鬑鬑须在颊

出自:清代·黄遵宪《春夜招乡人饮》

拼音:[lián][lián][xū][zài][jiá]

平仄:平平平仄平

春风漾微和,吹断檐前雪。
寒犬吠始停,众客互排闼。
出瓮酒子酽,欹壁烛奴热。
花猪间黄鸡,亦足供餔醊。
团坐尽乡邻,无复苛礼设。
以我久客归,群起争辩诘。
初言日本国,旧是神仙窟。
珊瑚交枝柯,金银眩宫阙。
云馀白傅龛,锦留太真袜。
今犹骖鸾来,眼见非恍惚。
子乘仙槎去,应识长生诀。
灵芝不死药,多少秘筐箧?或言可伦坡,索地始未获。
匝月粮惧罄,磨刀咸欲杀。
天神忽下降,指引示玉牒。
巨鳌戴山来,再拜请手接。
狂呼登陆去,炮乡轰空发。
人马合一身,手秉黄金钺。
野人走且僵,惊辟鬼罗杀。
即今牛货洲,利尽西人夺。
金穴百丈深,求取用不竭。
又言太平洋,地当西南缺。
下有海王宫,蛟螭恣出没。
漫空白雨跳,往往鱼吐沫。
曾有千斛舟,随波入长舌。
天地黑如盘,腥风吹雨血。
转肠入轮回,遗矢幸出穴。
始知出鱼腹,人人庆复活。
传闻浮海舟,尽里十重铁。
叠床十八层,上下各区别。
牛羊豕鸡狗,万物萃一筏。
康庄九达间,周庐千户辟。
船头逮船尾,巡行认车辙。
其人好楼居,四窗而八达。
千光璧琉璃,五色红靺鞨。
杰阁高入云,明明月可掇。
出入鬼仙间,多具锁子骨。
曾见高縆伎,行绳若飞越。
犁鞬善眩人,变态尤诡谲。
常闻海客谈,异说十七八。
太章实亲见,然否待子决。
诸胡饱腥膻,四族出饕餮。
饤盘比塔高,硬饼藉刀截。
菜香苜蓿肥,酒艳葡萄泼。
冷淘粘山蚝,浓汁爬沙鳖。
动指思异味,谅子固不屑。
古称美须眉,今亦夸白皙。
紫髯盘蟠虬,碧眼闪健鹘。
子年未四十,鬑鬑须在颊
诸毛纷绕涿,东涂复西抹。
得毋逐臭夫,习染求容悦。
子如夸狄强,应举巨觥罚。
谬称夜郎大,能步禹迹阔。
试披地球图,万国仅虮虱。
岂非谈天衍,妄论工剽窃。
一唱十随和,此默彼又聒。
醉喝杯箸翻,笑震屋瓦裂。
平生意气颇,滔滔论不歇。
到此穷诘屈,口钳舌反结。
自作沧溟游,积日多于发。
所见了无奇,无异在眉睫。
《山经》伯翳知,《坤图》怀仁说。
足迹未遍历,安敢遽排讦。
大鹏恣扶摇,暂作六月息。
尚拟汗漫游,一将耳目豁。
再阅十年归,一一详论列。

查看原文

字义

【鬑】

鬑【亥集上】【髟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集韻》鬑,鬢髮疎薄貌。

《唐韻》力鹽切,音廉。義同。

【须】

須【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颊】

頰【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正韻》古協切《集韻》《韻會》吉協切,音筴。《說文》面旁也。《博雅》輔謂之頰。《釋名》頰,夾也,兩旁稱也。亦取夾斂食物也。《易·咸卦》咸其輔頰舌。《疏》輔頰舌者,言語之具。

《前漢·高帝紀》漢王謂酈食其曰:緩頰往說魏王豹。《註》徐言引譬喩也。

地名。《公羊傳·定十年》公會齊侯于頰谷。《左傳》作夾谷。

《正字通》赤頰,鶴別名。

批頰,鴔鵖鳥別名。《集韻》籀作。或作脥。

相关诗句
一一详论列 再阅十年归 一将耳目豁 尚拟汗漫游 暂作六月息 大鹏恣扶摇 安敢遽排讦 足迹未遍历 《坤图》怀仁说 《山经》伯翳知 无异在眉睫 所见了无奇 积日多于发 自作沧溟游 口钳舌反结 到此穷诘屈 滔滔论不歇 平生意气颇 笑震屋瓦裂 醉喝杯箸翻 此默彼又聒 一唱十随和 妄论工剽窃 岂非谈天衍 万国仅虮虱 试披地球图 能步禹迹阔 谬称夜郎大 应举巨觥罚 子如夸狄强 习染求容悦 得毋逐臭夫 东涂复西抹 诸毛纷绕涿 鬑鬑须在颊 子年未四十 碧眼闪健鹘 紫髯盘蟠虬 今亦夸白皙 古称美须眉 谅子固不屑 动指思异味 浓汁爬沙鳖 冷淘粘山蚝 酒艳葡萄泼 菜香苜蓿肥 硬饼藉刀截 饤盘比塔高 四族出饕餮 诸胡饱腥膻 然否待子决 太章实亲见 异说十七八 常闻海客谈 变态尤诡谲 犁鞬善眩人 行绳若飞越 曾见高縆伎 多具锁子骨 出入鬼仙间 明明月可掇 杰阁高入云 五色红靺鞨 千光璧琉璃 四窗而八达 其人好楼居 巡行认车辙 船头逮船尾 周庐千户辟 康庄九达间 万物萃一筏 牛羊豕鸡狗 上下各区别 叠床十八层 尽里十重铁 传闻浮海舟 人人庆复活 始知出鱼腹 遗矢幸出穴 转肠入轮回 腥风吹雨血 天地黑如盘 随波入长舌 曾有千斛舟 往往鱼吐沫 漫空白雨跳 蛟螭恣出没 下有海王宫 地当西南缺 又言太平洋 求取用不竭 金穴百丈深 利尽西人夺 即今牛货洲 惊辟鬼罗杀 野人走且僵 手秉黄金钺 人马合一身 炮乡轰空发 狂呼登陆去 再拜请手接 巨鳌戴山来 指引示玉牒 天神忽下降 磨刀咸欲杀 匝月粮惧罄 索地始未获 或言可伦坡 多少秘筐箧 灵芝不死药 应识长生诀 子乘仙槎去 眼见非恍惚 今犹骖鸾来 锦留太真袜 云馀白傅龛 金银眩宫阙 珊瑚交枝柯 旧是神仙窟 初言日本国 群起争辩诘 以我久客归 无复苛礼设 团坐尽乡邻 亦足供餔醊 花猪间黄鸡 欹壁烛奴热 出瓮酒子酽 众客互排闼 寒犬吠始停 吹断檐前雪 春风漾微和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