬門。

《公孫弘傳註》武帝時,相馬者東門京作銅馬法,立於魯般門外,更名金馬門。

亭名。謝靈運爲永嘉太守,以五馬自隨,立五馬亭。

《集韻》滿補切,音姥。義同。《前漢·石慶傳》馬字與尾當五。《師古曰》馬字,下曲者尾,幷四點爲足,凡五。

相关诗句
重对话绸缪 再阅二十年 我行从白鸥 公自翔丹凤 中函今古愁 海水绿摇天 便通浮海舟 门前水只尺 寸地才一沤 茫茫大瀛海 绕屋围松楸 登盘献橙橘 翠覆云油油 入门竹数竿 一室何清幽 二老话升平 今亦一星周 即当绘图时 依然完金瓯 环顾四海波 图南包小球 指东覆蟠木 展翼摩天游 尚能跋巨浪 已如鱼中钩 吁嗟海大鱼 重狱穷共兜 尔时会秦赵 时时摩蒯缑 抵掌当世务 漉酒酣新篘 哦诗商旧学 同客齐之罘 宪也初识公 累夕言咿嚘 一灯话畴昔 嗟怨惟鬼谋 艰难比天险 积岁丛百尤 与公共此役 黄龙清酒酬 紫凤短褐倒 受节先包羞 今日渡西海 使父亲怀柔 《王会》徵《职贡》 折棰夸防秋 献环诩《盖地》 例比谭天邹 古称绝域使 我亦穷追搜 凡公所亲历 误犯凌斗牛 超擢出骖乘 学步随沈浮 平生蹑公后 上下相应求 颇如云从龙 气夺藩之酋 公亦定载书 语妙言无邮 喜公告典属 未审然与不 定议法六条 马逸难维娄 鸮音不革响 自比黑面猴 夜郎挟天骄 寻约毋效尤 我奉大府檄 辟港事方稠 和戎盟已定 按剑明珠投 何期尺一书 泪珠荧双眸 侧闻哀痛诏 所愿兵革休 元元一家子 两国非寇雠 皇帝问东皇 未语鲠在喉 竦立诵玺书 腊鼓催年遒 战旗卷风急 揖我百尺楼 檄我千里船 召我来咨诹 谓我识涂马 云旌惨垂旒 丝辔闇无华 径驱车前驺 公复探虎穴 蛟螭互蟠蟉 鲂鱮戒出入 波寒风飕飕 盲云杂怪雨 飞飞从鸧鹙 中有枳首蛇 公然与龙仇 何物掉尾鲸 血染红髑髅 辽东十万家 蔽天森戈矛 黄尘滚滚来 东海嗟横流 忽然地轴翻 烟波杳悠悠 契阔六七载 我复随轩輶 逮公唱刀环 参预前箸筹 恨不后车从 逢人说因由 我时居京都 越调腾怨讴 华言造蜚语 竟招众楚咻 岂图五丁力 右袒翻为刘 拔帜已归汉 筑台高环榴 凿山通蚕丛 当免南冠囚 谓有百金产 密室工藏彄 逆阪善转丸 御侮持干掫 公时秉英簜 同歌箜国篌 欲使越地舟 划道分鸿沟 丸泥封函关 相率合力勠 横下逐客令 别味殊薰莸 争食哄鸡虫 不使隙地留 无端画禹迹 万族咸井收 红黄黑白种 布告东诸侯 初辟合众国 金山高瓯窭 人人辇金归 亦挟瓦墁售 下至洒削技 蒙戎缝旃裘 吉莫制革履 专门辀人辀 世族庾氏庾 铁耜东西畴 金椎南北道 聚众千百俦 通商五十载 佛说牛贺洲 今之墨利坚 尚非天尽头 既逾海西极 九州更九州 四海复四海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