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端画禹迹

出自:清代·黄遵宪《题樵野丈运甓齐话别图》

拼音:[wú][duān][huà][yǔ][jì]

平仄:平平仄仄仄

四海复四海,九州更九州。
既逾海西极,尚非天尽头。
今之墨利坚,佛说牛贺洲。
通商五十载,聚众千百俦。
金椎南北道,铁耜东西畴。
世族庾氏庾,专门辀人辀。
吉莫制革履,蒙戎缝旃裘。
下至洒削技,亦挟瓦墁售。
人人辇金归,金山高瓯窭。
初辟合众国,布告东诸侯。
红黄黑白种,万族咸井收。
无端画禹迹,不使隙地留。
争食哄鸡虫,别味殊薰莸。
横下逐客令,相率合力勠。
丸泥封函关,划道分鸿沟。
欲使越地舟,同歌箜国篌。
公时秉英簜,御侮持干掫。
逆阪善转丸,密室工藏彄。
谓有百金产,当免南冠囚。
凿山通蚕丛,筑台高环榴。
拔帜已归汉,右袒翻为刘。
岂图五丁力,竟招众楚咻。
华言造蜚语,越调腾怨讴。
我时居京都,逢人说因由。
恨不后车从,参预前箸筹。
逮公唱刀环,我复随轩輶。
契阔六七载,烟波杳悠悠。
忽然地轴翻,东海嗟横流。
黄尘滚滚来,蔽天森戈矛。
辽东十万家,血染红髑髅。
何物掉尾鲸,公然与龙仇。
中有枳首蛇,飞飞从鸧鹙。
盲云杂怪雨,波寒风飕飕。
鲂鱮戒出入,蛟螭互蟠蟉。
公复探虎穴,径驱车前驺。
丝辔闇无华,云旌惨垂旒。
谓我识涂马,召我来咨诹。
檄我千里船,揖我百尺楼。
战旗卷风急,腊鼓催年遒。
竦立诵玺书,未语鲠在喉。
皇帝问东皇,两国非寇雠。
元元一家子,所愿兵革休。
侧闻哀痛诏,泪珠荧双眸。
何期尺一书,按剑明珠投。
和戎盟已定,辟港事方稠。
我奉大府檄,寻约毋效尤。
夜郎挟天骄,自比黑面猴。
鸮音不革响,马逸难维娄。
定议法六条,未审然与不。
喜公告典属,语妙言无邮。
公亦定载书,气夺藩之酋。
颇如云从龙,上下相应求。
平生蹑公后,学步随沈浮。
超擢出骖乘,误犯凌斗牛。
凡公所亲历,我亦穷追搜。
古称绝域使,例比谭天邹。
献环诩《盖地》,折棰夸防秋。
《王会》徵《职贡》,使父亲怀柔。
今日渡西海,受节先包羞。
紫凤短褐倒,黄龙清酒酬。
与公共此役,积岁丛百尤。
艰难比天险,嗟怨惟鬼谋。
一灯话畴昔,累夕言咿嚘。
宪也初识公,同客齐之罘。
哦诗商旧学,漉酒酣新篘。
抵掌当世务,时时摩蒯缑。
尔时会秦赵,重狱穷共兜。
吁嗟海大鱼,已如鱼中钩。
尚能跋巨浪,展翼摩天游。
指东覆蟠木,图南包小球。
环顾四海波,依然完金瓯。
即当绘图时,今亦一星周。
二老话升平,一室何清幽。
入门竹数竿,翠覆云油油。
登盘献橙橘,绕屋围松楸。
茫茫大瀛海,寸地才一沤。
门前水只尺,便通浮海舟。
海水绿摇天,中函今古愁。
公自翔丹凤,我行从白鸥。
再阅二十年,重对话绸缪。

查看原文

注释

【无端】1.无缘无故;没有来由:无端猜疑|无端责难|祸集非无端。 2.没有开端、起点:始乎无端,卒乎无穷。
【禹迹】1.亦作"禹迹"。 2.相传夏禹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中国的疆城为禹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孔传:"以升禹治水之旧迹。" 3.指夏禹治水的业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端】

端【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耑《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多官切,音偳。《說文》直也,正也。《禮·曲禮》振書端書于君前。《註》端,正也。《玉藻》目容端。《前漢·賈誼傳》選天下之端士,孝悌博聞,有道術者,以衞翼之。

