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族忘艰虞

出自:清代·陈曾寿《戊子除夕感述》

拼音:[jù][zú][wàng][jiān][yú]

平仄:仄平仄平平

维昔壬申冬,倭难发津沽。
避地劳我皇,旅顺荒海隅。
小臣奉召往,预为赁楼居。
床几逮匕箸,凡百备所须。
浮海赴行在,时已逼岁除。
黑夜犯冰雪,下车风裂肤。
求钥启居户,乞水叩邻闾。
须臾中使来,■盘兼挈壶。
温暖回冷室,薪炭殷洪炉。
随行表侄伟,分榻拥毡毹。
遥闻箫鼓声,涛风杂啸呼。
播荡万端集,意气仍发舒。
明发趋朝正,赐食饫天厨。
筵前拜殊恩,报称惭微躯。
帝谓患难际,义与兄弟俱。
惶恐首至地,肝脑岂足涂。
维时丰镐民,旦夕望来苏。
强邻假名义,胁诱张笼笯。
我皇拒不纳,明志降手书。
凛凛十二条,正义折诡图。
使者匿不出,仓卒迫乘舆。
二月临长春,国号易曼殊。
百官内外杂,非族据要枢。
迭望而迭食,非马亦非驴。
朋分后胜金,卖国甘为奴。
越宿我潜去,密疏明区区。
帝曰成汝志,内帑仍颁诸。
其年改官制,局设内廷初。
职司奉陵庙,择人及庸愚。
帝谓予家事,与国实分疏。
义有不敢辞,黾勉策骀驽。
福陵气葱郁,乔木万万株。
皇产有三川,林矿实上腴。
生心肆攘夺,严绝誓不渝。
撄怒讽使去,翻然还故都。
芦沟事变起,倭患十载馀。
诸弟隔南天,尺寸不可踰。
今夕复何夕,聚族忘艰虞
梅花照杯酒,博塞为欢娱。
旧交馀二三,沫湿相岣濡。
至尊尚蒙尘,穆驾无回车。
末由尽臣力,聊得申友于。
回思旅顺时,遭际千载无。
人生苦难全,甘苦纷荠荼。
自从决藩篱,流丸转瓯臾。
孑遗沟壑尽,诛求骨髓枯。
驱之等犬豕,践之如土苴。
毒螫去蛇蝎,猛噬来貙貐。
滔天非一族,神州竟沦胥。
出户望北辰,万里阴云铺。
长夜何时旦,披写长欷歔。

查看原文

注释

【艰虞】困苦忧患:遭时艰虞|处境艰虞。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聚】

聚【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慈庾切《集韻》《韻會》在庾切,徐上聲。《說文》會也。《易·乾卦》君子學以聚之。《禮·檀弓》聚國族於斯。《前漢·高帝紀》五星聚于東井。《管子·君臣篇》是以明君順人心,安情性而發於衆心之所聚。《註》聚謂所同歸凑也。

《玉篇》斂也。《禮·樂記》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周禮·地官·稍人》凡其余聚以待頒賜。《疏》聚是縣四百里,都五百里中畜聚之物。

居也,邑落也。《史記·五帝紀》一年而所居成聚。《註》聚謂村落也。

《秦本紀》幷諸小鄕聚,集爲大縣。《註》萬二千五百家爲鄕聚。《前漢·平帝紀》鄕曰庠,聚曰序。《註》張晏曰:聚,邑落名也。師古曰:聚,小于鄕。

積也。《禮·月令》孟冬之月,命有司循行積聚,無有不斂。

《管子·正篇》會民所聚曰道。《註》聚謂衆所宜。

《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六材旣聚,巧者和之。《註》聚,具也。

《左傳·莊二十五年》城聚。《註》晉邑。

《唐韻》才句切《集韻》從遇切《正韻》族遇切,。義同。

音娵。《史記·歷書》月名畢聚。日得甲子。索隱讀。

與驟同。《周禮·天官·獸醫註》趨聚之節。《釋文》聚,本一作驟。

《韻補》叶組救切,音僦。《班固·西都賦》毛羣内闐,飛羽上覆。接翼側足,集禁林而屯聚。

【族】

族【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㞺昨木切,音鑿。《說文》矢鋒也。束之族族也。《類篇》一曰从㫃,㫃所以標衆矢之所集。

聚也。《書·堯典》以親九族。《註》高祖至孫之親。《詩·周南》振振公族。《傳》公族,公同祖也。《周禮·春官·小宗伯》掌三族之別,以辨親疏。《註》三族,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左傳·隱八年》無駭卒,羽父請諡與族。《疏》族者,屬也。與其子孫共相聯屬,其傍支別屬,則各自立氏。

《書·堯典》方命圯族。《傳》族,類也。

《書·泰誓》罪人以族。《傳》一人有罪,濫。

《周禮·地官·大司徒》四閭爲族。《註》閭二十五家,族百家。

《左傳·襄八年》謀之多族。《註》族,家也。

《爾雅·釋詁》木族生爲灌。《註》族,叢生。《疏》木叢生者爲灌。

《莊子·養生主》庖丁解牛,每至於族,吾見其難爲。《註》交錯聚結爲族。

《集韻》作木切,音鏃。義同。

千切,音凑。與蔟同。《前漢·律歷志》一曰黃鐘,二曰太族。《淮南子·泰族訓註》泰言古今之道,萬物之指,族於一理,明其所謂也。

《集韻》《正韻》切,音奏。樂變也。《前漢·嚴安傳》調五聲,使有節族。《註》蘇林曰:族音奏。師古曰:奏,進也。

《集韻》《類篇》先奏切,音漱。嗾,或作族。使犬聲。

【忘】

忘【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集韻》《韻會》武方切《正韻》無方切,音亡。《說文》不識也。《增韻》忽也。

