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许无理闹

出自:清代·黄遵宪《聂将军歌》

拼音:[bù,fǒu][xǔ,hǔ][wú][lǐ][nào]

平仄:仄仄平仄仄

聂将军,名高天下闻。
虬髯虎眉面色赭,河朔将帅无人不爱君。
燕南忽报妖民起,白昼横刀走都市。
欲杀一龙二虎三百羊,是何鼠子乃敢尔?将军令解大小团,公然张拳出相抵。
空拳冒刃口喃喃,炮声一到骈头死。
忽来总督文,戒汝贪功勋。
复传亲王令,责汝何暴横。
明晨太后诏,不许无理闹
夕得相公书,问讯事何如?皆言此团忠义民,志灭番鬼扶清人。
复言神拳斫不死,自天下降天之神。
国人争道天魔舞,将军墨墨泪如雨。
呼天欲诉天不闻,此身未知死谁手,又复死何所?大沽昨报炮台失,诏令前军作前敌。
不闻他军来,但见聂字军旗入复出。
雷声肱肱起,起处无处觅。
一炮空中来,敌人对案不能食。
一炮足底轰,敌人绕床不得息。
朝飞弹雨红,暮卷枪云黑。
百马横冲刀雪色,周旋进退来来击。
黄龙旗下有此军,西人东人惊动色。
敌军方诧督战谁,中旨翻疑战不力。
此时众团民,方与将军雠。
阿师黄马褂,车前鸣八驺。
大兄翠雀翎,衣冠如沐猴。
亦有红灯照,巾帼赢兜鍪。
昨日拜赐金,满车高瓯窭。
京中大官来,神前同叩头。
懿旨五六行,许我为同仇。
奖我兴甲兵,勉我修戈矛。
将军顾轻我,将军知此不?军中流言各哗噪,作官不如作贼好。
诸将窃语心胆寒,从贼容易从军难。
人人趋叩将军辕,不愿操兵愿打拳。
将军气涌遍传檄,从此杀敌先杀贼。
将军日午罢战归,红尘一骑乘风驰。
跪称将军出战时,闯门众多偻罗儿。
排墙击案拖旌旗,嘈嘈杂杂纷指挥。
将军之母将军妻,芒笼绳缚兼鞭笞。
驱迫泥行如犬鸡,此时生死未可知。
恐遭毒手不可迟,将军将军宜急追。
将军追贼正驰电,道旁一军路横贯。
齐声大呼聂军反,火光已射将军面。
将军左足方中箭,将军右臂几化弹。
是兵是贼纷莫辨,黄尘滚滚酣野战。
将军麾军方寸乱,将军部曲已云散。
将军仰天泣数行,众狂仇我谓我狂。
十年训练求自强,连珠之炮后门枪。
秃襟小袖氆氇装,藩身汉心庸何伤。
执此诬我谗口张,通天之罪死难偿,我何面目对我皇?外有虎豹内豺狼,謷謷犬吠牙强梁,一身众敌何可当?今日除死无可望,非战之罪乃天亡。
天苍苍,野茫茫,八里台,作战场。
赤日行空飞沙黄,今日被发归大荒。
左右搀扶出里疮,一弹掠肩血滂滂。
一弹洞胸胸流肠,将军危坐死不僵。
白衣素冠黑裲裆,几人泣送将军丧,从此津城无人防。
将军母,年八十,白发萧骚何处泣?将军妻,是封君,其存其殁家莫闻。
麻衣草屦色憔悴,路人道是将军子。
欲将马革裹父尸,万骨如山堆战垒。

查看原文

注释

【不许】1.不允许。 2.不赞许,不佩服。 3.不能。用于反问句,强调其否定性。
【无理】1.没有纹理。 2.没有法度。 3.没有道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许】

許【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虛呂切《集韻》《韻會》喜語切,虛上聲。《說文》聽也。《廣雅》與也。《玉篇》從也。《廣韻》可也。《增韻》約與之也。《書·金滕》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史記·高祖本紀》呂媼怒。呂公曰: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何自妄許與劉季。

《博雅》進也。《詩·大雅》昭兹來許。《傳》許,進也。《疏》禮法旣許,而後得進,故以許爲進也。

信也。《孟子》則王許之乎。

猶興也,期也。《孟子》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邑名。《詩·魯頌》居常與許。《箋》許,田也,魯朝宿之邑。

國名、縣名、州名。《春秋·隱十一年》公及齊侯鄭伯伐許。《疏》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漢名許縣,魏武攺曰許昌,後周又攺爲許州。

姓。《廣韻》出高陽汝南,本自姜姓,炎帝之後,太嶽之裔,其後因封爲氏。

與鄦通。《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註》鄦同許,許靈公也。

《集韻》《韻會》《正韻》火五切,音虎。《詩·小雅》伐木許許。《傳》許許,柹貌。《朱傳》衆人共力之聲。《淮南子·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註》許,音虎。《字彙補》音虛。

《類篇》滸,一作許。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理】

理【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治玉也。《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

《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

《玉篇》正也。《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註》理,正也。

《玉篇》道也。《廣韻》義理。《易·繫辭》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皇極經世》天下之數出於理,違理則入於術,世人以數而入於術,故失於理也。