《篇海》萌也,始也,首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心,五行之端也。《公羊傳·隱元年註》上係天端。《疏》天端,卽春也。春秋說云:以元之深,正天之端。以天之端,正王者之政也。《左傳·文元年》先王之正,時也,履端于始。《疏》履,步也,謂推步曆之初始,以爲術曆之端首。《孟子》惻隱之心,仁之端也。《註》端者,首也。人皆有仁義禮智之首,可引用之。

《廣韻》緒也,等也。《揚子·方言》緒,南楚或曰端。

《增韻》審也。《戰國策》郤疵對智伯曰:韓魏之君,視疵端而趨疾。

專也。《戰國策》敢端其願。《註》端,猶專也。

布帛曰端。《禮·記疏》束帛,十端也。丈八尺爲端。《小爾雅》倍丈謂之端,倍端謂之兩,倍兩謂之疋。

《周禮·春官》其齊服有端。

地名。《山海經》號山,端水出焉,東流注于河。

國在流沙中者,墩端璽㬇。《史記·趙世家》與韓魏分晉,封晉君以端氏。《註》端氏,澤州縣也。《前漢·地理志》蒼梧郡有端溪。

姓。孔子弟子端木賜。

宮門名。《後漢·黃瓊傳》舉吏,先試之于公府,又覆之于端門。《註》端門,太微宮南門也。

獸名。《後漢·鮮傳》禽獸異于中國者,野馬,原羊,角端牛,以角爲弓,俗謂之角端弓。

《正韻》尺兗切。與喘同。《荀子·勸學篇》端而言。《註》端,讀爲喘。喘,微言也。

《韻會小補》美辨切。同冕。大夫以上冠也。《禮·玉藻》諸侯端以朝,日于東門之外。《註》端,皆音冕。

《韻補》叶都元切。《陸機·文賦》罄澄心以凝思,眇衆慮而爲言。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

叶多汪切。《楊戲贊秦子敕》正方受遣,豫聞後綱。不不僉,造此異端。

【画】

画【午集上】【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2画

《字彙》胡卦切,與畫同。繪也。(畫)〔古文〕胡麥切,橫入聲。卦畫也。

分畫也。界限也。《左傳·襄四年》芒芒禹迹,畫爲九州。《註》畫分也。《禮·檀弓》哀公使人弔蕢尚,遇諸道,辟於路,畫宮而受弔焉。《註》畫地爲宮象。

計策也。《鄒陽·上吳王書》故願大王審畫而已。《史記·荆燕世家》齊人田生游,乏資,以畫干營陵侯澤。《註》服䖍曰:以計畫干之也。

截止也。《論語》今女畫。

丘名。《爾雅·釋地》途出其右,而還之畫丘。《註》言爲道所規畫。《釋名》道出其右曰畫。丘人尚右,凡有指畫,皆用右也。

地名。《史記·田單傳》燕之初入齊,聞畫邑人王蠋賢。《註》正義曰:括地志云:戟里城在臨湽西北三十里,春秋時棘邑。

云澅邑,蠋所居卽此邑,因澅水爲名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周禮·天官·典絲》凡祭祀共黼畫組就之物。《疏》凡祭服皆畫衣繡裳。《儀禮·鄕射禮》大夫布侯,畫以虎豹。士布侯,畫以鹿豕。

官名。《後漢·百官志》畫室署長一人,四百石,黃綬。

《韻補》叶胡對切,音惠。《秦瑯琊刻石》方伯分職,諸治經易。舉錯必當,莫不如畫。易音異。

【禹】

禹【午集下】【禸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王矩切,音羽。夏王號。《顏師古·曰》禹湯皆字,三王去唐之文,從高古之質,故夏商之王皆以名爲號。

姓。《王憎孺·百家譜》蘭陵蕭道游娶禹氏。

諡法。《史記·裴註》受禪成功曰禹。《書疏》淵源流通曰禹。

《玉篇》舒也。

《說文》蟲也。

【迹】

迹【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資昔切,音積。《說文》步處也。《廣韻》足跡也。《左傳·宣十二年》遷大國之迹于鄭。《前漢·揚雄傳》擬足而投迹。《淮南子·說山訓》足蹍地而爲迹。

凡功業可見者曰迹。《書·武成》太王肇基王迹。《前漢·王褒傳》索人求士者,必樹霸迹。

凡前人所遺留者曰迹。《莊子·天運篇》《六經》先王之迹也。

凡有所遵循亦曰迹。《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迹自身。《註》仲無所因,故曰邁迹。《前漢·平當傳》深迹其道,而務修其本。《註》謂求其踪迹。