遺也。《書·微子之命》予嘉乃德,曰篤不忘。謂不遺也。

《儀禮·士冠禮》壽考不忘。《註》長有令名,不忽然而遽盡也。

善忘,病也。《莊子·達生篇》氣下而不上,則使人善忘。

坐忘,無思慮也。《莊子·大宗師》回坐忘。

《廣韻》《正韻》巫放切《集韻》《韻會》無放切,音妄。《韻會》棄忘也。《增韻》遺忘也。《周禮·地官·司刺》三宥,一曰遺忘。

志不在也。《左傳·隱七年》鄭伯盟,歃如忘。《註》志不在于歃血也。

《韓愈·別竇司直詩》中盤進橙栗,投擲傾脯醬。歡窮悲心生,婉戀不能忘。《說文》从心从亡。會意。

【艰】

艱【未集下】【艮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音閒。《說文》土難治也。《爾雅·釋詁》阻艱,難也。《書·大禹謨》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

《周官》惟克果斷,乃罔後艱。

《釋名》艱,根也,如物根也。

險也。《詩·小雅》彼何人斯,其心孔艱。《朱註》艱,險也。

《王儉褚淵文》以居母艱去官,雖事緣義感,而情均天屬。

《韻補》叶居眞切,音巾。《崔駰·大理箴》昔在仲尼,哀矜我人。子罕禮,衞人釋艱。

叶經先切,音堅。《班彪·北征賦》嗟西伯於羑里兮,傷明夷之逢艱。演九六之變化兮,永幽隘以以歷年。

【虞】

虞【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愚。《說文》騶虞也。白虎黑文,尾長于身,仁獸,食自死之肉。《詩·周南》吁嗟乎騶虞。

度也。《書·大禹謨》儆戒無虞。《左傳·桓十七年》疆埸之事,愼守其一,而備其不虞。

安也。《儀禮·士虞禮註》士旣葬其父母,迎精而返,日中而祭之于宮以安之。

誤也。《詩·魯頌》無貳無虞,上帝臨女。《疏》言天下歸周,無有貳心,無有疑誤。

備也。《晉語》衞文公有郉翟之虞。

樂也。《孟子》霸者之民,驩虞如也。《趙岐註》霸者行善䘏民,恩澤暴見易知,故民驩虞樂之也。

《博雅》助也,望也,擇也。

《玉篇》有也,專也。

《正韻》慮也,測也。

官名。《易·屯卦》卽鹿無虞。《註》謂虞官。《周禮·天官·大宰》虞衡,作山澤之材。《疏》掌山(澤者謂之虞)又國名。《詩·大雅》虞芮質厥成。《左傳註》虞國,在河東大陽縣。

縣名。《晉書·地理志》虞縣屬梁國。

姓。《潛夫論》帝舜姓虞。《左傳·昭三年》箕伯,直柄,虞遂,伯戲。《註》四人皆舜後。《通志·氏族略》禹封商均之子于虞城爲諸侯,後以國爲氏。

虞淵,地名。《淮南子·天文訓》日至于虞淵,是爲高舂。

《韻會》元具切,音遇。《揚雄·長楊賦》奉太尊之烈,遵文武之度,復三王之田,反五帝之虞。

與㕦同。《史記·孝武帝紀》不虞不驁。索隱讀話。

通吾。吾丘壽王。《水經注》作虞丘壽王。《王應麟·詩攷》鄒虞,或作騶吾。見《劉芳·詩義疏》。《直音》俗作虞。

相关诗句
披写长欷歔 长夜何时旦 万里阴云铺 出户望北辰 神州竟沦胥 滔天非一族 猛噬来貙貐 毒螫去蛇蝎 践之如土苴 驱之等犬豕 诛求骨髓枯 孑遗沟壑尽 流丸转瓯臾 自从决藩篱 甘苦纷荠荼 人生苦难全 遭际千载无 回思旅顺时 聊得申友于 末由尽臣力 穆驾无回车 至尊尚蒙尘 沫湿相岣濡 旧交馀二三 博塞为欢娱 梅花照杯酒 聚族忘艰虞 今夕复何夕 尺寸不可踰 诸弟隔南天 倭患十载馀 芦沟事变起 翻然还故都 撄怒讽使去 严绝誓不渝 生心肆攘夺 林矿实上腴 皇产有三川 乔木万万株 福陵气葱郁 黾勉策骀驽 义有不敢辞 与国实分疏 帝谓予家事 择人及庸愚 职司奉陵庙 局设内廷初 其年改官制 内帑仍颁诸 帝曰成汝志 密疏明区区 越宿我潜去 卖国甘为奴 朋分后胜金 非马亦非驴 迭望而迭食 非族据要枢 百官内外杂 国号易曼殊 二月临长春 仓卒迫乘舆 使者匿不出 正义折诡图 凛凛十二条 明志降手书 我皇拒不纳 胁诱张笼笯 强邻假名义 旦夕望来苏 维时丰镐民 肝脑岂足涂 惶恐首至地 义与兄弟俱 帝谓患难际 报称惭微躯 筵前拜殊恩 赐食饫天厨 明发趋朝正 意气仍发舒 播荡万端集 涛风杂啸呼 遥闻箫鼓声 分榻拥毡毹 随行表侄伟 薪炭殷洪炉 温暖回冷室 ■盘兼挈壶 须臾中使来 乞水叩邻闾 求钥启居户 下车风裂肤 黑夜犯冰雪 时已逼岁除 浮海赴行在 凡百备所须 床几逮匕箸 预为赁楼居 小臣奉召往 旅顺荒海隅 避地劳我皇 倭难发津沽 维昔壬申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