性也。《禮·樂記》天理滅矣。《註》理,猶性也。

條理也。《易·繫辭》俯以察於地理。《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

《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禮·中庸》文理密察。《朱註》理,條理也。

《禮·樂記》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註》理,容貌之進止也。

《玉篇》文也。《前漢·周勃傳》縱理入口。《唐書·太宗紀》本心不正,則脈理皆斜。

《增韻》膚肉之閒爲湊理,以其有脈理也。《禮·內則》薄切之,必絕其理。《杜甫詩》肌理細膩骨肉勻。

分也。《禮·樂記》樂者,通倫理者也。《註》理,分也。《釋文》分,扶問反。

賴也。《孟子》大不理於口。

《廣韻》料理。《晉書·桓冲傳》冲謂徽之曰:在府日久,當相料理。

《韻會》治獄官曰理。《禮·月令》孟秋之月,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理,治獄官也。《史記·循吏傳》李離者,晉文公之理也。

媒也。《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使古賢蹇修而爲媒理也。五臣云:令蹇脩爲媒,以通辭理。

姓。《五音集韻》臯陶爲大理,因官氏焉,殷有理徵。

紙名。《博物志》南海以海苔爲紙,其理倒側,故名側理。

《正字通》大理,古滇夷國名。自唐始通中國,歷蒙趙楊段四姓,俱僭稱帝。至元始臣服中國,稱總管,及明而亡,改爲大理府,屬雲南。

與李通。《左傳·昭十三年》行理之命。《註》使人也。《周語》行理以節逆之。賈逵註小行人也。孔晁註亦作李。《前漢·天文志》騎官左角曰理。《史記·天官書》作李。

【闹】

鬧【亥集上】【鬥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奴敎切《集韻》《韻會》女敎切,。猥也,擾也。《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以召鬧取怒乎。

《白居易·寄翰林學士詩》貴主冠浮動,親王轡鬧裝。《薛田詩》九苞綰就佳人髻,三鬧裝成子弟韀。今京師有鬧裝帶,合衆寶雜綴而成,故曰鬧裝。《類篇》或作。

相关诗句
万骨如山堆战垒 欲将马革裹父尸 路人道是将军子 麻衣草屦色憔悴 其存其殁家莫闻 是封君 将军妻 白发萧骚何处泣 年八十 将军母 从此津城无人防 几人泣送将军丧 白衣素冠黑裲裆 将军危坐死不僵 一弹洞胸胸流肠 一弹掠肩血滂滂 左右搀扶出里疮 今日被发归大荒 赤日行空飞沙黄 作战场 八里台 野茫茫 天苍苍 非战之罪乃天亡 今日除死无可望 一身众敌何可当 謷謷犬吠牙强梁 外有虎豹内豺狼 我何面目对我皇 通天之罪死难偿 执此诬我谗口张 藩身汉心庸何伤 秃襟小袖氆氇装 连珠之炮后门枪 十年训练求自强 众狂仇我谓我狂 将军仰天泣数行 将军部曲已云散 将军麾军方寸乱 黄尘滚滚酣野战 是兵是贼纷莫辨 将军右臂几化弹 将军左足方中箭 火光已射将军面 齐声大呼聂军反 道旁一军路横贯 将军追贼正驰电 将军将军宜急追 恐遭毒手不可迟 此时生死未可知 驱迫泥行如犬鸡 芒笼绳缚兼鞭笞 将军之母将军妻 嘈嘈杂杂纷指挥 排墙击案拖旌旗 闯门众多偻罗儿 跪称将军出战时 红尘一骑乘风驰 将军日午罢战归 从此杀敌先杀贼 将军气涌遍传檄 不愿操兵愿打拳 人人趋叩将军辕 从贼容易从军难 诸将窃语心胆寒 作官不如作贼好 军中流言各哗噪 将军知此不 将军顾轻我 勉我修戈矛 奖我兴甲兵 许我为同仇 懿旨五六行 神前同叩头 京中大官来 满车高瓯窭 昨日拜赐金 巾帼赢兜鍪 亦有红灯照 衣冠如沐猴 大兄翠雀翎 车前鸣八驺 阿师黄马褂 方与将军雠 此时众团民 中旨翻疑战不力 敌军方诧督战谁 西人东人惊动色 黄龙旗下有此军 周旋进退来来击 百马横冲刀雪色 暮卷枪云黑 朝飞弹雨红 敌人绕床不得息 一炮足底轰 敌人对案不能食 一炮空中来 起处无处觅 雷声肱肱起 但见聂字军旗入复出 不闻他军来 诏令前军作前敌 大沽昨报炮台失 又复死何所 此身未知死谁手 呼天欲诉天不闻 将军墨墨泪如雨 国人争道天魔舞 自天下降天之神 复言神拳斫不死 志灭番鬼扶清人 皆言此团忠义民 问讯事何如 夕得相公书 不许无理闹 明晨太后诏 责汝何暴横 复传亲王令 戒汝贪功勋 忽来总督文 炮声一到骈头死 空拳冒刃口喃喃 公然张拳出相抵 将军令解大小团 是何鼠子乃敢尔 欲杀一龙二虎三百羊 白昼横刀走都市 燕南忽报妖民起 河朔将帅无人不爱君 虬髯虎眉面色赭 名高天下闻 聂将军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