凡有形可見者皆曰迹。《淮南子·說山訓》循迹者,非能生迹者也。《唐書·魏徵傳》豈有君臣同心事形迹者。

循實而考之亦曰迹。《前漢·功臣表》迹漢功臣。

《杜欽傳》將以求天心,迹得失也。

風迹,風化之迹也。《後漢·朱浮傳》頗欲厲風迹。

迹射,尋迹而射也。《前漢·王尊傳》將迹射士千人。

迹人,官名。《周禮·地官·迹人註》迹之言跡。知禽獸處也。

與跡同。《文中子·問易篇》心跡之判久矣。

與蹟通。《詩·小雅》念彼不蹟。《註》謂不循故道也。

叶卽略切,音爵。《陸機·演連珠》火壯則煙微,性充則情約。是以殷墟有感物之悲,周京無佇立之迹。《集韻》或作。

相关诗句
重对话绸缪 再阅二十年 我行从白鸥 公自翔丹凤 中函今古愁 海水绿摇天 便通浮海舟 门前水只尺 寸地才一沤 茫茫大瀛海 绕屋围松楸 登盘献橙橘 翠覆云油油 入门竹数竿 一室何清幽 二老话升平 今亦一星周 即当绘图时 依然完金瓯 环顾四海波 图南包小球 指东覆蟠木 展翼摩天游 尚能跋巨浪 已如鱼中钩 吁嗟海大鱼 重狱穷共兜 尔时会秦赵 时时摩蒯缑 抵掌当世务 漉酒酣新篘 哦诗商旧学 同客齐之罘 宪也初识公 累夕言咿嚘 一灯话畴昔 嗟怨惟鬼谋 艰难比天险 积岁丛百尤 与公共此役 黄龙清酒酬 紫凤短褐倒 受节先包羞 今日渡西海 使父亲怀柔 《王会》徵《职贡》 折棰夸防秋 献环诩《盖地》 例比谭天邹 古称绝域使 我亦穷追搜 凡公所亲历 误犯凌斗牛 超擢出骖乘 学步随沈浮 平生蹑公后 上下相应求 颇如云从龙 气夺藩之酋 公亦定载书 语妙言无邮 喜公告典属 未审然与不 定议法六条 马逸难维娄 鸮音不革响 自比黑面猴 夜郎挟天骄 寻约毋效尤 我奉大府檄 辟港事方稠 和戎盟已定 按剑明珠投 何期尺一书 泪珠荧双眸 侧闻哀痛诏 所愿兵革休 元元一家子 两国非寇雠 皇帝问东皇 未语鲠在喉 竦立诵玺书 腊鼓催年遒 战旗卷风急 揖我百尺楼 檄我千里船 召我来咨诹 谓我识涂马 云旌惨垂旒 丝辔闇无华 径驱车前驺 公复探虎穴 蛟螭互蟠蟉 鲂鱮戒出入 波寒风飕飕 盲云杂怪雨 飞飞从鸧鹙 中有枳首蛇 公然与龙仇 何物掉尾鲸 血染红髑髅 辽东十万家 蔽天森戈矛 黄尘滚滚来 东海嗟横流 忽然地轴翻 烟波杳悠悠 契阔六七载 我复随轩輶 逮公唱刀环 参预前箸筹 恨不后车从 逢人说因由 我时居京都 越调腾怨讴 华言造蜚语 竟招众楚咻 岂图五丁力 右袒翻为刘 拔帜已归汉 筑台高环榴 凿山通蚕丛 当免南冠囚 谓有百金产 密室工藏彄 逆阪善转丸 御侮持干掫 公时秉英簜 同歌箜国篌 欲使越地舟 划道分鸿沟 丸泥封函关 相率合力勠 横下逐客令 别味殊薰莸 争食哄鸡虫 不使隙地留 无端画禹迹 万族咸井收 红黄黑白种 布告东诸侯 初辟合众国 金山高瓯窭 人人辇金归 亦挟瓦墁售 下至洒削技 蒙戎缝旃裘 吉莫制革履 专门辀人辀 世族庾氏庾 铁耜东西畴 金椎南北道 聚众千百俦 通商五十载 佛说牛贺洲 今之墨利坚 尚非天尽头 既逾海西极 九州更九州 四海复四海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